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時間:2024-12-10 11:04:33 敏冰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精選7篇)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1

          活動目標:

          1、在打擊樂演奏活動中,進一步學會控制和協調。并用自己固定的節奏型隨音樂演奏

          2、在掌握"馬蹄聲"與"歡呼聲"兩種節奏類型的基礎上,集體討論配樂方案并演奏。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欣賞歌曲"小牧民"。

          2、打擊樂器:鈴鼓、串鈴等。

          活動過程:

          1、重復欣賞歌曲:"小牧民",并與幼兒一起拍節奏。1~16小節:拍"馬蹄聲"17~~20小節:拍"歡呼聲"節奏,21~~22小節:拍"馬蹄聲"節奏,最后小姐按節拍表示結束(×/×/×/×—/)

          2、討論配樂器

          (1)小牧民騎著馬跑來,用什么樂器呢?

          集體探索并嘗試演奏。(鈴鼓、串鈴等)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興,用什么樂器表示呢?

          3、練習演奏

          (1)教師指揮,幼兒做現有樂器的模仿動作。練習過程中,提醒幼兒要保持節奏速度,與集體保持協調一致(尤其是"馬蹄聲"節奏)

          (2)用樂器演奏,提醒演奏鈴鼓、串鈴的小朋友,要用手腕用力。

          (3)交換座位,看指揮自由選擇樂器演奏。

          教后感:在打擊"馬蹄聲"與"歡呼聲"兩種節奏類型時,幼兒還不能分辨清楚。演奏起來較困難。今后要讓幼兒多學習。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非常動聽的曲子,講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騎馬飛奔、高聲歡呼的情景。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動腦,氣氛活躍。對于音樂情緒的把握,音樂節奏的把握,孩子們有著較強的理解能力。不僅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而且還給予了孩子一個創造的機會,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給孩子一些創造的機會嗎?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掌握歌曲旋律。

          2、通過欣賞歌曲,感受樂曲旋律及其歡樂活潑的性質,體會音樂所表現的.意境。

          3、努力保持自己聲部的節奏。

          活動準備:

          1、欣賞歌曲"小牧民"。

          2、打擊樂器:鈴鼓、串鈴等。

          活動過程:

          1、重復欣賞歌曲:"小牧民"

          2、學習掌握×× ××/×× ××/節奏型。

          (1)聽老師用鈴鼓拍出×× ××/×× ××/節奏型,說出是誰來了,怎么來的。(一位小牧民騎著馬由遠而近地跑來了。)

          (2)將自己聽到的馬蹄聲拍出來。

          (3)隨音樂拍"馬蹄聲節奏"。

          (4)用嘴模仿馬蹄聲噠 噠/噠 噠/。

          3、教師在喲額拍×× ××/ ×× ××/節奏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個小節月其他旋律節奏的不同。

          (1)體會小牧民來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樣表示。(如高聲喊"啊"等)

          (2)用歡呼聲表示小牧民激動的心情。

          (3)用動作表示小牧民激動的心情,教師斑竹幼兒歸納出節奏型。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3

          教學目標:

          1、讓孩子體會樂曲愉悅活潑的性質。

          2、使孩子能依照不一樣的節拍選取樂器,并初步懂得識圖譜演奏。

          3、啟發孩子興致,培育孩子熱愛Music的感情。

          教學預備

          節拍譜、Music磁帶、小手小腳標識、樂器標識及雙響筒、沙球、鈴鼓。

          教學內容

          一、欣賞歌曲,熟識旋律

          1、今日教師帶給你們1首樂曲,請你們來聽聽,聽罷以后,哪一個孩子來告知教師,你聽見歌里唱了些啥?

          (放磁帶2遍)

          :這一首歌是一個較少數量民族的樂曲,歌里述說的是個生活在草原上的`孩子,他在放羊時看見草兒青青,牛羊肥肥,內心尤其高興,實在是看在眼中,喜在內心啊。

          2、這一首歌給你啥感覺?

          這首愉悅活潑的歌名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識譜選取肢體動作

          1、它亦能用美妙的樂器來演奏哩!看,這就是它的節拍譜。

          (幼兒教師展示節拍譜)

          ⑴看,你在圖譜上找著了幾種不一樣的色彩?

          ⑵為何是四種色彩?你們有沒發現啥?(“××”用跺腳,“××××”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協作)

          ⑶另外還有沒發現特殊的地方?(講合奏)

          2、幼兒教師清唱,孩子用肢體動作來打節拍。

          匯總:每的1、拍均是重拍,拍手1、拍要重,后方要輕,跺腳亦是,扭一扭的孩子要尤其留意,要先拍拍再扭,拍手亦要留意在那一×的地方拍。

          3、幼兒教師清唱,孩子用肢體動作來打節拍。

          師:這1遍果真提高非常大,有輕有重以后美妙許多哩!但,另外還有沒發現哪個地方打的不是過于好?

          (要點練習一下合奏的部分)

          4、叫我們跟著Music一塊兒來演奏一下。

          5、好好聽,還想再聽你們來1遍,行嗎?

          三、用樂器來演奏

          1、看你們的小凳子下方,教師帶給你們啥?你們認知它嗎?誰來推薦一下你小凳子下方的它?

          (首要推薦樂器名稱合它的使用方式,留意點)

          2、輕輕拿起你的樂器孩子,我們來用它來演奏。

          預備好了么?

          3、互換樂器演奏。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4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旋律節奏及其歡快活潑的性質,體會音樂所表現的意境。

          2、學會看節奏譜,正確地運用樂器完整地演奏。

          3、在打擊樂活動中,進一步學會控制和協調并用自己固定的節奏隨音樂演奏,始終保持自己的聲部。

          活動準備:

          1、《小牧民》的磁帶、節奏譜、錄音機。

          2、雙響筒、鈴鼓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欣賞后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好象看到了什么?點出曲子的名字是《小牧民》。

          二、分析樂句,感受節奏。

          師:

          1.樂曲中哪些地方是表現馬兒在奔跑的?我們來用手拍出馬蹄的節奏。(學習掌握xxxx︱xxxx︱節奏型。)

          2.下面的樂句表現了什么?可以用什么節奏來表示呢?這一句節奏比較舒緩、悠揚,我們用慢一點的節奏表示。(X—︱X—︱)

          3.小牧民看到這些心里非常高興,看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我們一起來拍一拍。

          4.最后一個樂句表現的是什么呢?

          師:小朋友拍得真棒!那你們能聽著音樂從頭到尾拍一遍嗎?我們來試試看。(提醒幼兒眼睛看節奏譜,聽好前奏)

          三、出示樂器,講解角色的分配。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雙響筒和鈴鼓,你們認為哪種樂器能表示馬跑的聲音?(雙響筒)對,雙響筒發出的聲音就象馬跑的聲音。(教師指節奏譜第一樂句)下面一句用什么樂器來演奏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個笑臉表示什么呀?(表示很高興,兩種樂器一起演奏)幼兒初步學習分析節奏譜,知道要看節奏譜上的標記分角色。

          2.幼兒拿出樂器,看著圖譜,自己練習一下節奏。(自由練習)

          3.聽音樂,看圖譜,演奏兩遍,教師評價并糾正。

          4.交換樂器演奏兩遍。

          四、結束部分:

          師:聽了小朋友的演奏,老師真想立刻騎上馬在草原上奔跑,你們想嗎?好,我們一起來騎馬吧!(幼兒學騎馬聽音樂走出教室)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5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2、使幼兒能根據不同的節奏選擇樂器,并初步學會識圖譜演奏。

          3、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熱愛音樂的情感。

          教學準備

          節奏譜、音樂磁帶、小手小腳標記、樂器標記以及雙響筒、沙球、鈴鼓。

          教學內容

          一、欣賞樂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哪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帶2遍)

          小結:這首歌是我國一個少數民族的歌曲,歌里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時候看到草兒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別高興,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這首歌給你什么感覺?

          這首歡快活潑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識譜選擇身體動作

          1、它還可以用好聽的樂器來演奏呢!看,這是它的節奏譜。

          (教師出示節奏譜)

          ⑴瞧,你在圖譜上找到了幾種不同的顏色?

          ⑵為什么是四種顏色?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用跺腳,“×× ××”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還有沒有發現特別的地方?(講合奏)

          2、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總結:每小結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輕,跺腳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別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結×的地方拍。

          3、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師:這一遍果然進步很大,有輕有重之后好聽很多呢!可是,還有沒有發現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點練習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演奏一下。

          5、真好聽,還想再聽你們來一遍,行嗎?

          三、用樂器來演奏

          1、瞧你們的椅子下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認識它嗎?誰來介紹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紹樂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點)

          2、輕輕拿起你的樂器寶寶,我們來用它來演奏。

          準備好了嗎?

          3、交換樂器演奏。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6

          教學內容

          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

          重點難點

          感受蒙古族舞蹈的特點

          學習幾個基本動作

          教學目標

          1.感受蒙古族舞蹈的`旋律及奔放、歡快的特點。

          2.體驗學習民族舞蹈的樂趣。

          組織形式

          集體

          教學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幼兒在電視上看到過

          環境準備

          錄音機、磁帶

          過程與策略

          一、聽音樂進活動室。

          二、律動。

          三、欣賞蒙古舞音樂。

          1.播放音樂數遍

          2.分組創編動作,教師及時提煉動作。

          3.教師示范騎馬和摔跤動作,幼兒模仿。

          四、學跳跑馬步。

          1.教師示范跑馬步。

          2.幼兒跟學。

          3.全體幼兒練習

          五、完整示范動作。

          1.教師完整示范表演,幼兒跟學。

          2.幼兒分組、男女跟學蒙古舞。

          有效語言設計

          1.聽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2.蒙古族人好像在大草原上干什么?

          3.你喜歡蒙古舞的哪個動作?

          環境輔助

          蒙古人的圖片若干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 7

          設計思路:

          在一次主題《我愛旅游》的活動中,我把自己在新疆旅游時騎馬的相片拿出來和孩子進行分享時,孩子看到我騎馬的相片時提出了好多的問題如:你騎馬干什么?你會騎馬嗎?你做小牧民照看的牛羊會聽你的話嗎?……當我一一回答后,特別提到孩子們你們每天喝的牛奶是小牧民的奶牛擠的、你們的毛線帽也是小牧民的羊寶寶身上剪下的羊毛做的。孩子聽后好奇的個個都很想做小牧民了,都想去擠牛奶、剪羊毛。于是我在孩子的興趣點上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根據音樂進行簡單地蒙古舞中擠牛奶、剪羊毛動作的創編;

          2、培養幼兒愛勞動和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第一次活動中以學習過簡單的跑馬步

          2、《小牧民》音樂、錄音機、投影儀。

          3、小牧民頭飾紅頭繩、擠牛奶、剪羊毛的網站圖片、一張綠地毯。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

          1、聽音樂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看那邊有一塊綠色的草地,我們騎馬去草原上玩吧!駕―駕―駕帶領孩子用跑馬步入場。

          二、創編舞蹈的動作:

          1、師:牧民爺爺說了:“你們想做小牧民,不光只是會騎馬,還要學會擠牛奶、剪羊毛,現在請你們看看以前的叔叔是怎樣擠牛奶、剪羊毛的'”放投影儀指導孩子欣賞擠牛奶、剪羊毛的圖片。

          2、師:牧民爺爺說這些都是以前擠牛奶、剪羊毛的方法,現在看來都太慢了,想請小朋友想些更好的方法。

          3、老師指導孩子進行擠牛奶、剪羊毛舞蹈動作的創編

          三、幼兒創編舞蹈表演

          1、走我們去擠牛奶、剪羊毛吧。(孩子把自己創編的擠牛奶、剪羊毛進行表演二至三次)

          2、老師進行指導。

          四、師生互動表演

          1、師:牧民爺爺說你們都是很棒的小牧民了,謝謝你們!

          2、師:來把我們頭上的紅頭繩取下來我們跳個我們漢族的紅綢舞給牧民爺爺看看(紅綢舞表演一次)。

          五、活動結束:和牧民爺爺再見(跑馬步離場)。

          活動延伸

          多組織孩子到其他班級進行表演。

        【大班音樂小牧民教案】相關文章: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精選10篇)09-16

        三年級上冊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11-28

        我是草原小牧民說課稿11-15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設計11-06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設計08-28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設計09-05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反思04-03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青蛙找老婆》08-08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松樹》10-09

        《我是草原小牧民》說課稿(精選10篇)12-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亚洲a∨天堂久久 |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片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