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讀后感(精選8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秦帝國》讀后感(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秦帝國》讀后感1
歷經(jīng)六個月,終于讀完了《大秦帝國》這部長卷歷史小說,它描述了秦帝國興亡生滅的過程。在那個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戰(zhàn)國時代,面臨亡國之危的秦國于山東六國的環(huán)伺之下,從秦孝公開始,斷指立碑,變法圖強,徹底變革,努力建設(shè),統(tǒng)一政令,經(jīng)過秦六代君臣一百六十余年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終于掃六合而一統(tǒng)天下,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
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nóng)業(yè)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zhuǎn)型。這雖然是發(fā)生在兩千多年前的歷史,但是在今天看來,也能帶給我很多啟迪。
變革者需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和長遠宏大的志向。強國有強人,強人之所以強,是因為強人皆有強大的意志。秦孝公以六國卑秦為國恥,斷指立碑,樹立變法強國的決心和志向,然后才有了商鞅變法一系列的行動措施,為秦帝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yè),要組織變革是極不容易的,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要改變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更是難上加難。這就要組織領(lǐng)導人有強烈的變革之心,能自始至終、矢志不渝,以鐵腕手段推動,全力以赴;當然還要有好的變革方略,如何變?變向何方?分幾步走?誰來出謀劃策,誰來推動變革,擔當重任?此兩者是連在一起的,選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沒有好的謀才,不會有因地制宜的變革之法,沒有強有力推動者,光是紙上談兵,夸夸其談,不能執(zhí)行到位,也不會有好的成效。
《大秦帝國》讀后感2
終于看完孫皓暉老師所著的《大秦帝國》小說,全書共分為六部,《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鐵血文明》、《帝國烽煙》。描述了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春秋末年,面臨亡國之禍的秦國在列強環(huán)伺之下,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變法圖強,經(jīng)過幾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終掃六合而一統(tǒng)天下的艱辛悲壯歷程。
長期以來,由于歷史各種原因,秦帝國被形成了“暴秦”口碑。而出生于陜西三原的孫皓暉,從文明史的高度,來肯定秦帝國價值。作品扉頁的題記是: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和夢想。在《大秦帝國》自序中,作者以敢為天下先的藝術(shù)勇氣和人文學者的歷史眼光,充滿激情地說:“大秦帝國是中華文明的正源”,“我對大秦帝國有著一種神圣的崇拜”。這是《大秦帝國》的根本立意,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作者在序言中強調(diào)的“原生文明”、“強勢生存”以及秦文明對2000多年來中國歷史進程和中國民族精神的影響,時時可見前人所不敢發(fā)之言。對于如今美帝對我國的打壓,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有著現(xiàn)實的參考意義。
作者孫皓暉老師,一個老秦人的后代,用16年時間,以雄健的筆力,將老秦人的輝煌,老秦人的無奈,老秦人的奮斗,寫進了這部500多萬字的《大秦帝國》之中,值得一讀。
《大秦帝國》讀后感3
《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這本書描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因為落后被魏國連年進攻,丟失河西等地,加之六國列強環(huán)伺而面臨亡國之禍。21歲的秦孝公臨危受命繼任國君,任用衛(wèi)國人士衛(wèi)鞅實行變法,徙木立信、刑及公室.......秦國變法震驚天下。經(jīng)過幾代君臣不懈努力最終掃平六國而一統(tǒng)天下。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描寫秦國時代的長篇歷史小說。
那是一個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時代,因為弱小、因為落后就會被分割掠奪。燕國內(nèi)亂作為鄰邦的齊國出兵平定內(nèi)亂,內(nèi)亂平定后齊國趁機掠奪統(tǒng)治燕國,蘇秦因為得到燕文公賞識,為了報答知遇之恩替燕國復仇而從事反間活動,在齊國任客卿耗時16年終于使齊國國力衰敗,被燕國大將樂毅打敗幾乎亡國,蘇秦也完成了自己死間的使命,最后被齊王處以車裂。
小說最讓我感動的是,衛(wèi)鞅在魏國因為身份低微一直做中庶子沒被重用,又輾轉(zhuǎn)來到齊國,結(jié)果齊王傲慢對其根本不屑,后秦孝公發(fā)招賢榜,榜文深刻訴說自秦穆公以來國力如何衰退,希望天下士子共同治秦,共享秦國,秦公的胸懷氣魄吸引了衛(wèi)鞅,衛(wèi)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走遍秦國,在后來的20多年里,秦國在衛(wèi)鞅帶領(lǐng)下依法治國使得秦法深入人心,舊制度徹底廢除經(jīng)濟得到了大力發(fā)展,有功必賞使軍隊戰(zhàn)斗力增強有罪必法辦,國家也因此不再窮不再弱,走上了強大之路。因為變法傷害到秦國貴族利益,在秦孝公死后不久衛(wèi)鞅被秦國貴族殺害。
《大秦帝國》讀后感4
從秦孝公到秦始皇,除了有明君,更有像商鞅、范睢、張儀、呂不韋、李斯、鄭國、白起、王翦、章邯、蒙恬等能臣武將的輔佐。而在秦孝公即位初,是秦國處于非常困難時期,秦孝公為圖秦國能夠像秦穆公時期一樣與其它諸侯國并列爭雄,向天下發(fā)布了秦國的“求賢令”,吸引了不少山東士子前往秦國“面試”。他對士子們說“依六國慣例,士達則任職。
然秦國與列國素來少往,山東士子對秦國知之不詳,難確職掌,請各位持國府令牌,遍訪秦國三月,后出治秦之策,后確認職掌”,他讓士子們下基層,然后根據(jù)自己所見所聞再制定自己的策略,然后再確定崗位。
這是篩選優(yōu)秀人才的好辦法。
第一,可以測試人才的態(tài)度;
第二,可以篩掉急功近利和無學慵才;
第三,讓員工適應人文環(huán)境,讓未來的優(yōu)秀骨干更加了解基層。
在許多入秦士子們眼里,來到這窮鄉(xiāng)僻壤已經(jīng)自感降尊紆貴,內(nèi)心期盼著來到秦國便能立即做個高官,沒想到這位國君非但不立即任官授爵,竟然還要他們在這窮鄉(xiāng)僻壤呆上三個月,因此,許多士子都紛紛離去。
但秦孝公對這些士子們并無半點指責,還給每人送了黃金資助前往他國。此舉不但使留下來的士子們更加敬佩這位國君,還讓離去的士子們給秦國散布好口碑,以使秦國更加凝聚人才。
《大秦帝國》讀后感5
起初看大秦帝國只是源于自己對歷史由來已久的興趣,并不是有什么特別的意圖,只是覺得這不過是對于一個盛世的全景式展現(xiàn)罷了。但是,當我把《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看完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我認識到雅斯貝爾斯的軸心代理論很有意義。
一個文明的創(chuàng)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大秦帝國,有著與后世很多同樣強盛帝國所全然不同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才是大秦帝國得以強盛的依靠,也是被后人所忽視的,在后來歷史中所缺失的。因此,這些東西,才是需要我們重新開掘出來的。因為,正是缺失的這些,使得華夏的原生文明在創(chuàng)造奇跡的同時,又蘊含了衰落和失敗的可能!洞笄氐蹏氛峭ㄟ^將這些開掘出來,從而使得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所熟悉的'那部分歷史,讓我們更加看清現(xiàn)在要走的路。
這種與眾不同的東西,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個方面:法治與商業(yè)精深。這兩點在《大秦帝國》中都有表現(xiàn)。商鞅是秦國的名將,他實施變法是秦國強大的第一塊基石,更是華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將法治的理念變?yōu)楝F(xiàn)實,所有的這一切,對于中華民族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大秦帝國》讀后感6
秦國,從中華大地的西部邊緣小國、險些被六國瓜分的戰(zhàn)敗國,成為一統(tǒng)華夏的大秦帝國,靠的是什么,原因可能要寫幾部書。我看完《大秦帝國》后,感受最深的是——法治成就了秦國。
從秦孝公贏渠梁任用衛(wèi)鞅開始變法,到秦王嬴政一統(tǒng)天下,期間經(jīng)歷六王七次權(quán)利的移交,不同時期采取的政策不同,但堅持依法治秦的主張始終貫穿其中。最值得敬佩的是舍身護法的宣太后,以一國攝政太后之尊,用自己的鮮血維護法治。秦國八萬鐵騎命喪趙國名將趙奢之手,依秦法:無端敗軍者斬刑不赦,八萬將士全部陣亡,此時定要有人為閼于之敗擔責,宣太后毅然站出說道:閼于慘敗,罪在本太后錯斷大勢……秦法昭昭,不究大敗之罪,不足以養(yǎng)朝野正氣。遂在宮中自裁,以自刑謝國。看到這時耳邊響起那句老秦人心中的吶喊“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無不在堅守著秦法,正是這種力量促成了秦國的強大。
我們的首個憲法日剛過去不久,祖國各地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希望我們的法治能夠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形成中華的強大力量。作為基層的法律工作者,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發(fā)揮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勢,將所學所知運用到服務法治中去。
《大秦帝國》讀后感7
《大秦帝國》是我讀過的小說中最長的。當初買這套書也是下了很大決心的,因為不敢保證自己能堅持讀完。
結(jié)果,沒有刻意去“堅持”,自然而然地就讀完了。
讀這套書之前,才讀完《明朝那些事兒》,不免在心里比較一下。給我感覺,《明朝那些事兒》好像是把歷史當小說寫,嘻嘻哈哈中講述歷史故事。而《大秦帝國》好像是把小說當史書寫,一個故事呈現(xiàn)出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帝國史。讀《大秦帝國》之前,很喜歡《明朝》,但是讀后,更欣賞《大秦帝國》的大氣。
不過,這樣長的著作,要從頭到尾都引人入勝也很難。書一共六部,我感覺最精彩的還是前兩部,第一部有商鞅,第二部有蘇秦和張儀,而到了后面,就不再有這種偶像式的人物了,接下來的白起、呂不韋、李斯,塑造得也很鮮明,但已經(jīng)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想,作者把商鞅寫得太完美了,成了秦國的神,也成了整部小說的神,以至于后面無法再超越。最不喜歡的是第三部,感覺結(jié)構(gòu)有點亂。
整部小說褒揚秦人的色彩非常濃厚,有時近乎偏執(zhí),不過在作者營造的環(huán)境下,覺得褒揚得還是挺有道理的。書中描述的那個由商鞅在秦國一手締造的“法治社會”,雖說有虛構(gòu)成分,但也讓人不得不改變對一些歷史事件的看法。
《大秦帝國》讀后感8
《大秦帝國》六部十一卷到今天就正式全部看完了。在看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感觸,感想,回首大秦一部部大事件,一件件大手筆,一代代惕厲奮發(fā)、堅強剛毅的君臣股肱,我卻不知自己該說什么了。
古語曰:讀史以明志。我覺得讀書貴在指導生活。閱讀大秦帝國于我們這個小家來講,是實實在在的被激勵了。大秦歷代君臣之堅強剛毅、惕厲奮發(fā)、宵衣旰食、精誠一心、極心無二慮的為人為政作風,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努力奮進……
性格決定命運。這也是閱讀《大秦帝國》諸多歷史人物之后最深徹的感悟之一?v觀歷史,唏噓不已。真可謂“成也性格,敗也性格。榮也性格,辱也性格也!弊屛覀兏又匾晫ψ约盒愿竦姆此寄サZ及培養(yǎng)。唯“堅強剛毅、惕厲奮發(fā)”方能“博大深遠,震古爍今。”誠哉斯言也。國運、命運無不如斯。
《大秦帝國》值得一讀再讀,每讀常新。我會至少再讀三遍的。的確,《大秦帝國》是我近年來讀到的難得的歷史小說。拘于我現(xiàn)在的閱歷,可能很多觀點理解的還不到位。然隨閱歷的增長,再來重讀此書,見解收獲會更多吧。
寒假將至,我也會把此書讀給女兒聽。我希望女兒可以感受到黑色裂變的崛起,國命縱橫的跌宕,金戈鐵馬的驪歌,陽謀春秋的智慧,鐵血文明的輝煌,帝國烽煙的悲歌。一部史書,250年大秦史。幾多光焰,幾多燦爛。無極之外,復無極也。其文明之輝煌,其人才之濟濟,若星漢燦爛,無出其外也。大哉,大秦帝國。
滄海桑田,白云蒼狗。偉大的秦帝國驟然消失于歷史的天宇,然大秦文明不朽。
【《大秦帝國》讀后感(精選8篇)】相關(guān)文章:
大秦帝國讀后感600字03-28
《大秦帝國》讀后感6篇03-06
《大秦帝國》經(jīng)典臺詞04-07
大秦帝國之縱橫經(jīng)典臺詞06-07
帝國新政說課稿11-11
時代大秦腔作文2500字11-27
秦帝國的興亡說課稿11-02
企鵝帝國的猙獰威權(quán)公開信10-24
讀后感作文精選:《歐洲筆記》讀后感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