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獄中上母書原文及翻譯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要一起來學(xué)習(xí)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獄中上母書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獄中上母書
作者:夏完淳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
痛自嚴(yán)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本圖復(fù)見天日,以報大仇,恤死榮生,告成黃土;奈天不佑我,鐘虐先朝,一旅才興,便成齏粉。去年之舉,淳已自分必死,誰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養(yǎng)無一日焉。致慈君托跡於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一門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淳今日又溘然先從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嗚呼!雙慈在堂,下有妹女,門祚衰薄,終鮮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為生?雖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fù)於雙慈!但慈君推干就濕,教禮習(xí)詩,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難,大恩未酬,令人痛絕!染兄x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婦遺腹得雄,便以為家門之幸。如其不然,萬勿置后!會稽大望,至今而零極矣!節(jié)義文章,如我父子者幾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銘先生,為人所詬笑,何如不立之為愈耶!嗚呼!大造茫茫,總歸無后。有一日中興再造,則廟食千秋,豈止麥飯豚蹄,不為餒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與先文忠在冥冥誅殛頑嚚,決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亂且未有定期。雙慈善保玉體,無以淳為念。二十年后,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負(fù)!武功甥將來大器,家事盡以委之。寒食盂蘭,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不至作若敖之鬼,則吾愿畢矣!
新婦結(jié)褵二年,賢孝素著。武功甥好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陽情也。
語無倫次,將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父得為忠臣,子得為孝子。含笑歸太虛,了我分內(nèi)事。大道本無生,視身若敝屣。但為氣所激,緣悟天人理。惡夢十七年,報仇在來世。神游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夏完淳集》
翻譯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體奉獻給父親,不能再以身體來報答母親了。
自從父親離我而去,悲痛地過去了兩個年頭。怨恨慘痛越積越深,歷盡了艱難辛苦。本來希圖重見天日,以報大仇,使死者得到贈恤,生者獲得榮耀,向九泉之下的父親報告我們的成功。無奈上天不保佑我們,把災(zāi)禍集中于先朝,一支隊伍剛一起來,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義舉,我已自以為非死不可,誰知當(dāng)時不死,卻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續(xù)了兩年的生命,卻沒有一天得以孝養(yǎng)母親。以致尊貴的慈母托身于空門,生母則寄生在異姓之家。一門漂泊,活著不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連上天都已知曉了。
唉!兩位母親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兒,家運衰敗,并無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眾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雖然如此,但是,就這樣吧!我的身體是父親遺給我的,我的身體是為國君所用的,為父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負(fù)兩位母親呢?但尊貴的慈母對我愛護備至,教我學(xué)禮習(xí)詩,十五年來從未改變,嫡母如此慈愛恩惠,千百年來所少有。大恩未曾報答,使我悲痛到了極點!——現(xiàn)在我只得把尊貴的慈母托付給義融姊,把生母托付給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個遺腹子,那就是家門的幸運。如果不然,千萬不要另立后嗣。會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極。節(jié)義文章象我父子這樣的有幾個呢?象西銘先生那樣地立一個不肖的后嗣,為旁人所詬罵譏笑,還不如不立為好!唉!天地是無窮無盡的,家族卻不可能永遠(yuǎn)綿延不絕。有一日朝廷中興重建,那么,我們就能千百年地在廟中接受祭祀、供養(yǎng),又哪里只是享受麥飯豚蹄,不至成為餓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言另立后嗣,我與父親在冥中一定要誅殺這個頑固愚蠢之人,決不饒恕他!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戰(zhàn)亂不會有停止之日。兩位母親請好好保重玉體,不要再把我掛在心里。二十年之后,我跟父親將要掃平北方邊境!不要悲傷,不要悲傷!我所囑托的話,千萬不要違背。武功甥是未來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節(jié)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來供我,使我不至于成為無人祭祀的餓鬼,我的愿望就已達到了。
妻子與我成婚二年以來,賢孝素來為人所深知,武功甥為我好好地看待她,這也是武功甥的渭陽之情!
語無倫次,而這都是將死之時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但是,人有哪個是不死的呢?貴在死得其所。父親能成為忠臣,兒子能成為孝子。含笑歸天,完成我的分內(nèi)之事。從佛教的原理來說,一切事物本都未嘗生存,我把自己的身體看得象破舊的鞋子一樣地不足珍惜。我只是為剛正之氣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來只是一場惡夢,報仇在于來世。我的神魂將遨游于天地之間,我對一切都毫無愧怍。
作品鑒賞
人生之至痛,莫過于斷頭之日向慈母傾訴訣別之情了。夏完淳是不是灑淚作書,不得而知;但這封信中沒有一個“淚”字,足見他奉獻給母親的是高于個人哀傷的其他一些情感。
首先觸動讀者的,是夏完淳“不得以身報母”的遺恨。他想到,“慈君推干就濕,教禮習(xí)詩,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難。大恩未酬,令人痛絕”。這是對雙慈養(yǎng)育之恩的崇高禮贊,也越發(fā)映襯出作者“大恩未酬”的負(fù)疚之情。有道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慈母的恩惠,本來就難報于萬一,更何況夏完淳又自感“菽水之養(yǎng)無一日”。做兒子的除了自省和自責(zé)之外,看來是不可能作其他解釋了。但此書的一二兩節(jié),卻對不能“報母”的原因做了情理交融的陳述,讀來令人感佩。作者將“報國”、“殉父”與“報母”的關(guān)系串通起來加以闡述,指出:“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fù)于雙慈?”這就把能否真正“報母”,放到了抗清復(fù)明的民族斗爭大背景下來考察。只要“天日”尚未“復(fù)見”,殺父之“大仇”一日未報,作者就不能心安理得地承歡于雙慈的膝下。換句話說,夏完淳是以繼承父親的報國之志,來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的,他不想做一只廝守在母親身邊的碌碌無為的家雀,而要到反抗民族壓迫的斗爭風(fēng)云中,一展鴻鵠之雄圖,這才是真正的“報母”。如此情懷,中國古代的許多民族志士已用各種形式的語言鏗鏘有力地抒寫、陳述過了,而夏完淳在這封信中不是一味地明理,是寓理于真誠的、熾烈的念母之情。
信的前兩節(jié),作者袒露了回環(huán)起伏的內(nèi)心波濤:他首先想到的是“不孝”、“不得以身報母”,但不在此多作停留,而是筆鋒一轉(zhuǎn),痛惜地回顧了“一旅才興,便成齏粉”的抗清義舉,憂國之情暫時淹沒了念母之情。他痛定思痛,覺得去年不死,竟死于今日,實在是必然中的偶然既然以身許國,遲早總是要捐軀的。以此為情感轉(zhuǎn)換的契機,他又一下子想到了雙慈,“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養(yǎng)無一日焉”,自己勤于王事,匆匆就是二載,卻沒有一天供養(yǎng)母親,啜菽飲水盡其歡,令人肝腸寸斷。于是,念母之心潮陡漲,“致慈君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一門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淳今日又溘然先從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這些難以言表的痛楚、無法消解的遺恨,一齊壅塞在筆端,逼出了第二節(jié)的“嗚呼!……何以為生”。這是感情激流凝澀的大漩,作者的內(nèi)心天平幾乎完全傾向于“哀哀八口”。但是,就在這一瞬間,報國之情又猛地突破一家之私,義無反顧地發(fā)出了“雖然,已矣”的莊嚴(yán)誓言,推出了“為父為君,死亦何負(fù)于雙慈”的光彩論斷。至此,難解的人生命題似乎已經(jīng)解開,執(zhí)著的念母之情又趁勢抬起頭來,故有了“但慈君推干就濕……”這樣“令人痛絕”的文字,以及托養(yǎng)雙慈的不得而已的安排。
總觀上述感情的起伏變化,可體察到:夏完淳是在“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思緒中處理情理關(guān)系的,他終于在生命的最后關(guān)頭一如既往地把握住了人生的舵柄,恰當(dāng)?shù)貙ⅰ皥髧迸c“報母”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顯示了少年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
正由于他毫不矯飾,自然坦蕩,所以才格外叫人感到可親、可敬、可信、可嘆。與一、二兩節(jié)相映照的是,第三節(jié)以斬釘截鐵的語氣,告白母親“萬勿置后”。夏完淳之所以如此決斷,是因為他對這個問題看得很深。那是一個大浪淘沙的年代,許多大家子弟喪失民族氣節(jié),認(rèn)賊作父,已為人所詬笑,故不能輕率從事,使夏家平添不肖子孫。再者,如若“中興再造”,“我父子”一定會“廟食千秋”,那也比享受子孫們的“麥飯豚蹄”好得多這種見解,固然反映了年僅十七的夏完淳,已在大風(fēng)大浪中鍛煉得相當(dāng)成熟,但更主要的還是滿腔碧血的強有力的迸射。他已經(jīng)立下了破家報國的壯志,即使破釜沉舟、斷絕后嗣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在交待這一要事時口氣相當(dāng)嚴(yán)厲:“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與先文忠在冥冥誅殛頑嚚,決不肯舍!”
接下來,文意偏重于安慰家人,詠嘆人生,另一側(cè)面勾勒出夏完淳的性格風(fēng)貌。他懇望雙慈保重玉體;他指望寒食盂蘭時節(jié)的一杯清酒、一盞寒燈;他牽掛結(jié)褵二年、賢孝素著的妻子;他以五言詩式的詠唱來抒發(fā)豪情,感悟哲理,冷對屠刀,神游天地。
名家點評
近現(xiàn)代文學(xué)家郭沫若:至今讀之頗有余悲,且屢讀不厭。(《歷史人物·夏完淳》)
南開大學(xué)、遼寧大學(xué)中文系兼職教授王充閭:本文是夏完淳在南京獄中寫給生母和嫡母的絕筆信,抒發(fā)其至死不屈的決心。既是其純真感情的流泄,更是他高尚人格的體現(xiàn)。文章悲壯蒼涼,一唱三嘆,雄強恣肆,感人至深。(《中國好文章·你不能錯過的文言文 下》)
嘉應(yīng)學(xué)院中文系副教授汪平秀:臨終絕筆,作者寫作此信時感情如火山噴發(fā),不能抑制,所以多用短語短句,形成氣勢上的貫通,節(jié)奏上的奔躍。(《古文鑒賞辭典》)
《天津郵政史料》《天津郵政志》主編、中國郵政史家仇潤喜:《獄中上母書》抒寫了對抗清失敗、國破家亡的深仇大恨和未能盡孝的凄婉之情,抒發(fā)了自己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憤心情,和“二十年后”、“北塞之舉”的頑強斗志。信中,有字字血、聲聲淚,令人肝腸寸斷的陳情;也有聲鏗鏘、意堅強,內(nèi)心悲壯激越的自白;更有“含笑歸太虛”、“報仇在來世”等視死如歸的決心,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而它出自一位十七歲的熱血少年之手,尤其使人震撼。(《牘海筆蹤·中國古代書信精品48篇解》)
清華大學(xué)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獄中上母書》是夏完淳在南京獄中寫給嫡母盛氏的訣別信。在這封信里,作者從傳統(tǒng)的道德精神出發(fā),把骨肉親情與民族慨恨交織在一起,表現(xiàn)了對國仇家恨的無限悲痛和視死如歸的戰(zhàn)斗氣概陳情哀惋,囑托殷切,終而匯為悲壯的抒懷,凄凄綿綿,耿耿,坦坦蕩蕩,情悲而意氣豪壯,辭婉而格調(diào)高昂,通篇寫出這位少年英雄的凜然正氣讀來令人肅然動容。由于時代等局限,本文也表現(xiàn)出忠孝節(jié)義、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但其主旨所顯示的美的人格力量,直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中國古典散文基礎(chǔ)文庫·書信卷》)
作者簡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復(fù),字存古,號小隱,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歲隨父夏允彝、師陳子龍起兵抗清。父敗自殺后,與陳子龍等倡義,受魯王封為中書舍人。后被捕下獄,賦絕命詩,遺書于母與妻,在南京被殺。有《夏完淳集》。
【獄中上母書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獄中上母書》夏完淳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歐陽曄決獄》原文及翻譯06-12
《在獄詠蟬并序》原文及翻譯06-13
在獄詠蟬原文翻譯及賞析04-03
在獄詠蟬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鄒孟軻母原文及翻譯10-24
思母原文翻譯及賞析06-09
《祈夢決獄》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06-12
母別子原文翻譯賞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