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儲邕之剡中》翻譯賞析
《別儲邕之剡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xiāng)。
舟從廣陵去,水入會稽長。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
【前言】
《別儲邕之剡中》是唐代詩人李白于天寶元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從問路開始寫起,一問一指中,表現(xiàn)了詩人對剡中的向往之情,第二聯(lián)繼續(xù)敘述出發(fā)地和目的地,并交待從水路行走,為下聯(lián)寫兩岸和水中景物做鋪墊,第三聯(lián)寫水鄉(xiāng)特色剡中景物,最后一聯(lián)點明對目的地的向往,與首句相呼應。
【注釋】
儲邕:詩人的朋友。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帶,當?shù)赜胸呦,山清水秀?/p>
借問:請問,打聽。
越鄉(xiāng):今浙江紹興周圍。春秋時越國統(tǒng)治中心。
廣陵:今江蘇揚州。
會稽:今浙江紹興。
鏡:指水面。一則陽光照射,水面閃閃發(fā)光,二則水面清澈見底,所以比喻為鏡子。
天姥:即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傳說有仙人在山上唱歌,此山被道教尊為仙山。
【翻譯】
向你打探問去剡中的道路,你舉手示意遙指東南方的越地。乘船由揚州而南下,長長的.流水一直通向會稽。溪水清澈,掩映著叢叢綠竹,水明凈如鏡,映著荷花的倒影,傳出陣陣清香。與君辭別前往天姥,抖盡石塵我將高臥于秋日的霜露之中。
【鑒賞】
詩的前二句,交待詩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鋪直敘,用“借問”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經(jīng)的路線;下面用一“指”字,回應上文;同時,一“問”一“指”兩個舉動,又令人想到行者和送者將要分手時的情狀,增強形象感。
”舟從廣陵去,水入會稽長!皟删溥M一步補充離別和要去的地點,并借“舟”、“水"二字點明詩人乃由水路進發(fā),從而自然引出下面兩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邊,卻說“溪下綠’’,顯見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予水中,卻說“鏡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這里,前句巧妙地襯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靜。水靜而且清,伴以飄香的荷花,泛綠的翠竹,活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所獨具的特色。
“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辭君"正面點出別離,與詩題關合;“天姥”乃越東靈秀之山,號稱奇絕。從“剡中“,到“越鄉(xiāng)",到“會稽”,再到“天姥”,同一地區(qū)的不同名稱被詩人連續(xù)使用,表面看來,似有重復繁雜之弊,但實際上,不僅每一名稱的出現(xiàn)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意義,而且還從側面襯托出了詩人初入越東前那種向往、盼望的急切心情。在詩人想來,到了天姥山以后,仰臥于巨石之上,受著潔白的秋霜的沐浴,是何等的舒暢。
這首別離詩別辟蹊徑,新人耳目。詩中只以“辭君"見出別離,其余筆墨都用來鋪敘詩人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色,最后一句,更將想象中事如實寫來,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熱愛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一片童心。
【《別儲邕之剡中》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別儲邕之剡中》11-08
別儲邕之剡中原文及賞析07-19
送儲邕之武昌原文及賞析08-17
上李邕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李白《上李邕》翻譯賞析09-10
鄧剡《酹江月·驛中言別》閱讀及賞析08-23
江夏別宋之悌翻譯及賞析02-06
《送儲邕之武昌》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5-07
李白《送儲邕之武昌》全詩鑒賞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