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通用1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術臺當成陣地,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做手術的經過,感受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國際主義精神。
2、能力目標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3、知識目標
聯系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匯。
二、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課文第2、3、4自然段,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術臺當成陣地,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做手術的經過,感受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國際主義精神。
三、教學難點
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說的話。
四、教學輔助手段
CAI課件
五、教學步驟 與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板書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陣地,是什么意思?(學生自由發言,體會:陣地是戰士保衛祖國,消滅敵人的戰斗的地方。陣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丟失的。解放軍叔叔打仗時常常說人在陣地在。)
請你再讀課題,想一想:把哪兒當成了陣地?(手術臺)手術臺是專門用來干什么的地方?(醫生搶救病人、為病人動手術的地方)
當你讀課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疑問呢?(手術臺怎么會是陣地呢?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他在這個陣地上怎樣戰斗的呢?)這些問題正是課文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大家學習課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課題是由誰的話演變而來的?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出來的?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兩個問題。
(學生讀文后,明白: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話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演變而來的。他是在情況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不撤離時說出來 的。)
2、簡介白求恩。(白求恩: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師。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到中國解放區。他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3、出示句子: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
請你讀一讀白求恩大夫說的這句話,讀后你有什么感受?同桌討論。
(這里的陣地就是崗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工人叔叔的崗位在工廠,農民伯伯的崗位在田野,老師的崗位在課堂,醫生的崗位在手術臺,所以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這句話是比喻的說法。白求恩大夫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白求恩把動手術搶救傷病員看成和打仗一樣重要,他要像戰士堅守陣地一樣堅守手術臺,所以說手術臺就是醫生打仗的地方。這句話充分地表現了白求恩大夫堅守崗位,對工作的極端負責。)
(三)抓住重點,精讀感悟
1、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最能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堅守崗位和對工作的極端負責?請默讀課文,找到有關的語句并畫出來 。(學生默讀勾畫)
2、畫完的同學把自己找到的語句有語氣地讀一讀,體會當時的感受。(生自讀體會)
3、請你在四人小組中把自己找到的語句讀一讀,然后談談感受。(學生小組討論,談自己的感受。)
4、請學生向全班同學匯報:你從哪兒可以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堅守崗位,對工作的極端負責?誰愿意把自己最感動的語句讀給其他同學聽聽?(在學生讀自己最感動的語句的同時,教師適時引導點撥,指導朗讀,以便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①他已經兩天兩夜沒休息了,眼球上布滿了血絲。
②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板書:情況 :危急 鎮定)
③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我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白求恩低下頭,繼續給傷員做手術。(板書:更危急 堅守陣地)
④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火苗向手術 臺撲過來。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板書: 十分危急 爭分奪秒)
⑤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5、課中小練習:區分陸續、繼續、連續
在課文中出現了:陸續、繼續、連續這幾個詞,它們都有接連不斷的意思,但是又存在著細微的差別。你能分清它們的不同之處,選出正確的詞來填空嗎?
出示課件:自由練習填空,分清三個詞的差別。
我軍的傷員從火線上抬下來。
白求恩低下頭,給傷員做手術。
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工作了69個小時。
(四)引導爭論,再次感悟
在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那樣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師衛生部長懇求白求恩離開陣地,白求恩說: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究竟白求恩大夫是不是我們的客人?那為什么他要說自己不是客人呢?不是客人,那又是什么人呢?請大家發表意見,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各抒已見: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當然是我們的客人。可是他不把自己當作客人,而是把自己當作一名普通的八路軍戰士,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看成自己的事業,所以他又不是客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無私地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看成自己的事業,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
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沒有休息,堅守住了手術臺這個陣地,多么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續興趣
1.總結全文。
學完了這篇課文,白求恩大夫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工作的故事,讓我們深受感動。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他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國際主義精神。
2.存疑探索,指導閱讀。
白求恩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他對同志極端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次為傷員做手術時不幸中毒,以身殉職。毛主席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紀念白求恩》,號召全國人民向白求恩學習。你們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跡嗎?課后你們可以到圖書館去借一借有關介紹白求恩事跡的故事書,以便增加對白求恩大夫的了解。
板書設計 :
30 手術臺就是陣地
情 況: 危急 → 更危急 → 十分危急
白求恩: 鎮定 → 堅守陣地 → 爭分奪秒
對工作認真 對同志熱忱
國際主義精神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2
一、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連續三天三夜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動手術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先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三、教學用具:
白求恩說的話(第三自然段中)
四、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生字新詞。讀熟課文。提煉出主要問題。
教學過程:
一、解題并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手術臺就是陣地》。同學們看了課題后想說點什么?
二、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師出示生字,學生讀。
3、記字形。說說哪些字最難記,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記字形的同時,說一說字詞義
5、讀詞。
三、讀熟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盡量做到正確。
2、聽老師的范讀,查自己是否有錯。
3、再自讀課文,盡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讀互查。
四、默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讀,自己畫。
2、小組討論,幫助解疑。
3、全班討論,篩選重點問題。
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為什么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說明了什么?
明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什么叫陣地?手術臺是什么樣的地方?再理解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就要理解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樣說的是怎樣做的。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解決重點問題,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回顧重點問題。
上節課我們一起解決了不少問題,還有一個問題要在這節課來解決。問題是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為什么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說明了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二、解決重點問題,有語氣地朗讀。
1、什么叫陣地?(陣地就是軍隊為了戰斗而占據的地方,通常設有工事)(手術臺就是外科醫生做手術用的臺子。)了解了詞語后再理解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①默讀課文的有關段落,畫出描寫白求恩在小廟里做手術時,都發生了什么情況?
②讀出自己所找的段落,談一談自己對這些句子體會。
第二自然段:戰斗在激烈地進行著。離火線不遠的一座小廟里……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黑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說明:敵人的火力已經接近小廟,白求恩做手術的地方已經很不安全。
第三自然段:敵機不斷地在上空盤旋,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說明:形式更加危險了,隨時都有可能被炸毀。
第四自然段: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門口掛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說明:情況更加危險了情況越來越危急險些燒到白求恩大夫。
③體會后有語氣地朗讀。
2、再看看白求恩在這種情況下是怎樣做的?
①默讀課文有關段落,畫出描寫白求恩是怎樣做的。
②讀一讀自己畫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二自然段: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休息了,眼睛布滿了血絲。說明白求恩處處為傷員著想,具有忘我的精神。白求恩十分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敏捷地取出一塊彈片……白求恩做手術的地方很不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鎮定地給傷員做手術,說明白求恩既沒有把形勢的危險放在心上,也沒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敏捷”一詞既表現了白求恩的醫術高明,也說明他十分鎮定。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同意撤走部分傷員。至于我個人,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表明白求恩對傷員的關心和自己堅守崗位的決心。白求恩說的三句話。第一點是感謝師長的關心。第二點是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這是比喻的說法,說明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看作是打仗,把手術臺看作是打仗的陣地。戰士們戰沒有打完,據不能離開陣地。疏疏石頭醫生的陣地,醫生怎么能不顧自己的傷員而自己離開呢?第三點是說師部應該把我當作一名八路軍戰士,我和戰士們一樣,決不能離開陣地,我不是客人,不必優待我,照顧我。這四句話體現了白求恩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對工作極端熱忱。
第四自然段: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進一步加快了手術的速度,再次體現了他把傷員看得比自己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堅守陣地無私忘我的高尚品質。
③體會后,有語氣地朗讀。
三、給課文分段。
1、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找出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白求恩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
3、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4自然段。第三段:5自然段。)
4、小結重點訓練項目:先找出重點段再分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完成課后練習
一、選詞填空。
1、出示詞并理解詞語的意思。
這三個詞都含有接連不斷的意思。
“陸續”表示有先有后,不是同時發生,也不是一下子就結束,它使用時可重疊。
“連續”表示一個接一個,不間斷的。
“繼續”必須在前面已交代進行什么事以后才能夠用,表示事情連下去。
2、選詞填空。
二、造句。
1、敏捷
①理解詞義。(動作等)迅速而靈敏。
②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思維靈敏、動作靈敏、嗅覺靈敏等。
③范句:小狗的嗅覺真靈敏,只要聞一聞壞人的東西的味道,就能跟蹤并找到他。
④自己造句。
2、爭分奪秒
①理解詞義: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
②范圍:比賽、做作業、手術、救火、試驗、搶險等。
③范句:大堤上,解放軍叔叔爭分奪秒地運送著沙袋,使洪水不再漫過大堤,保住人民的生命財產。
④造句。
三、默讀課文照樣子填空。
1、學生讀例句。
2、自己填寫。
作業:語文課堂訓練。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3、手術臺就是陣地
當時情況 怎樣做的
黑煙滾滾 彈片紛飛 鎮定 敏捷
敵機盤旋 炮彈爆炸 陣地 繼續
燒著布簾 火苗撲來 爭分奪秒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13個生字,理解“仍然”等重點詞語,讀懂每句話,為段的訓練做準備。
2、結合句子練習“陸續”“繼續”“連續”,會用“不斷”“迅速”造句。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自學能力。繼續培養獨立識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培養讀的能力。練習默讀課文,指導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在獨立的閱讀和思考中培養閱讀能力。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說的能力。借助思考議答,使思維與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二)難點
結合具體內容理解為什么手術臺就是陣地。
(三)解決辦法
1、重點解決辦法。
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小廟周圍越來越緊張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術時的動作、神態、語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難點解決辦法。
以思考練習2題為憑借,同時結合上下文,找出有關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讀讀,議一議,說一說。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讀課文,畫出生字詞,用 畫出不懂的詞句,結合求學網理解部分詞語。
(二)結合課后思考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三)結合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五、教具準備
1、寫有生字詞的卡片。
2、寫有課后練習1、2題字幕投影片,課文插圖投影片。
3、制作配合課文內容爆炸等場面的錄音。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文攝影插圖,同時放激烈的炮聲錄音。教師講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野戰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看,這位外國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板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個外國醫生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學了這節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提出預習要求,進行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 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求學網解決的求學網。
(3)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用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
(上述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進行,時間不少于10分鐘,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檢查是否通順)
(2)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詞讀音情況,相機提問對部分詞語的初步理解。
(3)提問:這篇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寫了誰的什么事?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了解戰斗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戰斗形勢。)
2、簡介齊會戰斗。
3、齊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投影出示課后思考練習1的(1)(2)(3)小題,指讀,思考:
這三道小題是根據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來的?2—4自然段。(意在培養學生依課后題理解課文的習慣。)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練習1(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樣搶救傷員的?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議答。
(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了什么?(說明小廟離戰場非常近,離戰場近有利于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境非常危險。)
(2)炮彈落在小廟前是怎樣危險的情形?(生答師相機板書:彈落廟前)
(3)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
引導學生抓住“仍然”“鎮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結合上文怎樣理解?你體會到什么?(白求恩給傷員動手術兩天兩夜沒休息,現在環境更危險了,他還是那樣工作。意在教給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哪個詞可以說明白求恩在鎮定的做手術?(教師相機板書“鎮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練習1(1)題。
(5)朗讀。指導朗讀把危險形勢的詞語讀急促些,怎樣工作的重點詞語讀得重一些。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體會白求恩不顧個人安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6)提問:這一自然沒有幾句話?重點寫了哪兩方面的意思?(教師提示方法幫助學生概括: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繼續出示投影練習1(2):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
2、學生默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聯系上文,形勢越來越危險。)而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待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板書:周圍爆炸 繼續手術)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話。
(1)投影出示,指讀。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主要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謝師長關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第三句,戰士沒有離開陣地,我就不離開手術臺。第四句,我是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讀懂每句話是本冊閱讀訓練重點,為讀懂自然段訓練做準備。)
(3)討論:由這四句我們從中體會到什么?(白求恩對同志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具有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5、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引導聯系第二段試著自己總結。(方法遷移,學生嘗試總結。)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著出示課后練習1(3):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獨立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門口布簾燒著,火苗向手術臺撲來”“仍然”“爭分奪秒”等詞語深入理解。(板書:火苗撲來 爭分奪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進一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主要意思,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感情朗讀。
5、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對全課重點內容的歸納和總結,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饋學習信息。)
第三課時
(一)檢查提問。
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并出示上節課板書。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說明了什么?
2、出示插圖投影,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等。)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內化。)
(四)完成課后練習3、4題。
1、第三題。
(1)投影出示文中3個句子,說一說各自的意思。
(2)比較為什么不能調換。
(3)進一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試著用這三個詞做選詞填空的練習。
2、第四題。
(1)學生獨立分析字形、抄寫。教師巡回指導檢查。
(2)用“不斷”“迅速”造句。
(五)總結擴展。
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七、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預習22課《我的弟弟小蘿卜頭》。要求通過求學網,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并把課文中描寫“小蘿卜頭”刻苦學習的句子劃下來,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當頭一棒、敵人、激烈、陸續、淹沒、仍然、吼叫、危險、形勢、繼續、迅速、爭分奪秒等。體會“陸續、連續、繼續”的不同意思,并練習正確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的意思。
3.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和國際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出示課文插圖)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野戰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看這位外國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這個外國醫生是誰呢?學了這節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出示預習要求。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xx”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查字典解決的查字典。
(3)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講了什么?
2.簡介齊會戰斗。
3.齊讀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2、3、4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樣搶救傷員的?
2.議答
(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什么?
(2)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
(3)朗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默讀,思考: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面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4.理解白求恩的兩句話。
5.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思考: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感情朗讀。
3.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的理解。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第五自然段,整體回顧課文。
教學步驟:
(一)檢查提問
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對“”的理解。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工作四個小時說明了什么?
2.出示插圖,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小時的?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完成課后練習
(五)總結、擴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詞。
(七)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先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使學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連續三天三夜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動手術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環境描寫及與之相對應的三次人物描寫,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白求恩對衛生部長所講的話的含義,尤其是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目標。
1.師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27課:手術臺就是陣地。請同學齊讀課題。(師板書課題:27、手術臺就是陣地)
2.師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二、通讀課文,理清思路。
1.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時間在什么情況下誰做了什么事?
2.默讀課文,思考: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白求恩堅持在火線上搶救傷員的事的?
3.師歸納總結:課文2-4自然段集中講述了白求恩以手術臺為陣地,堅持在前線搶救傷員的經過,可以合并成為一段,這就是課文的中心內容,也就是課文的重點段。
4.指讀課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5.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6.請學生回憶分段的方法,在學生回憶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如下:
(1)通過自讀課文,明確課文的主要內容。
(2)找出課文中表現主要內容的段落,即重點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講了什么,給課文分段。
7.師總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一種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板書:先找出重點再分段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讀第一段,其他人思考:通過讀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跡,體會白求恩的`偉大精神。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二節:用“______”劃出描寫戰斗情況的句子,用“----”劃出描寫白求恩表現的句子。思考:你從中懂得了什么?(板書?情況表現)
(2)集體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板書:讀句子抓詞語談體會
①抓住“幾發炮彈、小廟前、彈片、煙霧”等詞語,體會出戰斗形勢很緊張。
板書:幾發炮彈小廟前彈片煙霧
②抓住“敏捷、十分鎮定”等詞理解白求恩醫術高明、臨危不懼、不考慮個人安危的崇高品質。
板書:敏捷十分鎮定
(3)教師歸納總結:戰斗形勢這樣緊張,白求恩時刻處于危險之中,但他心中只有傷員,堅守在手術臺前是那樣鎮定從容。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議、男xx角色讀。
(6)打出投影,總結學法。
一讀了解內容
二找重點詞語
三議深入理解
四讀體會感情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形式學習。
①學習這自然段主要抓下語句:
情況:敵機不斷吼叫炮彈不斷在周圍爆炸
表現:低下頭繼續做手術
板書以上語句。
②重點指導學習理解白求恩說的四句話。
指名學習角色讀衛生部長與白求恩的話。理解:上級命令,甚至懇求白求恩撤走,白求恩完全可以服從命令,但他為了給傷員做手術,堅決不走。
默讀、指名讀、齊讀、反復讀白求恩說的四句話,思考:白求恩為什么不肯走?
引導學生體會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事業的偉大的精神。
③指導學習讀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學后討論交流。
抓以詞語并板書:
情況:一連幾發、落下瓦片、布簾燒著
表現:仍然、爭分奪秒、一個又一個
3.整體感知全段內容。
指讀第二大段,思考: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樣連起來的,說明了什么?
板書:對工作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
五、學習課文第三段。
齊讀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六、師總結全文,生帶著對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讀全文。
對工作極端負責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我做得比較好,學習第二段的時候我帶著學生有步驟地學習,后來總結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可以按照方法,自學往后的課文。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6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的意思。
2、學習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和國際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這句話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揭題讀題,質疑問難。
1、板書課題,引導質疑:看了課題你心里想什么?
2、這些問題正是課文要告訴我們的,我們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自悟,感知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2)用“﹏”畫出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3)“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這句話是誰說的?
(4)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標上“?”,準備交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準。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可以同座一起讀,可以離開座位找朋友讀。)
三、由表及里,讀透課文。
1、檢查交流。
2、教師簡介白求恩。(投影)
3、什么情況下白求恩把手術臺當作陣地?他是怎樣堅守陣地的?
4、“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這句話是在第幾自然段,在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講了幾次話?畫出來,多讀幾遍。
5、引讀。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白求恩說——。
6、(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講的兩段話。齊讀。
討論并交流:白求恩兩次答話的語氣有什么變化?哪句話最使人感動?為什么?
7、既然不是一回事,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而且課題也說“手術臺就是陣地”。
8、也就是說,白求恩把動手術搶救傷病員看成和打仗一樣重要,他要像戰士堅守陣地一樣堅守手術臺,所以說——
9、引導學生從兩方面爭論:白求恩說:“我不是你們的客人。”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們的客人?請大家發表意見,談談自己的看法。小組討論。
10、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無私地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看成自己的事業,這是什么精神?
11、分角色朗讀
四、展開想像,讀活課文。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會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連續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時?
2、想象一下,還有三小時白求恩在干什么?
3、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沒有休息,堅守住了手術臺這個陣地,多么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續興趣。
1、總結全文。(略)
2、存疑探索,指導閱讀。
師:白求恩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他對同志極端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次為傷員做手術時不幸中毒,以身殉職,毛主席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紀念白求恩》,號召全國人民向白求恩學習。你們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跡嗎?老師這里有幾本介紹白求恩事跡的故事書(出示書籍),誰愿意看,下課可以到老師這里借閱。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7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二.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聯系上下詞語意思。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第21課《手術臺就是陣地》,看了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疑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過渡: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
1.請同學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特別要關心一下差生的朗讀情況。
3.我們一起先來把這些生字讀準確,就能幫助我們把課文讀正確。
(三)朗讀生字。
1.把生詞讀準確了,那課文是不是就能讀正確,讀流利呢?
2.這次朗讀,同學們進步多了,但還有幾個句子,需要再練習一下。
3.現在我們已經把詞語讀準字音了,難讀的句子也能讀流利了現在同學們能不
4.能把課文讀的更正確,流利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行,大家試試看,好不好?自由讀。
5.下面讓我們全班同學開火車每人讀一句,老師要看看哪位同學讀的,一人一句接讀。
6.齊讀全文。思考:課文到底講了意見什么事。這句話是誰說的?怎么會這樣說的。
7.出示圖,學生回答。
(四)理解詞語。
1.誰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哪個詞語。
2.出示難懂詞語,再聯系上下文讀讀看,是不是懂了。
(五)練習寫字。
1.看著生字表,看著讀,認清字型。
2.哪幾個字難寫,要注意什么。
3.分類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解當時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環境以及他是怎樣工作的。
2.從詞句中體會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當時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環境以及他是怎樣工作的.。
教學難點:體會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的工作情況。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1.誰來讀一讀課題。
2.問;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從中悟到了些什么?
3.既然是堅守。我們來算算看白求恩堅持了多長時間。
齊會戰斗進行了多久(三天三夜)。請你算算看白求恩休息了幾個小時。(三小時)
三天三夜中白求恩僅僅休息了三個小時,為的是什么?(堅守陣地,搶救傷員)
二、學習環境描寫的句子。
1.下面請同學們看課文,找找看白求恩堅守陣地的環境是怎樣的?用筆劃出來。
2.手術臺設在齊全戰地的戰場,環境十分惡劣,你怎么知道的,學生說一句出示一句。
三、當炮彈落在空地上,炮彈不斷在周圍爆炸,火苗向手術撲過來時,白求恩是怎樣堅守陣地的,請你們再讀課文,用筆把它們劃出來。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四、通篇朗讀,有感情地讀。
五、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關白求恩的一個小故事。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跡。老師介紹你們一本書《白求恩的故事》。同學們可以到圖書館借來閱讀一下。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8
教材內容分析:這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選讀課文。它是一篇紀實性記敘文。記敘了白求恩在戰斗形式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把手術臺當成陣地,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事跡,表現了白求恩同志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品質和他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成他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文章的課題是一個比喻句,既點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全文按事情發展順序連段成篇。
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守陣地,連續三天三夜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動手術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先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環境描寫及之相對應的三次人物描寫,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白求恩對衛生部長所講的話的含義,尤其是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含義。
一、導入明標。
1、師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閱讀與探討:手術臺就是陣地。請同學齊讀課題。(師板書課題)
2、師口述并用投影打了本課學習目標。
a、讀課文,抓詞語,了解白求恩的光輝事跡,學習白求恩的偉大精神。
b、學習先找出重點段再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c、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通讀課文,理清思路。
1、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時間在什么情況下誰做了什么事?
2、默讀課文,思考:哪幾個自然段是講白求恩堅持在火線上搶救傷員的事的?
3、師歸納總結:課文的題目:手術臺就是陣地,課文2-4自然段集中講述了白求恩
以手術臺為陣地,堅持在前線搶求傷員的經過,可以合并成為一段,這就是課文的
中心內容,也就是課文的重點段。
4、指讀課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5、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板書:第一段:(1)
第二段:(2-4)
第三段:(5)
6、請學生回憶分段的方法,在學生回憶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如下 :
師打了投影:
a、通過課文,明確課文的主要內容。
b、找出課文表現主要內容的段落,即:重點段。c、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講了什么,給課文分段。
7、師總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一種新的分段方法。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了解事件背景。指名一人讀第一段,其他人思考:通過讀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跡,體會白求恩的偉大精神。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二節:用“___”劃出描寫戰斗情況的句子,用“___”劃出描寫
白求恩表現的句子。思考:從中計懂了什么?(板書?情況表現)
(2)集體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方法:讀句子
抓詞語
談體會
①抓住“幾發炮彈、小廟前、彈片、煙霧”等詞語,體會出戰斗形勢很緊張。
板書“幾發炮彈
小廟前
彈片
煙霧
② 抓住“敏捷、十分鎮定”等 詞理解白求恩醫術高明、臨危不懼、不考慮個人安危的品質。
板書: 敏捷
十分鎮定
(3)教師歸納總結:戰斗形勢這樣緊張,白求恩時刻處于危險之中,但他心中只有傷員,堅守在手術臺前是那樣鎮定從容。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分角色讀。
(6)打出投影,總結學法。一讀了解內容 二找重點詞語 三議深入理解 四讀體會感情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形式學習。
①學習這自然段主要抓以上詞語理解: 情況:不斷盤旋
不斷在周圍爆炸 表現: 低不繼續做手術 板書以上詞語。
②重點指導學習理解白求恩說的四句話。
指名學習角色讀衛生部長與白求恩的話。理解上級命令、甚至懇求白求恩撤走,白求恩完全可以服從命令,但他為了給傷員做手術,堅決不走。
默讀、指名讀、齊讀、反復讀白求恩說的四句話,思考:白求恩為什么不肯走? 引導學生體會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事業的偉大的精神。
③指導學習讀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完全自學后討論交流。抓以詞語并板書:
情況:一連幾發、落下瓦片、布簾燒著 表現:仍然、爭分奪秒、一個又一個
3、整體感知全段內容。
指讀第二大段,思考: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樣連起來的,說明什么?
板書:對工作極端負責
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
五、學習課文第三段。
齊讀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六、師總結全文,生帶著對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讀全文。
附: 板書設計:
一、(1)
對
國
情況
現
工
際
↓
作
主
手
幾發炮彈
小廟前
捷
極
義
術
彈片
煙霧
端 臺
二、(2-4)
就
重點段
敵機上空盤旋
術
責
↓ 是
炮彈周圍爆炸
陣
地
← 一連幾發
廟前一角
←瓦片
火苗撲來
表
↓
十分鎮定
敏精
負
神
連續手↓
爭分奪秒
三、(5)
課后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bào zhà
kòng dì
yān wù
zhèn dìng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二、組詞。
淹()
廟()秒()恩()掩()
瞄()妙()思(三、選詞填空。
陸續
繼續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9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生字新詞。能用“陸續”、“繼續”、“連續”各說一句話。
3、引導學生理解,并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危險環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深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課前準備
學生自己預習課文,收集有關白求恩的資料。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清楚課文的重點。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課文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白求恩
1、引導學生解題:(1)什么是“手術臺”?什么是“陣地”?(2)“手術臺就是陣地”是什么意思?
2、簡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師。我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領醫療隊到中國解放區,1938年3、4月間到達延安,不久轉赴晉察冀邊區工作。他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
二、質疑激趣,初讀課文
1、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1)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2)在什么情況下,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當作陣地?(3)怎樣堅守這塊陣地?
2、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注意讀準生字字音,畫出本課的'生字詞,畫出自然段序號。)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指名讓學生按小節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2)結合前面所提的問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A、知人物:寫的是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跡。
B、知情節:抗日戰爭時期在齊會戰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勢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把手術臺當作陣地,記我地堅持為傷員做手術,連續工作69個小時。
C、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注意多音字的讀音,注意區分形近和同音字。
三、理清順序,找出重點
1、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白求恩為傷員做手術的內容?(2、3、4節)
2、再讀第一小節并思考:主要寫了哪些內容?(齊會戰斗打響了,點明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戰斗的形勢。)
3、出聲自讀第5自然段并思考:這一小節講的是什么?(齊會戰斗勝利了,白求恩在手術臺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
4、文章的重點部分是哪幾個自然段?(2、3、4)為什么?(因為第1自然段是“戰斗打響”、第5自然段是“戰斗結束”。而2、3、4自然段內容是具體地介紹了白求恩在環境氣氛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始終以手術臺為陣地,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的情況。)按“戰斗打響”、“激烈進行”、“戰斗結束”的順敘敘述的。這就是事情的發展順序。
四、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抓環境描寫,創課堂情境
白求恩是醫生,手術臺是他為病人做手術的地方。為什么他要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呢?讓我們帶著問題細讀課文,走近齊會戰斗,看一看當時的環境,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1、打開課本,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戰火中,白求恩大夫給傷員做手術的小廟周圍的環境氣氛的句子,并標畫出來。
2、指名讀有關句子,想一想這三次環境和氣氛的描寫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通過比較讓學生從中體會,白求恩是在形勢越來越危險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堅守陣地,不顧疲勞地給傷員做手術。)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指名讀課文,思考:在形勢危急的情況下,白求恩怎樣給傷員做手術?
2、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
體會“鎮定”的意思,了解“仍然鎮定”是在講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他仍然鎮定地給傷員做手術?
3、小結:“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在這種危險的環境中,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敏捷地從傷員腹腔里取出彈片。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口述描寫當時環境的句子,創設課堂情境。
1、自讀課文并思考:在形勢更加危急,衛生部長傳達師長讓白求恩撤離的決定時,白求恩是怎么?怎么做的?
2、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同意撤走部分傷員。至于我個人,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
(1)討論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時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樣決定的?說明了什么?
(3)白求恩為什么“要和戰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
3、指名讀白求恩說的話,出示重點句:
白求恩說:“謝謝師長的關心。可是,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部長同志,請您轉告師長,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1)討論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
共四句話。第1句說感謝師長的關心;第2句肯定地說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第3句說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不能離開自己的陣地;第4句說“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照顧“我”。
(2)理解第二句話,判斷句子意思:A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B搶救傷員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把手術臺比作打仗的陣地。
(3)理解第四句話“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引導學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軍戰士?他不是八路軍的戰士,但為什么說自己是“八路軍戰士,不是“客人”?(表達了白求恩把自己當作一名中國的八路軍戰士,把中國人民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是一名對工作極端熱忱的共產主義戰士。)
4、小結: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不顧部長的懇求,堅決不離開手術臺,就像一名八路軍戰士堅決不離開自己的陣地一樣,低下頭,繼續給傷員做手術。
5、感情朗讀,讀出白求恩臨危不懼的堅定語氣,從中體會白求恩同志以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對工作的極端熱忱。
四、學習課文第四小節
1、創設情境,學生自讀并思考:這時的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個人批畫后,分析重點詞語。
2、集體討論:這里的“仍然”一詞意思是說明白求恩做手術從未間斷。“爭分奪秒”一詞是說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著加快手術的速度,盡可能地在短時間里搶救更多的傷員。進一步體現了他把傷員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堅守陣地的精神。說明了白求恩對自己的工作極端負責任的優秀品質。
3、小結: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這嚴峻的環境形勢下,他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自己。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五小節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理解“連續”。把“連續”換成“陸續”、“繼續”行不行,為什么?
說說你從這句話中明白了什么?
六、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說說對“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句話的理解
(在齊會戰斗中,白求恩在離火線不遠的小廟里為傷員做手術,在環境越來越危險,氣氛越來越緊張,師衛生部長緊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鎮靜地為傷員做手術,絲毫不顧及個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術臺當作了戰士打仗的陣地,一直爭分奪秒地搶救傷員,工作了69個小時。三天三夜不下手術臺,把手術臺當作了陣地。)
七、課后作業
抄寫詞語,練習用“陸續”“繼續”“連續”各說一句話,并讓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30手術臺就是陣地形勢緊急小廟被煙霧淹沒仍然鎮定、敏捷敵機吼叫手術臺就是陣地更加危急是八路軍戰士,不對工作極端負責炮彈爆炸是客人、繼續對同志極端熱忱布簾燒著十分危急火苗撲來仍然、爭分奪秒助手撲滅連續工作69個小時傷員轉移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內化。]
二、歸納全文,讀懂課文
1、出示課后第二題填空,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將句子補充完整。
(1)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時,________________。
(2)當炮彈不斷地周圍爆炸時,_________________。
(3)當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時,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插圖投影,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等。)
3、結合上面2、3題思考:這些有關環境的描寫說明了什么?(清楚地告訴我們,白求恩大夫在戰火紛飛的危急時刻臨危不懼,忠于職守,充分表現出他對工作極端負責和對同志極端熱忱。)
4、環境和氣氛的三次變化的描寫與突出思想品質有什么關系?(意在襯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質的高尚,使文章內容更加生動感人。)
5、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三、造句練習
1、在課文中找出有“陸續”“繼續”“連續”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這幾個詞語的意思。
2、用這幾個詞語各說一句話,與同桌交流。
四、總結擴展
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二、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聯系上下詞語意思。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第21課《手術臺就是陣地》,看了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疑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過渡: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朗讀課文。
1.請同學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特別要關心一下差生的朗讀情況。
3.我們一起先來把這些生字讀準確,就能幫助我們把課文讀正確。
(三)朗讀生字。
1.把生詞讀準確了,那課文是不是就能讀正確,讀流利呢?
2.這次朗讀,同學們進步多了,但還有幾個句子,需要再練習一下。
3.現在我們已經把詞語讀準字音了,難讀的句子也能讀流利了現在同學們能不
4.能把課文讀的更正確,流利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行,大家試試看,好不好? 自由讀。
5.下面讓我們全班同學開火車每人讀一句,老師要看看哪位同學讀的最好,一人一句接讀。
6.齊讀全文。思考:課文到底講了意見什么事。這句話是誰說的.?怎么會這樣說的。
7.出示圖,學生回答。
(四)理解詞語。
1.誰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哪個詞語。
2.出示難懂詞語,再聯系上下文讀讀看,是不是懂了。
(五)練習寫字。
1.看著生字表,看著讀,認清字型。
2.哪幾個字難寫,要注意什么。
3.分類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解當時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環境以及他是怎樣工作的。
2.從詞句中體會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當時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環境以及他是怎樣工作的。
教學難點:體會情況越來越危急,白求恩的工作情況。
教學過程: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1.誰來讀一讀課題。
2.問;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從中悟到了些什么?
3.既然是堅守。我們來算算看白求恩堅持了多長時間。
齊會戰斗進行了多久(三天三夜)。請你算算看白求恩休息了幾個小時。(三小時)
三天三夜中白求恩僅僅休息了三個小時,為的是什么?(堅守陣地,搶救傷員)
二、學習環境描寫的句子。
1.下面請同學們看課文,找找看白求恩堅守陣地的環境是怎樣的?用筆劃出來。
2.手術臺設在齊全戰地的戰場,環境十分惡劣,你怎么知道的,學生說一句出示一句。
三、當炮彈落在空地上,炮彈不斷在周圍爆炸,火苗向手術撲過來時,白求恩是怎樣堅守陣地的,請你們再讀課文,用筆把它們劃出來。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四、通篇朗讀,有感情地讀。
五、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關白求恩的一個小故事。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跡。老師介紹你們一本書《白求恩的故事》。同學們可以到圖書館借來閱讀一下。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生字、新詞,會用“不斷”“迅速”造句;體會白求恩語言的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學習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德。
3.了解課文的記敘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第三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要指導學生深刻領會白求恩大夫兩番話的含義。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思路:
課文順著戰情的變化,設置了遞進的三個層次來表現人物的崇高品德。每個層次都抓住這樣兩個要點來構段:險惡的環境,白求恩大夫的表現(言行)。在這樣強烈的對比中,突出了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德。教學時要緊緊抓住這個對比,來讓學生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課前準備:
利用早自習課介紹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跡。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理解課題,設置懸念。提問:
1.“手術臺”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是“陣地”?(“手術臺”是醫生用來給病人、傷員做手術的類似病床的醫療設備。“陣地”是軍隊為了進行戰斗而占據的地方。)
2.手術臺怎么會是陣地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會明白的。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了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及事情。
三、細讀課文,了解在環境越來越危急的情況下,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工作的。
1.指名朗讀課后思考題。
2.帶著思考題默讀課文,也可小聲議論,讀后檢查提問。
四、理解詞語。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
齊會戰斗:見“教學參考”注解。
氣焰囂張:氣焰,比喻敵人的氣勢。囂張,放肆。氣焰囂張:形容敵人氣勢逼人的樣子。
第二自然段:
火線:戰場上作戰雙方火力所帶到的地帶。
硝煙:炸藥爆炸后產生的煙霧。
第三自然段:
匆匆:急急忙忙的樣子。
沉思:一聲不響地埋頭思考。
懇求:誠懇地請求。
第四自然段:
爭分奪秒:抓緊每分每秒的時間。
五、讀讀寫寫。
課后練習題4。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了解白求恩大夫的高貴品德。
1.精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投影)
氣焰囂張的日寇剛到齊會鎮,就挨了當頭一棒,被我軍消滅了500多人。
(1)找出這句話中的關鍵詞語(氣焰囂張、當頭一棒),說說它們的意思。
(2)從整個句子看,“氣焰囂張”這個詞語說明日軍在進攻齊會時有什么想法?(想很快占領齊會鎮。)
(3)“挨了當頭一棒”這個形象的'說法,說明了什么?(比喻日軍遭到我軍的沉重打擊,一開始就吃了敗仗。)
過渡:日軍是不會甘心失敗的。更激烈的戰斗還在后面。
2.精讀二至四自然段。默讀后填表。
圍繞表內所填的內容討論:
(1)什么叫“鎮定”?從哪里看出白求恩鎮定?
(2)齊讀白求恩的第二段話,說說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這幾句話主要說的是什么?(有4句話。第1句是感謝師長的關心。第2句是說對醫生來說,手術臺就是戰斗的陣地。第三句是說醫生不能離開手術臺,就像戰士不能離開陣地一樣。戰士們在打仗,在流血,這里需要我,我不能離開。第4句是說我是八路軍戰士,不是客人,所以不要為我的安危擔心。這幾句話主要是說,“我”不能離開手術臺。)
(3)白求恩是怎樣把手術臺當作陣地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德。)
(4)作者為什么要具體地寫情況越來越危急?(寫出情況危急,環境險惡,才能反襯出白求恩的高尚品德。)
(5)分角色朗讀衛生部長與白求恩大夫的對話。
3.精讀第五自然段。
齊讀。提問:這段話說明了什么?(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而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進一步說明白求恩始終沒有離開手術臺,沒有離開自己的陣地,他對工作極端負責。)
4.總結全文,深化理解。
這篇課文通過描寫白求恩大夫在齊會戰斗中,把手術臺當作陣地,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堅持為八路軍傷員動手術的事跡,贊揚了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德。
二、課堂練習。
1.從課文里找出帶有“陸續”“繼續”“連續”的句子,想一想這三個詞在課文中能不能調換,為什么?(不能調換。因為“陸續”是用來寫許多人物連續不斷地到達某個地點的。“繼續”是用來寫某件事情沒有做完,接著做下去。“連續”是表明時間沒有間斷的。)
2.用“陸續”“繼續”“連續”各寫一句話。
3.用“不斷”、“迅速”造句。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12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理解句子意思,并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并學習白求恩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
學習重點通過朗讀比較,了解反問句加強語氣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用時:5分鐘)
1.板書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1.學生齊讀課題。
2.學生提出問題:“手術臺”指什么?“陣地”指什么?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
1.文中的“手術臺”指什么?“陣地”指什么?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用時:15分鐘)
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讀課文。
2.引導學生講述課文內容。
3.教師簡介“齊會戰斗”“白求恩”。1.學生自讀課文。
2.根據老師的提示講述課文內容。
3.學生了解“齊會戰斗”“白求恩”。2.抄寫下面的詞語。
氣焰囂張激烈
硝煙滾滾彈片紛飛
鎮定爭分奪秒
三、深入學習,體會人物品質(用時:17分鐘)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2~4節,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①小廟周圍的情況。
②找出文中描寫白求恩的句子,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
③體會白求恩堅守陣地無私忘我的崇高品質。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學生默讀課文。
2.用“”劃出描寫小廟周圍情況的句子。
3.學生匯報交流,并讀畫出的句子。
4.學生用“”畫出描寫白求恩的句子,匯報、交流自己的感受。
5.體會反問句的用法。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抄寫文中的一個反問句,并體會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說說你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復述課文(用時:3分鐘)
1.教師引讀結尾。
2.指名復述課文。
3.請大家回家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1.學生讀最后一自然段。
2.復述課文,其余學生認真聽,聽后補充。
3.回家后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5.請用“陸續”“繼續”“連續”各說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一開始我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疑問,學生通過質疑,對課文產生了懸念,激發了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小廟周圍環境的'情況以及白求恩的語言、動作描寫,通過讀、議、讀的方式逐步使學生理解了白求恩是冒著生命危險堅守手術臺這塊陣地的,理解白求恩對工作的負責以及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13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不僅要以教材為例子,學習規范的語言,而且要以教材為例子,充分挖掘、發揮教材內容的育人功能,讓教材中善的、美的、真的內容去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滋養學生善的、美的心靈。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德育功能的體現,絕不是脫離語言形式理解的架空分析和直接灌輸,而是語言形式和人文內涵水乳交融的體味和感悟。
預設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術臺當成陣地,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做手術的經過,感受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國際主義精神。
流程預設:
一、揭題導入
1、談話
2、板書課題。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簡介白求恩。從國籍這個角度看,他是我們的客人嗎?
3、打開書,快速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白求恩說的哪些話跟題目有關系?
出示句子:(齊讀)
手術臺是醫生是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
師:讀了剛才這個句子,你有什么發現嗎?(反問句)你是眼睛真亮,誰能把藏在這個問號里的意思讀出來。
師:你讀得真棒!知道白求恩說的是什么意思嗎?
生轉換句式。
4、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陣地應該是個怎樣的地方?(炮火紛飛,硝煙彌漫,要流血和犧牲的地方)
師:你說的真好,那你們覺得白求恩的手術臺旁有沒有危險呢?(有)
二、潛心會文,感受“危險”,感動“堅守”
感受“危險”
1、過渡:是嗎,課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有這樣的體會?請你默讀課文的2-4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并讀一讀。
交流:
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
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
“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
師:讀著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是呀,白求恩所在的小廟是多么的危險呀,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選擇其中之一進進行行重點朗讀。
師:再讀這些句子,你有什么新發現?(情況越來越危險)
感動“堅守”
2、過渡:是呀,小廟已經搖搖愈墜,小廟已經岌岌可危,在這里多呆一刻,都有生命的危險,在這里多呆一刻,都有被落下來的炮彈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險。撤離迫在眉睫,撤離刻不容緩。可是,身處險境的白求恩撤離了嗎?(沒有),那他在做些什么,又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仔細地再讀讀課文的2-4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從畫出的白求恩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白求恩,在旁邊寫下你的體會。
重點交流以下句子:
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他接過助手遞過來的鑷子,敏捷地從傷員的腹腔里取出一塊彈片,扔在盤子里。
從白求恩的動作當中,你感受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白求恩?(鎮定自若,臨危不懼,毫不慌張)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你能讀出這份鎮定自若嗎?
白求恩說:“謝謝師長的關心。可是,手術臺是醫生是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部長同志,請您轉告師長,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想想:白求恩會用怎樣的語氣說這幾句話?(毫不猶豫,堅定,對工作極端負責)那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讀著,讀著,白求恩那鮮活的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隨機指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師長讓你離開,你為什么還不離開呢?
火快燒到手術臺了,小廟也快要倒塌了,請您離開吧?
白求恩同志,這里有生命危險,難道你不怕嗎?
白求恩同志,您是外國人,我們要為你的安全負責,讓您離開是師長對您的關心呀!
師:聽著同學們的回答,老師真是感動,覺得你們真正走進了白求恩的心里。同時,我們也不禁對他肅然起敬。讓我們再次讀讀這句話,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
你感受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白求恩呢?(不知疲倦,不顧個人安危)
讀出你的感受來。
3、過渡:齊會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勝利結束了。而,出示:
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工作了六十九個小時。
師:同學們,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時?想象一下,還有三小時白求恩在干什么?
師:是呀,戰斗進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沒有休息,堅守住了手術臺這個陣地,同學們,這該是怎樣的六十九個小時?
三、延伸拓展,感嘆“精神”
1、白求恩在是國只待了短短的一年半的時間,卻留下了無數讓人感動的故事。出示資料: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1938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領的醫療小分隊冒著漫天飛雪,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們來到雁北(山西北部)靈丘縣河浙村九旅后方衛生部。進了屋,白求恩一邊脫雨衣,一邊對古部長說:“走,我們到病房看一看。”“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長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嚴肅地說:“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休息的,傷員在等著我們呢。”醫護人員見他很堅決,只好和他一起走進了病房。白求恩不顧白天行軍的勞累,一口氣檢查了三十多個傷員,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動手術。白求恩飯也顧不上吃,就開始做手術。
有一個叫許慶成的戰士,他在戰斗中右手受傷,流血不止,處于昏迷狀態。他躺在擔架上嘴里還斷斷續續地叫著:“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覺。大家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醫生走到他跟前,掀開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慘狀驚呆了!擔架上流了一大攤血,右胳臂斷了,只有筋肉還連結著,上面全是泥土。憑著他的經驗,這傷員已危在旦夕。
就在這時,白求恩從幾十里之外匆匆趕來了,嘴里說著:“孩子,我來了!”說完迅速檢查傷情,立即進行手術。這時,傷員體溫很高,生命已經很危險了,馬上輸血,傷員的生命還能救活!在場的醫護人員紛紛要求獻血,白求恩堅定地說:“我是o型血,萬能輸血者,快點準備吧!”大家堅決不同意。“別耽誤時間了,救傷員要緊。’油求恩微笑著說。
鮮血,白求恩大夫的300毫升鮮血,緩緩地流進中國戰士的血管里。傷員得救了,白求恩高興地說:“能救活一個戰士,就等于消滅許多敵人。”
同學們,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搶救傷員時,不慎刺破手指,感染上病毒,高燒、嘔吐不止。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白求恩忍受著巨大的病痛;安排好了如何組織手術隊支援前線,并給上級寫下了最后的遺囑,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時20分,白求恩因治療無效,犧牲在一戶農家的土炕上。
你們讀了以后,覺得,他是我們的客人嗎?(討論)
白求恩犧牲了,他倒在了自己工作的崗位上,他倒在了異國的土地上,但他堅守住了自己的陣地,他用自己的生命鏗鏘有力說:
“手術臺是醫生是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無私地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看成自己的事業。毛澤東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中贊揚道,白求恩同志是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是一個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人,是一個值得所有人學習的人。他的這種精神就是國際主義精神!同學們,讓我們學習白求恩的這種精神,讓他的話永遠響在我們耳畔:
“手術臺是醫生是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
最后,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讀讀余年峰這首紀念白求恩的詩歌,一起來緬懷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白求恩(解讀<紀念白求恩>)
余年峰
是誰?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是誰?不畏強暴,幫助抗戰
是誰?不顧年邁,毫不利己
是誰?不圖安逸(yì),專門利人
是誰?不分晝夜,救死扶傷
是誰?不喜自吹,滿腔熱忱(chén)
是誰?不忘溝壑(hè),迎風斗雪
是誰?不幸殉(xùn)職,精神傳誦
是誰?是誰?是誰?
他就是白求恩!
四、堅守自己的“陣地”
同學們,白求恩說:手術臺是醫生的陣地,那么
( )是教師的陣地。
( )是學生的陣地。
( )是工人的陣地。
( )是農民的陣地。
……
師結:人生是一個舞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塊陣地。我們應該如何堅守自己的陣地?我相信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定會有所感悟……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1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的生詞。體會“陸續、連續、繼續”的不同意思,并練習正確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的意思。
3、學習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情的高尚品質和國際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點:
1、使學生從白求恩大夫堅守崗位、救死扶傷的事跡中,受到國際主義精神的教育。
2、學習作者用環境描寫襯托人物思想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時數: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鼓勵學生質疑:
什么是“陣地”?為什么說手術臺就是陣地?是誰的陣地?
二、指名說說通過預習,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交流對白求恩的了解,師可補充介紹:
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的胸外科醫生,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員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于1938年三、四月間到達延安,以精湛的醫療技術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并培養了大批醫務干部,后因搶救傷員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毛主席曾寫《紀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讀課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動的句子,注意以下詞語讀音:
氣焰囂張當頭一棒幾發炮彈淹沒仍然敏捷迅速爭分奪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發彈空沒
五、自己再讀課文,找出使人感動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說說為什么?
六、作業:讀熟課文,繼續了解背景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回顧課文大意。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標出句子,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2、交流讀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囂張”,聯系上下文理解“當頭一棒”。
三、引導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導學習第二段。
1、默讀,看自己能讀懂哪些問題?
2、交流討論:
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戰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處的環境怎樣?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白求恩是怎樣做的?你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談談感受,小結:
白求恩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交流讀懂了什么?
情況萬分危急,白求恩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安危。
3、重點理解白求恩說的話,思考、討論:
說了幾句話?每句話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的?
怎樣理解“不是你們的客人”?
4、指導分角色朗讀,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精神。
(三)自學第四自然段,小組交流。
四、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課文。
2、討論:“三天三夜”與工作了“69個小時”,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鞏固提高。
1、分組朗讀描寫“環境”和白求恩“表現”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談談你的體會和感想。
六、積累和運用。
找出課文中帶有“陸續、繼續、連續”的句子,想想三個詞語能不能調換,再用這幾個詞語各說一句話。
七、課外擴展。
引導學生課外收集周圍先進人物、勞動模范的感人事跡,模仿課文,以“——就是陣地”為主題交流并進行練筆。
第三課時(練習課)
一、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陸續—— 迅速—— 關心—— 鎮定——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結束—— 同意—— 迅速—— 敏捷——
三、按照課文原文填空。
1、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上,硝煙滾滾,(),小廟被煙霧()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術臺旁。
2、敵機()地在()吼叫,炮彈()地在周圍爆炸。
3、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掛在()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撲過來。白求恩仍然()的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
四、課文中的三次戰斗環境和氣氛的描寫,充分表現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質。
五、讀下面的一段話,聯系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他接過助手遞過來的鑷子,敏捷地從傷員的腹腔里取出一塊彈片,仍在盤子里。
1、從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鎮定”?
2、白求恩為什么能這樣鎮定?
本課講述了白求恩不遠萬里從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一個小故事,通過環境描寫,寫出來當時戰爭形勢的嚴峻,對人物的描寫也很細致,通過白求恩的語言、動作等,突出了他對工作的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上課伊始,我就抓住時機問學生,本節課,你們最想學會什么問題,同學們一聽自己有了發言權,都爭先恐后的舉手,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眾多問題中,我幫助同學選擇了幾個的問題,例如,是誰把手術臺當作陣地?手術臺怎么會是陣地呢?他在這個陣地上干什么?以這些問題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真正的交流與對話。
課文的重點是2——4小節,通過思考白求恩實在怎樣的情況下堅持動手術的?他是怎樣表現的?請學生劃出有關語句讀一讀。要求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引導學生了解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及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事業的國際主義精神。學習文中寫人物語言、動作等的句子,體會把人物寫立體的寫作方法。
這樣把環境和人物表現結合起來,學生很快就能準確找到文章的重點語句,并結合人物的精神品質來說,表達的比較完整。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但有些同學有疑也不敢問,為了扭轉這種狀況,在課堂上教師就必須千方百計為他們提供質疑問難的機會,喚醒他們沉睡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我把整節課交給了學生,課堂中他們非常活躍,思維敏捷,敢想敢說,師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久而久之在這樣的課堂之中,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得以發展。
【三年級語文下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手術臺就是陣地》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10-18
滬教版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04-20
三年級語文上冊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07-20
《手術臺就是陣地》三年級第六冊語文課文08-26
三年級下冊《手術臺上的指示》教學設計08-21
小學語文下冊《雷雨》教學設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