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蟬 / 在獄詠蟬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詠蟬 / 在獄詠蟬原文及賞析
《在獄詠蟬》是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詩作。此詩作于患難之中,作者歌詠蟬的高潔品行,以蟬比興,以蟬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遙深,蟬人渾然一體,抒發(fā)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dá)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愿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詠蟬 / 在獄詠蟬原文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蟬/在獄詠蟬
朝代:唐代
作者: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shù)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fā)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于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dá)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dāng)?shù); 應(yīng)節(jié)為變,審藏用之機(jī)。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fēng),韻姿天縱; 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jī)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yīng),哀弱羽之飄零; 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一作: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jìn),風(fēng)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譯文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墻外,是受案聽訟的公堂,那里有數(shù)株古槐樹。雖然能看出它們的勃勃生機(jī),與東晉殷仲文所見到的槐樹一樣;但聽訟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樹下斷案一般。每到傍晚太陽光傾斜,秋蟬鳴唱,發(fā)出輕幽的聲息,凄切悲涼超過先前所聞。難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蟲響比以前聽到的更悲?唉呀,蟬聲足以感動人,蟬的德行足以象征賢能。所以,它的清廉儉信,可說是稟承君子達(dá)人的崇高品德;它蛻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等待時令而來,遵循自然規(guī)律;適應(yīng)季節(jié)變化,洞察隱居和活動的時機(jī)。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視;有翼能高飛卻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渾濁而改變自己本質(zhì)。在高樹上臨風(fēng)吟唱,那姿態(tài)聲韻真是天賜之美,飲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潔身自好深怕為人所知。我的處境困憂,遭難被囚,即使不哀傷,也時時自怨,像樹葉未曾凋零已經(jīng)衰敗。聽到蟬鳴的聲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經(jīng)上報;但看到螳螂欲捕鳴蟬的影子,我又擔(dān)心自身危險尚未解除。觸景生情,感受很深,寫成一詩,贈送給各位知己。希望我的情景能應(yīng)鳴蟬征兆,同情我像微小秋蟬般的飄零境遇,說出來讓大家知道,憐憫我最后悲鳴的寂寞心情。這不算為正式文章,只不過聊以解憂而已。
秋天蟬兒在哀婉地鳴叫,作為窮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陣陣悲傷。我雖不到四十歲已是滿頭白發(fā),哪還經(jīng)得起那如婦人黑發(fā)般的蟬兒哀鳴的侵襲。秋露濃重,蟬兒縱使展開雙翼也難以高飛,寒風(fēng)瑟瑟,輕易地把它的鳴唱淹沒。雖然蟬兒居高食潔,又有誰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內(nèi)心的沉冤?
注釋
、拧半m生意”兩句:東晉殷仲文,見大司馬桓溫府中老槐樹,嘆曰:“此樹婆娑,無復(fù)生意。”借此自嘆其不得志。這里即用其事。
、啤岸犜A”兩句:傳說周代召伯巡行,聽民間之訟而不煩勞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斷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損傷這樹。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國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陜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顷贂r:前時。
、葘ⅲ阂只颉
、苫眨豪壸锓傅睦K索,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示Y詩:成詩。
、宋麝懀褐盖锾臁
⑻南冠:楚冠,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傳·成公九年》,楚鐘儀戴著南冠被囚于晉國軍府事。
、托W:指蟬的黑色翅膀,這里比喻自己正當(dāng)盛年。那堪:一本作“不堪”。
⑽白頭吟:樂府曲名。《樂府詩集》解題說是鮑照、張正見、虞世南諸作,皆自傷清直卻遭誣謗。兩句意謂,自己正當(dāng)玄鬢之年,卻來默誦《白頭吟》那樣哀怨的詩句。
、嫌栊模何业男。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高宗儀鳳三年(678)。當(dāng)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剛升為侍御史的駱賓王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則天,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聞一多說,駱賓王“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癡心女子打負(fù)心漢”(《宮體詩的自贖》)。這些話道出了駱賓王下獄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動刀筆,于是被當(dāng)權(quán)者以“貪贓”與“觸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獄。此詩是駱賓王身陷囹圄之作。
賞析:
這首詩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詩選本往往只錄詩,對序則棄而不錄。其實這段序文與詩是一有機(jī)整體,詩中比興寓意,亦即自然之物與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鋪敘直言為前提的。詩序合讀可解二者契合之妙。
這段小序可以說是一篇簡短而精美的駢文,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說。詩人在這段序文中敘說了自己作詩的緣起,敘說了蟬的形態(tài)、習(xí)性及美德,抒發(fā)了自己“失路艱虞,遭時徽纆”的哀怨之情。詩人首先從禁所的古槐寫起,運用晉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時召公明察獄訟的典故,表達(dá)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然后,寫聞蟬鳴生悲感,“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乎前聽”,以反問的語句把蟬與己、心與物聯(lián)系在一起。以擬人的筆法鋪敘蟬的美德、從蟬的形態(tài)習(xí)性寫起,寫蟬適應(yīng)季節(jié)的變化,隨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而出現(xiàn);寫蟬翼甚薄,蟬目常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不以俗厚而易其真”。詩人謂之具有“君子達(dá)人之高行”。因為蟬有這樣的美德,所以詩人才引蟬自喻,以蟬為自己的人格化身。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云:“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瘪樫e王以蟬喻己,顧影自憐,正是感物聯(lián)類,情以物遷。從駱賓王作于同時期的《螢火賦序》中也可印證此論斷:“物有感而情動,跡或均而心異。響必應(yīng)之于同聲,道固從之于同類!痹娙说捏w驗說明了感物生情的道理,人的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與自然之物的某種同構(gòu)對應(yīng)。詩人詠蟬之妙,不僅在于符合同構(gòu)對應(yīng)的原理,而且還在于蟬意象所包涵的豐富的文化內(nèi)蘊。
此詩正文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興的手法,以蟬聲來逗起客思,詩一開始即點出秋蟬高唱,觸耳驚心。接下來就點出詩人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
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用“那堪”和“來對”構(gòu)成流水對,把物我聯(lián)系在一起。詩人幾次諷諫武則天,以至下獄。大好的青春,經(jīng)歷了政治上的種種折磨已經(jīng)消逝,頭上增添了星星白發(fā)。在獄中看到這高唱的秋蟬,還是兩鬢烏玄,兩兩對照,不禁自傷老大,同時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時代,也何嘗不如秋蟬的高唱,而今一事無成,甚至入獄。就在這十個字中,詩人動作比興的方法,把這分凄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達(dá)了出來。同時,白頭吟又是樂府曲名。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對卓文君愛情不專后,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其詩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保ㄒ姟段骶╇s記》)這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這一典故,進(jìn)一步比喻執(zhí)政者辜負(fù)了詩人對國家一片忠有之忱。“白頭吟”三字于此起了雙關(guān)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層。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這一類明點的字眼一個不用,意在言外,充分顯示了詩的含蓄之美。
接下來五六兩句,純用“比”體。兩句中無一字不在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奥吨亍薄帮L(fēng)多”比喻環(huán)境的壓力,“飛難進(jìn)”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上的受壓制。蟬如此,詩人也如此,物我在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詠物詩寫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遙深”。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雖在將近結(jié)束之時,還是力有余勁。第七句再接再厲,仍用比體。秋蟬高居樹上,餐風(fēng)飲露,沒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這句詩人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坐贓的辯白。然而正如戰(zhàn)國時楚屈原《離騷》中所說:“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來替詩人雪冤!扒漤殤z我我憐卿”,意謂:只有蟬能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為蟬而長吟。末句用問句的方式,蟬與詩人又渾然一體了。
好詩,不但要有詩眼,以放“靈光”,而且有時須作“龍吟”,以發(fā)“仙聲”。對照楊炯的《從軍行》與杜甫《蜀相》,兩詩若無“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樣的“龍吟”句殿后,直抒胸臆,剖獻(xiàn)“詩心”,則全篇就木然無光了。《在獄詠蟬》亦然,尾聯(lián)詩人憤情沖天,勃發(fā)“龍吟”,噴出蘊蓄許久的真情:“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遂脫去了前三聯(lián)罩裹詩句的“蟬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潔純無瑕的報國誠心,這顆誠心恰如其序文所說,乃“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喬樹之微風(fēng),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辈灰允浪赘妆裕瑢庯媺嬄兑惨3帧绊嵶恕。正是這裂帛一問,才使《在獄詠蟬》成為唐詩的卓犖名篇,超然于初唐諸宮體艷詩之上。
作者簡介
駱賓王(約626—684后),唐代文學(xué)家。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曾任臨海丞。后隨徐敬業(yè)起兵反對武則天,作《討武瞾檄》,兵敗后不知所終,或說被殺,或說為僧。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以詩文齊名,為“初唐四杰”之一。有《駱賓王文集》。
【詠蟬 / 在獄詠蟬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詠蟬 / 在獄詠蟬原文及賞析02-09
在獄詠蟬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蟬》《在獄詠蟬》古詩對比訓(xùn)練12-14
詠蟬原文翻譯賞析11-25
《在獄詠蟬》全詩翻譯賞析08-26
駱賓王唐詩《在獄詠蟬》09-27
《在獄詠蟬并序》的全詩08-02
駱賓王《在獄詠蟬》詩詞及譯文09-08
詠蟬原文翻譯賞析3篇11-25
唐詩三百首之《在獄詠蟬·并序》原文賞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