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華的《活著》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1
昨天下午,我用了三個半小時的時間讀余華的《活著》。讀后,說不出的感覺,傷感?殘酷?同情?無奈?似乎都有,但一切都歸于淡然,生活就是這樣。無論有多么艱辛凄慘,依然要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小說的'結尾寫著,《活著》,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這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通過一位中國農(nóng)民的苦難生活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一個老人,年輕時放蕩不羈,待家道中落,挑起破落的家,生活苦難之極,再加上親人的陸續(xù)離去,心中的悲苦,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那是悲的極致了。但是,他活著……坦然面對生活的苦難,也坦然面對自己的生命。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2
讀這本書的時候,人生處于很晦暗很壓抑很無望的階段,那一天下著雪,心境加環(huán)境加這本書,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心碎絕望的哭不出來。
對,就是哭不出來,我看不到“活著”想表達的對生命的敬畏和追尋,我只能看到,一個又一個的親人家人死去,很悲慘的'死去,我甚至不敢細細去琢磨去品讀,我想快點看,想把苦難快點過去。
可是這個過去了還有下一個,我?guī)锥群仙蠒,不想看了。書的最后,老人和牛,在田邊,我不記得還有沒有老人的孫子了,因為已經(jīng)很無力很虛弱了。一本書用了很大的力氣才看完。幾年過去,這本書沒有再被翻開,可是看這本書的情景卻不忘。有時回味一下,它還是給了我力量。
活著就是很重要的,曾經(jīng)真的思考很多,思考生命的意義,自身的價值,就像走進了死胡同,這是一個死循環(huán),直到有一天突然明白,哦,活著,就是活著而已,這是一個狀態(tài),也是一個延續(xù)的行為。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3
圓滿的家庭只剩福貴、苦根祖孫倆孤苦相依。日子雖清貧但簡單,而簡單便是一種幸福。
在群山被月眸傾瀉下的.皎潔白衣籠罩的深夜,一滴淚滑過蒼老的臉頰,幻化為滄海遺珠!笆俏,我害死了苦根,我是老糊涂!彼刂显陋氉詰曰凇鈱O苦根因他的疏忽多食豆子而離去。
但是,懺悔亦是虛妄,村西的六座墳塋有多了一個陪伴者——苦根。從此,他便自己活著,也只能自己活著,在“福貴”這只老牛的陪伴下孤獨地活著。
“今天有慶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么些田也是盡心盡力。”福貴用蒼老的沙音跟“福貴”說著,更是與自己說著——自己所愛的人都會永久地陪伴他,藏在他的心里永久地陪伴他。
黃昏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福貴守著時光如常般活著,然后無懼地老去。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4
最近看完了一本書,名叫《活著》。
活著真的是一次殘忍的閱讀,他讓你看的一次又一次心疼的厲害。
它講述了我們國家過的歷史性災難全部發(fā)生到一家人的身上,作者不遺余力的告訴我們,生命怎樣一次一次的摧毀你對活著的.希望。文中用了很平常的口吻,用文中主人公對第三者的故事講述視角來記述,故事簡單,樸素,卻直抵人心。作者用沉重的口吻一次一次講述每個人離去時候的痛苦。看著這些普通的文字,卻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有扎心的刺痛感。
文中主人公看著一個又一個至親離開自己,十多歲的兒子、剛生產(chǎn)完的女兒、自己的媳婦兒、女婿、最后連相依為命的外孫也離他而去,這樣的打擊下,一般人早就承受不住了,他還是堅強的活著,也記述了一位與生命抗爭到底的英雄,那個年代,活著是人們唯一的意志。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5
看完了《活著》。作為一個旁觀者,覺得福貴的一生是滿滿的悲哀與傷感。但是如果真的把自己代入或者只是傾聽,就會覺得,福貴的`敘述里多是對生活的接受與滿足。無論是好是壞都接受,甚至認為所有的都是上蒼賦予的報應和福祉。
這本書和《四世同堂》有相似之處,但是這本以第一人稱敘述之后,所有的遭遇都像在身邊真切地發(fā)生,有真切的欣喜、悲哀、可惜,是凡人的情感。親切真實。而四世同堂就好像有一種尤其的悲壯,家國的豪情裹挾著我,令我感覺自己要變得偉大以相襯。
最后福貴和他的牛福貴說話,說有慶、二喜、鳳霞、苦根耕了多少分田地。看到這些名字,這些生命的血液在沸騰后平息,鼻子有些酸。
本來想評論福貴,他大概過了酸楚的一生。但是,誰知道呢,除非在一個人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后,誰也沒有辦法評價他有沒有幸福的一生。又,一個人是否幸福,并不在于他人的評價里。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6
讀過余華所著《活著》,像是被一個重重的石塊堵塞住了胸口,激蕩心靈的悲愴,讓人久久回洋。那個深沉的陰影始終投射在心海,一個黑暗的社會,一個戰(zhàn)亂的年代,一個紅色狂熱的季節(jié)孕育著一個注定要飽經(jīng)那代人所要嘗便的艱辛。
生命在那里是一個在風雨中搖曳將要燃盡的燭火。一個生命在貧困的命運面前是那樣脆弱而無力。但一個生命存在最重要前提是維持生命的.存在,人們在為爭取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溫飽都無法滿足時,怎樣保證生命存在而真正活著!其中透漏著的無助,只能用宿命論來解釋的無法抗拒的哀嘆!在那個幾乎沒有生命存在的條件下,生命的延續(xù)和親情的呵護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還是融洽?那個富貴給了我們答案:親情是維系生命延續(xù)的精神支柱,有時真地感到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同時又是那么堅韌,似乎那種堅韌又是能戰(zhàn)勝一切的!
余華活著讀后感范文7
頭一次看到一個作者,為自己的一本書寫了五個序,加了許多的外文版評論摘要,封底又選了張捏著煙卷留著小分頭蹙著眉張著嘴的半身照片,為什么要這樣那?我感覺余華在寫作過程中是痛苦的、煎熬的,可當他咀嚼自己作品時,他又是恃傲的、自喜的,余華自序里也說過自己,他明確感受著自我的分裂,就如文中福貴講述自己苦難經(jīng)歷的同時,又充滿著幸福和快樂。
《活著》,對與錯,好與壞,幸福與痛苦,快樂與悲傷,辯證著的.哲學。
我想起了以前,夜晚看到有老人在翻動垃圾桶,我每每會很同情,以為老人很貧苦。可慢慢的,我會想到,當老人撿到了比較好的所謂廢品的時候,他應該會很高興;當老人賣掉積累的廢品拿到相應價值鈔票的時候,他也應該很高興;當回到家,酒燙好,端起小酒盅,瞇起眼,嘬一口酒,孫子或孫女趴在腿上依偎在身上的時候,他應該是幸福的。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