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

        時間:2024-10-06 04:34:07 方案 我要投稿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1

          新學年,本教研組將認真貫徹學校的辦學方針,努力踐行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以科學、社會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教師組成教研小組共同完成綜合組各項活動。

          一、指導思想:

          我們將本作在學校教導處的領導下,團結協(xié)作,學習新課標,鞏固發(fā)展以前取得的成績,克服對學科接觸晚,許多知識不熟悉的困難,要有進取精神、樂觀積極向上的教研新風貌。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圍繞課改完善和深化學科教學常規(guī),組織教師參加課改理論學習和培訓,組織課改研究課和專題研討等系列活動,積極促進本組教師整體素質和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逐步把綜合教研組建成有特色的教研組。

          二、具體工作:

          由于大多教師對自己學科的教學是初次接觸,尤其是科學老師,他們大多都擔任班主任和其他多學科的教學任務,為了搞好本組的教研教學,提高學科的教學成績,我們將積極開展有效的針對綜合學科特點的`教學討論活動,在學習及專研教材上下功夫,做到盡早熟悉自己學科的教材,了解學科特點,掌握學科知識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

          進一步抓好“教學常規(guī)”的學習和實施工作,組織本教研組教師積極討論,結合各學科的特點,搞好學習常規(guī),學習校內外先進典型,加強檢查督促,使學習常規(guī),實施常規(guī)成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

          在組內開展教學研討課,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深入探討教學得失,群策群力,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組織本教研組教師撰寫案例與論文。鼓勵老師要通過理論學習,不斷反思、探索,并聯系實際積極撰寫教育教學案例與論文。

          積極開展看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倡導科學課老師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在學生中開展科技小制作(小發(fā)明)、電腦制作活動,并爭取在適當時候在全校進行展示。力爭在小制作和小發(fā)明方面打造出本教研組的特色。

          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本期工作的重點,我們組將在本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要求每位老師做好教學“六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向40分鐘要質量。

          2積極搞好第二課堂,倡導綜合學科老師利用自己特點,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積極開展在學生中動手動腦的小制作、小發(fā)明,利用信息技術學科開展電腦制作活動。

          3充分利用教研活動,專研教材,吃透教材,請學科專業(yè)老師進行教材解讀。上好轉轉課、校內公開課、示范課。

          4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設備實施,讓學生在綜合學科中多實踐、多操作,做完做好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

          教研活動時間表

          3月上旬分析各學科現狀請專家(徐主任)釋疑分發(fā)科學學科的各種表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市中小學生風箏比賽。

          4月下旬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區(qū)中小學電子作品制作比賽。各學科之間互相交流針對綜合學科教材特點查找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及經念體會,。

          5月上旬討論教材,集體備課,收集學科作品。

          5月中旬半期總結,交流教學得失,制定后期教學進度計劃。

          六月指定期末學習復習考試計劃。

          7月總結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2

          結合本期學校工作計劃及教導處教學工作計劃,綜合組本期將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校本培訓為依托,以課程改革和思想道德建設為抓手,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以教育現代化為目標,夯實學科教研,強化隊伍建設,發(fā)掘師生潛能,繼續(xù)發(fā)揚全組齊心協(xié)力,有事大家共同承擔的優(yōu)良作風,承借學校新理念的東風繼續(xù)努力、奮斗,爭創(chuàng)學校優(yōu)秀教研組。現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認真解讀、貫徹、落實教導處的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明確目標,理清思路,設計切實可行的措施,有研究、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加強團隊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建設,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為內容,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全面開展校本研究,多層面的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建設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優(yōu)秀教師團隊,有效發(fā)揮綜合組的優(yōu)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注重學生習慣培養(yǎng),在生活、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yǎng)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主要工作

          1、解讀課標,積極導向課堂教學研究。

          著力抓好師資培訓,強化課標學習,各學科組活動要立足課堂,做到研究主題、內容、時間到位,做到互聽、互評、互教、互學共同提高,使研究活動落在實處。通過寫教學隨筆、個案積累,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反思能力,使每位教師通過努力都能較好地做到讓課堂教學煥發(fā)生命活力。

          2、學研并舉,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

          以“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為主題,以教師角色的創(chuàng)新適應新課程,以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適應新課程,形成“共同研討、共同成長”的氛圍。堅持學經驗、求方法、看實效;堅持剖不足、挖潛力、謀創(chuàng)新。注重新課標學習、注重課題實踐探究、注重教學反思、注重解剖課例,在提升課堂效益實施課題研討中做到重實效,不擺花架子,較好地把課改工作引向縱深發(fā)展、橫向發(fā)展,真正有利于教學,有利于教師自我提高。

          3、嚴抓學科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堅持每個單周開展教研活動,每個月找出一個學科,進行系統(tǒng)聽課和教研,通過組內教師共同聽課評課,相互學習促進,發(fā)現組內的'弱課,重點抓弱課,努力提高弱課質量。通過教研活動,也可發(fā)現組內的好課、特色課,并把這些典型課例積累、整理下來,讓教師確實從上課中受益。

          4、抓好常規(guī)課堂教學管理,規(guī)范課堂教學。

          要嚴格按照教導處要求認真?zhèn)湔n,備課應比上課提前一周,要有上課情況小記。在教學中,不斷探討新穎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創(chuàng)出自己本學科的特色。

          5、強化繼續(xù)教育,增強自身素質。

         。1)結合教導處及德育方面的工作安排,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認真總結,積累經驗,教師在平時學習過程勤做筆記、勤于反思、勤寫體會。

         。2)結合學校安排,參加各項學習培訓。充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于工作、學習中,并做好記錄。

         。3)加強繼續(xù)教育學習,對繼續(xù)教育任務要按時高質量的完成。

         。4)結合學!白x書年”活動,積極學習,認真做筆記,并把學習的精神貫穿于教學中。

          四、具體工作安排

          1、學期初,結合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教研組工作計劃,保證各學科工作開展目標方向統(tǒng)一,增強教研組凝聚力。

          2、各學科教師制定學科計劃和學科活動設計方案,把成果預設做在前面,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為達到成果最大化這一目標打下基礎。

          3、堅持開展教研活動,把教研活動作為教研組的主要工作來抓,不松懈。

          4、嚴抓學生的常規(guī)管理和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5、期末認真做好工作總結,進行經驗交流,為新學期的開始做好鋪墊。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3

          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教師利用教育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結合我市實際和學校信息化發(fā)展狀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為依據,以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組織開展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信息技術培訓,實現中小學教師現代信息技術“人人會”的目標。

          二、目標任務

          從20xx年至20xx年,使我市所有中小學專任學科教師接受48學時的教育信息技術培訓,并獲得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資格證書。通過培訓,全面提升中小學校教師利用學校標準化建設“班班通”等各種信息技術設備和優(yōu)質數字教育資源進行學科教學的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全市中小學教師從20xx年開始,每期100人,全年40期,連續(xù)3年,到20xx年結束,共120期,培訓12000人。

          三、培訓對象

          全市所有中小學學科教師。

          四、培訓內容

          模塊1:教學資源獲取

          掌握優(yōu)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檢索、加工與利用的基本方法;

          模塊2:制作簡單多媒體課件

          掌握常見教學媒體選擇與簡單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方法;

          模塊3: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

          熟練掌握各種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多媒體設備和優(yōu)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一般方法;

          模塊4: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

          利用多媒體設備和優(yōu)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開展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的策略、技巧與方法。

          模式5:“人人通”網絡教研

          掌握利用各種網絡學習空間進行網絡教研、教學交流的能力。

          五、培訓實施

          1、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采用封閉式集中培訓的方式在徽州師范學校(黃山市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培訓基地)集中培訓。

          2、培訓團隊:見《黃山市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教學人員名單》(隨后下發(fā))。

          3、培訓教材:培訓團隊各成員編寫的`教案教輔材料。

          4、參訓人員:見《黃山市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期數安排表》附件1。各期人員組成均按小學文理科、初中文理科、高中(含職校)文理科等6科報名。請各區(qū)縣校于3月30日前將第1期至第16期電子報名表(見附件2)報市電教館。

          6、培訓安排:

          集中培訓5天,前4天每天10學時,最后一天考試8學時。

          第一天,學習掌握多媒體及網絡基知和使用,10學時。

          第二天,學習掌握資源獲取及應用,10學時。

          第三天,學習掌握課件制作及使用,10學時。

          第四天,學習掌握課程設計及實施,10學時。

          第五天,學習掌握課程整合及評價,考核,8學時。

          考核方式:筆試與現場操作相結合。

          六、培訓證書認定

          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培訓考核合格,由市教育局統(tǒng)一發(fā)放《黃山市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合格證書》。

          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培訓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專項培訓,獲得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能力資格證書認定當年繼續(xù)教育學時48學時。獲得資格證書,才能返回教師崗位,從事教育工作。考核不合格,不能上崗,待自費繼續(xù)培訓、補考,直至合格方能返崗。

          七、組織管理

          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實施領導小組,局長王永松任組長,副局長許大瑜、徐榮華任副組長,基教科、計財科、人事科、電教館、裝備中心等科室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培訓實施的宏觀指導和統(tǒng)籌協(xié)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電教館,負責全市培訓組織和管理的具體工作。

          各區(qū)縣也要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成立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明確責任,保證調學工作順利、有序地進行。各區(qū)縣的培訓方案要上報到市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

          八、經費保障

          市級基地建設及住宿培訓經費由市教育局在年初教育預算中設立。各區(qū)縣要切實落實培訓對象的交通、差旅等經費,切實保障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工作持續(xù)健康開展。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4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工作計劃,有效、有序、有目的地開展電教工作。積極組織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大力提升校園網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斷提高電教工作管理水平,推進我校教育現代化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發(fā)動廣大教師提高校園多媒體的使用效率。

          2、組織校級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

          3、豐富校園網的內涵,提升校園網的作用。

          4、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電教教研活動。

          5、努力做好各種電教設備的使用、紀錄、維護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設備建設,滿足教育教學需要。

          1、加強日常巡查,保證各項設備能正常運轉。

          2、讓教師能積極參與各項電教活動,從而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3、增加電教軟件的投入,充分發(fā)揮電教設備的作用。

         。ǘ┙M織校本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提高教師電教水平。

          結合校本研訓工作且把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校本培訓放在首位,通過培訓,使教師熟練應用Word、PPT等多媒體課件,能夠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制作課件,不斷豐富教育資源。

          (三)豐富校園網的.內涵,發(fā)揮校園網的作用。

          學校建立網站,教師要完善校園網的建設,充分挖掘校園網的功能。調動各部門各教研組和各備課組參與校園網建設,使校園網在學校管理、教師業(yè)務提高、學生素質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ㄋ模┓e極進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研究。

          1、教師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工具學科,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將與聽、說、讀、寫、算能力一起為學生終身受用。同時信息技術與其它課程整合是當前教改的一個熱點。

          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考試綱要,努力上好信息技術課,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質。

          四、主要工作

          1.二月:制定學期電教工作計劃。

          2.三月:每個電教組成員完成一篇電教論文。

          3.四月:每個電教組成員上一節(jié)公開課。

          4.五月:進行第一次全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

          5.六月:舉行電教組會議,總結本學期的學習經驗,成員撰寫教學心得。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5

          一、培訓主題

          學習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做現代化的新教師。

          二、選題依據

          1、朱局長繼08年“全面優(yōu)質年”后,將20xx年定位為“教育信息化推進年”,教育局在對各校“教育信息化程度”上將有一系列的措施。

          2、本學期,區(qū)教研室也將分學科組織教師進行網上命題競賽和各學科課件制作比賽。

          3、我校力爭在20xx年實現全校三分之一的班級多媒體進教室。

          4、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增強信息的表達、表述的效果,有助于提高課堂信息傳輸的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5、作為鄉(xiāng)鎮(zhèn)小學,我校教師年齡層次偏大。教師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較低,與省級實驗小學稱號不符。乘著“教育信息化推進年”的東風,隨著“多媒體進教室”的即將實現,對我校教師進行計算機分層培訓,顯得格外迫切。

          三、培訓設計

         。ㄒ唬┡嘤柲繕耍

          1、通過培訓,使45周歲以上教師大致了解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了解word和Excel的基礎操作,會上ftp站點登陸成績并上傳成績,復制、粘貼、刪除文件,比較熟練使用家校通發(fā)送信息,申請電子郵箱并會用電子郵箱發(fā)送、接收信息,能上網下載圖片、文字、視頻、聲音素材。

          2、通過培訓,使4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掌握word和Excel的'高級操作,學會用word制作學科試卷(拼音、分數、表格、插入公式、插入圖片、排版),上百度網搜集素材(圖片的格式、聲音的格式、視頻的格式、圖片透明),會發(fā)送電子郵件,用ppt做較復雜的課件(插入圖片、文字處理、插入聲音、聲音的控制、動畫效果),能用畫圖軟件進行簡單的圖片處理(裁剪改變大小簡單畫圖),學會用微軟錄音機對音樂進行裁剪、合并

         。ǘ⿲嵤┺k法:

          1、人員安排:全體教師(分兩個層次:45周歲以上,45周歲以下)

          2、上課人員安排:

          45周歲以下孫振宏主任

          45周歲以上薛順海

          3、時間安排:雙周周三下午業(yè)務學習時間

          4、地點安排:

          45周歲以上2號樓一樓教師電子備課室

          45周歲以下2號樓三樓右邊學生微機房

          四、培訓思路

          培訓分四階段實施:講座學習、練習指導、上傳作業(yè),競賽匯報

          第一階段,高手講座。請計算機水平較高的電教組教師孫正洪、薛順海對教師進行講座培訓。

          第二階段,練習指導。要求全體教師在系統(tǒng)學習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自己練習,教師指導。(由于老教師可能學習起來較慢,需要幫助的也較多,所以再給45歲以上這一組安排一個電腦高手:王梅津老師,到時有不懂的可以向他們兩人請教)

          第三階段,上傳作業(yè)。在規(guī)定時間內自己練習,并上傳每次布置的練習作業(yè)。

          第四階段,競賽匯報。學校統(tǒng)一時間、地點、內容進行分層競賽。

          五、紀律要求:

          這次培訓是由學校統(tǒng)一布置安排的大規(guī)模、全員參與的學習、培訓活動,既是信息技術培訓,同時也是本學期校本培訓內容(要算繼續(xù)教育學時的),學校非常重視,為了使本次培訓活動能夠落到實處,讓大家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學到教多的、有用的知識,特別提出以下紀律要求:

          1、按時到達規(guī)定地點,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要請假

          2、每次學習時要簽到,不代簽

          3、上課過程中不隨意走動,不大聲交談

          4、由于電腦房內禁止吸煙,并且里面有許多女教師,請各位男同胞多多給予照顧,學習期間不吸煙。

          六、保障措施:

          1、07年學校進行過一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競賽,取得了較圓滿的結果,教師參與熱情較高。

          2、與校領導溝通,商討落實培訓任務。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6

          一、指導思想:

          此次活動,是為了深入貫徹縣教育局和進修學校關于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走進課堂教學、提高三通二平臺的使用效能的有關文件精神,提高我校參加第二批“遼寧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師的培訓質量,以期達到深入開展信息技術促進學科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的方向與途徑,培養(yǎng)現代型優(yōu)秀教師,提高“班班通”的應用水平,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目標。

          二、活動目的

          1.促進師生信息意識的形成。信息是人類賴以生存發(fā)展的重要資源意識,信息技術是當代勞動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和技能。

          2.促進課程結構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協(xié)作性、和反饋及時性等特點,改變現有課程結構的許多不合理性。

          3.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幫助學生由依賴書本的學習轉向學會利用資源的學習;由記憶學習轉向意義構建式學習;使學生由依靠老師的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由按部就班的學習轉向具有個性特征的跨越式學習;由局限于校內的學習轉向超越校園圍墻的`學習。

          4.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數字化的信息媒體由教師展示教學內容的工具、變?yōu)閷W生的認知工具;并把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由課堂上的顯形行為,逐漸轉變?yōu)檎n堂內外教學設計中的隱性行為。

          三、參與學科和人員

          學科:語文、數學、英語、品社、美術、音樂

          教師:

          四、參與課型:

         。ㄒ唬┱f課。

          在10分鐘之內,向參會教師介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學情、目標與困難、解決教學困難的創(chuàng)新性思路與方法、根據教學思路與方法所確定的整合點、為整合點所選擇的資源與軟件、應用資源與軟件開展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等,重點介紹如何應用教學資源和軟件支撐整合點教學。

         。ǘ┱故菊n。

          參會教師展示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課例,重點展現信息技術支持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給學習帶來革命性變化方面的應用效果。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各方面技能如板書、口才、組織才能、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等。課堂展示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信息技術應用是提高課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突破重難點的關鍵。

          五、課程情融合活動安排

         。ㄒ唬┗顒宇I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校任課教師

          技術支持:

          具體實施由教導處負責實施。

         。ǘ┗顒有问剑赫f課,展示課要求:

         。1)參賽材料。每位參賽教師需準備活動課的教學設計(說課、展示課)、教學資源與軟件(教學課件,圖片、音視頻、動畫等素材,專題網站,工具軟件等,、說課PPT。)

         。2)現場教學媒體。默認教學媒體為交互紅外電子白板

         。3)課型及內容自己選定。說課集中進行。展示課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時間依次進行。

         。ㄈ┚唧w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培訓報名與準備階段(11月1日——11月8日)

          1、11月1在學校QQ群上發(fā)布“課程整合活動方案“。各年級段進行宣傳發(fā)動。

          2、11月7日各段各學科開始報名(參加第二批網上信息技術培訓的教師必須參加)。

          3、報名時間截止到11月8日。

          第二階段:網上學習階段和課堂展示階段(11月6日——12月13日)

          1、11月6日——12月15日,參加培訓教師認真做好網上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

          2、12月5日——12月13日,組織進行相關的說課、上課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與評比階段(12月14日——12月15日)

          1、學?偨Y評比及針對性指導工作。

          2、評出校級名師和網培先進個人。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7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推動教育信息化,推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課程改革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組織開展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技術應用培訓,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意見》(教師〔20xx〕1號)精神,按照《吉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和“吉林省‘提升工程 2.0’項目協(xié)同實施對接工作會”的相關工作要求,根據專家指導點評意見,結合本校實情,制定我校有效的實施方案。

          二、學校信息化基礎條件評估

          教學硬件環(huán)境:班班通一體機全覆蓋。

          平臺環(huán)境:學校沒有辦公管理平臺、教學平臺、教研平臺、資源平臺。

          網絡環(huán)境: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

          教師隊伍狀況:學校的信息技術基礎環(huán)境條件比較好;教師有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基礎。教師隊伍年齡偏大,比較難以接受新鮮的事物,但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學校生源整體質量較低,可以嘗試應用信息技術的方式作為突破。

          三、目標任務

          (一)績效目標(一年)

          通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初步建立校本教學資源庫;用好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區(qū)域教育資源平臺。

          分層培訓信息技術,對不同年齡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強化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不斷改善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完善已有的校園網建設,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水平;開展“智慧校園”建設,使管理信息化。

          提高師機比例;完善已有的班級信息化教學設施。

          加強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使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二)愿景(三年)

          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顯著提升。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化素養(yǎng)及能力,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充分整合。學校依托信息化發(fā)展形成辦學特色。

          四、制度措施

          (一)制度修改與完善。

          1.明確培訓內容,依照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試行)》執(zhí)行。

          2.全員培訓采取混合式培訓模式,即“網絡研修+校本研修+課堂教學實踐成效培訓”。

          3.加強制度建設,形成評價標準。

         。ǘ┘畲胧

          1.建立規(guī)章制度,實現全員參與。

          2.利用考評促進實效。

          3.加大活動開展。

          4.將考評結果納入教師考核。

          五、研修活動、預期成果

          (一)研修活動項目。

          完善性項目: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并且已經形成了制度;開展了基于數據的學習評估。

          突破性項目:開展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開展跨學科教學。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項目: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二)預期成果。

          組建“骨干引領、學科聯動、團隊互助、整體提升”的研修共同體,圍繞學科課程標準、專業(yè)教學標準,以問題為導向,以專題研修為抓手,推進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軟件應用,開展教學案例研討、課堂實錄分析等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推動教師應用網絡學習空間、教師工作坊、研修社區(qū)等,利用線上資源,結合線下研討,打造“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提高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yè)評價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助力學校教學創(chuàng)新。

          六、教師研修的關鍵能力點

          學科教研組擬研修能力點、使用的軟件技術、擬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語文教研組

          1.提高教師數字資源的檢索、判斷能力。

          2.提高教師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能力。

          3.提高教師微課程設計與制作的能力。

          4.提高教師探究型學習活動的設計能力。

          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獲得多媒體材料,利用全景網、素材中國、等專業(yè)圖片網站獲取圖片資源,在公開課、網易云課堂、TED等視頻資源平臺獲取視頻課程資源,利用期刊網、豆瓣讀書獲取文獻、書籍類資源等。

          數學教研組

          1.提高教師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能力。

          2.提高教師探究型學習活動的設計能力。

          3.提高教師基于數據的個別化輔導的能力。

          4.提高教師創(chuàng)建數據分析微模型的能力。

          通過Inspiration概念圖軟件作為教學支架,通過采取師生共同繪制概念圖的方式,使學生學會主動建構知識結構,學會自我導向的學習;通過幾何畫板進行簡明直觀的生動演示,讓學生理解抽象數學概念,感受數學思維和數學的美感;

          英語教研組

          1.提高教師數據可視化呈現與解讀能力

          2.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支持的測驗與評價能力。

          3.提高教師“支持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表達”能力。

          4.提高教師應用技術幫助學生學習的能力。

          利用在線英語動態(tài)文本生成網站(Screedbot)和英語語音定制(AudioPal)網站為師生定制預設的讀寫素材,促進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聽、說、讀、寫活動;利用在線Voki平臺和wikispaces平臺構建英語跨文化交流的視聽說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化學學科中可以用ACD/ChemSketch軟件繪制分子立體模型,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有機化學分子立體結構的教學;可以用MMEX(Interactive Multimedia Exercises多媒體互動測訓平臺)收集和分析學生問題并對學生思維過程進行評價。地理學科中可以運用Google地圖來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某些關鍵問題的學習等等。

          科學教研組

          1.提高評價量規(guī)的設計與應用能力。

          2.提高教師技術支持的方法指導能力。

          利用PhET等仿真實驗平臺開展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探究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數字化實驗環(huán)境,借助采集與處理數字化實驗數據、支持學生在錯誤中不斷嘗試和突破、豐富體驗等方式提升實驗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在做中學的過程中理解學科知識、發(fā)現學科規(guī)律;

          社會教研組

          1.提高評價量規(guī)的設計與應用能力。

          2.提高教師跨學科教學設計的能力。

          借助一些有啟發(fā)性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從有情節(jié)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入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將語文、歷史、德育、數學、生存技能等貫穿起來。也可以參考許多教育類網站上成熟的各年級跨學科項目資源,形成適合自己所教學生實際的跨學科選題,如太陽能應用、3D打印、樂高機器人套件等。

          綜合教研組

          1.提高教師構建、評價與改進數據評價模型的能力。

          2.提高教師創(chuàng)建數據分析微模型的能力。

          據分析微模型是基于教育教學需求、面向教學中的真實問題,創(chuàng)建教育教學問題的`數據分析模型,幫助教師揭示隱含在數據中的規(guī)律性。創(chuàng)建數據分析微模型除了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數據工具使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數據統(tǒng)計基礎外,還應當具備應用技術工具進行數據探究的能力。

          藝術教研組

          1.提高教師創(chuàng)造真實學習環(huán)境的能力。

          2.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利用技術驅動的實景學習,如發(fā)行報紙、制作短片等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投入,加強自我導向的學習。利用智慧環(huán)境教育大數據綜合分析問題、通過智能會議系統(tǒng)連接遠程專家、借助3D打印等技術輸出研究成果。

          七、組織領導

          充分認識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意義,成立組織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學校硬件設備、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基本情況,結合學校實際分層開展培訓。

          提升工程領導小組

          組長:王晶(校長)

          副組長:馬某某(副校長)、張某某(教導主任、學校管理員)

          成員:吳某某(教導副主任)、徐某某(技術員)

          八、培訓方式

          培訓以校本培訓為主,采取學校集中培訓和教師個人分散學習相結合、網上交流和定期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1.分散自學:教師要通過自學,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

          2.集中培訓:根據課程內容及參訓教師的實際,采取集中講授、操作練習、教研組研討、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證培訓的實效,切實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

          九、落實保障措施

         。ㄒ唬┙M織保障。

          充分認識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意義,成立組織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學校硬件設備、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基本情況,結合學校實際分層開展培訓。

         。ǘ⿲W習保障。

          1.網絡研修主要采取教師利用課后、課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時間個人參與線上學習為主,本人空堂時可在各辦公室或微機室無上課班級時進行線上學習。

          線下實踐應用采取全校統(tǒng)籌進行,具體安排根據上級相應要求同步落實。

          2.確實無上網條件的教師,可聯系學校管理員利用晚上或其它休息時間在學校網絡教室進行學習。

          3.對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可在內部QQ群交流討論或請求上級幫助解決。

         。ㄈ┲贫缺U。

          參培人員必須按照上級相關規(guī)定和網絡研修時間節(jié)點完成相應網絡研修和線下實踐應用任務,培訓結果與教師職務(職稱)評聘和年度考核、教研業(yè)績考核等掛鉤,凡未合格者或被上級通報影響學?己说模宦砂磳W校規(guī)章制度處理。

        【信息技術2.0校本教研研修方案】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2.0學科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5-23

        校本研修方案10-16

        校本研修的方案06-15

        數學教研組2.0信息技術研修工作計劃03-01

        信息技術教研組研修方案03-18

        信息技術校本研修計劃05-14

        信息技術2.0研修工作總結05-12

        信息技術2.0語文組研修簡報02-16

        2018校本研修方案06-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