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通用11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1
《綱要》指出“要盡量創(chuàng)設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的樂趣!北竟(jié)課能圍繞目標,首先讓幼兒了解球體和圓形的不同,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滾一滾、比一比的方法去感知他們的不同,再讓幼兒動手操作球體和圓柱體,從而探索球體和圓柱體的特征。最后結合幼兒實際生活了解生活中關于球體和圓柱體的物體。
在這節(jié)課中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還不夠到位,太過于形式,幼兒沒有探索到什么就收了,沒有讓幼兒真正在探索中去發(fā)現問題,讓更多幼兒說出生活中球體和圓柱體的不同之處。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球體、圓柱體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可以利用PPT的形式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對探索產生更大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2
最近,我在大班中教授了一個數學活動。這個活動旨在幫助學生認識基本的幾何形狀,例如圓形、三角形和矩形。雖然這個活動有一定的成功,但我發(fā)現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我發(fā)現我沒有充分重視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方式。有些學生更喜歡口頭解釋和示范,而另一些則更喜歡視覺展示和實踐操作。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理解和參與活動,我需要更加多元化地展示和教授概念。
在活動的最后階段,我沒有完全利用好時間。我認為這是因為我沒有提前做好時間安排和計劃。因此,在未來的活動中,我需要更加認真地規(guī)劃時間,并確保我在活動中有足夠的時間來解答學生的問題和提供反饋。
最后,我也發(fā)現我在活動中沒有完全利用好技術工具的優(yōu)勢。雖然我使用了白板和計算器等工具,但我沒有利用好互聯網和其他數學應用程序。因此,在未來的活動中,我將更多地利用各種技術工具,以便更好地教授數學知識和技能。
我從這個活動中學到了很多,并且準備在未來的活動中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我相信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3
本堂課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活動準備充分,層次清楚。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了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學會了看整點。
本堂課的開始部分我以聽音樂唱《小鬧鐘》歌曲,引出主題,我提問:“剛才唱的是誰呀?”小朋友都能說出是小鬧鐘。隨后我通過念繞口令讓幼兒了解時針和分針轉動的規(guī)律。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很濃厚。
本堂課的第二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通過讓幼兒說說《我的一天》,說說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猜猜看那些事情是在幾點鐘做的,為下面的活動:幼兒在鐘面上撥出鐘點做鋪墊。但是我在引導他們說出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時,講得過于細致、所以占掉的時間比預設的.多了幾分鐘,因此,把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練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9頁)改為了延伸活動。
從整堂課來看,幼兒的學習興趣很濃,尤其是在游戲《小鬧鐘》時,他們能根據我撥出的時間用肢體做出相應的生活情景。
孩子們在這堂課的出色表現,比我預想的要勝出一籌。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4
數學活動《打扮新年樹》該活動我準備了一棵實物新年樹,和許多禮物掛件,這樣的情景創(chuàng)設著實讓孩子們激動了一回。如此,孩子們在按數取物的環(huán)節(jié),無論是操作者還是關注的孩子都十分的投入,操作的正確率也是比較高的'。然而,在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中,就有一些值得自己反思的細節(jié)了。看到孩子們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的出色表現,想必孩子們是牢牢掌握了6以內數量的數物對應關系了。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將人手一份的“新年樹”操作材料投入集體操作活動,難點就是在每棵新年樹的樹干上寫上了不同的數字,讓孩子們根據新年樹上的數字畫上自己喜歡的禮物數量。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有些孩子畫著畫著,就忘記了先前的任務,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以圖畫為樂趣,禮物畫得細致精美,但是數量卻不符合事先核定的數量。我想中班上學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時間不長,畫禮物的形式使得孩子注意分散,不利活動展開,調整為貼禮物的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避免孩子操作中的不利因素干擾,從而真正為操作實效服務。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5
這次數學活動,我精心設計了三個實踐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套,層層遞進。活動開始,我神秘地說要與數字朋友做游戲,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給吸引住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 、說說數字,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進行著有趣的游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開了一個展覽會,孩子們更是樂開了天更重要的是這個情境激發(fā)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發(fā)現,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數學《認識日歷》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日歷 掛歷 臺歷等來讓幼兒認識日期,查閱日期.活動中充分體現了《綱要》精神:幼兒的教育內容必須生活化、游戲化、社會化。“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出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應該讓學生懂得:生活就是數學學習的.課堂,數學學習就在廣闊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長中。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6
本次活動是讓我班幼兒通過觀察、分析各種馬甲的特征,將馬甲按其特征分類。在活動過程中,我將馬甲用實物圖的形式擴大張貼在黑板上,讓幼兒更直觀的觀察馬甲的特征。我發(fā)現,我班幼兒能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馬甲的顏色、大小、衣服圖案、衣服口袋等特征的區(qū)別,我班的尹想小朋友還能通過自己觀察發(fā)現馬甲衣領的不同,并自己使用標記填寫數量。但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由于我沒有事先把操作單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介紹清楚,導致了很多幼兒不能按操作單要求去標記圖案和填寫數量。所以,我在發(fā)現這一情況后又再一次講解操作要求,雖然浪費了一些時間,但幼兒最后很是能較好的更改操作單,基本達到教學目標。
本次教學活動可取的方面有許多,例如:
1、為了方便幼兒更加直觀、形象的觀察馬甲,我將馬甲做成了實物圖,讓幼兒在取放馬甲時更易于操作。
2、為了照顧到我班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在活動過程總會適當的把很簡單的問題拍給他并給予鼓勵,激發(fā)幼兒上課的興趣。
3、在幼兒分組操作時,我有意讓能力強的幼兒與能力弱的幼兒一組,以便他們能互幫互助。
4、在活動結束后,我組織幼兒一起驗證答案,并鼓勵幼兒自行修正。
不足之處:
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我沒有將具體的操作方法講清楚,導致很多幼兒沒有弄清題意。
活動片段:這是大班上學期數學活動——《有趣的數字》,活動的核心目標是:知道電話號碼是由數字排列組成的,不同的電話號碼,其數字的排列方式是不一樣的'。老師為了引出電話及電話的用途時,用擬人的口吻設計了一個問題情境:我們準備去秋游,老師準備要邀請幾位小動物一起去秋游,大家?guī)臀蚁胂朕k法怎樣通知小動物呢?幼兒一回答:看小動物愛吃什么,就給小動物買好吃的。老師說,你沒有把老師的問題聽清楚,請坐下。該教師于是又將問題說了一遍:我們想請小動物去秋游,但是又不知道怎樣通知他們?你們說有什么好辦法呢?幼兒二回答:小白兔愛吃紅蘿卜。老師:小動物愛吃什么,由小動物自己決定。我們現在怎樣去告訴小動物,我們要去秋游了,那么有什么好的辦法呢?幼兒三的回答:給他送好吃的東西。老師:可我不知道小動物的家住在哪里?這時班上的小朋友開始自發(fā)地議論開來。老師說:比如說,前天,有一個小朋友沒來,我要通知他來幼兒園,我們可以怎樣通知他呢?許多小朋友一下子就說:打電話。老師說,噢!我們可以打電話來請小動物來秋游……
分析:在第一位小朋友答非所問的情況下,老師判斷幼兒沒有聽清楚老師提的問題而將問題再重復一遍,這樣的處理應該說是合理而有必要的。而第二位幼兒的回答估計上受第一位幼兒回答思路的影響,犯上了第一位幼兒同樣的錯誤——沒有聽清,可能嚴格說是沒有聽明白教師的問題。而在第三位幼兒答非所問的時候,教師的追問似乎有引起幼兒思考(幼兒開始自發(fā)議論開來)。至此教師趕快給幼兒必要的暗示,將問題替換成與幼兒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幼兒則一下子便懂得了通知小動物的辦法。事后了解才知道,原來該教師是借班上課,該班幼兒不懂得“通知”一詞的含義而造成答非所問的這一現象。在此,我們想探討的問題是:在幼兒聽不懂教師的話語指令(通常是問題),教師通常會對話語指令再作進一步的暗示。應該說懂得如何進行有效的暗示,也是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幼兒互動必備的基本技能。有效暗示,應該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暗示方式,如語言暗示、表情暗示和動作暗示。如果是比較簡單的,估計教師結合特定的情境,配合一定的表情、或動作暗示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對比較復雜的情況,更多的可能要借助于語言暗示。但像通過加重語氣、語調對幼兒進行是否式答案的暗示是不可取的。比如,我們經常遇到的這種情況:“好不好哩?”,如果幼兒原先回答的是“好”,那么教師再這樣重復一遍,幼兒受暗示后就會馬上改口回答“不好”。我們認為,這一語言暗示,進可能要與幼兒已有的經驗想聯系起來,與幼兒智力發(fā)展水平是相適宜的。比如,案例中的處理就是將問題轉化為與幼兒的經驗掛鉤起來。同樣的,有時也可以通過降低問題的難度,或將問題作進一步具體化等方式來進行有效的語言暗示。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7
本文以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為例,探討如何運用分合教學模式反思教學。
一、分教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讓孩子們嘗試獨立完成某個數學任務,如解決一個問題、填寫工作表或完成一個數學游戲。這里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基礎的數學知識,如數的認識、計數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重觀察學生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的正確性。同時,我們也要為孩子們提供一定的幫助,如合理引導、提示和鼓勵等。
二、合教階段。
在分教階段完成后,我們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估,并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分享解題方法和發(fā)掘錯誤答案背后的原因。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鞏固知識。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采用開放性教學的`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同時,我們也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更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總而言之,分合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受益匪淺。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8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都應該是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數據的方法,這樣統(tǒng)計方法在我班幼兒過去接觸得非常少。所以,雖然課前我也對活動教案仔細閱讀過,活動準備也相對比較充分,但活動開展中還是出現了許多的問題。比如,孩子們在剝花生的時候,有很多孩子的興趣都會落在別的小朋友身上,有的幼兒會玩弄花生,還有的幼兒記錄的時候還不知道分清記錄表上的格子……諸如此類的小問題;顒咏Y束后,我也對本次活動進行了思考,數學活動中除了要關注教學活動本身,還要關注其他什么呢?
一要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今天提供的花生與記錄單都是一樣的,這樣的結果勢必對不同能力幼兒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第一次記錄的表格明顯太大了,而第二次記錄的表格則相對小了。所以在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材料提供上,也許不能僅僅依賴于數學操作材料上提供的現成的表格,而應該設計相對合理,便于幼兒看懂和操作的記錄表。最好還能滿足不同幼兒能力的需要,能激發(fā)一部分幼兒接受自我挑戰(zhàn)。
二是重視幼兒操作技能的養(yǎng)成。在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在數學操作中的習慣與技能。良好的操作習慣與操作技能也是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的保障。所以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都事先提清楚要求,然后讓幼兒進行操作,這樣往往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而假如教師的要求不清,幼兒則無法順理成章地完成要求的任務。今天的花生很充足,我保證了幼兒人手一份花生,這樣減少了幼兒在操作中相互的爭搶、等待的時間,為活動爭取了一定的時間。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9
大班測量活動:小路有多長,是指在利用各種測量工具來測量路的長度,學習利用自然物進行測量時,運用到的方法,例如:首尾相接、做標記的方法,并理解所用的材料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并在學會了測量方法后,能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
此次觀察的活動是大二班的測量活動:小路有多長,教師通過情境的導入,引發(fā)幼兒的.興趣,通過設置疑問:如何測量小路的長度引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測量,通過先讓幼兒進行嘗試,教師在觀察中發(fā)現,幼兒的問題,提出質疑,然后與幼兒一起共同接解決問題,發(fā)現測量的方法。
幼兒在第二階段開始自主組合與測量中,利用了教師提供的一些工具,例如:吸管、筆、手掌。觀察的這一組幼兒選取了吸管為測量工具,a小朋友先選擇了吸管,小朋友一邊測量一邊做著記號,老師問他小路有多長,他告訴老師“忘記了”,老師接著問:“怎樣就不會忘記了?”孩子明白了過來。B小朋友擇選取了一支筆作為測量工具,他量來量去,也沒得出結果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了測量活動。
一個班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差異,a小朋友的觀察力比較強,年齡也大一些,因此也較好的掌握了做記號和首尾相接地測量方法。同時在教師的提醒下做好了相關及記錄,而b小朋友年齡較小,并沒有掌握測量方法:做標記法。
在對于b小朋友在測量時沒有找到相應的方法,一是與年齡有關,二是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測量時,就應該改變策略,例如:觀察法:可先讓b小朋友去觀察a小朋友的方法,并追問,“他在每一次測量時都干了些什么?為什么?”幫助b小朋友增強信心,逐步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原因是什么?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10
這個數學活動,我精心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套,層層遞進。
活動開始,我讓幼兒找自己的生日,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給吸引住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說說數字,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進行著有趣的游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開了一個展覽會,孩子們更是樂開了天更重要的是這個情境激發(fā)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發(fā)現,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這一活動設計巧妙,抽象的“年月日”概念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顯得生動而形象,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與學習能力。各環(huán)節(jié)設置比較合理,緊湊,目標達程度較高;顒又,自然滲透了科學、社會等領域的內容,活動的整體性較好。
數學《有趣的日歷》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日歷掛歷臺歷等來讓幼兒認識日期,查閱日期.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指南》精神:幼兒的教育內容必須生活化、游戲化、社會化!罢n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出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應該讓學生懂得:生活就是數學學習的課堂,數學學習就在廣闊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長中。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的情緒不夠投入,沒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師幼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不夠,教師作為“教”的主體沒能很好的發(fā)揮引導著、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11
時鐘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用品,時間無直觀形象是較為抽象的。平時在班上孩子們會經常問:“王老師,現在幾點啦!9點我們是不是該上課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已開始慢慢關注時間,所以,認識時間,對于即將步入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是很有必要的。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本次活動。因此,我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組織《整點與半點》這個數學活動。
其目的主要是:
1、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復習整點,并通過比較的方法認識時鐘的半點。
2、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制作幼兒園一日活動時間表,幫助幼兒同的合理安排時間。
3、喜歡數學活動,并愿意積極參與活動。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一、準備階段
1、為使幼兒更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在知識積累階段,我發(fā)揮家長的積極作用,幫助幼兒制作各式鐘表,為教學提供服務。
2、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利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
二、實施階段
首先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利用談話展示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表盤上缺了什么鞏固幼兒對鐘表的認識。再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發(fā)現時針與分針的運行關系,然后進行小結,了解分針走一圈,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這是1小時。再緊接著提問“這是幾點整”并操作撥整點,從而又鞏固了幼兒對整點的認識。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認識半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幼兒認真觀察,此時的時間為“1點整”,然后將分針撥半圈,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1和2的中間),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在‘6’時針指在‘1和2的中間’是‘一點半’。這樣反復地撥幾次。再請幼兒操作練習撥半點,通過“老師說,幼兒撥”“幼兒說時間,幼兒撥”“相互撥”等形式加深了幼兒對半點的認識。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游戲“從時間回家”,出示不同時間的表盤,對整點和半點進行分類,并觀察發(fā)現整點與半點的規(guī)律,共同進行小結“整點時,分針都指在12,時針指向數字;半點時,分針都指在6,時針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通過游戲再一次鞏固了孩子們對整點和半點的認識。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制作幼兒園一日活動時間表,共分3組進行,每組的制作方法也不同,如:第一組是時間與活動圖片直接對應制作的;第二組是需要幼兒添畫指針再與活動圖片相對應制作的;第三組加入了記錄時間的方法在里面,這也是為以后的活動打基礎,幼兒特別認真,并對制作的結果進行了講解,最后,老師出示一張大的'活動時間表,請幼兒共同討論觀察,在活動中使用的活動圖片,也是幼兒提前畫出來的,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從小就有良好的時間觀念。
本次活動過程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實際接受能力來設計的,活動中幼兒和教師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動的效果較好。各環(huán)節(jié)過渡的自然、緊湊。在語言表達上也較為簡練,而且在活動中,給孩子操作的提示比較到位,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積極的參與,有興趣,并能大膽的進行操作,引領孩子一步一步感知、認識時間,活動自始至終都是在輕松愉快中進行的,不僅體現了活動的游戲性,也很好體現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本次活動關注幼兒的自身操作,在幼兒操作中發(fā)現結果,此次活動的整個效果不錯,孩子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升,目標也較好的完成。
但教學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對幼兒的個別指導不夠。
2、活動中的應變能力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
3、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對設計的問題情景把握不夠,以及對孩子的回答沒有及時的回應。
4、幼兒在展示時間表時,中間有一個時間畫錯了,我也沒能及時發(fā)現,給予糾正。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反思,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反思,加強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抓住每次鍛煉和提升的機會,迅速成長起來。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活動教學反思_生活中的數學07-02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10-10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日歷》教學反思10-14
大班數學活動《編譯密碼》的教學反思09-21
大班數學活動教學反思自然測量10-05
大班數學教學的反思06-09
幼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08-14
大班蒙氏數學教學反思10-20
大大班數學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