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后感范文(通用16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讀后感 篇1
寒假中,我認真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然而卻關系到所有教育戰(zhàn)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理解。今天,我們應該怎么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yè)水平。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么”,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下面對書中的一則案例發(fā)表自己的感觸:下面對書中的一則關于教師的愛的案例發(fā)表自己的感觸:
案例中講的是一名老師幫助一個學習成績差且沒有興趣的孩子培養(yǎng)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師的`耐性讓人佩服,他真的是傾注了自己的愛給學生。感動之余不僅想到,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愛每一個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這不正是經常教導我們的思想嗎?要全身心的把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孩子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正是教師的職業(yè)精神嗎?我們的教師行為是否與說的相一致?面對案例中的學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師那樣耐心呢?這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績優(yōu)秀同學那一字不差的作業(yè)時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績較差同學那滿是狼籍的作業(yè)時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說的愛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呢?細細品位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頗深,她說:“要區(qū)分職業(yè)的愛和私人的愛”,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yè)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因為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范圍擴大。是啊,職業(yè)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教師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yè)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才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簡單的幾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個極端的教育謊言像枷鎖一樣天天束縛著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責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懷疑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我真的就認為我就是那個不會教的教師,否則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學生不會學習呢。今天通過學習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宣傳鼓勵口號,而絕不是評價教師工作的客觀標準。
老師們,讓我們輕松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教師讀后感 篇2
一份報紙,一杯茶,讓煩躁的心慢慢沉淀,在網絡中的巧遇,讓我認識了你——《中國教師報》。從聽說到走近再到走進她,時間雖短,她卻很快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她以鮮明的時代性、前瞻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時性的內容供我學習、吸收,為我更好地善待學生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幫助。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熱愛學生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愛學生,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地教育過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基本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這是荒謬的。教師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包容一切學生的一切差異和缺點,對所有的學生公正無欺、一視同仁,不僅要熱愛學習成績挺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學生更要多一份偏愛。我們對學生的愛的`直接表現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發(fā)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須抓住學生的積極因素和獨特的方面,鼓勵他們進行大膽地探索,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寬容學生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愛是一門藝術,而寬容就是愛的精髓,它對學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導性的文章告訴我,教師必須主動地走下“師道尊嚴”的“神壇”,以寬容的態(tài)度來善待學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長、不是以現在而是以發(fā)展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過失不管多么嚴重,如果不是出于惡意,就不應該責罰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泵鎸W生的錯誤如果不是因勢利導,而是進行叱罵甚至體罰,是沒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為這樣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方法,會直接導致學生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脫出來,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嚴重影響學生德身心健康。校長如果沒有寬容和善待的胸懷,麥克勞德能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而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解放學生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著“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信念,根本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的差異!鞍嗉壴诰”、“教師論壇”(《中國教師報》中的欄目)中所蘊涵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告訴我,這種規(guī)矩應當建立在學生積極參與、自覺自愿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個體的差異,把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減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則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誡的“六解放”。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具體的教學中,課堂效率的提高,直接決定課業(yè)負擔的輕重,決定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新課程”、“創(chuàng)新課堂”、“綜合實踐”(同上)中每一篇文章都滲透這新課程的理念,幫助我把握好學科教育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了激發(fā)、釋放和展現。
閱讀《中國教師報》的日子里,我有了更多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正是因為有了她,“熱愛、寬容、解放學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靈魂,激發(fā)我更好地提高、成長。
有《中國教師報》相伴的日子里,教育、生活真美妙!
教師讀后感 篇3
假期,難得有暇,靜下心來一口氣讀完《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撫卷細思,感到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發(fā)展。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學會從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反思,從而經常糾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以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這也就是說的師生共同成長。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從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距離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司空見慣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會有所悟、有所省,從而避免因工作中的失誤,而給孩子們的成長造成“傷害”。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fā)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fā)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yōu)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教師是潛在的動力源,運用社會贊許可以烏棗學生的行為”,“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jié)——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這些閃爍著思想火花的語言,使我們共享卡羅林博士的智慧和方法,從而有助于改變自己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的原型策略和技巧,從而得到發(fā)展。
作為剛踏入教育界的我來說,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老師擁有著很高的權利。我們的言行影響著學生成功還是失敗,賦予學生權利還是剝奪學生權益,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fā)展,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像其他權利一樣,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權力就很危險,極易產生負面效應。不加約束的權力會破壞班級里的信任關系,極大阻礙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現在想想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所以作為新崗當老師的我看完這本書之后,如果當我行使權利出軌時,這些新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在此,我也建議老師來讀讀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很好。
教師讀后感 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關于各種老師教育學生的書,看完后我覺得那些老師就像天使一樣,全心全意地教導孩子,使孩子們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書里有很多教師感動人心的故事。有兩位教師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是晏宏才老師,另一位是斯霞老師。
在2004年時,晏宏才被查出肺癌晚期。他很淡定的向學生宣布要給他們上最后一節(jié)課,學生們各個都很驚訝,個個都想與這位老師呆在一起的時間長一點。后來,晏宏才又不顧惜自己的身體,又來給孩子們上課,在這節(jié)課里,同學們大都含著眼里淚水聽課……在他的癌細胞已經擴散,顱內大面積積水,說話也成困難時,居然還要去授課,并讓妻子在自己講不出話時遞上一杯水然后繼續(xù)上課。
2005年3月12日,這位偉大的教師,帶著自己的遺憾去世了……
這位晏宏才老師是真真正正的英雄,他愛他的學生,愛他們超過了愛自己。在癌癥晚期時也努力的用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時間來教育孩子,天底下能有多少人會在臨近退休,腦內積水說話已經不清楚時來冒著生命危險來給學生上一課?而晏宏才老師卻會這樣,所以說,晏宏才老師是與學生是一體的!
這是另一個故事,發(fā)生在30年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里正在為“三好學生”頒獎。王強認為自己成績普通,父母是工人,一定不會有他。正當王強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旁邊的同學居然說有他的名字,叫王強快點去領獎。王強十分激動興沖沖地跑上領獎臺,可校長卻問他為什么上來,王強又委屈又疑惑,衛(wèi)生么別人都有獎狀,自己卻沒有,反被問呢?隊伍里爆出一陣笑聲,是王強的同學做的惡作劇。斯霞老師看王強的樣子,再看看同學們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就知道了。她上前跟校長說明,說是自己忘了,結果她自己被校長批評了一頓。王強當上了“三好學生”,由于沒有獎狀了,斯霞老師干脆把自己的鋼筆送給了王強。王強第一次當上“三好學生”后,明顯有了改變,人變得自信起來,努力學習當上了一位班主任。偶然,王強聽聞斯霞老師因病去世,不由得想起了當初斯霞老師為了自己向校長說謊,傷心起來。
王強只是一個成績不出色的學生,根本不可能獲得“三好學生”的.稱號可卻因為同學的一個惡作劇,莫名其妙地走上領獎臺。而斯霞老師為了維護王強的自尊心,不惜然自己被校長批評,還把當時寶貴的鋼筆送給他,斯霞老師知道王強的性格,也知道是同學們開的玩笑,所以向校長撒了謊,從中我可以看出她的善解人意。
不止這兩位讓人印象深刻的老師,書里還有很多中國好老師的故事,我也不一一道來了。老師們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愛自己的學生,都盡心的教育我們,雖然方法不同,但是用意我們都明白,不要不理解老師,他們這樣都是為了我們,都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做鋪墊。
老師就像園丁,而我們,則是花園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老師做的每一步,都讓我們改變,經過漫長的照料,我們才會長成更美的花朵。而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功于老師。
讓我們向所有老師致敬,向所有老師說聲:“老師謝謝您,您辛苦了!”
教師讀后感 篇5
學期伊始,從年級組長處拿到一本李明高老師的《教師最關鍵的18項修煉》,“18項修煉”可包含為一備課、二說課、三上課、四聽課、五評課、六作業(yè)、七命題、八教研、九課題、十班主任、十一班集體、十二班級文化、十三班會、十四班級活動、十五家訪、十六家長會、十七評語、十八專業(yè)素養(yǎng)
書中每談一個修煉,首先是精辟的理論分析,使得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建立在一定高度和深度的理論基礎上;緊接著就是很有指導意義的操作點化,這部分內容指導我們如何做到之前的理論對教師的要求,而且操作性非常強;第三部分就是一些生動的案例剖析和點評,讓讀者對該內容有了更立體的認識。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更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慨,其中讓我思考最深的'就是第四項修煉“聆聽他人的智慧——教師如何聽課更有效”。
我們要學會聽課,就要掌握好聽課的基本步驟:
第一步,在聽課前我們要做好足夠的準備。聽課前,要學習和掌握有關學科的教改信息和新的教育理論;熟悉課程標準,充分把握教材,了解目標、重點、難點,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預設自己的教學設計,這樣在聽課時可與指教老師的教學設計作對比,找出其設計的優(yōu)點和值得探討的地方,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又有哪些好的地方,哪些還需要改進。另外,在態(tài)度上,聽課要做到虛心、誠心、專心、細心、公心。在情緒上,應做到精神飽滿,精力集中。對比之前自己聽課前的毫無準備,才明白其中的差距是多么的大。
第二步,在聽課時要掌握聽課的方法。首先是學會觀看,觀教師的精神面貌、教學儀態(tài)等基本狀態(tài)和情境創(chuàng)設、內容呈現、過程設計、課堂調控、板書設計、媒體運用等施教行為,看班級的學習氣氛是否濃厚、課堂秩序是否井然。其次是學會傾聽,聽教師的導入語、講授語、過渡語、誘導語、提問語、評價語是否科學、簡明、規(guī)范、生動、得體、富有感染力和可接受性,聽學生語言,他們是如何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回答問題時是否具有邏輯性、準確性、創(chuàng)新性。這是聽課時的關鍵,保持謙虛謹慎的心態(tài),發(fā)現、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而不是自以為是的交頭接耳、吹毛求疵。再者,是學會記錄。記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問題設計、銜接過渡、細節(jié)特色、板書提綱、點評批語、個人思考等。只有將課堂上精彩的環(huán)節(jié)記錄下來,課后才能根據記錄進行反思、交流。
第三步,聽課結束后,要積極做好聽課反思。以前我在聽課之后的小組交流討論時,總是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老教師對于重難點的突破、對于細節(jié)的完善、施教者某些獨具匠心的設計等等。
由此,我們要善于發(fā)現人家課堂教學之有點,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做到取人家之長來彌補自己之短,才能更快的提升自我素養(yǎng)、更好的促進自我專業(yè)的發(fā)展。
教師讀后感 篇6
讀《零距離英國教育》知道英國在教育上很早提出因材施教,小班化,走班制。小班化這是我們教育正要追求的目標,英國小學人數多則幾百人,少則幾十或一百之間。這人數很普遍,這樣小學校好管理,教育到位,也就是說城鄉(xiāng)教育達到了均衡。
班小了,學生的機會就多了。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隨時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取得的進步可以及時得到鼓勵,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及時被發(fā)現。英國國家的教育口號是“每一個孩子都很重要”,從某種角度來說,小班化就是實現這樣‘重要性’的基本前提。我們教育正朝著這一方向邁進,特別在海南教育上也意識到城市與鄉(xiāng)鎮(zhèn)不均衡造成城市班額大,鄉(xiāng)鎮(zhèn)學生少,甚至很多農村學校面臨關門、合并等現象。城市面臨班額大,人數多,難管理,教師壓力大等等問題很多專家提出很多辦法,通過實踐證明最有效的方法是要追求教育均衡,這樣家長就會就地入學,不擇校。班額就小了。課堂教學就會到位,就能真正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在英國教育中對孩子的“忽視”就是“虐待”。照我們目前的教育情況,七十多八十個學生一個班,說實話沒辦法做到人人關注到位,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很容易被老師忽視。
英國教育還實行走班制,教師不動,專用教室不動,學生每節(jié)課都在動。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上數學課卻在不同的班級,走班制是怎么實施?我們查看了全校數學教學安排表后發(fā)現,原來他們把同一個年級的數學課都安排在同一個時間段,也就是說6年級的數學課所有的班級是同一時間,這樣就便于學生做出選擇,只是不同的人去不同的教室上課,從而實現了走班。也能實現因材施教。
教學時,我們每位教育者都知道: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講課,需要用視線巡視學生,抽學生答問,學生練習時要進行課堂巡視、輔導等等。我們把這些環(huán)節(jié)稱之為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如果是小班額教學,把教師對學生的愛與知識的傳授概述為總體1的`話,那么每位學生享受教師的關愛度為五十分之一,而大班額卻把這種關愛度降低為八十分之一。于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要做到全面性,就會嚴重地影響教師的教學時間、教學進度;大班額教學,學生的作業(yè)本數量也增加了,當然教師批改作業(yè)、批改試卷所消耗的時間與精力也要增加;大班額現象,使老師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找學生談心交朋友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反之,學生獲得教師的個別輔導、談心則減少了。
因此,如果要做一個出色的教師,力求把每位學生都教好,象小班教學那樣對待每位學生的話,那么老師的體力與精力就要加倍的消耗,這將不僅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甚至引發(fā)很多家庭問題。如家庭婚姻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總之,大班額教育有很多不利因素,我們教育行政部門也意識到了,逐步控制轉學人數,特別是從鄉(xiāng)鎮(zhèn)轉到城市要把好關,要做好城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預測及發(fā)展規(guī)劃,給政府提供教育發(fā)展預測的準確情報。政府才根據發(fā)展預測努力增加教育經費投入,不斷促進城鎮(zhèn)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均衡發(fā)展。嚴格執(zhí)行劃片招生政策,適齡少年兒童嚴格按照戶籍劃片就近入學。對生源多的片區(qū),挖掘潛力,增加學校教學班數,每班人數不許突破規(guī)定人數。真正在鄉(xiāng)鎮(zhèn)中投入經費建設,從硬件到軟件都平衡發(fā)展,這樣才能留住好老師也能留住學生。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教育有關部門已關注并重視地區(qū)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承諾讓每一個學生都被關注。早日實現小班額教學,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者們最大的心愿。作文
教師讀后感 篇7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yōu)秀的書籍。關于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里,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于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代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于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yōu)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著重新把教師職業(yè)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fā)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yōu)秀品質!北M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yōu)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復雜的網,這張網聯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斗,終于,有了小小的收獲,然成功的喜悅尚未遍及全身,便發(fā)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而未覺著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斗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著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于是忍不住感嘆:人是多么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嘆過后,很多人會選擇再戰(zhàn),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斗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苯處煛⒑徒處熛嚓P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教師讀后感 篇8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fā)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fā)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yōu)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jié)——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fā)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橋梁,是通向文明的階梯;教育事業(yè)是一項激動人心的事業(yè),它為我們提供了實現理想、激發(fā)智慧的宏大舞臺;為實現師生雙方的生命價值、獲得內在的幸福提供了無限空間。
我們教師肩負著課程改革的歷史重任,新課程的.理念要內化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漫長的路要走。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將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zhàn)。因此,我們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把學校視為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
用新理念提升教學的品質;用新理念重塑教師的行為;用新理念改變學習的方式。
教師讀后感 篇9
很多人反映現在教師的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有待提高。雖然有些網友的看法過于偏激,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于老師教書育人的失敗,但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會上不少人對老師存在諸多誤會和不滿。作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們的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要求也高于其他行業(yè)。雖說人無完人,老師不是神仙,但既然站在教師這一崗位上,我們就應該做到自己的最好。
身正為師,德高為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作為一個新教師,我已經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我自認為不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做事過于急躁,對人不夠耐心。第一學期中,我?guī)е缕娴难酃饪创@群小朋友,再加上本身玩心較重,就和學生打成一片?傻降诙䦟W期,這股新鮮勁過了,毛躁的脾氣時常不受控制。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常常為他們犯的一些小錯火冒三丈,對一部分后進生的耐心也磨耗待盡,有時候還要忍不住過于嚴厲地說教。當時只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學生好,也沒考慮到他們可能會因為我的行為受到傷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但只要我堅持自己的原則,在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體會他們的情感,一定會成為讓自己讓學生讓社會滿意的教師。
教師讀后感 篇10
最近反復在讀魏智淵老師的《高手教師》,書中給出的許多教師成長建議,源自魏老師生動的教育實踐,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邊讀邊思考自己的教育生活,為什么我們總是一年年地陷入西西弗斯的命運?
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國王。他甚至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于那巨石確實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于是他就不斷重復、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從上班第一天起,一眼就可望到退休?生命也就這樣在無效又無望的重復勞作中失去光澤,更不要說讓孩子的生命煥發(fā)光彩了。魏老師說:作為一枚應試下的蛋,我們始終被外部世界控制著,而不是用自己內在的熱情照亮整個世界。
我們對熱愛喪失了。
每個班級總有那么幾個孩子,魏老師稱之為“上天的禮物”。
跟他咒語般地重復“棒棒棒,你真棒!行行行,你真行”?
跟他講暫時落后沒關系,要堅持不斷地努力,并且相信未來?
讓他接受現實,我們只跟自己比,每天進步就好?
這些可能都有用,但都更像麻醉劑。為什么?
魏老師說:當我們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更傾向于訴諸態(tài)度。似乎通過作用于態(tài)度,我們就能夠有效地改進兒童的行為。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我們往往只能通過改變行為去改變態(tài)度,而不是通過改變態(tài)度去改變行為。
這一點我們許多老師已經知道了,孩子需要的是具體而微、滴水穿石的輔導。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通過進步積累信心,這種額外的輔導,除了能夠幫助孩子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外,還給孩子一個暗示:老師沒有放棄你。這個暗示也至關重要。
但這就夠了嗎?
不夠,遠遠不夠。你可以補習數學,讓一個特別差的孩子取得很大的進步,甚至擺脫了倒數幾名。但哪怕他補到了班級中游,數學仍然是他的傷痛而不是驕傲。
什么是孩子的驕傲?就是在同伴中,讓孩子引以為豪的領域或能力。換句話說,孩子需要一頂桂冠,每個孩子都至少需要一頂桂冠。
而且,不是空洞的表揚,那只是紙糊的桂冠,孩子需要真正的桂冠。
魏老師剖析自己的成長,說他讀書的時候,除了成績好,身體素質差,又不擅長與人交往,“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墒莾H僅成績好,愛讀書,作文好,就讓他的生命始終保持一份驕傲,甚至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初三時班主任在他的作文本上留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更是讓他膨脹到了極點。
魏老師說:考試成績只是一張門票,但是讀寫能力卻實實在在地算得上他的一頂桂冠,一直支撐著他到今天。
對一個孩子來講,桂冠是什么?
可能是某一門功課特別好,也可能是所有功課都不好但是擅長跆拳道和舞蹈。甚至,他只是字寫得特別好。只要提到某個領域或某件事,他就超級自信,臉上充滿光彩,這就是他的桂冠。頭戴桂冠的孩子,臉上是有光的,其生命是有光的。
我們不少的家長朋友總認為孩子成績不好,想要停掉孩子的舞蹈課、球類課、繪畫課、拓展課,總想把這些時間節(jié)省下來,放在教材的學習上。我們的許多老師也總是通過加班加點,靠剝奪學生的有限時間來對教材的學習層層加碼。
殊不知,停止這些課程,不一定讓孩子成績變得更好,甚至有可能變得更糟。萬一真的因此在成績上有進步,那么,進步或許是暫時的;如果進步不是暫時的,那么,至少成本是高昂的。
王紫涵,是在學校舉行的一次才藝展示活動中我認識了她,驚訝且驚艷著。恰恰、倫巴在她的演繹下激情四射,綻放著燦爛的美;顒咏Y束,我把姑娘叫住了,對她極盡表揚與贊賞。她告訴我,媽媽怕影響我的學習,準備讓我停止學習,我能看到孩子眼神里的憂傷。我告訴她,和媽媽談談,既然你的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舞蹈家,況且學習舞蹈也沒有影響你的學習,只要你把這種好的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媽媽一定會支持你的。隨后,我讓她重新表演一次,并用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永久保存在我的記憶里。
如今上初一的她,依然堅持自己的熱愛。因為熱愛舞蹈而熱愛上學習與生活,熱愛上了一切。
上中學的時候,因為個子高挑,我被老師相中參加了學校體育隊。初試鋒芒,便在縣里的運動會上拿到了200米、400米、800米的冠軍。因為學習成績較好,回來后便不想繼續(xù)訓練,父母也同意我的選擇。但是教練員不依不饒,三番五次上門做工作,迫于壓力和面子,就繼續(xù)訓練。隨后便在市里的全運會上拿到了三項冠軍,并打破了800米的縣級記錄(2'33)。我成了國家二級運動員,洛陽體校把我也特招走了。從此我便熱愛上了體育,熱愛上了中長跑。因體育結緣,我還做了10年的體育老師。
因為父親熱愛文學,所以小學的時候我有幸能讀到很多書籍,這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的閑暇時間便可以在文學中沉浸。也因此,我的靈魂有了一個高品質的棲息地,也為我后來避免成為一個庸俗不堪的人打下了基礎,也為我從事辦公室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后盾。
我可能就是那個體育界里數學混的最好的人,數學屆里文字還寫的馬馬虎虎的人。
舉我的例子,我想表達的是,不要剝奪孩子的熱愛,因為頭戴桂冠,我們才有可能去挑戰(zhàn)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
怎么幫助每一個孩子至少擁有一頂桂冠?如果班上有一個孩子“什么都不行”怎么辦?
魏老師說: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都不行”的孩子,認為孩子“什么都不行”往往是因為我們看待生命的角度太過于單一,例如學科成績。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多數孩子是沒有桂冠的。因為應試教育本質上是殘酷的篩選,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少數人帶上有毒的桂冠,多數人頂著失敗者的標簽,過著平庸的人生。
2021年秋季,國家教育部頒布了一系列新政:“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五項管理”“課后延時服務”“雙減”等,真正開啟了課程改革的春天!安荒苡靡话殉咦尤チ亢⒆樱荒苡靡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孩子,要讓教育回歸學校,讓生活回歸家庭,讓孩子遇見最好的自己。學校的課程越來越豐富了,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多了,書包的重量也越來越輕了。
魏老師說,一旦我們意識到了生命的豐富性、多樣性,以及無限可能性,那么就會明白,有時候此處的匱乏,往往意味著彼處的豐盈。我們的使命,是保持課程的豐富性,并給孩子不斷提供舞臺。要讓不同的孩子,在教師的幫助下,都有機會顯示以及錘煉自己的能力,直到戴上桂冠。
想起一件事:2021年11月份學校舉行了首屆“校長杯”班級足球聯賽。賽后,聽四年級的張雪麗老師說,他們班有個孩子正是因為在足球賽中表現優(yōu)異,學校給發(fā)了獎牌,班級又獲得了獎杯,這個孩子抱著獎杯親吻個不夠。從此,這個孩子改變了,原來上課不愛聽講的他現在能坐住了,能積極主動回答問題了,而且字也寫得非常好。張老師激動地說:一場活動改變了一個孩子,真是沒想到!”
由此看來,孩子們需要一頂桂冠,就像需要一根拐杖。
哪怕將來有一天,整個世界都在討厭他,他也敢于自由飛翔。
教師讀后感 篇11
作為一名老師,如果有人問你:“老師比較容易犯的錯誤是什么?”你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體罰學生、侮辱學生了!蹦阏f得對但又不完全對。應該說體罰學生、侮辱學生的確是老師們經常比較容易犯的錯誤,也是人們認為非常嚴重的錯誤。其實,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也會給學生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比如,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簡單問題,一位學習表現欠佳的學生站起來回答,結果他回答錯了,即使老師沒有當場大聲責怪他,但是如果老師此時向他投去一個很不滿意的眼神,或者是老師的臉上掛滿了很不高興的神態(tài),這樣也往往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的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輕則學生再也不敢回答問題,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差生”,重則該生會害怕上你的課,產生自卑心理,從此學習萎靡不振、一落千丈。這也是我們一些老師無意之中比較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當然,除上面點到的之外,我們老師容易犯的錯誤還有不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洛林。奧林奇認為,所有的老師都會犯錯誤,作為一名老師,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我們如何避免犯相同的錯誤,如何減少犯錯誤。他在《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得25個錯誤》中把教師容易犯的錯誤歸類為2 5個。這25個錯誤是:
1、不當的教育策略;
2、體罰;
3、有意疏遠;
4、公開嘲諷;
5偏袒;
6、生理歧視;
7、人身攻擊;
8、不當的`師生關系;
9、故意虐待;
10、種族、文化歧視;
11、侮辱;
12、不當的班機策略;
13、不當的廁所使用習慣;
14、不當的教育策略;
15、不當的評估;
16、教師麻木;
17、學術不足;
18、拙劣的管理;
19 、教師的名聲;
20、教師判斷失誤;
21 、教師的偏見與期望;
22、不道德行為;
23、錯誤地指責;
24 、不當的反應;
25、性·騷擾。
為研究這些錯誤卡羅林。奧林奇博士收集了大約325個故事情節(jié),其中,為了說明這些錯誤她在書中列舉了194個案例。這些案例絕大部分都是現已成年人的回憶,他們回憶當年自己當學生時與老師發(fā)生的最不愉快的經歷、故事,讀罷讓人觸目驚心。雖然這些經歷、故事已經過去很久,有的甚至幾十年,但是他們對老師所犯的錯誤還記憶猶新,耿耿于懷,甚至有不少人在回憶中還對自己的老師充滿著怨恨。可見,老師所犯的錯誤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正如卡羅林。奧林奇博士在該書引言中所說得那樣:“一些老師的言行會傷害學生,給學生心靈造成的創(chuàng)傷會一直伴隨他/她成長,并折射到他/她的成年生活!泵慨斪x完書中的每一個案例,我都會受到一次強烈的震撼,尤其書中對每一個案例的分析更是讓我深受啟發(fā)。雖然該書所例舉的案例都是發(fā)生在美國,但書中教師所犯的錯誤與我國現在一些教師經常犯的錯誤仍有許多相同之處,書中所提出的一些觀點對我們中國老師仍有許多借鑒、思考的價值。如“能干的教師會隨時關注學生的困難,扮演指導著和援助者的角色,這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氛圍”,“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作練習時的感受”,“當你伸出一個手指責備人時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是在指像你自己”,“優(yōu)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它優(yōu)點”等等。這些觀點對當前我國實施新課程改革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總之,讀完此書我又受到一次教育。它提醒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改變自己的教育策列,這樣才會減少犯錯誤,才能避免犯相同的錯誤。
教師讀后感 篇12
《鄉(xiāng)村教師》是劉慈欣的一部短篇小說,同《三體》相比《鄉(xiāng)村教師》無疑是正能量的,文中的銀河系文明并不像《三體》中的那樣內卷到極致。相較于三體中則是冷酷的黑暗森林,《鄉(xiāng)村教師》這部小說處處滲透著的神級文明對“原始”文明的尊重和對“廣義”生命的珍惜。
圖片“他們將活下去,在這片古老貧瘠的土地上,收獲雖然微薄、但確實存在希望”這是《鄉(xiāng)村教師》一書的結尾。小說中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帶來的希望,是孩子們的未來,同時在宇宙銀河碳基聯盟和硅基聯盟的戰(zhàn)爭下也是人類的未來。
在現實中有數不清的鄉(xiāng)村教師在邊遠的`山區(qū)支教,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我們只知道他們像小說中一樣為這偏僻的山區(qū)帶來了一絲希望。這希望就像是一簇星火、一支蠟燭雖然微弱但卻堅強的燃燒在人們的心中。這一絲的光明就像一枚種子,雖無法破除根深蒂固的愚昧和迷信,但總有一天會發(fā)芽和成長。用原文中的話來說“他用盡了一生在娃們的心中燃起科學和文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籠罩著這偏遠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那么的渺小,像這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蠟燭!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的職業(yè)不同于其他,除了腦力體力勞動,更在于對心靈的塑造、知識文化對的延續(xù)和對精神文明的傳承。
小說中以偏遠鄉(xiāng)村與銀河系種族、幾個小孩子與整個地球人類文明、平凡與偉大對比之下形成強烈的反差,文中的教師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內讓學生們記住的知識成為了拯救人類的關鍵,體會文中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作者的筆下成為了一種意境,并在這強烈的對比下升華到了極致,帶來無與倫比的震撼。
人類個體在整個地球文明下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而人類文明在整個宇宙下也是微乎其微,在其他強大文明面前,我們就像是一個襁褓之中的嬰兒。在世界上我們看不到的山區(qū)角落中,仍然有著這個一群人,為人們帶來火種帶來希望。
教師讀后感 篇13
時隔多年印象還是很深刻,再看還是很感人。第二章開始有點猝不及防,畫風突變?梢哉f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本著對孩子們的熱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教給孩子們的牛頓定律,拯救了整個地球!
他用盡了一生在娃們的心中燃起科學和文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籠罩著這偏遠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象這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蠟燭。狂人日記里寫的: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愿意改變才會有希望!
夜深了,燭光中,全班的娃們圍在老師的病床前。老師歇著吧,明兒個講也行的。一個男娃說。他艱難地苦笑了一下,明兒個有明兒個的課。他想,如果真能拖到明天當然好,那就再講一堂課。但直覺告訴他怕是不行了。他用軟弱無力的手接過娃遞過來的半截粉筆,吃力地把粉筆頭放到黑板上,這時這是又一陣劇痛襲來,手顫抖了幾下,粉筆噠噠地在黑板上敲出了幾個白點兒。他象往常一樣從塑料條上取下兩片藥來,但想了想,便把所有剩下的12片全剝出來,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著了。他又掙扎著想向黑板上寫字,但頭突然偏向一邊,一個娃趕緊把盆接到他嘴邊,他吐出了一口黑紅的血,然后虛弱地靠在枕頭上喘息著。娃們中有傳出了低低的抽泣聲。他人生的磨擦力就太大了。在村里他是外姓人,本來就沒什么分量,加上他這個倔脾氣,這些年來把全村人都得罪下了。他挨家挨戶拉人家的娃入學,跑到縣里,把跟著爹做買賣的娃拉回來上學,拍著胸脯保證墊學費。這一切并沒有贏得多少感激,先是村里的電工,村長的侄子,把學校的電掐了,接著做飯取暖用的秸桿村里也不給了,害得他扔下自個的地下不了種,一人上山打柴,更別提后來拆校舍的房掾子那事了。他驚奇自己的頭腦如此清晰,思維如此敏捷,他知道,自己生命的`蠟燭已燃到根上,棉芯倒下了,把最后的一小塊蠟全部引燃了,一團比以前的燭苗亮十倍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劇痛消失了,身體也不再沉重,其實他已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他的全部生命似乎只剩下那個在瘋狂運行的大腦,那個懸在空中的大腦竭盡全力,盡量多盡量快地把自己存貯的信息輸出給周圍的娃們他焦急地問,他的眼晴已經看不到周圍的娃們,但還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我們懂了!老師快歇著吧!這幾百年前就在歐洲化為塵土的卓越頭腦產生的思想,以濃重西北方言的童音在二十世紀中國最偏辟的山村中回蕩,就在這聲音中,那燭苗滅了。老師用生命的最后時刻換來了地球的存亡。我們險些毀滅了一個碳基文明。參議員長出一口氣說。真是不可思議,在這么荒涼的地方競會存在3C級文明!
艦隊統(tǒng)帥感嘆說。是啊,無論是碳基聯邦,還是硅基帝國,其文明擴展和培植計劃都不包括這一區(qū)域,如果這是一個自己進化的文明,那可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最高執(zhí)政官說。極其原始,也十分罕見。他們身體內有一種很薄的器官,這種器官在這個行星以氧氮為主的大氣中振動時可產生聲波,同時把要傳輸的信息調制到聲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種薄膜器官從聲波中接收信息。這種方式信息我想這是對教師一個準確的描述!教書不是為了賺錢,這絕對不是目的!這個物種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間積累和傳遞知識,而這是文明進化所必需的!
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布于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聽起來象神話。不,參議員說:在銀河文明的太古時代,確實有過這個概念,但即使在那時也極其罕見,除了我們這些星系文明進化史的專業(yè)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他們叫教師。教――――師?最高執(zhí)政官說:在銀河系聯邦時代,獨立進化的文明十分罕見,能進化到5B級的更是絕無僅有,我們應該讓這個文明繼續(xù)不受干擾地進化下去,對它的觀察和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對太古文明的研究,對今天的銀河文明也有啟示。那就讓藍84210號艦立刻離開那個行星系吧,并把這顆恒星周圍一百光年的范圍列為禁航區(qū)。艦隊統(tǒng)帥說。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處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宇宙的最可理解之處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
教師讀后感 篇14
一、情境敘述
下面是二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案例一:學生小李上課講話,老師發(fā)現后叫他起立回答問題,但他不以為然,說“我做不來”老師走到他桌前說:“你做不來那就更應該認真聽才對呀”,小李頂撞老師:“這是我的自己的事,聽不聽由我”。老師生氣地當眾嚴厲批評他,并打了他一個耳光,小李不服與之爭吵,事后任課老師將此事告訴給其班主任,班主任讓小李向老師道歉,但他不但不向老師道歉,隨后都不去聽那老師的課。
案例二:學生楊某,對英語學習很不感興趣,每次抄寫單詞都很不愿意,就是連26個字母都不會寫。結果被英語老師發(fā)現,當時真的很怕老師會很兇的把我批一頓,而出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她說我寫不好不想寫是因為我沒有認真寫,沒有耐心,以我的聰明,只要稍有一點耐心就可以寫的很好。當時,我真的很受感動,我就下了決心一定要把英語學習好。就這樣我在英語課都聽得很認真,積極發(fā)言,做好每一次作業(yè)。我的英語成績進步很快,我永遠都會住老師的名字:陳曉芝。
二、事件分析
分析:案例一這位學生所表現的是逆反心理,他不滿意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將自己提出批評,認為是老師有意出自己的丑,使自尊受到了傷害。他雖然知道自己錯了,但卻不認同、不服氣,因此堅持不向老師認錯。這種抵觸、頑固的心理特點,使學生對正面的教育作了反向思考。這位學生所表現的是強烈的肯定自我、保護自我以及防御傷害的要求,以漠視、反對的消極態(tài)度對之,以此來突出自我的位置,表現其獨立的個性。這種逆反心理的產生,與教師的角色行為不當有一定關系,最終可能會使學生形成不良人格。
好學生往往是被夸出來的,記得一位哲人說得好,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的老師,勝過路上撿到的一桶金。此話盡管有些夸張,但細想起來不無道理!耙磺袨榱藢W生,為了一切學生”,把學生當作教師教學活動中認識和活動的主體,是當今社會對每一個教師的起碼要求。
三、反思重構
教與學是一個主導與主體互動的過程,教師的角色行為影響著“演出”效果。因為教師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在認知學生行為時,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特點,針對不同人格的學生,如逆反心理學生、自尊心過強或被動學習的學生,調整自己的角色行為,不能一味追求師道尊嚴,采用“我是老師,你就得聽我的”機械的傳授方法,應該換一種方式調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在三尺見方的講臺上,老師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屢關切的目光、一句親切或詼諧的言語,都會讓學生感到一份關懷和信任,使師生互動成為一種積極的,有利學生人格的發(fā)展過程。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有一句專門對教師說的格言是這樣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痹诟偁幦绱思ち业漠斀裆鐣校處煹腵職業(yè)是偉大而神圣的職業(yè),教師的人格魅力是鍛造成千上萬棟梁之才的無形力量。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師,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什么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知道,在不知不覺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少雙眼睛在看著你、有多少渴求知識的人在期盼著你,教師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真正天國的引路人”是當之無愧的。
學生的人格發(fā)展需要愛,作為教師,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引導學生,同時也要以寬厚的同情心包容理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人格。教師必須理解學生的感受,包容學生的缺點,分享學生的成功。針對本案例,當發(fā)現學生一夜未歸,通宵未睡時,教師可讓他先休息,再有針對性地批評教育,即使是嚴厲的批評,也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理服人,而不能以勢壓人,更不能是簡單粗暴地訓斥或嘲諷。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克服成長中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讓學生感到老師嚴與愛,認識到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有價值的人,使學生能“親其師,信其道”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目前,影響教育的因素很多,造成學生學習低迷的因素也很多,如果說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和學校發(fā)展遇到的困難是不可以短期內改變的,那么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更是直接的,行為修養(yǎng)水平高的教師表現的是平淡為真,在學生面前的表現既文雅熱情而又不失威嚴,時刻保持教師良好的學者品行,學生喜歡這樣的教師,并能為遇到這樣的教師而自豪,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自然高漲。因此,對于目前我校青年教師很大比例的教學局面,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關注教學細節(jié)和行為修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因為相當多的學生由于教師的簡單教學水準和行為師范失去了學習的耐心和興趣。
教師讀后感 篇15
鄉(xiāng)村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yè),在我國西北部的一個偏遠山區(qū),有著一個明知自己身患食道癌卻不治得以轉移肝部的鄉(xiāng)村老師,只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在幾萬光年之外,卻發(fā)生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星際戰(zhàn)爭!這就是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寫的鄉(xiāng)村教師一書。
這位鄉(xiāng)村教師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帶好了最后一屆小學畢業(yè)班,講述了牛頓的三大定理。這區(qū)區(qū)三個定義卻拯救了全人類。
老師的這種奉獻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將自己的`東西奉獻出去,有誰會在無報酬的情況下,無私奉獻自己?答案只有一個:老師。在為了阻止銀河系外圍硅基生命帝國的入侵,銀河系碳基生命聯邦組織,出于無賴才將銀河系第一條旋臂直徑500光年,的一條隔離在與所有恒星摧毀,防止硅基生命帝國進行恒星蛙跳。如果存在3C以上文明,他們所在的主恒星,就不會毀滅。這位鄉(xiāng)村教師說的三個力學定理,成功的讓地球達到了3C級文明,并且鑒定了地球的實際文明為5B級。這讓我知道:科學非常重要,在未來的科學斗爭中,只有強者存,弱者亡的道理。所以,現在我們要好好學習,未來才能強大國家、強大全人類!
暢游在科幻的世界里,想象著神奇的東西。讀書,是對我們心靈的一種滋養(yǎng),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之中,我愛讀書!
教師讀后感 篇16
“他們將活下去,在這塊古老貧瘠的土地上,收獲雖然微薄、但確實存在的希望!眲⒋刃勒f。
為拯救銀河系中更多的生命,地球面臨著一場文明等級檢測。與此同時,一位鄉(xiāng)村教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燭光中向大山里的孩子們講授著牛頓三定律。教師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場關乎地球存亡的文明測試卻降臨在了這群孩子的身上,“數字宇宙廣漠的藍色空間中突然響起了孩子們清脆的聲音:‘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钡厍虻靡源婊,生命得以延續(xù),文明的孤獨進化就像小說中出現的火一樣,雖然微弱,但總是一次次燃起。
小說中的火有四種。
第一種火,灶火。小說中第一次出現“火”是在介紹簡陋的鄉(xiāng)村小學里,孩子們圍坐在灶邊的場景,“當冬夜降臨時,娃們圍在灶邊,看著菜面糊糊在大鐵鍋中翻騰,灶膛里秸稈桔紅色的火光映在他們臉上”。這也是人類對“火”最初的認識和用法,即用火熟食。這第一種火也是關于“生存”與“生命”的.“火”。
第二種火,燒香、燒紙的火光。在鄉(xiāng)村教師病倒時,孩子們會為他燒香和燒紙,這里孩子們“燒香、燒紙”的行為象征著偏遠山村的愚昧和迷信,而“鄉(xiāng)村教師”的作用是“燃起科學和文明的火苗”!八帽M了一生在娃們的心中燃起科學和文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籠罩著這偏遠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像這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蠟燭!
第三種火,蠟燭。在破舊的學校停電時,老師會借著蠟燭的微光給學生上課,這蠟燭點了三根依舊不足以照亮黑板,但師生們都“默契”地不再加蠟燭,因為蠟太多了也是點不起的!盃T光中,他看到下面那群娃們的面容時隱時現,像一群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拼命掙脫黑暗的小蟲蟲!痹卩l(xiāng)村教師臨死時,“燭光”再次出現。“夜深了,燭光中,全班的娃們圍在老師的病床前。”燭光成為照亮這黑暗的唯一光源,也成為了老師腦中最后的影像。
鄉(xiāng)村教師自己就像一根蠟燭。在生命的最后,他知道,自己生命的蠟燭已燃到根上,棉花倒下了,把最后的一小塊蠟全部引燃了,一團比以前的燭苗亮十倍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
第四種火,救人時的火把。鄉(xiāng)村教師回憶起自己的老師是如何在狼群中舍棄生命而保護自己的場景,“教師在送往鎮(zhèn)醫(yī)院的路上就咽了氣,當時在火把的光芒中,他看到了老師的眼睛,老師的腮幫被深深地咬下一大塊,已說不出話,但用目光把一種心急如焚的牽掛傳給了他,他讀懂了那牽掛,記住了那牽掛。”那么這份牽掛究竟是什么呢?是希望,是不放棄,更是一種悲壯而慘烈的文明的傳承,它最終成為了寄托在娃們身上的希望。
四種火以四種不同的方式燃燒著,它們或熱烈,或微弱,卻都完整屬于娃們和鄉(xiāng)村教師。
在這部小說里,火是微弱的,是延續(xù)生命的,是故事發(fā)生的底色。沒有這火,這個故事無法展開,也無法訴說。但在最后,這火是滅了的,鄉(xiāng)村教師將自己燃盡了,娃們能否將這火繼續(xù)燒下去?
【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讀后感02-24
讀后感教師03-31
教師讀后感03-18
教師提升暑假教師教育書籍讀后感05-23
過去的教師讀后感08-11
《我是教師》讀后感10-08
《有效教師》讀后感09-02
教師的挑戰(zhàn)讀后感09-30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9-30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