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送別》語文教案
教學(xué)目標:
1、充分領(lǐng)會本文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景物描寫與主人公的離愁別恨天然渾成)
2、富于文采的戲曲語言。
3、人物之美、意境之美
———————————導(dǎo)入:
師:你們認識幾個寫愁高手?
(生:………)
師:對,他們都是寫愁高手。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物象,都饒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將愁變成了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又將愁變成隨水而流的東西(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李清照又進一步將愁搬上了船(只恐雙溪舴艋(zemeng)舟,載不動,許多愁),王實甫則把愁裝在了車上(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都很自然貼切,不著痕跡,且均意境完整。
———————————分析過程:
。ㄕ垖W(xué)生先對照課本注解一熟悉一下《西廂記》的大致情節(jié)。)————————弄清他們是事實/法定、包辦/自由婚姻?
1、景物描寫與主人公的離愁別恨渾成天然
[端正好]: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時節(jié)特征的景物,襯托出鶯鶯為離別別緒。后兩句是鶯鶯自問自答。(也許學(xué)生會傻乎乎地認為經(jīng)霜的葉子怎么會和鶯鶯有關(guān)系呢?這就是典型的只看到景,而看不到為離別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淚的情)全篇句句是景,只一“淚”字是情,但就這么一個“淚”,是所有的景物都閃耀著別離的淚光。這樣蕭瑟的秋景與悲凄的心境化而為一,創(chuàng)造了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可以結(jié)合相似的情景交融來講解:
。1)、歐陽修:“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2)、馬致遠的《秋思》前面的每個景都和“斷腸人在天涯”融為一體,同樣是在秋天,同樣是一個人,如果他是在等心愛的人前來約會,估計前面的景就不能再是‘枯藤老樹昏鴉’了。(老師可以在這里,不妨讓學(xué)生即興創(chuàng)作,讓他們結(jié)合自己的情,去尋找貼切的景來表達。)
。3)、小結(jié):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一煞]的景物描寫也和主人公的離愁別恨渾成天然
以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fēng),構(gòu)成一幅深秋郊外黃昏的畫面。[一煞]與[端正好]兩相輝映(甚至氣氛更加蕭瑟更加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寫出她悵然癡立、極目遠送———————欲見卻不能的惆悵和欲離卻不忍的的眷念!跋﹃柟诺罒o人語,禾黍(shu)秋風(fēng)聽馬嘶”,“夕陽”一句,看似平易,其實含情極深。日夕薄暮,本是當(dāng)歸之時,而今卻揮袂(mei)遠別,人何以堪!一個“古”字,不但平添了許多蒼涼況味,而且把別離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盁o人語”,原來還有竊竊私欲,現(xiàn)在卻歸于一片寂靜。偏偏這時候從張生所在之地傳來馬的嘶鳴聲,聽到馬的叫聲而見不到騎馬遠去的親人,她的心情可想而知。ā靶σ饕饕惶巵恚尢涮洫氉詺w”),并與[滾繡球]曲中“恨不倩(讓)疏林掛住斜陽”互相照應(yīng)。
[收尾]以“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再次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
中還有其他幾處的景物點染。這就自始至終、相當(dāng)完美地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和環(huán)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附————————記載:作者寫至“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燕南飛”時,構(gòu)思甚苦,思竭仆地,遂死?梢妵I心瀝血之苦。
人稱:《長亭送別》是寫離愁別恨的絕唱。
2、富于文采的`戲曲語言
(1)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人統(tǒng)計,全劇運用的修辭手法達到三十四種,你們可以不妨試著找一下)有比喻、夸張、用典、對比、對偶、排比、反復(fù)、疊音、設(shè)問等等
如、[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藝術(shù)效果?
排比手法;五個疊詞;排比和疊音詞的運用造成了音節(jié)和聲韻的回環(huán)流轉(zhuǎn),產(chǎn)生了“一唱三嘆”的藝術(shù)效果。(戲劇更重要的是給人聽的一種文學(xué)語言。)
如“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夸張
“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夸張,與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同。
“將來的酒和食………”————————比喻夸張
“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五岳低”———————比喻夸張
“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夸張用典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比喻對比夸張引用
。2)、融古典詩詞和民間口語為一體:
如“碧云天,黃花地……”化用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引用蘇軾《滿庭芳》的原句。
“未飲心先醉”化用柳永《訴衷情近》“未飲心如醉”
“一春魚燕無消息”來自秦觀的《鷓鴣天》;
“伯勞東去燕西飛”來自樂府詩《東飛伯勞歌》;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一句化用的是誰的詩句?范仲淹《蘇幕遮》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3、人物之美
王實甫的戲曲語言以富于文采為特色。其實不僅富于曲詞之美,還有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并且和諧統(tǒng)一,這在《長亭送別》一折中尤為突出。
。1)、張生
如張生初見鶯鶯的感慨:“怎當(dāng)她臨秋波那一轉(zhuǎn),便是鐵石心人,也意惹情遷!”聞其聲如見其人。
如“我見他擱淚汪汪不敢垂……”—————寫張生暗暗流淚。(師:一可以看出張生對鶯鶯的愛。有詩為證—————————‘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她愛的深沉!’二是可能作為女婿的感情是不能當(dāng)著丈母娘的面過分流露,因此在那里偷偷的抹眼淚,著實生動親切!)
。2)、崔鶯鶯
如崔鶯鶯的情態(tài):金釧之松、玉肌之減、懶于梳妝、昏沉思睡、衫袖溫淚、斜簽筵席、愁眉頻蹙——————————無論哪一種情態(tài),
其本質(zhì)都是一種情感的表現(xiàn)。
[滾繡球]中哪些詞極力體現(xiàn)出主人公難分難舍的心情?
每一句都有:遲、疾、難系、掛、迍迍、快快、早、松、減等。
[五煞]對張生的生活的關(guān)心,千叮萬囑,真情自現(xiàn)
(3)、紅娘
每個看過《西廂記》的人,都會喜歡她。不用說別的,單看她的名字,就禁不住讓人喜歡!
4、意境之美
。ɡ蠋熆梢跃拖矚g的曲詞任自己的愛好給學(xué)生講解)。
如昨宵銹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
5、小結(jié)
。1)、結(jié)構(gòu)層次
《長亭送別》一折戲因系老夫人以“相國門第不招白衣女婿”為由,硬逼張生赴京趕考,得中狀元后才得與鶯鶯完婚之故,恩愛情人的分手才顯得特別纏綿感人。
戲由三個緊密銜接的場面組成:一、趕赴長亭;二、長亭餞(jian)別;三、臨別叮囑;四、(夫妻)殘照離別。對應(yīng)的感情變化:痛————(怨)恨————怕————念三個場面,共十九支曲文,將藝術(shù)觸角伸展到人物的心靈深處,集中刻畫了鶯鶯送行時的細致復(fù)雜的心境意緒。
(2)、本文的主題是什么?歌頌真誠的愛情,表現(xiàn)反封建、輕名利的思想。
———————————布置作業(yè),可以讓老師比較放心。
1、(1)、耍孩兒的三個典故
“紅淚”現(xiàn)指悲傷女子流的淚。
“司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
“伯勞東去燕西飛”亦系用典,化用了樂府詩《東飛伯勞歌》中的詩句
(2)、[滿庭芳]中用了幾個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運用孟光獻飯的典故,是表現(xiàn)崔鶯鶯對張生的體貼之心;運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現(xiàn)崔鶯鶯對張生的愛之深切。(還記的老師曾經(jīng)給你們的舒婷的一句詩歌:與其在懸崖上,望斷千年,不如在你的懷里,痛哭一晚!)
。3)、[二煞]中所用是幾個典故?三個典故,見課本
2、、“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一段曲文,三處處化引了古詩文語句,下列不屬此列的一項是:D(該句寫的是亡國之痛,不是離別之愁)
A、“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
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
C、“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柳永《雨霖鈴
D、“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煜《浪淘沙令》
3、通假字
卻(。└媪讼嗨蓟乇,破題兒又早別離
4、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C“合著”也算是)
A、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端飯的盤子)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相守)
B、雖然眼底人千里(眼前)趁路程節(jié)飲食(趕)
C、也合著俺夫妻們共桌而食(和著)尋思起就里(內(nèi)中的實際情況)
D、一遞一氣長吁氣(交替)再休似此處棲遲(留戀)
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題材,最早來源于元稹的自傳體傳奇小說《鶯鶯傳》,金人董解元曾將其改編成說唱文學(xué)作品,至于后來把這個愛情故事精心加工成《西廂記》,流傳甚廣,已經(jīng)到了元代。本文所要破析的紅娘形象,便出自元人王實甫之手。
我曾經(jīng)苦苦思索過一個問題:紅娘作為相國府一個無足輕重的下人,在家里應(yīng)該是毫無地位、更不可能有什么發(fā)言權(quán)的,但是她居然有膽量冒著治家甚嚴的老夫人之大不韋,一而再、再而三地協(xié)助小姐,甚至在小姐約了張生出來見面又反悔之后言辭批評小姐不守信用以促成兩人結(jié)合的舉動,讓人覺得實非一個應(yīng)該逆來順受的丫鬟可為,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紅娘如此積極促成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喜?
以我之見,紅娘的性格因素是導(dǎo)致她這些行為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在張生第一次見到紅娘時說:“小生姓張,名珙……并不曾娶妻”,“小姐常出來么”紅娘馬上回應(yīng):“誰問你來?”,“先生是讀書人,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壬(xí)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理,不干己事,何故用心?今后得問的問,不得問的休胡說!币幌捈葥尠琢藦埳拿笆В纸逃(xùn)了他要收斂起自己的不軌意圖。在這場對話中,紅娘絲毫沒有顧忌到自己的丫環(huán)身份,完全以一個先生的口吻來教訓(xùn)學(xué)生的不是,性格爽利,心直口快。在那種封建社會里,女子見了陌生男子只有退避三舍,紅娘非但沒有躲避,反而大聲斥責(zé),這就說明了她絕非軟弱見不得場面的普通丫環(huán)。所以,這種敢做敢為的性格就為她后來當(dāng)面指斥老夫人的賴婚埋下了伏筆。其次,紅娘除了性格爽快,還兼有極強烈的同情心和善于謀略的優(yōu)點,這從她探望病中的張生回來向小姐復(fù)述情況可以看出,“張生近間,面顏,瘦得來實在難看,……黃昏清旦,望東墻淹淚眼”,看到張生的病情,她實在不忍心再按照老夫人的吩咐嚴加看管小姐,而是自作主張地用夸大的言辭來形容張生的病情,促使小姐自覺自愿地前去探視。這段話有謀有略,果然收到了預(yù)期效果,崔鶯鶯吩咐紅娘說:將描筆兒過來,寫道“待月西廂下,迎風(fēng)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約張生花園內(nèi)見面,開始主動推動故事情節(jié)一步步向前發(fā)展。上述的優(yōu)秀品格決定了紅娘對小姐的追求婚姻自由不忍心也不可能袖手旁觀,置之不理。紅娘有正義感、明辨是非、并且她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封建教育(從她對小姐說你那簡帖“上面的字我又不認得”可得證實),故是不管什么等級觀念、“門當(dāng)戶對”、“三綱五常”的,在紅娘看來,只要是雙方你情我愿,就應(yīng)該有結(jié)合的自由。雖然她也曾教訓(xùn)張生說:男女授受不親,但實際上她只是用這種方式應(yīng)景而已。一旦有打破傳統(tǒng)的需要,她是不會用封建禮教來束縛自己的,這點可以從她后來決心幫助崔鶯鶯之時,根本都未思考到是否違反道德倫理看出。紅娘熱愛自由,贊美自由,這種品格的力量甚至使得她超越了自身的地位,以下犯上,在東窗事發(fā)遭受家法懲罰的時候振振有詞地為自己和小姐辯護,直言不諱地說:“非是張生小姐紅娘之罪,乃夫人之過也!薄澳肯吕戏蛉巳舨幌⑵涫,一來辱沒相國家譜;二來張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莫若恕其小過,成就大事”。在這場和老夫人的論戰(zhàn)中,紅娘把追求自由的目標轉(zhuǎn)化成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用雄辯的語言分析當(dāng)前形勢,指出究竟是誰造成今天這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導(dǎo)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與了這廝吧”(老夫人語),老夫人開始走上妥協(xié)的道路,
全劇最終也獲得大團圓的結(jié)局。
紅娘是個地位卑微的仆人,但是,這并不代表她性格也卑微粗俗,相反,紅娘品質(zhì)高貴,有勇有謀,全力支持崔鶯鶯追求自由,這實質(zhì)上是她追求自身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只不過作者并沒有賦予她追求自由的機會,故而她追求自由的方式只能是間接的,只能是通過幫助小姐追求愛情自由來體現(xiàn)的。盡管受到其所處的歷史條件所限制,紅娘的追求始終是一種簡單的、懵懂的自發(fā)行為,這個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還是成了《西廂記》里極為鮮明的一個亮點。
《紅樓夢》里的司棋,在和潘又安的戀情暴露又聞知對方逃跑之后,觸墻而死,我想,如果換作紅娘,可能采取的行動就是緊緊追趕情人而去,而不是消極地結(jié)束一切了。
【《長亭送別》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長亭送別》 的教案04-09
《長亭送別》 教案04-09
《長亭送別》教案06-01
《長亭送別》教案及練習(xí)07-30
長亭送別教案03-17
《長亭送別》說課稿教案01-02
長亭送別鑒賞教案06-09
《長亭送別》的教案范文11-18
《長亭送別》教案范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