表示慎重細致的成語
1、深思熟慮
解釋:深,周詳;思,思考;熟,細致審慎;慮,考慮。深入細致地考慮。
出處:《楚辭·漁父》:“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史記·穰侯列傳》:“愿君熟慮之!
2、窮思極想
解釋:窮:極。形容苦苦思索。
出處: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張生窮思極想,方才下得一著,小道人只隨手應(yīng)去!
3、冥思苦想
解釋:想,思考;冥,深奧,深沉思考。思,思考。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出處:《十月》1981年第2期:“這會兒你在這兒冥思苦想,腦子里一定在盤算:怎么樣再?”
4、焦思苦慮
解釋:著急憂慮,苦心思考。
出處:鄒韜奮 《經(jīng)歷》三三:“我這時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 綏遠 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慮的只是這個問題!
5、苦思冥想
解釋:冥,潛心,專心。比喻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出處:巴金《創(chuàng)作回憶錄·關(guān)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6、困心衡慮
解釋:困,憂;衡,橫。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jīng)過艱苦的思考。
出處:《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7、千思萬慮
解釋:形容反復(fù)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出處:唐·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千思萬慮盡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貴!
8、思前想后
解釋:思,考慮;前,前因;后,后果。對事情發(fā)生的'緣由,發(fā)展后果,作再三考慮。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且聞太師見后無襲兵,領(lǐng)人馬徐徐而行;又見折了余慶,辛環(huán)帶傷,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思前想后。”
9、三思而行
解釋: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jīng)過反復(fù)考慮,然后再去做。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10、行思坐想
解釋:指在走和坐的過程中都在思考。比喻不停地思考。
出處:元·關(guān)漢卿《雙赴夢》第二折:“殿上,帝王,行思坐想正南下望,知禍起自天降!
11、思深憂遠
解釋:思慮得深,為久遠的事操心。形容考慮周到深遠。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
12、研精覃思
解釋:研,研究;精,細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出處:唐·孔穎達《尚書序》:“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經(jīng)籍,采摭群言,以立訓(xùn)傳。”
13、字斟句酌
解釋:斟、酌:反復(fù)考慮。斟酌:推敲。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14、研精竭慮
解釋: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出處:宋·張淏《云谷雜記·前輩讀書》:“司馬溫公酷好揚子云《太玄》……自云:‘少好其書,研精竭慮,歷年已多,始敢為注!
15、遷思回慮
解釋:遷、回,指來回、反復(fù)的思索。形容反復(fù)思考。
出處:漢·司馬相如《封禪文》:“乃遷思回慮,總公卿之議,詢封禪之事!
16、多謀善慮
解釋: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出處:清·李漁《凰求鳳·畫策》 “你是個~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17、發(fā)人深思
解釋: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fā)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出處:京夫《手杖》:“雖平平淡淡,卻頗發(fā)人深思,讓人牽腸動情!
18、反躬自省
解釋: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樂記》:“好惡無節(jié)于內(nèi),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19、若有所思
解釋: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么。思,思考。形容靜坐沉思的樣子。
出處:唐·陳鴻《長恨傳》:“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20、長慮顧后
解釋:從長遠考慮問題。
出處:《荀子·榮辱》:“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后而恐無以繼之故也
21、百思不解
解釋:解,理解。反復(fù)思索,仍然不能理解。也說百思不得其解。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22、左思右想
解釋:多方面想了又想。比喻考慮問題比較全面。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脫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