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讀后感范文5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咬文嚼字讀后感范文5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咬文嚼字讀后感500字1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覺得這個刊名怪怪的,讀者有點“麻辣湯”風味的文章,我頓時有想見恨晚之感。
人們一說到“咬文嚼字”,就會認為是無聊文人的玩弄的雕蟲小技,煩鎖無聊,但一讀文章,果然銅牙鐵齒,名不虛傳。從此便深深喜歡上了這“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可以說是“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它是隨時代發(fā)展應遠而生的產(chǎn)兒,它遠應滿足了在國家獨立和民族發(fā)展中人們重視愛護語言的心愿和渴求。其有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形式。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生動,內(nèi)容和風格多樣。
“咬文嚼字”采取平等待人的態(tài)度,讓人感到親切,愿意相互交流;它的說理既讓我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還學會了一些做人處事的方法。
“苔痕是階綠,草色入簾青。”《咬文嚼字》依舊是一棵小草,在陽光下?lián)u ,在春風中歌唱。讓我們以自己的生命的綠色,裝點語文規(guī)范化的春天的園地。
讓我們一起咀嚼;匚端倪^去,品嘗,期待它的未來!
咬文嚼字讀后感500字2
《咬文嚼字》是一份嚴肅、嚴謹而可讀性強的雜志,本人雖然已經(jīng)較長時間不再從事文字工作,但是仍然愛看這一類雜志和文章。最近一期(20XX年第4期)的《咬文嚼字》,有四篇文章各有一處說法不確,現(xiàn)特提出不同看法,愿與四位作者商榷。
第十六頁《應是“奈河橋”》說:
“奈河”是佛教所傳地獄中的河名,河上有橋名奈河橋。
謝按:關于奈河橋引用較多的是《宣室志》的記載:
董觀,太原人,善陰陽占候之術。唐元和中,與僧靈習善……行十余里,一水廣不數(shù)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于地府耶!庇^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可近。
觀其語文,近乎道教;但是道教經(jīng)典中也難以找到有關奈河橋或奈何橋的記載(或者有記載但本人未曾見到)。迄今并無佛教三藏記載奈河橋或奈何橋的發(fā)現(xiàn),靈習也說奈河是“俗所謂”的,因此,說“奈河是佛教所傳地獄中的河名”沒有依據(jù)。
《錯把“行拘”當“刑拘”》一文(第二十一頁)認為:
被行拘者是影響治安管理的人,有錯誤行為,但其行為并不構成犯罪。
根據(jù)有關教材: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人,在短期內(nèi)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于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
因此被行拘者不只是影響治安管理的人,其行為性質(zhì)更不是社會規(guī)范意義上的“錯誤”,而是法律規(guī)范意義上的“違法(一般違法)”。
在第二十九頁,作者先引了一段他認為有語病的文字:
宋黃庭堅《戲詠蠟梅二首》宋任淵注:“峪書此詩后云京、洛間……(中略)蠟梅”
然后作者說:
宋人任淵注釋黃庭堅《戲詠蠟梅二首》,用的是黃庭堅的詩后語,可見這段注釋是黃庭堅自己的話!坝毕录恿巳嗣,表明黃庭堅自稱“峪”。
謝按:宋人任淵注釋黃庭堅《戲詠蠟梅二首》,的確“用”了黃庭堅自己寫的詩后語,但這段詩后語是從“京、洛間”開始,到“蠟梅”結束的,《漢語大字典》的編寫者已經(jīng)用引號標明了。而“峪書此詩后云”這幾個字,卻是注釋者任淵的'話。所以應該說“這段注釋是任淵引用了黃庭堅自己的話”,而不能說“這段注釋是黃庭堅自己的話”,這樣,“峪”也就不是黃庭堅自稱,而是任淵對他的稱呼。至于作者說“峪下加了人名線,表明黃庭堅自稱峪”,也是沒有依據(jù)的,因為人名線并不表明這個人名是用于自稱的。當然,《漢語大字典》的編寫者沒有檢查出“山谷”兩個字被印成“峪”字,其失誤已經(jīng)被作者指出,這里不再重復。
最后來談談《伯夷與子牙無干》一文(第三十五頁)。作者說:
子牙即姜子牙,是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名尚。曾在昆侖山跟元始天尊學道,后奉師命下山輔佐周室……
謝按:姜尚是歷史人物,關于其事跡,正史多有記載,《伯夷與子牙無干》一文也正是想伯夷和姜尚之間的關系才闡述起姜尚的生平的,但不知道為什么竟然說姜尚“是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還拿那些荒誕不經(jīng)的小說情節(jié)來介紹他的身份。
以上是本人的幾點淺陋見解,不敢說都沒有穿鑿和謬誤之處。標題《咬咬〈咬文嚼字〉》有點狂妄,其實只是想顯得好玩一點,編者、作者、讀者或將原諒我乎?
咬文嚼字讀后感500字3
這是一篇散文,很普通很平常的散文,但它卻有著不尋常的意義。
首先,我們講一講關于名字的事,F(xiàn)在人的名字,為了擺脫男女不平等的條列,女性的名字越來越使人接受不了。尤其是美國,什么“思黛兒”“阿嬌兒”……越來越變得庸俗。
其次再講一講關于詞牌的事。北京的詞牌名,高雅而又悅耳。可誰了解它的原名呢?像“貴人關”,如此高雅的名字,原名竟是攝取人魂魄的“鬼門關”!
而化學元素的“錫”原名竟是“錯”!這又作何解釋?不是我們笨,而是我們不懂得使用詞語。難道,現(xiàn)在所有的詞語,只是為了高雅嗎?難道不會出現(xiàn)一些含義深刻的嗎?什么“闊佬兒”“美眉”……這有什么好?而又好在哪?
這在批判什么?中國文字?中國文字的寓意?還是中國人的智慧?這都不是!這是在說我們的用字方法!雖然詞牌名變了,可意思依然如此。那還有何說法?其實,大家都明白,寫作時的技巧,可誰又記牢了呢?譬如用詞,這是一個很現(xiàn)成的例子,竟然在寫作時,一個同學描寫小的句子竟然是“含笑九泉”!
朋友,這是多磨顯示我們攀比心的詞!難道,生活再是上就是為了攀比?這太使人感到羞恥了。
咬咬文,嚼嚼字,這比什么都好。往往笑到最后的人,都是不比攀比的人。這至少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往往就因為“字”“詞”而失敗。
朋友們,三思后再下筆吧。
咬文嚼字讀后感500字4
《咬文嚼字》是我國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朱光潛的一篇文藝隨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僅能夠領略朱光潛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領略此文獨到的寫作特色。
一、結構簡潔明了,思路新穎別致。
一般的議論文在文章的開篇馬上就會樹立觀點,然后作者再根據(jù)自己樹立的觀點進行演繹論證。而本文的結構雖簡潔明了,但思路新穎別致。首先作者在文章開頭例舉四個事例,從不同角角說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系,然后得出結論: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用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接著作者從正面援引實例,證明善用字的聯(lián)想意義,就會使文章意蘊豐富;緊接著又從反面援引實例證明誤用字的聯(lián)想意義就會產(chǎn)生“套板反應”這一流弊。最后作者才在文后點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標、要求和條件:要想使閱讀與寫作達到最高目標——藝術的完美,就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謹嚴的精神,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煉與互相吻合。
二、事例充分典型,說理精譬透徹。
對于議論性的文章,如果文中不舉事例,道理就會顯得抽象晦澀;而事例如果不典型,道理就不能使人信服;而事例如果解說不好,道理也就講不透徹。本文的最大的寫作特點,就在于作者所舉事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為了剖析“是”與“這”兩字的區(qū)別,先后選取了《水滸》和《紅樓夢》的例子,強調(diào)“是”與“這”不單是文字之爭,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為了說明簡潔必須以準確表達情味為前提,簡單的追求“簡潔”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必須反對的這一觀點,作者將《史記》李廣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虛《史記辨惑》的改文進行對比,從比較分析中,不難看出改文雖然“似乎簡潔些”,但“驚訝的意味”和“斬截的意味”卻已存無多,因而令人覺得“索然無味”,這就是因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系”造成的,從而很好的論證了上述這一觀點。
三、見解新穎獨特,語言準確精當。
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纖細的文字敏感力,在課文中擇用若干精當?shù)恼Z言實例,深入淺出地將運用文字應有的謹嚴精神,以及必須在創(chuàng)作和閱讀中養(yǎng)成隨時留心玩索的好習慣等觀點表達出來。作者認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還認為韓愈之“敲”是否優(yōu)于賈島之“推”也值得商榷。因為文字的微小改動與調(diào)整都影響到思想感情的表達。另外,作者對“套板反應”很是反感,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而“套板反應”正是當代大部分學生的通病,因此這種觀點的提出是值得我們共同學習的,同時作者的這種獨立思考、求真務實的創(chuàng)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精義所在,更是值得我們共同借鑒的。
總之,本文雖是一篇暢談文學創(chuàng)作的隨筆,但它更以其不同凡響的寫作特色吸引了讀者,使人受益匪淺。
【咬文嚼字讀后感范文500字】相關文章:
咬文嚼字節(jié)選閱讀答案10-18
咬文嚼字為謹嚴--《咬文嚼字》精彩課堂實錄片斷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用咬文嚼字的方式學《咬文嚼字》(精彩課堂實錄片斷)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關于咬文嚼字的文學常識的簡介04-04
對《咬文嚼字》的批判性閱讀--《咬文嚼字》精彩課堂實錄片斷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化套板為跳板--《咬文嚼字》精彩課堂實錄片斷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一點都不隨便--《咬文嚼字》精彩課堂實錄片斷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項鏈讀后感范文04-06
勵志讀后感范文06-29
詩經(jīng)讀后感范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