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鍵。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
2、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tài)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這里是一座平靜的小鎮(zhèn),
也曾經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廠;
這里見證著人性的墮落,
也凝結著一個民族的苦難;
這里是人類歷史無法跳過的一頁,
這里是奧斯維辛。(板書課題)
二、背景簡介
這篇新聞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二戰(zhàn)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fā)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
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位于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姆萊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二戰(zhàn)結束時,整個集中營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營內采用毒氣室等各種方法屠殺、虐待囚犯,5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于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達250萬。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圖片展示)
三、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按新聞的導語、背景、主體、結語幾方面概括一下這篇新聞的內容。
提示:一、導語:布熱金卡陽光明媚但曾是人間地獄(1~3)。
二、背景:引 入奧斯維辛背景材料介紹奧斯維辛可怕的歷史(4~6)。
三、主體:隨參觀者腳步而行(7~15)。
四、結語:再次強調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16)。
2、這篇新聞有沒有寫到有關奧斯維辛新的事件呢?從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提示:本新聞并沒有寫有關奧斯維辛集中營新的事件。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
3、既然“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為什么作者還要去報道?說說你對標題的.理解。
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奧斯維辛太出名了,人們已經了解了它很多東西,的確是沒有什么新聞可供報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沒有新聞,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奧斯維辛雖然是沒有什么新鮮東西了,但每一個參觀者進來了都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震驚和窒息,驅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
4、那么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5、找出本新聞描述參觀者行動、神態(tài)的語句,體驗他們的心中感受。
四、精讀課文
1、文章一開始描述了奧斯維辛現在的情景: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墒菫槭裁醋髡邊s說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場噩夢”?
提示:不協調的事物疊合在一起 。 作者無一字控訴,可是由此所體現出的強烈憤懣的感情,讓讀者感到無比壓抑。
2、文章開頭寫“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結尾又寫道“這里陽光明媚,綠樹成蔭……”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1.結構上:首尾呼應,顯得文章首尾連貫,渾然一體。
2.寫法上:以樂景襯哀情。
3. 內容上:突出文章主題,表達出了對法西斯殘暴行為的憤怒控訴,對受害者的哀悼,對歷史的反思。
3、如何理解“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這個細節(jié)?
提示: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4.為什么對于參觀者來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
提示:作禱告,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殺人者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無辜的人們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5、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fā)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怎么理解這個細節(jié)?
寫法指導
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1.從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詞語的含義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從分析句子的結構入手。
有許多句子,分析其結構,如果是單句,先找準主、謂、賓,如果是復句,先找準其第一層,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從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對理解句子的含意至關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體地說,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總領句,就要結合其領起的范圍作答;如果是總結句,就要結合起總結的范圍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過渡句,就要聯系其承上啟下的文字作分析。這種方法的本質,就是分析相氐撓錁場
4.從分析其表達意圖入手。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理解那些在表達上有特色的句子。
5.從分析藝術手法入手。
用這種方法分析,便帶有鑒賞的性質。
五、深層分析
1、《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與我們常見的新聞有什么不同?
比較的方面一般報道《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時效性最新發(fā)生時效性不強
報道內容已發(fā)生的事件個人感受
情感傾向客觀個人情感濃厚
2、這篇新聞的主題是什么?
本文作者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抒發(fā)了對德國殘酷暴行的沉重控訴,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平與祥和的向往。同時,也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
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為什么成為新聞史佳作?
(1)突破新聞“客觀報道”“零度寫作”原則。
(2)著眼細節(jié),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
(3)在恐怖與快樂、戰(zhàn)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
六、拓展延伸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guī)模屠殺,火燒南京城7周之久,遇難者達30萬以上。
(圖片展示)
盡管遺忘的誘惑是巨大的,但我們絕不能屈服,牢記是我們的道義和責任。 ——施羅德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勇于自我反省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原諒和尊重。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09-10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案01-17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教案設計12-16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說課稿11-08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12-16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教學反思11-07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反思11-23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12-14
高一語文《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說課稿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