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吶喊》中學生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學生讀《吶喊》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讀《吶喊》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生讀《吶喊》有感1
魯迅大概是我們最早認識,并且又被不斷重新認識的作家之一。從傻傻地分不清周樹和紹興,到后來的厭棄,再到重新被奉上神壇,大抵在我們年輕的一代人中間是常有的事。
魯迅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個采用白話文創(chuàng)作西式小說的作家,這也是本文將他放在第一位的原因,然而,這并非的原因。他的小說比起他海量的創(chuàng)作而言并不算多,卻足以奠定他在中國小說的地位。跟同時期大多數中國作家一樣,他直接從西方作家那里獲得經驗,而非發(fā)明一種新的文體,因此,在創(chuàng)作的技法上絲毫不亞于同一時期的西方作家,然而遺憾的是,盡管魯迅曾表示要創(chuàng)作出一部長篇小說,但晚年的他,無論從精力還是時間上,似乎都不支撐完成這樣一部著作。他醉心于維持自己文壇的地位,將所有的熱情都訴諸于雜文,在左派陣營中越走越極端,最終失去了獨立批評的性格。
《吶喊》收錄魯迅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Q正傳》《故鄉(xiāng)》等14篇早期的短篇小說。按照官方的說法,作品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
類似的說法,恐怕早就成了文學界不可避免的俗套,但仍不能使我們避免重讀魯迅時的震撼。這些震撼,或許是魯迅自己也沒有想到的,至少在他自己所在的左派陣營中,沒有人能直面一個贏得勝利的未來無法檢視作品真正的意義!
中學生讀《吶喊》有感2
小時候讀《吶喊》,都是睡前當恐怖片看的。一看到《藥》里面,砍頭、人血澆饅頭還有那一家子總想把對方煮了吃的情節(jié),我就在被窩里瑟瑟發(fā)抖,背脊冰冷。然而每個人都會有某種詭異的記憶,它們沒什么特別,但是會讓你印象非常深刻,《吶喊》對我來說就是這種回憶。
我對《吶喊》的理解是很久后。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想趕緊長大,懷抱一顆赤子之心,帶著一種至真至善的心情,決心用正義之風席卷世界,并開始與社會接觸。很快,正義大使就遇到了一些麻木不仁的人,弄得我肚子里是全氣,關于《吶喊》的`那段記憶卻突然浮出來,所以直到那時我才切身體會,并理解了魯迅先生。
我一直是感知的信仰者。對讀書、音樂等,我用心、我的感官(我堅信人的五官已經非常夠用),去接收作者通過這些媒介傳達的訊息,尋找共鳴。我特別討厭“閱讀指導”,每次看到這種閱讀指導,心里就暗暗罵“我看書,還要你先指導?”。先鋪墊背景,基調,情緒,然后讓讀者、聽眾順滕摸瓜這樣的方式,我覺得所得并不是讀者本身的感悟,而更多是潛意識的取向壓力(收到自我暗示:順著導讀的方向思考,一定是對的,且感悟很深刻)。我不是反對看背景資料或者書評,我覺得這些應該在讀后看。你想,每個人都看了這些材料,然后去讀書,讀后感都一模一樣,那還交流作甚?而且這樣閱讀的人,怕是很難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書、喜歡的東西吧?
先把自己洗白,然后重看一遍《吶喊》吧?
中學生讀《吶喊》有感3
在這個月中,我讀了魯迅寫的短篇小說集——《吶喊》。這本書用夸張而生動地寫作手法揭露了當時迷信的封建制度和他感受到的人們的愚昧、麻木。
在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有《狂人日記》和《藥》這兩篇文章!犊袢巳沼洝愤@篇文章主要講了通過一個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擊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生動地塑造了一個封建禮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號召人們起來推翻人吃人的舊制度。《藥》這篇文章講了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
這兩篇文章都是寫了當時的黑暗、腐敗的社會。而《狂人日記》中的`“我”在當時的社會影響下感到誰都想要吃“我”一般,連鄰居家的狗對“我”叫時,都感到它正虎視眈眈望著“我”,想要從“我”身上咬下一塊肉來。當要吃人肉的大哥讓人來給“我”看病時,“我”也認為他是一個劊子手!端帯愤@篇文章中我認為康大叔是個殘忍的人,他輕而易舉的奪走了別人的生命,制作成了人血饅頭賣給了華老栓。而華老栓是一個愚昧、麻木的人,用自己的全部家當去買了所謂的包治百病的人血饅頭。
自創(chuàng)名言: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是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
中學生讀《吶喊》有感4
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唯獨魯迅的文章,才令我蕩氣回腸,久久不能忘懷。
初次與他的《吶喊》接觸,使我不免豁然一驚,驚得是他的膽大,驚得是他的吶喊之聲,驚得是他的‘瘋言瘋語’。說是‘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人吃人的日記和那驚心動魄的解剖場面是社會的'真實寫照。
魯迅是將中國國民的劣根性解剖示以后人。他是甩開膽怯的猶豫,困惑的迷茫,誠實的第一次自我暴光,不作任何無價值的表白,是踏上顛峰不輕狂;跌入低谷不凄涼;以其雄厚的筆墨為后人展現了一個充滿血腥,丑惡,殘酷和絕望的社會,一個真真實實的社會。
對于阿Q,魯迅毫不留情,將其用最不殘忍的手段于解剖!耙陨裼龆灰阅恳暎僦苟裼小。庖丁解牛以刀解之,而魯迅是以筆墨擊之。開筆就將阿Q的軟弱無能解了下來——在遭受別人的亂打時,阿Q不作任何反抗。也不發(fā)出任何疼痛的呻吟。只是一味的坐在地上畫圈圈。站在那個時代,魯迅先生旨在警醒國人,但放在我們今之繁華紅塵中,或許有的人比起當初的阿Q,或許還差一截。
生命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誰也不敢狂言明天你會是什么樣?但我們可以真誠的過好當下,虛偽只是帶給自己一生的欺騙,旁人一世的遠離。
人生過好從此刻開始……
中學生讀《吶喊》有感5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一部小說,也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因為里面描寫的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生動,用的語音,詞匯都很形象。同時,我也很敬佩魯迅先生那為國為民的做法,放棄去日本留學的機會,決定回到祖國喚醒中國人那頹廢的靈魂!
《吶喊》里的許多篇文章都很獨特,也很有代表性。里面的“藥”,寫的是一個老翁為了救兒子的命用錢來交換血肉饅頭這份“良藥”。里面的人,個個都是愚昧無知,一心只為自己,自私自利的。血肉饅頭可以治病,這簡直就是胡扯!
還有那可笑的`阿Q。阿Q的這一生,我表示同情,也表示無奈。阿Q這個人是個樸實但也是個愚蠢的人。魯迅先生用他當做當時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代表,是很形象的了。他專做短工,窮的只有一條萬不可脫的褲子。他屬于弱者,經常被別人欺負,但是他并沒有反抗的心理,而是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來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他也很欺軟怕硬,被打之后還去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小D。他參加過革命?傊囊簧鼙瘧K!
那令人不能忘懷孔乙己。他滿口的知乎者也,沒錢卻穿著那破舊的長棉衫站在人群里,向別人展示自己文化。還經常賒賬,最后,還是死于他那虛偽的內心下。
【中學生讀《吶喊》有感】相關文章:
讀吶喊有感06-21
讀《吶喊》有感03-03
《吶喊》中學生讀后感03-23
讀吶喊有感范文03-23
[薦]讀《吶喊》有感09-22
讀《吶喊》有感(精選26篇)07-26
讀吶喊有感12篇04-10
《吶喊》讀后感《吶喊》讀書心得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