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高一下冊《再別康橋》教案

        時間:2021-04-09 17:29:22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下冊《再別康橋》教案

          高一下冊《再別康橋》教案一

          【教學目的】

        高一下冊《再別康橋》教案

          1、引導學生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體味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之情。

          2、引導學生體味詩中的意象美。

          3、當堂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1、詩情的領悟是難點與教學的重點。

          2、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教學設想】

          以誦讀為主,以課件貫穿始終,集音樂、畫面、相片、朗誦等視聽手段為一體,充分感受詩歌的優美境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1~2分)

          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又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還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么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解釋:康橋=劍橋=Gambriage)

          然后問學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學生會說出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播放大學圖片。讓學生指出劍橋大學,引出對徐志摩的介紹。

          二、徐志摩個人資料(5分)

          (課件介紹)

          (簡要情況──康橋情結,由此引出對《再別康橋》的示范朗誦。)

          三、欣賞配樂朗讀《再別康橋》,先讓學生讀,再用范讀,學生能找出差距(5分)

          四、朗讀直至背誦全詩(配樂)(10分)

          五、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導學生把握詩中的意象(提問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讓他們說出這是為什么──有詩人的情感融入;再讓學生分析這些意象分別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進而由教師總結出意象的含義──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的戀情。他甚至想永遠留在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全詩通過這些意象構筑了夢幻般的氛圍,如一首小夜曲,讓人如癡如醉。

          (配合板書……)

          六、課后小結(1分)

          “作詩本乎情景,孤不自成,兩不相背!澳嗽娭剑槟嗽娭撸汉隙鵀樵娨詳笛远y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

          ──(選自謝榛《四溟詩話》)

          七、課后作業(1分)

          1、每人寫一首小詩,借景物抒發某種感情。

          2、選學徐的其它詩歌。

          八、結束語

          《偶然》徐志摩。

          高一下冊《再別康橋》教案二

          【教學目的】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會新詩的鑒賞方法。

          3、學會朗讀。

          【教學重點】

          1、詩人情感的把握。

          2、學會朗讀。

          【教學方法】

          誦讀吟詠法,比較法,自我感悟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自古寫離別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如: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蓖醪摹端投派俑问裰荨罚骸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蓖醪g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崩畎椎摹顿浲魝悺罚骸袄畎壮酥蹖⒂,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么不一樣呢?

          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也是徐志摩這首詩的亮點。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心。

          二、朗誦《再別康橋》

          1、先叫一名學生朗讀,點出生字生詞: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長蒿(gāo) 漫溯(sù) 笙簫(xiāo)

          載: zǎi 一年半載

          zài 載歌載舞 裝載 登載

          斑斕(瀾、闌)

          2、老師配樂朗讀。

          3、學生自由讀。

          4、全班齊讀。

          三、介紹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詩》《猛虎集》《云游集》等。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禈,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禈虻腵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岛拥乃_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于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教師分章節賞析詩歌

          方式:學生自己找出最喜歡的一句或一節詩歌,賞析,老師點撥并進行朗讀指導。

          第一節:

          三個“輕輕地”:難舍難分,奠定全文基調,輕柔纏綿。

          第二節:

          新娘:對康橋的無限喜愛與眷戀。

          艷影:不僅蕩漾在水中,也蕩漾在詩人心中。

          第三節:

          招搖:康橋對詩人的歡迎。

          板書:

          康橋 互相依戀

          甘心:詩人對康橋的依戀詩人。

          第四節:

          潭:拜倫潭。在康橋的上游,相傳拜倫曾在那游玩。榆樹濃陰覆蓋著的清泉倒映著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斕,富有詩意。

          第五節:

          詩人似乎已經忘記他要離別了,情不自禁泛舟去尋“彩虹般的夢”,游玩到很晚才歸來, 李清照也曾有詩句“興盡晚回舟”,可見詩人非?鞓贰w途中看見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情不自禁放歌,可見詩人快樂到極點。

          第六節:

          想到要和康橋離別,詩人情緒低落下來,只能悄悄吹奏”別離的笙蕭”,在沉默中體會離別的滋味。連康橋的夏蟲也似乎感受到了離別的不舍,也為詩人的離去而沉默了。此時無聲勝有聲。

          板書:

          沉默 康橋

          第七節:

          “悄悄地”表明詩人不愿也不舍破壞心愛的康橋的氛圍和情境。

          “不帶走一片云彩”:詩人既不愿破壞康橋的完整,也寫出了詩人的瀟灑。

          美麗康橋,讓詩人情不自禁喜歡上它,也恰恰由于詩人心中充滿愛意,康橋才在詩人眼里顯得更加秀麗。以至詩人說出:“康河,我敢說,是世界上最秀麗的一條水。”(《我所知道的康橋》)

          但盡管詩人非常喜歡康橋,他還是“不帶走一片云彩”地走了,走得是既纏綿又瀟灑。

          板書:

          再別康橋──纏綿而瀟灑

          五、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詩歌離不開“意象”,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以粉筆、板擦等為例)

          意象=物+情(寫入作品中的物與情的結合而形成意象)

          1、作品中的“物”都是帶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耙磺芯罢Z皆情語。”(清·王國維)

          2、我們鑒賞詩歌,就可以從詩中的“景”、“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即“旨”。物→情→旨。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我們重點鑒賞“柳”這個意象。

          “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離別詩中經常出現“柳”這一意象,因“柳”與“留”諧音,來表達惜別之情。可見,以“柳”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舉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六、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

          七、感受音樂美

          (先放配樂朗誦學生感悟,再分男女誦讀,然后叫一個學生誦讀)

          八、結語

          有人說,《再別康橋》像一首歌,不,歌太鏗鏘了;有人說,《再別康橋》像一顆鉆石,不,鉆石太璀璨了;有人說,《再別康橋》像一條彩虹,不,彩虹太斑斕了;有人說,《再別康橋》像一個夢,不,夢太縹緲了。那么,《再別康橋》像什么呢?我只能說它美得讓我無法形容,怎么讀也把玩不夠,欣賞不透。

        【高一下冊《再別康橋》教案】相關文章:

        詩歌《再別康橋》教案08-30

        再別康橋教案精選08-29

        《再別康橋》教案優秀08-28

        再別康橋的教案優秀08-31

        詩歌再別康橋 優秀教案08-30

        再別康橋的優秀教案08-29

        再別康橋說課教案范文09-01

        《再別康橋》教案匯編15篇02-18

        《再別康橋》教案(通用15篇)01-12

        《再別康橋》教案集合15篇02-1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只有国产99有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欧美韩国日本国产v | 亚洲一级性爱片免费观看 | 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