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優(yōu)秀教學設計
《孟子》優(yōu)秀教學設計
重難點分析:
1.辨析疑難字、詞不達意、句意,是本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可以放手讓學生在自學中,發(fā)現問題,互相討論后,教師精要講解的方法學習。
2.理解蘊含在兩文中的作者的觀點,是學習本文的又一重點,教師應通過設計帶有啟發(fā)性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分析、討論來解決。
3.兩篇短文都采用“逐層深入論證”的結構,這是學習本文的一個難點,因此,要從淺入手,在學生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先分清層次,能概括出層意,再進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一結構特點。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闡述的觀點,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順境也能成才嗎?”這是許多學生可能產生的一個疑問。對此,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歷史,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導學生分析“成才”與外在環(huán)境的關系,從而澄清學生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觀點,學生暢談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體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標題是后來的編者加的。此標題從內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講仁義,行仁政的,就會得到廣泛的支持與擁護;反之,就孤立,就會只有極少數人的支持與擁護。孟子生活在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社會騷亂的戰(zhàn)國時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張,反對武力兼并,這篇短論很能代表他的主張。
三、教學過程
1.讓學生介紹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識的資料,講述摘錄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勵學生充分朗讀,自學,發(fā)現問題,質疑,討論。
結合課后練習一,要求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注意節(jié)奏鮮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讀排比句尤其要注意節(jié)奏鮮明,讀出氣勢來。孟子自稱善養(yǎng)浩然之氣,他是很講究文章的氣勢的。朗讀時還要通過語調的變化,突出文章的關鍵句、中心句。
老師可先范讀,再指名讀、小組齊讀或全班朗讀,讓教室里充滿學生的瑯瑯書聲。
3.投影習題,檢測自學效果。
。1)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句是( )
A.夫/環(huán)而攻之。 B.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釋下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討論問題
。1)本文作者從作戰(zhàn)入手,設舉了兩個戰(zhàn)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把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客觀因素歸結為哪幾個?作者認為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2)本文借論戰(zhàn),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這一主張是如何逐層推進論證的?
。3)畫出第3、4節(jié)中的排比句,誦讀體會,議論文說理運用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練習:請你緊扣強調“青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這一內容寫一組排比句,加深體會。
四、總結、擴展
這篇短論著重闡述了孟子關于統(tǒng)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論證逐層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強了語句的氣勢。
為達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簡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分類整理通假字、古今異義字。
2.背誦文章。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比照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對逐層深入論證方法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章選自《孟子·告子》,文題同樣是編者所加,該標題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必將導致滅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關于人才要在困難環(huán)境中磨煉造就的觀點。文章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典型,觀點與材料緊密結合,說理透徹,令人信服。
三、教學過程
1.指導朗讀。聽錄音范讀,學生跟讀,自由誦讀。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傅說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俦叵/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2.發(fā)動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學,疏通文意。著重強調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語句有: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討論問題,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1)本文共列舉了哪些人的事例?這些事例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
明確:第一節(jié)列舉六個由卑微而顯貴的杰出歷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說明人要成大器,擔負治國重任,必須經受磨煉。
(2)例證以外,本文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說明這一道理的?
明確: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證。還善于由個別到一般,講道理分析,并從正反兩方面對比分析論理。
。3)與上一章比較,本文在論證思路上有何異同?
明確:同:本文在論證上也采用了層層推理的方法。
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而本文是在層層推論的基礎上,結尾時才概括出來的。
四、總結、擴展
本文作者采用層層推理的方法,擺典型事例、正反對比講道理,使觀點有很強的說服力。
為更好地拓開學生思路,深入領會作者的觀點,可以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試另舉一兩個古今事例,或結合本人的親身體驗,談談你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理解。
2.有人說:“逆境能成才”,“順境也能成才”,請你舉例談談對此說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三、四。
2.強化背誦內容。
3.設計表格著手積累己學過的通假字。
【《孟子》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莊暴見孟子》教學設計06-08
《孟子》教學反思07-09
優(yōu)秀教學設計06-08
《碧螺春》優(yōu)秀教學設計07-17
《天馬》優(yōu)秀教學設計07-18
《詠柳》優(yōu)秀教學設計07-18
《e》優(yōu)秀教學設計07-18
《o》優(yōu)秀教學設計07-18
《投擲》優(yōu)秀教學設計07-18
《彩球》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