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倡議書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跟倡議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倡議書作為一種公開提議性的專用書信,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規(guī)范。那么你有了解過倡議書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倡議書,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倡議書1
人類不斷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奪。似乎淡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淡忘了人與動物與大自然之間不可能割斷的親密關系。
目前大熊貓正以極為稀少的數(shù)量僥幸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們的深切憂慮和關注。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陜西、甘肅部份地區(qū)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shù)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shù)量在不斷減少。根據(jù)科學統(tǒng)計有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這就給大熊貓的繁殖帶來了許多困難。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中國政府和人民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科學團體和科學家們都在積極地投入對大熊貓的保護和科研工作,以探索出科學有效的方法,開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貓擺脫瀕危的境地,得以永續(xù)繁衍,與人類共存。
讓全世界的朋友們攜起手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nèi)祟惖泥従印笮茇垺?/p>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倡議書2
大熊貓作為中國"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象征,同時大熊貓以它特有的美麗和風度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回歸自然的享受,保護好大熊貓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保護大熊貓等瀕危動物又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需要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關心和參與,需要各國政府和人民在政策、法律、資金、技術(shù)、教育和宣傳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努力。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稱熊貓基地)是世界上進行大熊貓保護最重要和最成功的單位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80年代以來,熊貓基地前身即原成都動物園參與從野外搶救大熊貓以來,以搶救留下的6只大熊貓為基礎,經(jīng)過搶救、疾病防治、進行繁育研究等階段發(fā)展到今天,先后繁殖大熊貓50胎77仔成活49仔,在基地建立了數(shù)量達39只的大熊貓移地種群,同時圍繞大熊貓的繁育、科研、保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環(huán)境建設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發(fā)展基礎。但大熊貓保護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yè),成都熊貓基地在大熊貓種群增長和各項保護事業(y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不得不面臨著資金嚴重不足、社會公眾特別是商業(yè)和企業(yè)單位關心和參與力度不夠的尷尬。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保護大熊貓和其它瀕危動物盡一份力,那么讓更多像大熊貓一樣珍貴的'動物與人類共存下去就不是夢想。所以為了保護大熊貓和它的動物伙伴,為了深入研究保護人類這些瀕危朋友的技術(shù)和方法,為了教育和感召更多的人來保護它們….,為了人類和自然共同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們倡議企業(yè)、個人和國內(nèi)外的朋友們伸出你的手,奉獻你的一片愛心。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倡議書3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全人類的寶貴自然遺產(chǎn)!5·12”汶川大地震,不僅使人類的生活家園遭受重創(chuàng),同時大熊貓棲息地的局部區(qū)域也被損毀。為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我們倡議如下:
一、新聞媒體要充分發(fā)揮新聞引領和輿論監(jiān)督作用,積極報道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組織形式多樣的大熊貓保護宣傳活動,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和支持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建議各級政府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和宣傳,林業(yè)、公安、交通、工商等職能部門盡職履責,堅決打擊盜獵、非法運輸、非法經(jīng)營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
三、倡議全社會積極參與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文明出行,不驚擾野生動物,不亂扔廢棄物,不捕殺、食用野生動物,爭做文明、守法、有愛心的公民,以實際行動來保護以大熊貓為旗艦的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不能只有人類。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國寶”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建設好我們的家園!
我們期待著您的加入!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倡議書】相關文章:
保護奇花異草的倡議書02-09
保護濕地倡議書01-22
保護湖泊倡議書01-22
保護濕地的倡議書范文01-22
宣傳保護地球的倡議書02-11
濕地環(huán)境資源保護的倡議書02-11
保護濕地的倡議書(7篇)01-23
保護地球倡議書【薦】02-15
【熱門】保護地球倡議書02-15
保護水資源活動倡議書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