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教學方法論文
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教學方法論文
一、職業(yè)中學學生特點分析
1.教學目標
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對學生在通過教學之后應達到的學習水平程度要形成正確的期望,同時還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紡織學科的特點為出發(fā)點。
2.教材內容特點
學科不同所選用的教學方法就截然不同,教師在確定教學方法時要考慮到不同的學科以及同一學科的不同階段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技能訓練、能力要求的不同。
3.學生特征
教學活動的效果是在學生身上得到最終體現(xiàn)的,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征、個體差異、學習基礎、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
4.教學環(huán)境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綜合地考察本校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空間條件,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建有利的教學環(huán)境。
5.教師自身素質
要判斷一種教學方法的好壞,除了要以學生的掌握程度作為依據(jù)外,還要根據(jù)教師自身的條件與素養(yǎng)來判斷。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能被教師理解和掌握,并能很好地駕馭,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反之則不然。
二、中職《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索
1.講練結合法
在織物結構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中,講練結合法是較為傳統(tǒng)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要學生利用其原有認知結構,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自身的練習從實質上將其內化為新的知識結構。職業(yè)中學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生接受新知識時反應速度較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采用講練結合法能夠讓職業(yè)中學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進行鞏固訓練。在《織物結構與設計》教學中運用講練結合法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織物結構與設計》是一門理論性和操作性很強的一門紡織專業(yè)課,當每上到一種新的組織時,教師必須對于基礎理論知識部分的內容,如組織的基本概念、組織與織物的特征、組織的形成原理、上機圖繪作以及上機要點等進行詳細透徹地講解,并且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電子白板上按照正確的步驟向學生演示作圖的方法,之后要求學生嚴格按照作圖步驟嘗試新的組織的繪作,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完成情況,以便能及時地掌握學生在作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練習,以提高學生的掌握程度,學生只有多聽多練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做一體”教學法
紡織專業(yè)教師在教授這門課時,可以將課堂移到實驗室。如在講到一些簡單組織時,就可以利用小樣試織實驗室,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邊講解、邊指導,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通過實訓項目,將教學做形成一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專業(yè)課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3.情景教學法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情境教學法,以既定的教學目的為依據(jù),在充分掌握教學內容以由于該課程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比較高,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知識講解與實物分析相結合的授課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的新組織形成從具體的感知到抽象的理性思維的轉變,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每講到一種新的組織時,可以先通過圖片、視頻及實物向學生展示該組織,使他們對織物的風格特征有直觀地認識。如在講授織物風格特征時,有許多描述織物風格與手感的專業(yè)術語,如果只是簡單地講授,學生很難理解,易造成空對空的教學效果。但如果能多找些風格不同的面料,讓學生親自對不同面料進行手感目測,就可以使抽象的術語變成學生直觀的感知,從而使抽象的“爽、滑、彈、挺、柔、糯、豐滿、懸垂感”等表征織物質感的術語變得具體、生動、直觀,這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肯定會深受學生的歡迎。同時還可將課堂與實訓或實習現(xiàn)場有機結合起來,如在講授到上機圖的組成時,教師可利用小樣織機,邊講邊示范,讓學生邊做邊總結,利用實踐結果達到知識鞏固與技能提升,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且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4.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應圍繞預先設定好的“教學任務”開展和實施教學,并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所扮演的僅僅是項目的指導者和協(xié)調者,引導和協(xié)助學生對整個過程的理解以及掌控,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直接全程參與。在本課程的實踐課中就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如在原組織、變化組織、聯(lián)合組織等組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預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一塊小樣,花型、色彩等自定,要求學生自己進行內部的小組分工協(xié)作、合作學習,制定計劃,解決任務進行中的難題,在教師的引導和監(jiān)督下完成自己設計的小樣試織。最終成果的評定也由學生自己參與決定,每組成員完成任務之后,要對本組的成品進行展示及答辯,之后由小組之間的互評選出最受喜愛的作品。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帶著責任感參與到學習中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明顯增強,主體意識得到充分體現(xiàn),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討論交流法
教師可以把學生平時作業(yè)的錯題、試織的作品和在小樣試織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拿出來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合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職業(yè)高中的學生雖然知識基礎薄弱,但是他們的智力素質并不差。因此,在進行紡織專業(yè)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發(fā)掘他們身上蘊藏的無限潛力,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并改變“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紡織專業(yè)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織物結構與設計課程教學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工業(yè)設計表現(xiàn)技法課程教學革新論文03-10
環(huán)境設計手繪表現(xiàn)圖問題與教學方法01-04
《散落的鈔票》教學課程設計03-26
關于熱機的效率課程的教案設計10-08
課程設計總結范文(通用11篇)12-16
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3-20
原子的結構教學反思02-03
常見的文言固定結構03-19
音樂課程的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