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必修三課本的教案
復習必修三課本的教案
復習必修三課本的教案
教學設想
1、 主要就與高考聯(lián)系緊密的課本知識進行梳理。
2、 課堂復習計劃用6課時,練習及評講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復習必修三的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 明確目標。
1、 了解必修三的課文結構。
2、 了解重點課文的內(nèi)容。
二、 總體介紹。
必修三共設置四個專題:
祖國土
號角,為你長鳴
文明的對話
尋覓文言津梁
三、 專題回顧。
。ㄒ唬 第一專題:祖國土
祖國就是自己的國家,自有國家以來,每個人都天然地與祖國連在了一起。捍衛(wèi)國家尊嚴,促進國家繁榮,也因此成為每一個國民的責任。所以,愛國主義是從古到今最樸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擔當起建設祖國的責任,都發(fā)揚國家主人翁的精神,我們的國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榮,才能實現(xiàn)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專題從兩個方面對祖國這一人文主題進行梳理:
第一板塊“江山多嬌”重在闡釋祖國對個體的文化滋養(yǎng),表達了人們對其祖國的熱烈贊頌;
第二板塊“頌歌的變奏”則要復雜得多,重在探討個體面對國家貧窮、自身遭受厄運時的種種情懷與對祖國繁榮進步的熱切期望。
(二) 第二專題:號角,為你長鳴
本專題既是“人與自我”,也是“人與社會”的重要命題,意在引發(fā)學生關注個人操守,通過對問題的探討,了解偉大人物為信仰和理想無私奮斗的精神,了解底層社會人物恪守道德準則,維護社會公正的品格,從他們的人生追求和價值選擇中,認識人的尊嚴和崇高。
本專題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板塊“烈士的抉擇”為兩篇文言文,介紹中國古代杰出人物在民族存亡、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中舍生取義的精神。
第三板塊“底層的光芒”由一篇外國小說和一篇中國現(xiàn)代散文組成,從不同側面介紹底層勞動者的高尚品格,
第三板塊“殉道者之歌” 為三首中外名詩,中國的戰(zhàn)國紛爭、俄羅斯的十二月黨人起義和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都是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在這些事件中,個人的人格有著怎樣的作用,學習材料展現(xiàn)了屈原、十二月黨人和林肯一類人物的人格追求。
三個板塊的學習都圍繞人與社會的命題展開,讓學生在研習文本的過程中,了解社會,感悟人生。
(三) 第三專題:文明的對話
文明的對話是一個亙古以來就已存在,并且世世代代都在探討的問題,在當今世界尤為突現(xiàn)出它的重要性。
華夏文明是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是全體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情感認同和身份紐帶。它不僅有著自潔和自強的能力,還有兼容的氣度和靈動的智慧。在當今時代,我們應該與時俱進,拒絕抱殘守缺,反思我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國文化的長處,以發(fā)展中華文明;我們應該發(fā)揚中華文明之中可貴的人文精神,用以化解當今世界種種令人擔憂的現(xiàn)象。
承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異質(zhì)文明,推動多種文化形態(tài)之間的傳播與交流,開展文明對話,這樣就能使我們共居的地球村和平、安寧、幸福、進步,就能使人類文明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實現(xiàn)整個社會的共同繁榮。
本專題共分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審視傳統(tǒng)”選入學術論文《傳統(tǒng)文化與文化傳統(tǒng)》,文章闡釋了傳統(tǒng)的內(nèi)涵、本質(zhì)意義,分析了傳統(tǒng)文化與文化傳統(tǒng)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文化傳統(tǒng)的兩重屬性,指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傳統(tǒng),揭示出文明對話的作用。
第二板塊“認識與溝通”選入序言《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的國家》和《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前者說明了華夏文明的地位以及它在促進世界文明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后者從感性和理性兩級來分析中西方文化的結構性差異以及它們的互補性關系。
第三板塊“拿來與接納”選人雜文《拿來主義》與《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等兩篇。前者有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著重談文明對話中必須具有自主意識,懂得怎樣選擇接受外來文化。后者從平常事物之中看中西文化是怎樣相互滲透和融合的。
(四)第四專題:尋覓文言津梁
本專題是一個梳理文言文學習方法的專題,由三個板塊組成:
第一板塊“因聲求氣”教學必須以“讀”為重點,以“讀”為主線,以“讀”為主要的手段!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總結的讀書方法,當然也應該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方法。
《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敘事文章,全文以對話為主,誦讀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對話的誦讀。
《諫太宗十思疏》這篇奏疏,雖以進言為務,不事雕琢,但寫得聲情并茂,文質(zhì)兼美。這種內(nèi)容充實、形式典雅的文風,成為后世奏議類文章的典范。教學時,簡要介紹時代背景,引導學生理解作者論述“居安思!睂Ξ敃r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性,適當講一講成語典故的出處,以加深理解,體會它們在文中的表現(xiàn)力,這些都是必要的。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仍是誦讀教學。本文誦讀的處理,關鍵在于能否讀出這篇文章駢散結合的語言魅力和魏徵忠心耿耿、犯顏直諫的精神品格。
第二板塊“仔細理會”的設計用意是教會學生掌握“解讀”文言的一些基本方法。板塊的兩個“文本研習”的習題設計,分別從詞類活用特點的歸納、古今義規(guī)律的找尋、根據(jù)語境推敲詞義(虛詞、實詞)、句意翻譯、文意理解、賞析評點、質(zhì)疑發(fā)新的角度系統(tǒng)地以靈活的方式設計尋覓津梁的題目。
第三板塊“融會貫通”教學,可以“活動體驗”的三項活動為核心。
四、作文引導
素材1:《祖國山川頌》一文通過對祖國壯美河山的描繪,飽含深情地表達了對祖國自然風景、祖國土地、祖國勞動人民的熱情之情。酣暢淋漓地抒發(fā)了對堅強不屈、充滿生機的偉大祖國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對堅強、勇敢、滿懷信心的祖國勞動者進行了熱情的謳歌。
應用提示:這則素材可以用于與“頌祖國”“贊家鄉(xiāng)”等有關的作文中,有些語句可以直接引用。另外這篇文章直抒胸臆的筆法也很值得我們借鑒。
素材2:長江三峽山陡、流急、灘險,景色雄奇瑰麗。經(jīng)歷種種艱險,才能體會到這種壯美。
應用提示:無限風光在險峰,只有經(jīng)歷了艱辛才能欣賞到美景。生活中也是這樣,只有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嘗到生活的甘甜。這則素材可用于與“艱險與壯美”“努力與成功”“付出與收獲”等有關的話題、材料或命題作文中。
素材3: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應用提示:這幾句話熱情歌頌了五位烈士不畏強權,不怕犧牲,仗義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為。對他們“激于義而死”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肯定了斗爭的重大意義和不朽的功績;進而闡明了一種生死價值觀和“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社會責任感。這則材料可用于與“人生的價值”“生死觀”“責任”“舍生取義”等有關的話題、材料或命題作文中。
素材4:鞋匠格斯拉兄弟寧可窮死餓死,也絕不做對不起自己手藝的事情,這就是高品質(zhì)。人有了品質(zhì),鞋就有了品質(zhì),別人覺得這種品質(zhì)很迂腐,連顧客都忍受不了這樣的精益求精,以至于失去了所有主顧,但鞋匠只求問心無愧。品質(zhì)是鞋匠的生命。
應用提示:格斯拉兄弟恪守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尊嚴,誠實守信,樸實厚道。人類社會之所以始終有希望,是因為總有格斯拉這樣的人守護著社會的良知。這則素材可用于與“品質(zhì)”“尊嚴”“執(zhí)著”等有關的話題、材料或命題作文中。
素材5:經(jīng)過了一個多世紀的代價巨大的社會實驗,中國人終于懂得了一個真理: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決裂,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是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筑未來大廈。
應用提示:人們不應該一味地否定過去,而應該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未來。這則素材可用于與“過去與未來”“繼承”等有關的作文中。
素材6:《鴻門宴》中劉邦的性格特點和善于用人,虛心向張良請教,從而在危機四伏的鴻門宴躲過殺身之禍,趁機脫逃。囤積力量,遍施仁政,最終大敗項羽,意氣風發(fā),成就大漢天威。而項羽則剛愎自用,不善用人,最終落得自刎烏江。俗話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我們的個性、品質(zhì)才會越來越完善。
應用提示:這則素材可用于與“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從諫入流”“意氣”等立意有關的話題、命題或材料作文中。引用時要注意角度,可以正反對比,也可只談一個方面,但要跟中心統(tǒng)一。
材料7:《諫太宗十思疏》開篇以“固本思源”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然后總結歷史經(jīng)驗,并從創(chuàng)業(yè)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钡牡览,最后提出“居安思!钡木唧w做法,即“十思”。
應用提示:這則素材可以用于與“憂患意識”“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有關的話題、命題或材料作文中。文中的名句可直接引用。
【復習必修三課本的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必修1復習教案設計06-23
語文必修三課本《西西弗的神話》教學設計07-02
漁父課本教案06-16
雷雨課本教案06-01
課本白楊解析教案06-22
竹影課本教案06-17
語文課本《媽媽》的教案06-07
課本劇稱贊的教案06-08
認識時間課本教案參考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