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3-14 10:21:00 古籍 我要投稿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

          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

          日射云間五色芝,鴛鴦宮瓦碧參差。西山晴雪入新詩。

          焦土已經(jīng)三月火,殘花猶發(fā)萬年枝。他年江令獨來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往年參加宏辭科考試,陛下出的題目有以“西山晴雪”作詩。

          陽光照耀在云間,猶如五色靈芝仙草。俯仰生姿的鴛鴦宮瓦,參差反射著青碧光彩。西山晴雪的美景,如今重新進入了詩篇。

          故都遭遇敵軍的燒殺劫掠,城郭已化為焦土,而存活下來的殘花依然在萬年久遠的枝頭萌發(fā)。在那年江令郎獨自歸來的時候。

          注釋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正體雙調(diào)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宏辭:金章宗明昌初年,為選拔超常人才,特設(shè)的制式科目,又叫博學(xué)宏詞科;御題:即皇帝的命題。

          五色芝:即祥瑞的靈芝,古稱仙草。五色,指彩云,寫祥瑞的氣象。

          “鴛鴦”句:指宮殿上的琉璃瓦,仰為溝,俯為脊,脊上雨水往溝里流下。因俯仰之邊相扣,故喻鴛鴦。差參,高低錯落疊放。

          三月火:指項羽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 見《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焙笫浪煲浴叭禄稹睘樵饨僦洹。這里指蒙古軍攻汴京,放火焚毀宮室。當(dāng)年,金滅北宋時,亦然。汴京屢建屢遭浩劫。

          萬年枝:指年代久遠的大樹。

          江令:指南朝陳國之江總,字總持。好學(xué),能文。尤善五七言詩。陳后主即位,授尚書令。大權(quán)在握,傷于浮艷,不持政務(wù),但日與后主游宴后庭。陳亡人隋。后來詩文中以江令喻有文才之人。作者以江令自喻,慨嘆淪為遺民的傷痛。

          賞析

          詞的上片,作者回憶二十年前,汴京的'燦爛與輝煌,以及御題賦詩的憧憬。下片則寫遭劫后的破敗荒涼,以及亡國之臣的失落。全詞運用簡明對比的寫法,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余地。該詞采用今昔盛衰對舉之法,寫世事之變遷,道無盡之哀感。

          詞的上片追憶往昔盛況。

          “日射云間五色芝。鴛鴦宮瓦碧參差。”靈芝,能益精氣,強筋骨,久食延壽,舊來以為兆瑞之草。如《神農(nóng)芝論》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時、陰陽晝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為圣王休祥焉。漢朝有靈芝生于宮,每每君臣歡慶,大赦天下(見《雙書》《東觀漢記》等)。此詞謂皇宮所生五色神芝,借以象征太平盛世。虛處著筆,正、反映射全篇。下面一句是說,麗日照耀下的宮殿,紅墻綠瓦,流光溢彩。宮瓦俯仰相次,故以鴛鴦名之。如《長恨歌》云“鴛鴦瓦冷霜華重”,即指此。亦稱鴛瓦,李庾《東都賦》所云“鴛瓦鱗翠,虹梁疊壯”即是。以上只兩句,即將國運昌泰的氣象勾勒了出來!拔魃角缪┤诵略姟,是景致,是文事,也不無懷念舊君之意。作者于詞下自注云:“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以上懷舊,只用側(cè)筆出之,與杜甫詩“憶昔開元全盛日”云云之正寫不同。于此又可見詞與詩在表現(xiàn)方式上有直婉的不同質(zhì)素。

          詞的下片文情陡轉(zhuǎn),與世事突變合拍。

          “焦土已經(jīng)三月火,殘花猶發(fā)萬年枝。”“三月火”,是對蒙古軍隊的憤怒控訴。“萬年枝”,蓋謂社稷傾覆,故都化為一片焦土,而花兒猶自開落,成為人世變故的見證。兩相對照,愈見物是人非。末句“他年江令獨來時”,強調(diào)“他年”、“獨來”,顯然突出了詞人舊地重游,一來表明詞中所寫均為自己此行所見所感,二來表明自己和江令一樣已是淪為異族臣民。一個亡國遺民來到殘破不堪的故都,此情此景,難以為懷。其深沉的故國之思,黍離之悲自在不言中。全文上結(jié)晴雪入詩,下結(jié)江令獨來,一文事,一文士,有照應(yīng)勾連之妙趣,通體停勻,雙結(jié)工穩(wěn)婉轉(zhuǎn)。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于公元1245年(蒙古乃馬真后四年)。這一年,詞人因三女遷葬事重回汴梁。金亡已十多年了,亡國之臣重游故都,觀看眼前景象,聯(lián)想起往年科舉考試的題目,自然感慨萬千,由此他寫下這首詞抒發(fā)痛悼故國的深情。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2

          對雪

          戰(zhàn)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fēng)。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古詩簡介

          對雪,這首詩寫于中唐“安史之亂”之時,作者杜甫為叛軍所羈押,而又聽聞唐軍新敗,愁望著漫天飛舞的飄雪,感受著冷冽刺骨的寒意,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guān)懷而又無從著力的感情油然而發(fā)。

          翻譯/譯文

          戰(zhàn)場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個人憂愁地吟詩。

          亂云低低的在黃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風(fēng)中飄舞回旋。

          葫蘆丟棄了,酒器中沒有酒,火爐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紅。

          前線戰(zhàn)況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無從獲悉,憂愁坐著用手在空中劃著字。

          注釋

         、伲汉J,古人詩文中習(xí)稱為瓢,通常拿來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壺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綠色代替酒字。

          ②:“書空”是晉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字。

          賞析/鑒賞

          杜甫在寫這首詩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領(lǐng)唐軍在陳陶斜和青坂與安祿山叛軍展開車戰(zhàn),大敗,死傷幾萬人。

          詩的開頭──“戰(zhàn)哭多新鬼”,正暗點了這個使人傷痛的事實。房琯既敗,收復(fù)長安暫時沒有希望,不能不給詩人平添一層愁苦,又不能隨便向人傾訴。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見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獨老翁”,就用一“獨”字,以見環(huán)境的險惡。

          三、四兩句──“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fēng)”,正面寫出題目。先寫黃昏時的亂云,次寫旋風(fēng)中亂轉(zhuǎn)的急雪。這樣就分出層次,顯出題中那個“對”字,暗示詩人獨坐斗室,反復(fù)愁吟,從亂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風(fēng),滿懷愁緒,仿佛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

          接著寫詩人貧寒交困的景況!捌皸夐谉o綠”,寫出了詩人困居長安,生活非常艱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蘆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盃t存火似紅”,也沒有多少柴火,剩下來的是勉強照紅的余火。這里,詩人不說爐中火已然燃盡,而偏偏要說有“火”,而且還下一“紅”字,寫得好象爐火熊熊,滿室生輝,然后用一“似”字點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爐中只存余熱的灰燼,由于對溫暖的渴求,詩人眼前卻出現(xiàn)了幻象:爐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紅。這樣的以幻作真的描寫,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詩人此時內(nèi)心世界的隱秘。這是在一種渴求滿足的心理驅(qū)使下出現(xiàn)的幻象。這樣來刻畫嚴寒難忍,比之“爐冷如冰”之類,有著不可以擬的`深度。因為它不僅沒有局限于對客觀事物的如實描寫,而且融進了詩人本身的主觀情感,恰當(dāng)?shù)匕言娙怂憩F(xiàn)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來,做到了既有現(xiàn)實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詩人再歸結(jié)到對于時局的憂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載至二載),唐王朝和安祿山、史思明等的戰(zhàn)爭,在黃河中游一帶地區(qū)進行,整個形勢對唐軍仍然不利。詩人陷身長安,前線戰(zhàn)況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無從獲悉,所以說“數(shù)州消息斷”,而以“愁坐正書空”結(jié)束全詩。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杜甫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guān)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浣溪沙·幾共查梨到雪霜

          [宋代]蘇軾

          幾共查梨到雪霜,一經(jīng)題品便生光,木奴何處避雌黃。

          北客有來初未識,南金無價喜新嘗,含滋嚼句齒牙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橘樹何時與山楂、山梨一起長到雪霜來時?一旦經(jīng)過品評之后,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開人們的議論?

          我到黃州來,開始還未認識橘樹。如荊州、揚州產(chǎn)的金子般的橘子極為貴重,我樂于嘗新橘。品嘗橘子吮它的滋味,賦寫橘詩嚼它的句子,口味芳香。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diào)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jié)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shù)詞人所常用。

          幾:何時。共:同與。查(zhā):楂,山楂。

          題品:品評。生光:增添光彩。

          木奴:橘子古名。

          雌黃:《晉書·王衍傳》:每捉玉柄塵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

          北客:蘇軾自謂。有來:到黃州來。初:開始。

          南金:《毛傳》疏:“荊,揚之州,于諸州最處南偏,又此二州出金,故知南為荊、揚也!睙o價:無法計價。

          齒牙:口味的俗稱。

          賞析:

          上片,詠橘的'高潔品格和生活地位!皫坠膊槔娴窖┧,一經(jīng)題品便生光”,以襯托手法突出橘的傲霜雪的高潔品格。山楂和山梨一到深秋就成熟,根本度不過霜期,而橘子卻能凌霜傲雪,常綠不衰。正因兩者從未“幾共”“到雪霜”,更加突出了橘子的孤傲性格。于是一經(jīng)人們“題品”,“便生光”彩。屈原的《橘頌》也正是光彩照人之作。自古以來,對橘的是非褒貶從未停息。橘之所以被人稱頌,原于它的凌霜傲雪。橘之所以被人貶責(zé),原于它是生于山間的“木奴”。所以該詞的上片最后一句,蘇軾發(fā)出“木奴何處避雌黃”的感嘆,也是為橘的俗名“木奴”正名。這一過片問句,為下片進一步詠橘作了鋪墊。

          下片,寫橘之品格、價值和地位!氨笨陀衼沓跷醋R,南金無價喜新嘗”,以對襯之筆,先寫“北客”對橘初不相識,正是為了襯托如“南金無價”的橘子樂于被人們“新嘗”的價值。于是更進一步贏得人們的滿含滋吮它的滋味,賦寫贊頌它的詩句,其“齒牙香”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是流芳歷史的。

          全詞,運用了比襯、抑揚、反問、通感等手法,渲染了橘子的耐寒、豐碩、香味。尤其運用“南金”之典和通感心理,反襯出橘子的美質(zhì)和價值。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4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北風(fēng)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漢月照銀山,復(fù)逐胡風(fēng)過鐵關(guān)。

          交河城邊鳥飛絕,輪臺路上馬蹄滑。

          晻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

          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

          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翻譯

          天山上的云雪終年不開,巍巍千山萬嶺白雪皚皚。

          夜來北風(fēng)卷過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間大雪更厚。

          雪光和著月光照映銀山,雪花追著北風(fēng)飛過鐵關(guān)。

          交河城邊飛鳥早已斷絕,輪臺路上戰(zhàn)馬難以走過。

          寒云昏暗凝結(jié)萬里天空,山崖陡峭懸掛千丈堅冰。

          將軍皮袍久臥不覺溫暖,都護寶刀凍得像要折斷。

          天山正是大雪紛飛之時,送別為友走馬歸還京師。

          冰雪之中怎將心意表示,只有贈您青青松柏樹枝!

          注釋

          開:消散。

          崔嵬:山勢高聳的樣子。

          赤亭口:即赤亭守捉。約在今新疆吐魯番附近。

          漢月:漢時明月,說明月的永恒。

          銀山:銀山磧又稱銀山,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南。

          鐵關(guān):即鐵門關(guān),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guān)之一。

          交河:又名西州,天寶元年改西州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魯番一帶,治所在高昌,今吐魯番東南達克阿奴斯城。

          輪臺:唐代庭州有輪臺縣,這里指漢置古輪臺(今新疆輪臺縣東南)。

          晻靄:昏暗的樣子。

          寒氛:寒冷的云氣。

          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

          陰崖:背陰的山崖。

          狐裘:用狐皮制的外衣。

          都護:官名,漢宣帝置西域都護,總監(jiān)西域諸國,并護南北道,為西域地區(qū)最高長官。

          走馬:跑馬。

          鑒賞

          這是一首贊美天山雪的詩歌。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開始四句,概括地寫天山雪景之壯觀,從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嶺。雪云凝集,終日不開,使人想見,天山之雪天上來,綿延無盡。“千峰萬嶺雪崔嵬”,形象地表現(xiàn)出天山雪景的壯闊,聳立云霄,連綿寬廣。這里,明寫雪山,實詠白雪,因此說“雪崔嵬”,而不說山崔嵬,不是山使雪厚,而是雪使山高。這兩句寫出了天山雪的靜態(tài)莊嚴。接下去,寫天山雪的動態(tài)威勢:“北風(fēng)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碧焐窖┮汛掎透呗,卻還在不斷增高加厚。北風(fēng)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風(fēng)雪交加的氣勢,氣氛更為強烈,為第二部分具體敘述天山雪的特色作了充分的鋪墊。

          寫天山雪的特色,僅用了八句,寫出了雪的光華,寫出了雪帶來的嚴寒。白雪光華亮如明月,一句“能兼漢月照銀山”,足以炫人眼目,更何況是漢家之月。“復(fù)逐胡風(fēng)過鐵關(guān)”,天山雪,不但光華照人,更兼呼呼有聲,真是有聲有色。奇寒是天山雪突出的特色,接下去六句,用夸張手法,由外及內(nèi),從各個角度敘寫天山雪的奇寒。兩河相交之處,水草肥美,本是鳥兒樂棲喜游之所,此時卻因畏懼奇寒而絕跡;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輪臺,馳道寬平,馬兒在上面可以疾步如飛的,此時卻因積雪成冰,馬蹄踏上打滑而寸步難行;云霧和空氣,往日是飄浮流動的,如今也已冷凍凝結(jié);而那崇山峻嶺的背陰處,掛上了千丈冰凌。將軍身上的狐皮大襖,皮厚毛豐,該是很暖和的了,可將軍蜷縮著身子躺著,冷得難耐;都護的.佩刀多么堅硬,也幾乎被奇寒冷凍而折斷。這六句詩,寫雪而不見雪,只抓住在雪的世界中的幾件實物:飛鳥、馬蹄、晻靄、陰崖、狐裘和寶刀;加以烘托映襯,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形。

          第三部分四句詩,寫珍惜友情,依依難舍。細細體味,仍是處處有雪。送別時間,是大雪紛揚之時;贈送的禮物,是傲雪松枝。這一句“惟有青青松樹枝”,意味甚濃,可以想見詩人此時此地的心境: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安寧,戍邊將士離開溫暖的家,來到冰天雪地之中,時而堅守陣地,時而馳騁疆場,其凜凜英姿豈不恰似傲雪迎風(fēng)的碧綠松枝!邊塞奇寒是難以忍耐的,戍邊將士,卻樂在其中。誦讀全詩,有寒氣徹骨,卻熱血沸騰,無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國安民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岑參于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春夏交替東歸,這首詩即作于這時期,約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同時。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5

          滿庭芳·堠雪翻鴉

          堠雪翻鴉,河冰躍馬,驚風(fēng)吹度龍堆。陰磷夜泣,此景總堪悲。待向中宵起舞,無人處、那有村雞。只應(yīng)是,金笳暗拍,一樣淚沾衣。

          須知今古事,棋枰勝負,翻覆如斯。嘆紛紛蠻觸,回首成非。剩得幾行青史,斜陽下、斷碣殘碑。年華共,混同江水,流去幾時回。

          古詩簡介

          《滿庭芳·堠雪翻鴉》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極寫絕塞隆冬的荒涼景況和詞人悲愴的心情,下片則在喟嘆古今興亡中體現(xiàn)出人生的空幻。全詞寫景、抒情、議論,三者互相映襯,又一氣貫通,融合為茫茫邊愁。

          翻譯/譯文

          烏鴉從被大雪覆蓋的土堡上飛過,凜冽的寒風(fēng)吹過大漠,此時我正騎著駿馬踏過結(jié)冰的河面。鬼火在夜空中閃爍,仿佛冤魂在哭泣。想要學(xué)古人聞雞起舞,而這里寂寥無人,村雞也無處尋找。只聽得金笳聲聲,不由得傷懷落淚,汨濕衣襟。

          要知道古往今來,勝敗得失都如棋局上的拼斗一樣,勝負無常?蓢@人們拼命相爭,什么都剩不下。即使獲勝,也只不過徒留幾行青史和夕陽下殘破石碑上的碑文罷了。年華如同這松花江水一般飛速流逝,流去之后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夠回來。

          注釋

          滿庭芳:詞牌名,雙調(diào)九十五字,上片四平韻,下片五平韻。

          堠: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或記里程的土堆。翻鴉:《詞雅》作“翻雅”。

          龍堆:這里泛指沙漠或邊地。

          陰磷:即陰火、磷火,俗稱鬼火。

          中宵起舞:即中夜起舞。

          村雞:《詞雅》作“荒雞”。

          蠻觸:《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焙笥小坝|蠻之爭”之語,指由于極小的事而引起了爭端。

          青史:古時用竹簡記事,故后人稱史籍為青史。

          混同江:指松花江。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中提到混同江,描寫的.又是冬天景色,當(dāng)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至十二月詞人赴梭龍時。其時,納蘭性德隨駕抵達吉林,來到了混同江(現(xiàn)稱松花江)畔,這里原是一片古戰(zhàn)場。入關(guān)之前,女真族在統(tǒng)一過程中,建州、海西、野人諸部互相殘殺,彼此并吞,拼命爭奪,給后世留下了無盡的心靈創(chuàng)傷。詞人觸景傷情,一時百感叢生,情懷愴楚,寫下此詞。

          賞析/鑒賞

          文學(xué)賞析

          此詞前景后情,以賦法鋪寫,上片開頭五句寫景,把象征性的古戰(zhàn)場龍堆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鴉飛雪上,馬躍冰河,驚風(fēng)掠地,亡靈夜泣,“一將功成萬骨枯”,極寫其蕭索、肅殺之慘象,以“總堪悲”綰住。下句轉(zhuǎn)進,先說有“中宵起舞”的愛國之心,但“那有村雞”一句折轉(zhuǎn),表明縱有一片報國情懷,也無由實現(xiàn),徒增感喟。接以金笳聲聲烘托,則更令人添悲增慨,悲不自勝,涕淚沾衣。

          下片承前之情之景轉(zhuǎn)為議論,從興亡的夢幻中體現(xiàn)人生之悲慨,語調(diào)低沉抑郁,寄懷深遠。雖全為議論,不免質(zhì)實,但氣勢壯觀,真情四射,表達了滿懷的哀怨和痛苦,生動感人。詞人喟嘆古今興亡,以為“古今事”都是虛無的、短暫的,古來的一切紛爭,一切功業(yè),有如棋枰翻覆、蠻觸爭雄,無論為勝為負,到頭來除了“剩得幾行青史”,“斷碣殘碑”之外,余皆成空,體現(xiàn)了歷史的虛無,人生的空幻。這雖是消極的意緒,但從中亦可窺見詞人長期積于心中的苦情。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黃天驥:這詞沒有題目,但詞中提到的混同江,那是葉赫部曾經(jīng)經(jīng)營的地盤,可見作者是在為這塊土地抒發(fā)懷抱。“嘆紛紛蠻觸”一語,尤值得人們尋味。(《納蘭德和他的詞》)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6

          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古詩簡介

          《夜雪》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詠雪詩,詩人描寫的是“夜雪”,全用側(cè)面烘托手法。詩人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在眾多的詠雪詩中,此詩新穎別致,清新淡雅,別具韻味。

          翻譯/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注釋

          ⑴訝:驚訝。衾(qīn)枕:被子和枕頭。

         、普壑衤暎褐复笱〾赫壑褡拥穆曧憽

          賞析/鑒賞

          在眾多的詠雪篇章中,白居易這首《夜雪》,顯得那么平凡,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別具風(fēng)采。

          這首詩新穎別致,首要在立意不俗。詠雪詩寫夜雪的不多,這與雪本身的特點有關(guān)。雪無聲無嗅,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避開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手法,全用側(cè)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

          “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為生活經(jīng)驗證明:初落雪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空氣中的嚴寒。這里已感衾冷,可見落雪已多時。不僅“冷”是寫雪,“訝”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zé)o聲,這就于“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此句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皬(fù)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以上全用側(cè)寫,句句寫人,卻處處點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保@里仍用側(cè)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減。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jié),托出“重”字,別有情致!罢壑衤暋庇凇耙股睢倍皶r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這不只為了“衾枕冷”而已,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由于詩人是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才使得這首《夜雪》別具一格,詩意含蓄,韻味悠長。

          詩中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不僅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而且新穎別致,立意不俗。試想,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難以捕捉。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依次從觸覺(冷)、視覺(明)、感覺(知)、聽覺(聞)四個層次敘寫,一波數(shù)折,曲盡其貌其勢、其情其狀。這首小詩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全詩樸實自然,卻韻味十足;詩境平易,而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也不假纖巧雕琢,這正是白居易詩歌固有的風(fēng)格。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7

          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原文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闌干。

          莫把欄干頻倚。一望幾重?zé)熕。何處是京華。暮云遮。

          翻譯

          春天來臨,南樓上的積雪已經(jīng)化盡。春到來,元宵燈節(jié)期間群花也依次綻放。剛下過小雨仍有寒意,獨自一人依靠著闌干思緒飄遠。

          不要總是依靠在闌干上,因為眺望遠方也只能看到那層層疊疊的煙水。汴梁在哪里呢?被黃昏時的云霞與霧氣遮住了。

          注釋

          燈期:指元宵燈節(jié)期間。

          花信:指群花開放的消息。

          賞析

          此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詞語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將客中思歸的情懷抒寫得娓婉動人。

          上片首兩句先寫客中值上元燈節(jié)!把┍M”則見日暖風(fēng)和,大地回春!秴问洗呵铩YF信》云:“春之德風(fēng),風(fēng)不信(不如期而至),則其花不盛!惫手^花開時風(fēng)名花信風(fēng)。而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上元節(jié)又稱燈節(jié),為賞燈之期。此“燈期”之花信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狀如垂絲海棠。歐陽修詠小桃詩所云“初見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謂“驚動”,即言春到南樓,時值元宵,小桃開放,如從睡夢中驚醒。

          三、四兩句,寫倚“南樓”之欄干,承上“燈期花信”而來,詞意有所轉(zhuǎn)折。獨倚欄干之人,必不游眾之中,而這一番寒意,是因為剛下過的一場小雨,還是因為客心悲涼的緣故,亦是斷難分辨。

          過片“莫把欄干頻倚”,翻進一層寫歸思之切。

          所以強言莫倚,是因為倚欄干也只能“—望幾重?zé)熕保刂丿B疊的煙水云山遮斷了故國的望眼。接下來“何處是京華”,全是望尋之神,說明他欲罷不能。“京華”指京都,即汴京。最后再作否決:“暮云遮”,即還是望而不見。此句似暗用李太白“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詩意,既寫景兼以寄慨,實有比義。

          這首詞清雅情深,當(dāng)為詞人的代表作。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8

          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江南幾度梅花發(fā),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

          古詩簡介

          《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是金代詩人劉著所創(chuàng)作的唯一一首詞作,是一首寄給情人的詞。全詞感情真摯,迂回曲折,流轉(zhuǎn)自然,營造了一個慨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身處他鄉(xiāng),缺少知音,對故土擁有無限依戀與思念的主人公形象。

          翻譯/譯文

          鋪滿大地的白雪映照著山城。冰天雪地里,樓上吹笛的,連玉指都感到寒冷吧?你吹奏出的一聲聲羌笛音里,飽含著離別的哀怨,飄蕩在空間。江南的梅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不知開落了幾次了?我在天涯漂泊,兩鬢已如此斑白了。

          面對天上點點閃亮的星星,朗朗普照的圓月,我獨自一人痛飲不休。喝著,喝著,好像覺得天上的銀河倒流入了我的杯中。我這翰林學(xué)士為我這種相思寫了三千首詩詞,想寄給你這南方的戀人,讓你去忍著眼淚慢慢細讀!

          注釋

          ①玉指:比喻女子潔白如玉的纖指。梁元帝《子夜吳歌》:“朱口發(fā)麗歌,玉指弄嬌弦!

         、谇脊埽杭辞嫉,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管樂器,其聲凄切、哀傷。又名玉笛、短笛、蘆笛等。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羌管悠悠霜滿地”。

         、蹣情g:一作“樓閑”,空樓的意思。

         、軋F團:形容月圓。班婕好《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⑤“倒流”句:指低頭望著杯中星河之影而俯身暢飲。夸張地描寫月下暢飲,星光映入灑杯的情景,美酒好像從天河中倒流入酒杯里。河漢:指銀河!豆旁娛攀住ぬ鎏鰻颗P恰罚骸疤鎏鰻颗P,皎皎河漢女!盵2]

          ⑥“翰林”句:化用歐陽修《贈王安石》詩中“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句意。原本是稱贊王安石的詩文,能與李白、韓愈作品相媲美!昂擦帧敝咐畎。劉著曾入翰林,故此處以李白自比!帮L(fēng)月”原指詩句中的騷情雅意,此處代指表達愛情相思的詩篇。“三千首”極言作詩之多。這里詞人說自己作詩非常多,有如翰林李白。

         、邊羌В簠堑兀唇希┮粠У拿琅@畎住督鹆昃扑亮魟e》:“吳姬壓酒勸客嘗!贝私柚冈(jīng)相好的女子。

         、嗳虦I:強忍眼淚。杜甫《送郭中丞》:“忍淚獨含情”。

          賞析/鑒賞

          上片狀別離滋味,下片抒思念情懷。寫得情真意摯,清麗綿密而又自然健朗,筆墨別具一格!把┱丈匠怯裰负宦暻脊茉箻情g”起拍,追懷往日那次難忘的離別場面。山城雪照,一個嚴寒的冬日。山城指南方某地,詞人與所愛者分攜之處。悲莫悲兮生別離,離筵充滿了悲涼的氣氛。玉指寒,既點冬令,又兼示離人心上的凄清寒意。吹梅笛怨,也許是她在小樓上奏起的一曲《梅花落》吧!澳蠘遣缓薮禉M笛,恨曉風(fēng)、千里關(guān)山!鼻脊苡朴,離愁滿目。這兩句自“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化出,而景情切合,纏綿哀感,深得脫胎換骨之妙。這一別,黯然銷魂,情難自禁,從此后相思兩地,再見何年。下面的“江南幾度梅花發(fā)”,接得如行云流水,自然無跡。由笛怨聲聲到梅花幾度,暗示著江南的梅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情天恨海,逝者如斯。無情的歲月早經(jīng)染白了主人公的青青雙鬢。追憶別時,恍如昨日。整個上片,讀來已覺回腸蕩氣。

          下片,由當(dāng)年寫到此夕,感情進一步深化。天涯霜月又今宵,茫茫百感,襲上心頭,除了詩和酒,世上沒有什么能寄托自己的思戀,消遣自己的愁懷。換頭先說飲酒。一片深愁待酒澆。蒼茫無際的天野,有星光作伴,月色相陪,還是開懷痛飲,不管一切吧。這幾句大有“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的'氣勢,“倒流河漢”,等于說吸盡銀河,更巧妙的是暗中融化了李賀“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飲酒》)的意境,痛飲淋漓,忘乎所以,恨不得令銀河倒流,讓辰光倒轉(zhuǎn),把自己的一腔郁悶,驅(qū)除個干凈。興會不可謂不酣暢了。然而,酒入愁腸,化作的畢竟是相思淚。緊接著,一氣呵成的,就是放筆疾書,不可遏止地傾轉(zhuǎn),無所顧忌地抒懷,要將那無窮的往事、別后的相思;要將那塵滿面、鬢如霜的感慨;要將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一齊瀉向筆端?蛇@些,是有限的篇章、區(qū)區(qū)的言語不能表達的,他只好借助于歐陽修《贈王安石》的成句,動用一下“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了。而竟夕嗚咽、愁情滿紙的詩篇,寄與伊人,將會帶給她新的悲哀。作者仿佛已感到了她的心弦顫動,看到了她的淚眼模糊。設(shè)身處地,體貼入微,心息之相通,一至于此;曛痫w蓬。心靈感蕩,“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而在一首短章小令之中,用詞代簡,以歌當(dāng)哭,包含了如許豐富的感情容量,傳達了如許深微的心理活動,長短句的語言藝術(shù)功能也可算得發(fā)揮盡致了。

          全詞以流轉(zhuǎn)自然的音節(jié),迂回曲折的筆勢,既纏綿悱側(cè),又激宕疏爽,以詞代簡,短篇中含豐富的感情內(nèi)容,傳達出微妙而細致的內(nèi)心活動,把一種無力排遣的悲涼愁緒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9

          浣溪沙·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

          日射云間五色芝,鴛鴦宮瓦碧參差。西山晴雪入新詩。焦土已經(jīng)三月火,殘花猶發(fā)萬年枝。他年江令獨來時。

          注釋

          五色芝:即靈芝。

          鴛鴦宮瓦:宮瓦俯仰相次,故以鴛鴦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

          三月火:指蒙古軍隊的燒殺劫掠。

          江令:指南朝人江總,官至尚書令,世稱江令。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注釋

          五色芝:即靈芝。能益精氣、強筋骨,久食延壽,舊以為兆端之草。

          鴛鴦宮瓦:宮瓦俯仰相次,故以鴛鴦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

          三月火:指蒙古軍隊的燒殺劫掠!妒酚洝ろ椨鸨炯o》中載:項羽引兵屠咸陽,燒秦宮,火三月不滅。后世便以“三月火”為遭劫之典。

          江令:指南朝人江總,官至尚書令,世稱江令。不理政務(wù),日與陳后主游宴后庭,頗有文名,陳亡入隋,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賞析

          金亡之后,詞人重游故都,觸景生情,詠詞寄懷。

          上片追憶金朝往昔盛況!叭丈湓崎g”二句意謂昔日在陽光照耀下的皇宮生長著五色神芝,宮殿鴛鴦碧瓦,紅墻參差,一片昌盛景象!拔魃健本,回憶曾將“西山晴雪”寫入新詩的'舊事,借眼前之景寫懷念舊君情。

          下片轉(zhuǎn)寫現(xiàn)實!敖雇痢倍,寫蒙古軍燒殺掠搶,社稷傾覆,故都化為焦土,而花枝樹木不知人事之悲,依然年復(fù)一年自開自落,物是人非,愈感悲痛。最后以亡國入隋的江令自喻,自己已淪為異國臣民,在亡國后又獨自重游故都,怎不令人感慨萬千?

          全篇采用今昔對比的手法,寫世事變遷,寓黍離之悲,是血淚和流的國難實錄,語極痛切,情極感人。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0

          沁園春·雪(北國風(fēng)光)原文

          沁園春·雪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譯文

          北方的風(fēng)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望長城內(nèi)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shù)英雄競相傾倒。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xué)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shù)一數(shù)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注釋

          北國:該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如宋稱遼、金為北國,東晉稱十六國等為北國,南北朝時代南方的各朝代稱在北方與之對抗的各朝代為北國等。毛澤東中的“北國”使人在不覺中產(chǎn)生出一種我國疆土廣大的民族自豪感。

          雪:這首詞作于紅一方面軍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陜北準備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西部的時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給柳亞子信中說,這首詞作于“初到陜北看見大雪時”。

          惟:只。

          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書法作品中寫作“馀”,以此為準。

          莽莽:無邊無際。

          大河上下:大河,指黃河。大河上下,猶言整條黃河。

          頓失滔滔:(黃河)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描寫黃河水結(jié)冰的景象。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霸敝父咴,即秦晉高原。蠟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即命運。

          須:等到;需要。

          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紅裝,原指婦女的艷裝,這里指紅日為大地披上了紅裝。素裹,原指婦女的淡裝,這里指皚皚白雪覆蓋著大地。

          分外妖嬈:格外婀娜多姿。

          競折腰:折腰,傾倒,躬著腰侍候。這里是說爭著為江山奔走操勞。

          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創(chuàng)業(yè)皇帝。

          漢武: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漢朝功業(yè)最盛的皇帝。

          略輸文采:文采本指辭藻、才華。“略輸文采”,是說秦皇漢武,武功甚盛,對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遜色。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統(tǒng)一大業(yè)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宋朝的創(chuàng)業(yè)皇帝。

          稍遜風(fēng)騷:意近“略輸文采”。風(fēng)騷,本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fēng)》和《楚辭》里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

          一代天驕:指可以稱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意思是上天所驕縱寵愛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漢時匈奴自稱。后來也泛稱強盛的少數(shù)民族或其首領(lǐng)。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鐵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統(tǒng)一蒙古后的尊稱,意為“強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稱,即王)。后蒙古于1271年改國號為元,成吉思汗被尊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領(lǐng)中國黃河以北地區(qū)外,還曾向西遠征,占領(lǐng)中亞和南俄,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

          只識彎弓射大雕:雕,一種屬于鷹類的大型猛禽,善飛難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強的射手!爸蛔R彎弓射大雕”,是說只以武功見長。

          俱往矣:都已經(jīng)過去了。俱,都。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稱得上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數(shù),數(shù)得著、稱得上的意思。

          賞析:

          《沁園春·雪》這首詞,是毛澤東于1936年2月所作!扒邎@春”為詞牌名,“雪”為詞名。當(dāng)時,毛澤東和彭德懷率領(lǐng)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xùn)|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dāng)“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這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xiàn)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興大發(fā),欣然提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 毛澤東作為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其詩詞中大都寫及歷史與戰(zhàn)爭。學(xué)者王克煜通過深入研究分析認為,《沁園春·雪》可謂寫得最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運用中國詩歌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而是“比”“賦”得體,善于將“賦”的陳述方式融于“比”之中,從而形成了比較雄渾的詞風(fēng)與寬闊深厚的境界。 歷來詩詞詠雪的很多!把保歉挥性娨獾淖匀痪拔,不少詩人對“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發(fā)掘。毛澤東這首詞因“初到陜北看見大雪時”而起興。1958年12月21日,毛澤東又作過批注:“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cè)面"。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從延安飛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四十三天的談判。其間柳亞子屢有詩贈毛,十月七日,毛書此詞回贈。隨即發(fā)表在重慶《新華日報》上,轟動一時。 本詞作于1936年2月初,當(dāng)時毛澤東同志在陜西清澗袁家溝,正準備親率紅一方面軍(1935年11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與紅十五軍團會師后,恢復(fù)此番號)渡黃河?xùn)|征,開赴河北抗日前線。毛澤東同志1945年10月7日致柳亞子先生書中說:“初到陜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即謂此闋。1958年12月21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cè)面。文采、風(fēng)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啊!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chǎn)階級。”本篇首次正式公開發(fā)表于《詩刊》1957年1月號。1945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重慶曾手書此詞贈柳亞子先生,11月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據(jù)傳抄件刊出。其后,一些報紙相繼轉(zhuǎn)載。但多有訛誤,不足為據(jù)。1951年1月8日,《文匯報》附刊曾將毛澤東同志贈柳的墨跡制版刊出。 選自《毛澤東詩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沁園春,詞牌名。 (鐘振鐸)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詩簡介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詩,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這是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diào)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采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被譽為唐人五言絕句最佳者。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fā)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表達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譯/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注釋

          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

          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釣:釣魚。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于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于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nèi)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當(dāng)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盡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tài),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于靜態(tài)的描寫,由于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墒牵娙藚s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象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于背景范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致,就越顯得概括夸張。而后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對象,結(jié)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chǎn)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dāng)然也都是雪?墒亲髡卟]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lián)系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dāng)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guān)系最遠的形象聯(lián)系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蒙、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于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后兩部分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煉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致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夸張概括,錯綜地統(tǒng)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shù)特色。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2

          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

          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古詩簡介

          《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作品。這首詞寫駐留塞外的征夫在風(fēng)雪之夜對妻子的思念。上片首先描寫塞外之夜風(fēng)雪交加的典型物候特征,接著寫夢中的情形。夢境的溫馨綺麗和現(xiàn)實的苦寒荒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突出了詞人內(nèi)心的悲苦!叭焙汀疤一ㄔ隆保粚嵰惶,哀樂畢現(xiàn),自然而然地引出三四兩句對虛幻幸福的渴望。下片緊承上片,繼續(xù)寫夢,但卻跌宕曲折,生出新意。即使是夢境也不能久長,令人心煩的畫角聲無端地驚醒了好夢。淚流成冰,既形象地寫出了詞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深,同時也進一步渲染了塞外的苦寒。最后以景語作結(jié),塞馬嘶鳴,殘星大旗,和朔風(fēng)飛雪首尾相應(yīng),為痛苦低沉的詞境注入了蒼涼壯闊的質(zhì)素,具有一種特殊的美感。

          翻譯/譯文

          凜冽的北風(fēng),將三更天還在飄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飛揚。在夢中,相思之人還在迷戀開滿桃花的明月之夜。夢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讓他在美好的夢境中多轉(zhuǎn)一轉(zhuǎn)吧。

          沒有任何征兆,夢中突然聽見了畫角聲,醒來時,淚水已經(jīng)在枕邊結(jié)成了薄薄的一層紅冰。耳中聽到的是塞馬的嘶鳴,眼中看到的是斜掛著殘星的軍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壯闊的景象。

          注釋

          1、朔風(fēng):邊塞外凜冽的北風(fēng)。

          2、倩魂:少女的夢魂,典出唐人小說《離魂記》。此處指作者自己的夢魂。

          3、桃花月:即桃月,農(nóng)歷二月桃花盛開,故稱。此處代指美好的時光。

          4、由他:任他,聽?wèi){他。

          5、好處:指美夢中的景象。

          6、無端:平白無故。

          7、畫角:古代樂器,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

          8、紅冰:淚水結(jié)成的冰,形容感懷之深!堕_元天寶遺事》:“貴妃初承恩召,泣涕登車,時天寒,淚結(jié)為紅冰!

          9、塞馬:邊塞的戰(zhàn)馬。

          10、大旗:軍中的旗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執(zhí)行軍事偵察任務(wù)的途中。是一首以紀夢的藝術(shù)手法,表達離情別恨的詞。

          賞析/鑒賞

          文本賞析

          第一句描寫呼嘯的朔風(fēng)吹起了滿地的落雪,雪雖然停住了,但繼之而來的狂風(fēng)卷起了滿地雪花,這風(fēng)如刀似割,它比下雪更冷十倍,它的來臨使寒冬落雪的氣溫更加凄冷;“三更雪”點明是在夜里下的雪,塞外苦寒,風(fēng)雪之夜,思念故鄉(xiāng)的軍旅之人這時還不能人睡。

          第二句“倩魂猶戀桃花月”,“倩魂”意思是帶著笑意的夢魂。這一句寫軍旅征夫進入夢境,外面呼嘯的寒風(fēng)還在凄緊地吹著,一直思念故鄉(xiāng)的人終于帶著微笑進入了夢境;他仿佛看到,窗下月色溶溶,窗外桃花耀眼,閨中旖旎溫馨的氛圍與風(fēng)光叫人無限依戀。夢境與現(xiàn)實是如此懸殊,作者以“三更雪”與“桃花月”對舉,把風(fēng)雪交加的塞外寒夜與閨中的溫情作了鮮明的對比。“猶戀”兩字承接上句的“朔風(fēng)吹”,表明盡管強勁的朔風(fēng)吹散了滿地的雪花,但吹不散軍旅征夫的思鄉(xiāng)之念,在寒風(fēng)刺骨的深夜,思念之情更加強烈。

          下片,第三、四句,以“夢好”承“桃花月”而發(fā),訴說了遠離故鄉(xiāng)的思家之人,每天鞍馬勞頓,巡邊守地,只有在深夜里才能靜靜地思念故鄉(xiāng)的親人,但寒夜中的夢,有惡夢,也有好夢,今夜正做著好夢,就讓他做下去吧。讓他在夢中多得到一些歡聚的幸福和快樂。詩人在這里用了兩句非常流暢易懂的句子,但投入的感情卻是真切深刻的,充滿了對軍旅征夫的無限同情。希望他多享受好夢的幸福,誰也不要打斷他的夢,這與唐代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刪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寫法十分相近。金昌緒寫了思婦夢往邊地,納蘭性德寫征夫夢回故里,他們難相見,就讓他們在夢中多相會吧!為了這,鳥兒不要啼叫,更不要去相催。

          第五、六句,又接出了“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然而,好夢不長,畫角一聲把征夫從歡聚團圓的夢境中拽回到現(xiàn)實。本來,衛(wèi)戍邊地的軍人,對軍旅中的畫角聲聲習(xí)以贊常,但這時對夢回故里,沉醉入幸福歡樂的夢中人來說,這畫角吹稠太“無端”,“無端”兩字透出了征夫?qū)@畫角的惱恨,對軍營生活的惱恨,也隱隱譴責(zé)了制造這悲歡離合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一聲畫角斷送了他一場幸福夢,他長久地盼望著回到故鄉(xiāng)與親人團聚,但卻很難實現(xiàn)。終于,在夢中他回到了故里和親人中間,征夫禁不住流淌下幸福的淚水,待到畫角一聲夢醒回時,歡聚時的幸福淚水已在枕邊凝結(jié)成為一層薄薄的冰。方千里詩曾道:“情淚滴如冰”。“枕畔紅冰薄”中的“紅冰”兩字,這里指凝成為冰。詩人以“夢好”,“畫角”人手,點出最后的一個“冰”字,把夢境中幸福纏綿情景與現(xiàn)實中的塞外苦寒生活做了鮮明的對比,強烈地抒發(fā)出這無聲之慟。

          最后的兩句詞,“塞馬一聲嘶,殘星照大旗”,繼之畫角,這塞馬一聲嘶,又一次打破了周遭的沉寂,把仍然沉浸于夢境的征夫夢徹底打碎了,從迷惘中醒來的征夫,雖然還留戀著剛才的夢境,但睜眼抬頭時,殘星欲曙,曉風(fēng)吹拂著軍旗,迎來了塞外冰冷的空曠的黎明,使征夫完全回到冰冷的現(xiàn)實生活里。

          這首詞中詩人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把邊地軍旅生活的勞苦艱辛和征夫們對妻室故園的魂牽夢繞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強烈地抒發(fā)出對衛(wèi)戍邊地的征夫們無限同情。在寫夢醒時,連同畫角、塞馬、殘星、大旗,把塞外寒夜中軍旅生活描繪得格外悲涼寂寞,與詞的上片寫夢回故里時的纏綿格調(diào)形成鮮明的對比。

          名家評論

          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北風(fēng)勁吹,寒威凜烈,征人卻做著溫暖的夢。夢醒了,眼前耳畔呈現(xiàn)的是邊塞的景象!

          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在寒風(fēng)凜冽的冬夜,一位少婦懷念軍中的丈夫,并為之夢魂縈繞,忽而仿佛重現(xiàn)了夫婦在一起時花好月圓的良辰美景,忽而又恍惚身去邊塞,尋找日夜思念的他……這又是一闋寫思婦之情的詞。這類題材的作品容易流于纖弱,但容若此作,用‘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這樣剛勁的句子作結(jié),出人意想,自有其獨到之處!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朝代:唐代

          作者:劉長卿

          原文: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翻譯:

          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fēng)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注釋(1)芙蓉山主人: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2)蒼山:青山。(3)白屋:這里說的是詩人投宿的貧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4)犬吠:狗叫。(5)夜歸:晚上歸來。(6)貧:清貧。

          賞析:

          詩詞大意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fēng)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中“日暮”點明時間:傍晚!吧n山遠”,是詩人風(fēng)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天寒白屋貧”: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昂薄鞍住薄柏殹比只ハ嘤骋r,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安耖T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帮L(fēng)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fēng)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fēng)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投宿的順序?qū)懴聛淼摹1磉_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反客為主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詩可謂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其中最后一句“風(fēng)雪夜歸人”甚至為劇作家借用為劇名,遂使此詩在當(dāng)代更為著名。然而對此詩的理解,竊以為問題頗大,通常的講析很難令人信服。

          主要問題是兩個,一是標題,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詩題,何以還要加上“主人”兩字?于是有人以為此乃衍文,“主人”兩字應(yīng)該刪去;二是“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一聯(lián),諸多賞析者都展開神思,想象為:詩人夜宿于芙蓉山某農(nóng)戶家,夜聞農(nóng)家主人雪夜歸來,犬吠人答,所謂:“這些聲音交織成一片,盡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內(nèi),未曾目睹,但從這一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gòu)想出一幅風(fēng)雪人歸的畫面!保ā短圃婅b賞辭典》406頁)此詩不但運用了“反客為主”——出奇制勝的藝術(shù)構(gòu)思,而且還采用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藝術(shù)技巧。由此可見,劉長卿的這首小詩,上聯(lián)寫貶謫中的投宿,重在客觀描寫,下聯(lián)寫投宿時的感受,重在主觀抒發(fā),自然婉轉(zhuǎn),一氣呵成。在表現(xiàn)形式上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彈丸圓美流轉(zhuǎn),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謂脈絡(luò)的跳躍。詩雖全用賦體,然仍意在言外,啟人深思。至此,標題中“主人”兩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這個芙蓉山“主人”,不是別人,正是詩人之自謂也。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作者:鄧牧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江行九折,達江口。轉(zhuǎn)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自橋下入溪行,九折達泉口。凡舟楫往還,視湖上下,頃刻數(shù)十里;非其時,用人力牽挽,則勞而緩焉。初,大溪薄山轉(zhuǎn),巖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臨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雞洞”,相傳鑿石破山,有金雞飛鳴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澀,曳舟不得進,路行六七里,止藥師寺。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越信宿,遂緣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環(huán),遙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蓋澗水爾。桑畦麥隴,高下聯(lián)絡(luò),田家隱翳竹樹,樵童牧豎相征逐,真行圖畫中!欲問地所歷名,則輿夫樸野,不深解吳語,或強然諾,或不應(yīng)所問,率十問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為梁,首尾相嚙,廣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獨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廢者,間有誦聲出廊廡,久聽不知何書,殆所謂《兔園冊》耶?漸上,陟林麓,路益峻,則睨松林在足下;ǚ勰骘L(fēng)起為黃塵,留衣襟不去,他香無是清也。

          越二嶺,首有亭當(dāng)?shù)溃蹠把└]山”字。山勢奧處,仰見天宇,其狹若在陷井;忽出林際,則廓然開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隱秀,翳萬杉間,溪聲繞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華,多留題,不暇讀;相對數(shù)步為漱玉亭,復(fù)泉,竇雖小,可汲,飲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為兩。先朝御書“應(yīng)夢名山”其上,刻石其下,蓋昭陵夢游絕境,詔圖天下名山以進,茲山是也。左折松徑,徑達雪竇;自右折入,中道因橋為亭,曰錦鏡,亭之下為圓池,徑余十丈,橫海棠環(huán)之,花時影注水涘,爛然疑乎錦,故名。度亭支徑亦達寺,而繚曲。主僧少野,有詩聲,具觴豆勞客,相與道錢塘故舊。止余宿;余度詰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巖,流瀑自錦鏡出,瀉落絕壁下潭中,深不可計。林崖端,引手援樹下顧,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練,觸崖石,噴薄如急雪飛下,故其上為飛雪亭。憩亭上,時覺沾醉,清談玄辯,觸喉吻動欲發(fā),無足與云者;坐念平生友,悵然久之。寺前秧田羨衍,山林所環(huán),不異平地。然側(cè)出見在下村落,相去已數(shù)百丈;仰見在山上峰巒,高復(fù)稱此。

          次妙高臺,危石突巖畔,俯視山址環(huán)湊,不見來路。周覽諸山,或紺或蒼;孟者,委弁者,蛟而躍、獸而踞者,覆不可殫狀。遠者晴嵐上浮,若處子光絕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動人;凡陵登,勝觀花焉。

          土人云,又有為小雪竇,為板錫寺,為四明洞天。余興亦盡,不暇登陟矣。

          注釋

          [1]雪竇:山名,四明山支脈最高峰,在今浙江奉化市溪口鎮(zhèn)西北。

          [2]歲癸巳:指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春暮:晚春。

          [3]甬(yǒng)東:古地名,今浙江舟山島。

          [4]游勝最諸山:游覽之美好是眾山中最突出的。

          [5]北口堰(yàn):中間一字原缺;堰,攔水壩。

          [6]之:往。

          [7]橫絕:橫斷,橫跨。

          [8]覆以棟宇:在橋上蓋了亭子;棟宇,泛指房屋、亭閣一類的建筑物。

          [9]“凡舟”三句:謂凡是船只來往,看潮水漲落而上下的,一會兒就行駛幾十里!伴(jí),船槳,此指船。

          [10]“非其時”三句:意謂如果不在漲潮季節(jié),則船只來往靠人力來牽引,就既費力又緩慢!皶r”,季節(jié),指潮汛季節(jié)。 “挽(wǎn)”牽,拉。

          [11]。浩冉

          [12]巖壑(hè)深窈(yǎo):山谷幽深。

          [13]臨:從高處往下靠近。

          [14]若坐垂踵者:好像一個人放下腳坐著。“踵”,腳后跟。

          [15]益:更加。澀(sè):不通暢,指水淺,行船艱難。

          [16]曳(yè):拉,牽引。

          [17]負:背,背靠。

          [18]不類城府:意謂不像那些出入城市官署的和尚;“類”,類似。

          [19]越:過。信宿:連住兩夜。

          [20]畦(qí)、隴:園田間的長條土埂。

          [21]聯(lián)絡(luò):連接。

          [22]牧豎(shù):牧童。征逐:追逐。

          [23]地所歷名:所經(jīng)之處的地名。

          [24]輿夫:轎夫。樸野:質(zhì)樸土氣。

          [25]不深解吳語:不很懂得吳地(今江蘇東部、浙江西部)方言。

          [26]或強然諾:有時勉強答應(yīng)。

          [27]或不應(yīng)所問:有時答非所問;“不應(yīng)”,對不上。

          [28]率:大致、大抵。

          [29]次:接下去,接著。度:過。

          [30]相嚙(niè):相接;“嚙”,咬。

          [31]修:長。且:將近。跬(kuǐ):半步,實指一舉足的距離,等于今稱“一步”。

          [32]野人:指當(dāng)?shù)卮迕。捷甚;輕快得很。

          [33]溪口:地名,即今奉化縣溪口鎮(zhèn)。市:街市。

          [34]間(jiàn):間或,偶而。誦聲:讀書聲。廊廡(wǔ):堂前兩側(cè)的廂房。

          [35]殆:大概!锻脠@冊》:即《兔園策》,唐代人(一說虞世南,一說杜嗣先)編纂的一部書,民間用作啟蒙課本。

          [36]陟(zhì):登,上。林麓:樹林覆蓋的山腳。

          [37]睨(nì):斜看。

          [38]不去:謂花粉不掉落。

          [39]是:指花粉香。

          [40]首:起頭。當(dāng)?shù)溃赫幵诼飞稀?/p>

          [41]髹(xiū)書:用漆涂飾書寫。“髹”,把漆涂在器物上。

          [42]“山勢”三句:謂從山谷抬頭看去,天空狹窄得就像在陷阱中所見一樣!皧W”,深。

          [43]林際:樹林邊緣。

          [44]廓然:廣闊的樣子。

          [45]一瞬:一眨眼;這里有一眼望去的意思。

          [46]不暇:沒有空閑。

          [47]覆:遮蓋。

          [48]竇:孔,這里指泉眼。

          [49]汲(jī):由下往上取水。

          [50]值:正對。所入:所延伸的地方,前方。

          [51]“先朝”五句:據(jù)記載,南宋理宗夢游一處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地方,醒來后下令繪畫天下名山進閱,認為雪竇山就是他夢中所到之處,故親筆寫了“應(yīng)夢名山”四字賜寺刻石!跋瘸,指宋朝。“昭陵”,古代宗廟或墓地的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左方,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右方,稱“穆”。這里“昭陵”是指南宋理宗陵!敖^境”,風(fēng)景最佳的地方!皥D”,畫!捌澤健,此山。

          [52]徑達:直到。雪竇:寺名,唐末始建,初名瀑布觀音禪院,至宋真宗時,賜名雪竇資圣禪寺,是禪宗十剎之一。

          [53]因橋為亭:就著橋蓋了一座亭子。

          [54]徑余十丈:直徑有十丈多。

          [55]“花時”二句:謂海棠花開時節(jié),花影投在水邊,燦爛似錦“注”,投。“水涘(sì)”,水邊!耙(nǐ)”,通“擬”,比擬。

          [56]繚曲:繚繞曲折。

          [57]主僧:主持寺廟的和尚,法號少野。

          [58]有詩聲:謂作詩有點名氣。

          [59]具觴(shāng)豆勞客:準備了酒菜招待客人。 “觴”,酒器。“豆”,盛菜器。“勞”,慰勞。

          [60]錢塘故舊:杭州的老朋友。

          [61]止余宿:留我住一夜。

          [62]度(duó):揣度:估計。詰(jié)旦:第二天早晨。

          [63]不果留:沒有留宿!安还,事情沒有實行。

          [64]右偏:右側(cè)、右邊。

          [65]引手援樹:伸手攀樹。

          [66]練:白絹。

          [67]沾(zhān)醉:大醉,謂為風(fēng)景陶醉。

          [68]清談玄辯:談?wù)摾锨f學(xué)說的話語。

          [69]觸喉吻:指話到了嘴邊;吻,嘴唇。

          [70]無足與云者:沒有夠得上共談的人。

          [71]坐:因。平生:一生,這輩子。

          [72]羨衍:延伸,擴展。

          [73]“山林”句:謂秧田雖在山林圍繞的高處,卻與平地沒有不同。

          [74]高復(fù)稱此:意謂從雪竇寺到山峰的高度同到山下村莊的距離相當(dāng),也有數(shù)百丈!胺Q”,相當(dāng)。

          [75]危石:高聳的巖石。突巖畔:突出在山崖邊。

          [76]環(huán)湊:合攏聚集在一起。

          [77]“周覽”六句:謂環(huán)視眾山,有的黑中透紅,有的山色青綠;像盆盂倒扣的,像古代禮帽的,像蛟龍?zhí)、野獸蹲坐的,不能一一描述。“紺(gàn)”,稍帶紅的黑色!拔(biàn)”,周代的禮帽,用絹做的叫委,用皮革做的叫弁,形狀像倒扣的杯子,前頭高而寬,后面矮而尖。 “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 “踞”(jù)”,蹲坐!皻(dān)”,盡。

          [78]晴嵐(lán):晴天山中的霧氣。

          [79]處子:處女。溢出眉宇:充滿表露于眉額之間。

          [80]陵登:指爬山。

          [81]勝:超過。

          [82]小雪竇:即白巖山。

          [83]四明洞天:在丹水山。白巖山、丹水山都屬于雪竇山。

          賞析

          雪竇,即雪竇山,在今浙江省奉化縣西60里,海拔800米,為四明山的分支。唐代曾在此建寺,原為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今雖廢,但乃有不少景點。

          鄧牧于癸巳(1293)春暮二十四日游雪竇山。這篇游記留下了他的蹤跡,也使我們今天能一睹七百年前的雪竇山的風(fēng)光。

          游記的第一部分,作者用四段文字,記敘由石湖(今江蘇省吳縣盤門西南十里)至雪竇山的行程,約占全文的五分之二。記敘游程,交待行止,使景點所處及周圍環(huán)境了然于紙,也為后來的探奇訪勝者導(dǎo)游,這種筆法已經(jīng)形成我國游記散文的共同特點。但是象本文,開篇在交待行程上就如此潑墨,還是不多見的。

          但細細讀來并不乏味。沿途幾百里,水陸兼程,由石湖起程,舟行二十五里達江,“江行九折達江口”,入溪水又行“九折達泉口”,水淺處,“曳舟不得進”,則“陸行六七里”,經(jīng)兩天兩夜后,又涉小溪大溪,抵達溪口才轉(zhuǎn)入山路。這段樸實的文字,不僅寫出了路途遙遠曲折,而且在長途跋涉中,使人看出作者“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后,就不殫旅途險阻,而“一意孤行”的勃勃興致。

          江浙一帶,素以風(fēng)景優(yōu)美著稱,沿途幾百里,自多奇山異水,一路攬勝,倒也不覺乏累。作者用悠閑的筆調(diào)寫道:“視潮上下,頃刻數(shù)十里”,輕舟飛馳的暢快心情,洋溢在字里行間。一會兒舟行大溪上,深溝險壑,森然可怖。一會兒巨石臨水,“若坐垂踵者”,多么悠閑自在。一會兒溪水環(huán)山,自高處墜入山澗,遠遠望去,猶如自蛇奔赴大壑,氣象萬千。更有“桑畦麥隴,高下聯(lián)絡(luò)”,田家村舍,“隱翳竹樹”,樵夫牧童,追逐嬉戲,頗有些桃花源的味道。作者很想知道這地方的名稱和歷史,無奈村民不諳吳語,無從得知;遺憾的心情正反映了他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此看來,作者對這一段行程不惜筆墨,是有所記而記的,并非閑筆。

          從第五段起轉(zhuǎn)入山路,開始登臨雪竇山。作者著重記敘了雪竇山觀亭,千丈巖觀瀑和妙高臺觀石。

          雪竇山觀亭。作者移步換景。上到第二座山峰,這里景亭棋布,各攬一勝。因此作者沒有把“亭”作為描寫對象,而把鏡頭轉(zhuǎn)向了它們周圍的景物。隱秀亭處是萬杉藏秀;漱玉亭下是甘甜清泉;錦鏡邊海棠圍池,花影映水,燦爛如錦秀;寒華亭內(nèi)題留薈萃,文采精華;大亭上有宋理宗的“應(yīng)夢名山”御筆……一路觀光,美不勝收。

          千丈巖觀瀑。千丈巖,顧名思義,這里崇巖壁立,谷深千丈,是個險峻之地。作者登臨“崖端”,攀樹“下視”,以至“目眩心悸”,歷險逐勝之情躍然紙上。飛雪亭觀瀑,是千丈巖的著名景觀。“初若大練,觸巖石,噴薄如急雪飛下!绷攘仁嘧,寫出了瀑布自崖頂飛瀉潭下的壯觀景象:它自錦鏡直徑十余丈的大園池噴薄而下,始則寬如大練,繼而與巖石相激,珠璣四濺,細若飛雪,紛紛急下。沾濕衣襟,著實讓人心醉!扒橐晕锷(劉勰《文心雕龍·銓賦》),“辭以情發(f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這一驚一喜引發(fā)了作者的感慨。他唇吻翕動,剛要啟口,環(huán)顧四周,竟沒有一個知音,不禁“悵然久之”。他想說什么呢?”此時此刻作者決非是要贊山吟水,他要“清談玄辯”(多指玄妙的哲理)。作者32歲時南宋滅亡,懷著悲憤的心情,拒不出仕;放浪山水以后,逢寓止則“杜門危坐,晝夜為一食”(《洞霄圖志》),以后隱居洞霄宮,也過著“身不衣帛,楮御寒暑”(《伯牙琴》)的清苦生活,直到在超然館無疾坐化,終不改志,走的是一條多么艱險的人生之路啊!雖有謝翱、周密(也是抗節(jié)隱逸之士)二位好友,但都未曾同游,且境況相似……在傷時感遇的慨嘆中,流露出了作者的幽憤與渴望。

          妙高臺觀石。這里山石巖巖,奇形怪狀,作者就極力描摹它們的形象,盛贊它們“自然動人”,遠遠勝過“觀花”。剛才的“悵然”云散了。其實,這種傷時感遇之痛是切膚入髓的,稍有引發(fā),就由衷而出。上文有三處寫到瑯瑯書聲:一處是藥師寺的寺僧讀書聲,一處是溪口大廢宅中傳出“誦聲”,一處是雪竇寺的主僧少野讀詩聲。聽到這些親切的讀書聲,作者不僅駐足諦聽,還要辯析一番,評論一番。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處世之道是修身積學(xué),齊家治國。作者在《逆旅壁記》中說:“余家世相傳,不過書一束。”這位書香了弟對讀書聲倍感親切與驚喜,正反映了他雖身在山水,但終難忘情于世事人道?梢,寄身荒野乃是出于無奈。作者惟恐沒有人懂得他的.心曲,特將自己的文集命名為《伯牙琴》,大概就是耿耿于此吧。

          鄧牧在自敘傳中說:“以文字請,每一篇出爭傳頌之,非其人求之厚饋弗為!蔽覀儾槐貙λ魅『耩伡右院穹牵铱此麑ψ约旱奈淖质呛蔚鹊淖灾。總觀全文,作者很善于把握景物的特點:雪竇山的亭,千丈巖的瀑,妙高臺的石,各具特色。閩浙一帶,三江九溪,蒼山與碧水,總是相依相伴,雪竇山更是如此。但作者寫水,各擇其妙:或?qū)懶,如“白蛇蜿蜒”;或(qū)懧,“溪聲繞亭”;或?qū)懳,“飲之甘”;或(qū)憚,“大溪薄山轉(zhuǎn)”;或?qū)戩o,“花時影注水中”;總之,使人領(lǐng)略到每一景物的獨勝之處。

          作者描摹景物的形態(tài),不拘一格。妙高臺的山石:色,“或紺(gān微帶紅的黑色)或蒼”。形,有的象扣著的盂;有的象丟棄的帽子,委屈地躺在地上;有的象蛟跳躍;有的象獸蹲踞。遠處的山峰,“青嵐上浮,若處子光艷溢出眉宇”--青靄繚繞,陽光穿射,色彩繽紛,簡直象個蛾眉秀目,脈脈含情的少女,再美的花也比不上。這段不足百字的景物描寫,竟川了動情結(jié)合,比喻擬人,遠眺近觀,對比襯托……直到窮形盡相方才收筆,如此的精細酣暢。

          寄情于景,寓志于物,是我國游記散文的傳統(tǒng),到唐宋時期,已經(jīng)達到“物我雙會”的境界。本文作者把自己的傷時感懷都融注在景物之中,自然而親切,令人心領(lǐng)神會。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原文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jié)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翻譯

          雪花打在竹叢和樹枝上,不時發(fā)出沙沙響聲;濃密的雪片從空中飄落下來,聚集在地面上。

          嶺頭的梅花已經(jīng)凋謝,現(xiàn)在又好像重新開放了;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卻又結(jié)成寒冰。

          要把馴養(yǎng)的小鹿栓牢,嚴防它們亂跑而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嘗、吟詩。

          可以將春雪同春雨的功勞相比;春雪過后,松間小路上的莓苔,將會更加濃密。

          注釋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無聲。

          散:飄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結(jié)、凝聚,指飄落后的雪。

          重妝蕊:指雪凝結(jié)在花謝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開放了一樣。

          巖水: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兒:馴養(yǎng)的小鹿。

          獵客:打獵的人。

          鼎:古時一種炊器,多為三足兩耳的青銅制品。

          僧:和尚。

          雨:滋潤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勞。

          莓:植物名,果實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莖、葉的區(qū)別不明顯,生在潮濕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詠雪詩,緊扣詩題中的“春日"、“山中"描繪,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huán)境狀況,形成了一幅別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圖。

          首聯(lián)第一句寫春雪落竹叢,“無聲”之中仿佛“有聲",把春雪的那種溫柔,纏綿和細密,寫的惟妙惟肖,韻昧很濃。首聯(lián)第二句寫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態(tài),把雪花密而無聲的那種狀態(tài)寫的十分逼真,“散”和“凝”這一組反義詞同時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從狀態(tài)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點,矛盾而又統(tǒng)一,這樣的雪才富有特色。

          頷聯(lián),第三句中的“重妝蕊",“妝蕊”本就是用來描寫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對的卻是雪白潔凈的雪花,冬天剛剛過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這里點睛一筆,生動地再現(xiàn)了春雪綴滿枝頭,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與“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千古名句有異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卻結(jié)冰",寫出了春雪帶來的春寒,連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結(jié)冰,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再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天氣狀況,為當(dāng)時景色的大環(huán)境坐下了鋪墊,不得不說,作者在詞語的拿捏,內(nèi)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頸聯(lián),第五、六兩句則是平鋪直敘地描寫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動:系鹿防獵客、添茶候吟僧?此破掌胀ㄍǖ泥l(xiāng)家活動,卻在這里賦予了雪景的一種動感,動靜結(jié)合,從樸實中見真感情,使整篇詩欣賞起來更富有真實感,同時也增強了詩歌的可讀性,充分體現(xiàn)了山村農(nóng)家的特點,詩中所描繪的這幅春日雪景也因這生動的農(nóng)家描寫而顯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聯(lián)寫春雪滋潤萬物的功力可以與春雨相等,給山間松徑帶來一片生機。春雨素來有“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贊美,而此處,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個字將春雪對大地做的貢獻直接提升到了與春雨等價的高度,表達了作者對春雪的無盡喜愛與贊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徑”和“莓苔”兩個意象將春雪所作的貢獻具體化,正是因為春雪的滋潤,這兩種植物才會“又一層”,更加有力地論證了作者的觀點,在此處,也可見作者邏輯之嚴謹,思維之緊密。全詩以寫景為主,雖無華麗之辭藻,卻有真實之感情,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閑適、淡泊的特色,全詩讀來朗朗上口,讀者細細品味之時,腦袋中就能浮現(xiàn)出那樣一番雪景,雪景無限風(fēng)光,著實令人神往。

          創(chuàng)作背景

          詩人身處唐末亂世,王室的生活則越來越奢侈糜。.百姓們處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境地。詩人一生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對勞動人民和現(xiàn)實生活有廣泛的接觸。他作此詩,實際上是借此鄉(xiāng)村美景,反襯亂世不平,從中可以品味出詩人對下層人民的關(guān)注和同情。

        【雪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雪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雪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4-23

        雪望原文翻譯及賞析12-30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30

        《江雪》原文及翻譯賞析01-07

        《夜雪》原文、翻譯及賞析11-12

        《江雪》原文翻譯及賞析06-01

        《江雪》原文及翻譯賞析03-02

        《沁園春·雪》原文及翻譯賞析02-16

        雪梅香原文翻譯及賞析07-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