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隸書碑帖鑒賞總結范文
漢代隸書碑帖鑒賞總結范文
碑帖鑒賞——漢代隸書
漢代隸書。全稱《西岳華山廟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刻,此碑與《禮器碑》一樣被譽為漢隸中典范,結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齊整,波磔秀美。清代朱彝尊評此碑說:“漢隸凡三種,一種方整,一種流麗,一種奇古。惟延熹《華岳碑》正變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長,當為漢隸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劉熙載也說:“漢碑蕭散如韓敕、孔宙,嚴密如衡方、張遷,皆隸之盛也,若華山廟碑,磅礴郁積,流漓頓挫,意味尤不可窮極!保ā端嚫拧罚
碑帖基本解釋
[a rubbing from a stone inscription] 石碑的拓本
詳細解釋
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可供學習書法用。明 曹昭《格古要論·古墨跡論上》:“用紙加于碑帖上。向明處以游絲筆圈卻字畫,填以濃墨,謂之響搨。” 清 錢泳《履園叢話·藝能·書》:“第一等有絕頂天資可以比擬 松雪 、 華亭之用筆者,則令其讀經(jīng)史,學碑帖,游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跡,為傳世之學!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每天晚上他由書房歸來,必須在祖父屋里背些《昭明文選》、《龍文鞭影》之類的文章,偶爾還要臨摹碑帖,對些干澀的聰明對子!
碑帖定義
碑帖,過去俗稱“黑老虎”,它既是一種有文化歷史內涵,又有藝術品位和工藝加工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品。我們的前輩為了記述前朝重要事清和隆重慶典等,把文學形式和書法家的手跡經(jīng)過名匠 碑帖刻手,刻鑿在懸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藝術內容,還經(jīng)過裱裝成軸或冊頁,這樣就成了碑帖。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稱,實際“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將古人著名的墨跡,刻在木板上可石上匯集而成。
碑帖的傳播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印刷術發(fā)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后人們?yōu)榱藢W習書法,或作歷史資料都要學習這些文字資料。為此,這些“碑帖”就有真實性、時間性、工藝性和藝術性。由于文化商品能在市場流通,也就有經(jīng)濟的價值,所以鑒賞就成為重要手段。
碑帖簡介
碑帖,“碑”和“帖”,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將歌功頌德、立傳、紀事的文字,先按字的點畫墨道兩側,鉤摹在石上,成“空心字”,或是直接用紅色顏料寫在石上,即書丹上石,然后再經(jīng)鐫刻而立于某紀念處的稱“碑”,古代碑石上的字為書法名家、高手所書,字跡可供后人取法。將碑石上的字用薄紙、焦墨捶拓下來再經(jīng)裝裱的稱為“拓本”,通常也稱為“碑”。
“帖”原是指書法家的墨跡真筆。為傳播、學習需要,宋代以后出現(xiàn)將匯集的名家真跡,經(jīng)鉤勒上石或上棗木板,經(jīng)鐫刻捶拓,這樣的匯帖刻本,也稱“帖”,如著名的有“淳化閣帖”、“寶晉齋法帖”!氨爆F(xiàn)在已合為一辭,用來泛指供學習書法取法的范本。----《古代碑帖鑒賞》 費聲騫
“碑帖”常放在一起合稱,其實“碑”主要指漢、魏、唐碑,按照類型來分,則有墓碑、廟碑、造像和摩崖等;“帖”則是指書人的書札或詩稿等。因為古代沒有照相技術,只能依靠拓本流傳,隨著印刷術的提高,碑帖拓本專屬收藏,流通漸少,因而所謂的碑帖收藏,實際上是指拓本(或拓片)收藏。
碑帖收藏品歷史市場行情
作為一個古老的收藏品種,在目前火爆的藝術品市場中并不起眼,現(xiàn)今在很多人的收藏意識中,皆是“收藏=市場=增值”這樣的公式。魯迅生前便廣泛收集碑帖,好像從來未變成商品銷售,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珍貴拓本已難得一見。目前市場中流通的大多數(shù)拓本一般都是通過翻刻、填蠟、填墨等辦法制成的,上手須慎重。在嘉德、翰海公司的拍賣中,《李思訓碑》拍得拓片4400元,《爭座位帖》拓片6600元,《朝侯小子殘碑》7700元,《乙瑛碑》拓片13200元,《爨寶子碑》拓片16500元,目前單件成交較高的是《龍門二十品》,拍得11萬元。
2003年,上海博物館斥巨資收購宋拓《淳化閣帖》價格不菲,只 碑帖案存在,卻引發(fā)相當大的爭議。最近一二年,碑拓拍賣出現(xiàn)“黑馬”,翰海拍賣三國《王基殘碑》拓本以34.1萬元成交,上海嘉泰《戲魚堂法帖》得82.5萬元。相對于油畫和書畫來說,介入碑帖收藏的投資方太少,投資活力不明顯,主要以研究者和書畫家等為主。也許碑拓真的只是一種收藏,一種帶有深重文化情結的收藏,而不是最佳投資市場。
【漢代隸書碑帖鑒賞總結】相關文章:
《雞》的全詩鑒賞總結01-10
文學鑒賞的四個步驟總結03-29
《詩經(jīng)》原文及鑒賞07-28
《詩經(jīng)》鑒賞(精選17篇)04-20
古代詩歌鑒賞(精選10篇)04-18
支教的總結05-03
支教的總結05-03
支教的總結05-03
支教的總結05-03
支教的總結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