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釋本的讀后感
《圖釋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鈅(蘥)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注釋本》 “芻狗”為古代兩別體字沒法打出其字。另“鈅”為“蘥”,其后無“乎”。
《圖釋本》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平等;圣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但運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政令過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nèi)心的虛靜。
一。 “芻狗”,莊子《大運篇》說:“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之以篋衍,巾之以文繍,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一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逼c狗在尸祝祭神求福之前備受敬重。等到上供祭完神,則棄之任人踐踏,或被人取來燒火做飯。按《注釋本》介紹高誘注《老子》此旨為:“天地之於萬物,圣人之於百姓,均始用而旋棄,故以芻狗為喻,而斥為不仁,讀后感。”莊子《庚桑芻篇》:“至仁無親”《齊物論》:“大仁不仁”!秷D釋本》想用這來說明“圣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是不合理的。一個親人,一個有功之人有罪錯,同樣要定其罪,判其刑。這和后文中“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有關。
二。 “守中”之“中”,《注釋本》引用章炳麟《文始。七》“中”本冊之類。《堯典》“允執(zhí)厥中”謂握圖籍也。此章“守中”誼同此,蓋由司契之類。羅運賢說:“中亦契也。為政不在多言但司法契以輔天下,所謂無為,真此意耳!
三。 “橐蘥”《注釋本》介紹吳澄謂:“橐蘥”,冶鑄所以吹風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故扇於內(nèi)者,蘥也。天地間猶橐蘥者,橐像太虛,包含周偏之體,蘥像元氣,絪缊流行之用。朱謙之教授認為,“吳說義長”。 從這可以體會“道盅”的“盅”的.含義和吳澄對“橐蘥”的說明是一致的。
譯文: 天地對待萬物,圣人之對待百姓,要像對待芻狗那樣開始敬重而用,用后旋即棄而踐踏,那就是“不仁”。天地間,就像冶煉所用吹風熾火之器,周遍之體若“太虛”—道之實體;扇于內(nèi)的若“元氣”——道所表現(xiàn)出其實際的作用。太虛不會衰竭,元氣動,其表現(xiàn)出的作用就更明顯。到底應如何對待百姓,再多說也沒用,不如按照留下的圖籍法契,即按法來做就可以了。
【圖釋本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今釋》讀后感09-23
九仙圖的完本感言03-11
杯水釋人生讀后感07-01
釋親戚12-07
余秋雨《老子通釋》讀后感01-06
君子集釋12-05
情釋詩歌07-25
釋步散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