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時間:2023-02-27 07:00: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1篇)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班會目標:

          1、為了配合開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避險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班會過程:

          (一)介紹首個“防災減災日”的知識。

          2018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18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其意義: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二)讓同學們廣泛發言,暢談對我們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由哪些?學生回答后,由老師做總結。

          1、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澇及其它災害:雨澇、洪水、凌汛災害、地震災害。

          3、大風災害: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4、熱帶氣旋災害:五、冰雹災害:

          5、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性海浪、海嘯、赤潮。

          (三)假設同學面臨了自然災害,你該如何處理呢,有什么措施?

          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防濃霧:

          1、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大地震時災難預防和簡易自救常識:

          (1)有堅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懼心理,相信能脫離險地。

          (2)不能脫險時,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消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盡快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外界聯系,保存體力,延長生命。

          (4)想方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若無力自救脫險時,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遇到火災時的應急自救措施: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2、學生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演練遇到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學生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防震圖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傳畫。

          活動過程:

          一、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1、講解(地震預兆)

          2、震前井水變化的諺語:

          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

          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3、動物反常情形的諺語: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二、教師講解有關地震時應注意的問題:調地震來時注意的問題:

          1、家庭應準備好食物、水、手電筒、毛巾、簡便衣物、塑料布和簡易帳篷、收音機、呼叫機等,對煤氣、電閘等做好關閉的應急準備。易燃易爆、劇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內,要妥善安置。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門、樓道、走廊內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家庭成員都要聽從當地政府的指揮,按指定路線和地點疏散。

          2、地震發生時,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a、如果你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如寫字臺、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c、如果你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建筑、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院所。地震停下后,為防止余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內。

          d、如果你在百貨商場,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盡量避開玻璃柜。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

          e、如果你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掉下來傷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腦,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后,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

          f、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應迅速把明火滅掉。

          三、進行簡單的防震演練.

          四、本課小結;

          本堂課我們通過圖片,兒歌,實際演練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大家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達到我們預期目的。大家都是好樣的。

          五、學習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跡

          六、課外拓展:

          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給家人聽,或者考考他們掌握多少防震知識。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3

          活動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活動準備

          視頻播放,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讓世界充滿愛。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總要有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我們是否注意到身邊的危險。“防險之心不可無”。地震時有發生,我們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減災的重要性?惡魔總是來找無知的人。今天,通過班會我們將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識,讓我們未雨綢繆,為我們的生命買一份保險,為我們的生命加一把鎖。

          二、地震知識知多少: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識,感受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災難。

          1、展示地震后的相關圖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視頻),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護知多少: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發生時如何應對。(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補充:強震過后如何自救。

          A、地震發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B、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D、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四、地震無情人有情: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1、討論:當地震發生時,作為非震區的我們應該怎么辦?

          生:

          (1)號召我們身邊的人為地震災區人民捐助物資。

          (2)時刻關注地震災情,必要時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課件展示震后為災區獻愛心的相關圖片。

          活動小結

          地震非常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

          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一些簡單的防災減災知識。

          2、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懂得珍惜生命。活動內容: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我們每天早上上學去的時候,家里人都對我們說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話)為什么每天都說同樣的話呢?一個人的生命是偉大的,他可以有無數的發明創造,有可能改變人類的'生活。同時我們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險時時都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們要樹立安全意識,了解一些安全知識,學會自我保護,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

          2、板書班會主題:防災減災安全教育

          3、學生齊讀并理解班會主題。

          二、師生互動活動:

          (1)師生共同回顧學校六條禁令。(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做相應的補充與強調)

          (2)分組討論:

          1、在家里和學校里,我們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強調:嚴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們該怎樣防風、防洪、防雷電、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蟲?

          (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引導學生注意:

          1、刮大風時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樹下、危房邊。

          2、打雷閃電時不站在大樹下,電線下。

          3、洪水中的自救。暴雨來臨時,如果我們家處在地勢低洼地區,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用紅磚砌圍墻、大門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們家住在底層則應將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移到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當受到洪水威脅時,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適合飄浮的物品,作水上轉移。如果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了,我們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作暫停避險。但千萬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同時利用各種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4、在校園內有哪些危險的游戲不能玩?(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強調:不打架、不在校園內奔跑、不玩危險的玩具等。)

          5、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強調:要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追趕、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三、學生做好相應的筆記。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我希望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相應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和制度,懂得保護自己。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有關的地震知識,了解地震時我們應采取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

          二、教學內容:

          地震應急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好!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愛學習、愛勞動,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我們在黨的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們是肩負重任、跨世紀的新苗。所以要“時時處處注意安全”可是,我們卻經常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小學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

          老師小結:是啊!這多危險啊!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條腿,落個終身遺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們可得隨時注意。今天我們學習地震知識。

          (二)探究新知:地震按其震動強度可分為四種:

          (1)微震。此種地震是小于2級的地震,人是感覺不到的,只有通過精密的儀器才可以測定出來。

          (2)有感地震。這類地震大約處于2級至4級之間,人可以感覺到,但一般沒有什么危險。

          (3)破壞性地震。這是指5級以上的地震。這類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強烈的地震。6.5級以上地震,都屬于強烈的地震,這類地震具有很強的破壞性。

          (三)地震中常見的逃生方法介紹。

          地震造成的`損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會使整座城市處于癱瘓,大地震可使整個城市頃刻之間化為廢墟;因此,一旦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很難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時的傷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災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當地震來臨的時候,首先不要慌亂,要沉著冷靜。馬上趴在地上,同時要用書包或者其他能保護頭部的物件遮住腦袋,鉆到桌子底下。因為桌子能起到緩沖的作用,用書包等物件可以保護腦部不直接受到沖擊。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應該跑到教室的墻角。墻角有個三角支撐點,東西不會直接砸在頭上。但是站墻角以一兩人為宜。

          第一波大地震過去之后,老師應該組織學生有序地離開教室,逃到比較空曠的地方。“秩序”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秩序,很容易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許多中小學生罹難。他們或者直接從樓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學生因為采取了正確的避震方法而獲救。面對地震,作為學生應該怎樣做?今天我們通過康樂二小的一場逃生演練,為您進行講解。

          避震要點:

          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

          四、作業:

          檢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寫下來,并說說如何注意。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知識性的活動,讓學生們樹立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

          2、形成學習、講安全知識的氛圍,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力和熱愛生命的情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活動內容:

          一、談話導入:最近的日本大地震以及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同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樣,成為世界人民永遠無法忘記的時刻,也是我們華夏兒女亙古無法撫平的傷疤。玉樹縣機古鎮,伴隨著大地劇烈的顫動,又有多少顆渴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動?而曾經那個依山傍水的人間天堂,無情的離開了熱愛它的親人們,狼狽的`一幕幕糾結著億萬民眾的心,隱隱作痛。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說一說地震都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線斷裂、燃氣泄漏、水源污染、人員傷。

          2、山區:山體滑坡、水庫垮壩等。

          3、海上:海嘯、風暴潮等。

          三、了解地震前的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經常會有小震發生,多的可達幾十至幾百次。

          2、大氣異常:震前,特別是大震前,經常會發生一些反常的大氣物理現象。如:狂風暴雨、大雪、大旱、大澇、溫度的驟然變化等。

          3、出現地聲:震前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會有聲音從地下深處傳來。聲音越大越沉悶,震級也越大。這是大自然向人類萬物發出的警報。

          4、動物反應異常:興奮型異常:驚恐不安、不進圈、狂吠、群遷等。抑制型異常:行動遲緩、發呆發癡、不肯進食等。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現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現象發生,有紅、黃、藍、白、紫等多種顏色。形狀不一,有的呈片狀或球狀,也有的象電火花一樣。地光一般時間很短,一閃而過,很難觀察到。

          6、水位異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會發生異常變化,有時甚至會噴出地面。有時還會發生水質的變化,如變味、變色、出氣泡等。

          四、如何做好地震預防

          1、及時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樓道內的雜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暢。

          2、將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將放在高處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進行家庭防震演習,熟悉躲避地點和逃生路線。

          4、家中應準備一個應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內應有手電、食品、礦泉水、應急藥品、簡單工具等。

          5、如已收到權威部門發出的地震警告,應立即關掉家中的液化氣和電源總閥。

          五、學會自護看地震常識,進行總結。

          1、室內:應躲在室內結構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墻角、廁所、貯藏室等。用手護住頭,并遠離窗戶,避免玻璃被震碎劃傷人。

          2、室外:應選擇開闊的安全地帶蹲下或趴下。遠離高大建筑物、廣告牌、加油站、化工廠等危險地帶。注意不要在立交橋、過街橋上停留。

          3、山區:避免在山崖下、巖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滾石、滑坡、漲水等意外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

          六、學會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1、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只有12秒左右的時間。造成不要驚慌失措,應迅速尋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貪戀財物。

          2、如被壓在倒塌物下,不要隨意搬動周圍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長時間大聲喊叫,保存體力,當附近有人通過時,立刻呼喊或有節奏地敲擊物體發出聲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輕易跳樓,尤其是高層建筑。自救逃生或等待救援還有生存的希望,貿然跳樓會對生命造成極大威脅。

          七、教師總結同學們,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圍人群的安全,保護好自己就是為家庭為社會節約了寶貴的財富,就是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做準備。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7

          一、地震的成因和分布

          二、地震前兆異常

          地震前兆異常一般分微觀和宏觀異常,微觀異常是通過現代精密儀器測量分析得出,宏觀異常人們能直接觀察到,一般指氣象和動物異常。但是,前兆異常并非全都由地震引起的,如動物異常也可能與環境的劇烈變化、天敵和病害等有關。因此,對待宏觀異常應持慎重態度,并及時向當地政府或地震管理部門報告。常見的異常有:雞到處飛,豬羊等大牲畜拱圈、亂跑亂竄,狗貓等動物狂叫亂咬;地下水異常;地光明亮而且恐怖;地聲強烈而且怪異……

          (在介紹地震的成因和分布的過程當中,班級的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等知識來解釋,每個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氣氛熱烈。)

          三、地震預防知識

          1、學習地震知識

          (1)學習地震知識可使你在地震時不害怕、不驚慌,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2)了解家庭、學校和辦公房所處的地質構造情況

          (3)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辦法

          (4)注意身邊自然界的異常現象

          (5)不要聽信和傳播地震謠言

          2、室內防震措施

          (1)高柜要和墻體固定在一起,以免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3)最危險的是組合家具,可用角鐵或結實的`木條固定各部分,再和墻體連接,或干脆拆除

          (4)固定桌面上的貴重物品,如計算機等。

          (5)系緊或加固懸掛物,如燈具、掛鐘鏡框和廚房用品等。

          (6)取下陽臺圍欄上的花盆、雜物。

          (7)臥室,尤其是老人或兒童的臥室盡量少放家具和雜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8)有條件的家庭,可設計一個室內避震空間。如重點加固一間居室或在床上增設結實的抗震框架等。

          (9)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熟悉電、水、氣閥門的位置,掌握正確的關閉方法。

          (10)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農藥、有毒物品放在屋內

          3、室外防震措施

          (1)正門、樓道、走廊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

          (2)選擇疏散避震的安全場地。場地應就近、寬敞,應避開高大建筑物、電線桿、磚墻、路燈和變壓器

          (3)發布預報的地區,應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點修建臨時防震棚。在外期間注意衛生,防火,儲備飲用水等,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

          四、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地震的知識,希望同學們能夠科學地對待地震。

          班會效果:通過班會同學們了解了有關地震的知識,克服了懼怕地震的心理,掌握了有關地震的防護知識,能夠科學地對待地震。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種災害之間的關聯性。

          二、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相關材料;排練節目;課件制作等。

          三、活動過程:

          (一)宣布活動內容。

          同學們,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給四川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及損失,誰能來說一說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識?(學生回答)同學們了解還真不少,這次活動我們一起來了解地震是怎么產生的,遇到地震應該如何預防傷害。

          (二)活動過程。

          1、各小隊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學生出示搜集到的有關地震知識。

          學生1:地震是指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大部分地震的發生與地質結構有關。在地殼中有斷層,而且斷層又具有一定活動性的地帶,地震最容易發生。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學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級來表示。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約增加30倍。通常,3級以下的地震,人無感覺,成為微震;5級以上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成為破壞性地震。

          學生3:地震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大部分省區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大地震,使這個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傾刻成為一片廢墟。這是20世紀全球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

          學生4: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該地帶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瀕發,震級高。由于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裂發育,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上干濕季節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災害突發。這次四川發生了8.0級的地震,震后到目前為止,還發生了四次6級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壞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種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各種地質災害既具有各自形成、發展、致災的規律,各災害之間以及它們與其他因素之間又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例如,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有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因毀壞生產和生活設施而成災,同時造成地裂,并引發火災,又由于人員傷亡和醫療設施的破壞,可能會引起疫病曼延等。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徑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人類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5、地質災害的防御。

          當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長和經濟密集發展,加之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的強度不斷提高。這已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關注。

          學生5: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報系統。

          學生6: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學生7:實施一些預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還可進行植樹造林等綜合治理措施,如通過恢復地表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以減少泥石流或滑坡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學生8: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6、地震防護演習。

          (三)班會小結。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2.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學難點: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學準備:

          ppt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嗎?

          (二)新授

          1.觀看地震圖片

          2.地震既然對人類和大自然造成了這么大的傷害,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預測地震,從而盡量減少地震災害呢?

          3.我們了解了地地震的'相關知識,那我們遇見地震時候該如何自救呢?

          接著觀看Flash課件: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后),了解逃生基本要領,學生和教師一起學習,相互討論包括如何抓緊時間逃生,哪些地方相對安全等。

          同學們相互討論,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看PPT課件)

          4.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時,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的時間,此時要保持冷靜,12秒鐘內要因地、因時地作出瞬間避險抉擇;

          ⑵不要擁擠。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樓;

          ⑸不要在高樓、煙囪、高壓電線、狹窄巷道、橋梁等處停留;

          ⑹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

          ⑺地震發生時,應及時采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

          5.全課總結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展開。同時滲透相關法制教育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安全意識,養成細心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在設計安全避震方案、模擬逃生等活動中,培養熱愛生活、珍愛生命以及團結互助、關愛他人的情感。

          2、通過搜集資料,提高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擬定訪談提綱,在采訪中,能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模擬演練,掌握緊急逃生與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災害的有關常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自救自護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模擬演練,掌握緊急逃生與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了解地震災害的有關常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自救自護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再現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學生探討怎樣應對地震的強烈欲望。

          1、感知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教師播放汶川地震的視頻,以低沉傷痛的語調講述:同學們,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讓我們永遠傷痛的日子,舉世震驚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當滿目蒼痍從眼前漂過,我們的心不由得縮緊了。特別是那些和你們一樣年齡的孩子們,生命的花朵還沒有完全綻放就在這無情的地震中凋零了。面對這些,你們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聯系汶川地震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動主題

          引導學生討論: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減到最小,我們應該怎么辦?

          教師總結:了解地震的特點,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來臨時,選擇合適的避險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護的方法,就能把地震造成的危害減到最小。

          (二)確定合適的'探究方式

          師:同學們,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們覺得用哪些方式解決哪些問題?

          引導學生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探究:上網、查書

          (三)了解地震有關知識

          1、匯報地震時如何逃生的知識

          2、匯報地震的形成、分類、地震前的征兆以及地震發生時的現象。

          重點指導:地震前的征兆:地下水發生變化;動物發生變化:牛、羊、馬等動物亂叫,鴨不下水狗亂叫等現象。

          3、匯報震前防范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隱患、準備應急物品、設計應對地震的安全預案、進行模擬演習等。

          4、教師隨即設計在教室里、大街上和車上、家里等場景,讓學生模擬示范如何避險。

          (四)生成新的問題

          地震時被壓在廢墟中怎樣呼救、怎樣逃生、怎樣等待救援,受傷時怎樣包扎

          (五)整理資料

          按內容進行分類,制作資料卡,學生進行制作資料卡活動。

          (六)教師小結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地震發生時的自我保護措施和應對地震后被壓埋的方法。

          2、發現周圍人群應對地震的措施中存在的問題。

          3、通過小組合作,了解地震發生時應如何自我保護。

          4、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我們周圍人對地震的預防措施。

          教學重點:

          了解地震發生時的自我保護措施和應對地震后被壓埋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判斷我們在地震中的作法是否正確有效。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上網收集有關地震對人們造成的影響的新聞和地震的真實案例。

          教師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圖片、錄像等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觀看教師出示的的'反映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影響的圖片和錄像。

          2、閱讀“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地震的新聞以及關于地震對人們生活影響的資料。

          二、學習地震有關知識

          1、小組合作討論:遇到地震時自己可能會怎么做?

          2、將自己的做法與“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進行對比,找出存在的差異,看看哪種方法更合理。

          三、調查分析防震避險措施

          1、列出對各項措施的判斷依據。

          2、設計調查問卷,從自我保護知識、逃生措施、應急物品準備、疏散路線等方面了解人們的防震意識。

          3、整理調查結果,討論人們防震意識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

          四、開展班級防震演練

          1、列舉學校的地形特點及教室所處的地理位置,找出地震發生時的安全躲避位置與適合的逃生路線,確定防震方案。

          2、開展防震演練。

          3、討論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和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后果,提出改進建議,完善地震的應急措施。

          五、課后拓展

          與家庭成員一起從防震用品、安全躲避位置、逃生路線等方面制訂家庭防震計劃。(應確定防震計劃中各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據課堂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合理的建議。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預防地震班會教案03-14

        預防地震班會教案7篇03-14

        預防地震班會教案(7篇)03-20

        預防流感的主題班會教案04-01

        預防近視主題班會教案03-13

        預防校園欺凌班會主題的教案09-24

        預防流感主題班會教案12-03

        預防詐騙主題班會教案03-28

        預防近視主題班會教案06-06

        預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03-2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属日中文字幕亚洲精彩视频 | 亚洲一级电影在线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 | 新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日韩欧美在线网址 |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1篇)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1

              一、班會目標:

              1、為了配合開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避險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班會過程:

              (一)介紹首個“防災減災日”的知識。

              2018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18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其意義: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二)讓同學們廣泛發言,暢談對我們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由哪些?學生回答后,由老師做總結。

              1、地質災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澇及其它災害:雨澇、洪水、凌汛災害、地震災害。

              3、大風災害: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4、熱帶氣旋災害:五、冰雹災害:

              5、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性海浪、海嘯、赤潮。

              (三)假設同學面臨了自然災害,你該如何處理呢,有什么措施?

              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防濃霧:

              1、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大地震時災難預防和簡易自救常識:

              (1)有堅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懼心理,相信能脫離險地。

              (2)不能脫險時,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消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盡快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用石塊或鐵具等敲擊物體來外界聯系,保存體力,延長生命。

              (4)想方設法支撐可能墜落的重物,若無力自救脫險時,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遇到火災時的應急自救措施: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2、學生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演練遇到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學生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防震圖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傳畫。

              活動過程:

              一、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1、講解(地震預兆)

              2、震前井水變化的諺語:

              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

              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3、動物反常情形的諺語: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二、教師講解有關地震時應注意的問題:調地震來時注意的問題:

              1、家庭應準備好食物、水、手電筒、毛巾、簡便衣物、塑料布和簡易帳篷、收音機、呼叫機等,對煤氣、電閘等做好關閉的應急準備。易燃易爆、劇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內,要妥善安置。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門、樓道、走廊內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家庭成員都要聽從當地政府的指揮,按指定路線和地點疏散。

              2、地震發生時,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a、如果你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如寫字臺、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c、如果你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建筑、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院所。地震停下后,為防止余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內。

              d、如果你在百貨商場,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盡量避開玻璃柜。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

              e、如果你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掉下來傷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腦,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后,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

              f、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應迅速把明火滅掉。

              三、進行簡單的防震演練.

              四、本課小結;

              本堂課我們通過圖片,兒歌,實際演練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大家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達到我們預期目的。大家都是好樣的。

              五、學習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跡

              六、課外拓展:

              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給家人聽,或者考考他們掌握多少防震知識。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3

              活動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活動準備

              視頻播放,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讓世界充滿愛。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總要有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我們是否注意到身邊的危險。“防險之心不可無”。地震時有發生,我們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減災的重要性?惡魔總是來找無知的人。今天,通過班會我們將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識,讓我們未雨綢繆,為我們的生命買一份保險,為我們的生命加一把鎖。

              二、地震知識知多少: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識,感受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災難。

              1、展示地震后的相關圖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視頻),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護知多少: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發生時如何應對。(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補充:強震過后如何自救。

              A、地震發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B、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D、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四、地震無情人有情: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1、討論:當地震發生時,作為非震區的我們應該怎么辦?

              生:

              (1)號召我們身邊的人為地震災區人民捐助物資。

              (2)時刻關注地震災情,必要時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課件展示震后為災區獻愛心的相關圖片。

              活動小結

              地震非常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

              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一些簡單的防災減災知識。

              2、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懂得珍惜生命。活動內容: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我們每天早上上學去的時候,家里人都對我們說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話)為什么每天都說同樣的話呢?一個人的生命是偉大的,他可以有無數的發明創造,有可能改變人類的'生活。同時我們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險時時都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們要樹立安全意識,了解一些安全知識,學會自我保護,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

              2、板書班會主題:防災減災安全教育

              3、學生齊讀并理解班會主題。

              二、師生互動活動:

              (1)師生共同回顧學校六條禁令。(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做相應的補充與強調)

              (2)分組討論:

              1、在家里和學校里,我們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強調:嚴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們該怎樣防風、防洪、防雷電、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蟲?

              (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引導學生注意:

              1、刮大風時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樹下、危房邊。

              2、打雷閃電時不站在大樹下,電線下。

              3、洪水中的自救。暴雨來臨時,如果我們家處在地勢低洼地區,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用紅磚砌圍墻、大門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們家住在底層則應將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移到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當受到洪水威脅時,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適合飄浮的物品,作水上轉移。如果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了,我們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作暫停避險。但千萬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同時利用各種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4、在校園內有哪些危險的游戲不能玩?(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強調:不打架、不在校園內奔跑、不玩危險的玩具等。)

              5、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識?(教師根據學生發言強調:要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追趕、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三、學生做好相應的筆記。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我希望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相應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和制度,懂得保護自己。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有關的地震知識,了解地震時我們應采取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

              二、教學內容:

              地震應急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好!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愛學習、愛勞動,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我們在黨的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們是肩負重任、跨世紀的新苗。所以要“時時處處注意安全”可是,我們卻經常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小學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

              老師小結:是啊!這多危險啊!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條腿,落個終身遺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們可得隨時注意。今天我們學習地震知識。

              (二)探究新知:地震按其震動強度可分為四種:

              (1)微震。此種地震是小于2級的地震,人是感覺不到的,只有通過精密的儀器才可以測定出來。

              (2)有感地震。這類地震大約處于2級至4級之間,人可以感覺到,但一般沒有什么危險。

              (3)破壞性地震。這是指5級以上的地震。這類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強烈的地震。6.5級以上地震,都屬于強烈的地震,這類地震具有很強的破壞性。

              (三)地震中常見的逃生方法介紹。

              地震造成的`損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會使整座城市處于癱瘓,大地震可使整個城市頃刻之間化為廢墟;因此,一旦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很難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時的傷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災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當地震來臨的時候,首先不要慌亂,要沉著冷靜。馬上趴在地上,同時要用書包或者其他能保護頭部的物件遮住腦袋,鉆到桌子底下。因為桌子能起到緩沖的作用,用書包等物件可以保護腦部不直接受到沖擊。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應該跑到教室的墻角。墻角有個三角支撐點,東西不會直接砸在頭上。但是站墻角以一兩人為宜。

              第一波大地震過去之后,老師應該組織學生有序地離開教室,逃到比較空曠的地方。“秩序”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秩序,很容易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許多中小學生罹難。他們或者直接從樓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學生因為采取了正確的避震方法而獲救。面對地震,作為學生應該怎樣做?今天我們通過康樂二小的一場逃生演練,為您進行講解。

              避震要點:

              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

              四、作業:

              檢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寫下來,并說說如何注意。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知識性的活動,讓學生們樹立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

              2、形成學習、講安全知識的氛圍,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力和熱愛生命的情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活動內容:

              一、談話導入:最近的日本大地震以及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同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樣,成為世界人民永遠無法忘記的時刻,也是我們華夏兒女亙古無法撫平的傷疤。玉樹縣機古鎮,伴隨著大地劇烈的顫動,又有多少顆渴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動?而曾經那個依山傍水的人間天堂,無情的離開了熱愛它的親人們,狼狽的`一幕幕糾結著億萬民眾的心,隱隱作痛。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說一說地震都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線斷裂、燃氣泄漏、水源污染、人員傷。

              2、山區:山體滑坡、水庫垮壩等。

              3、海上:海嘯、風暴潮等。

              三、了解地震前的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經常會有小震發生,多的可達幾十至幾百次。

              2、大氣異常:震前,特別是大震前,經常會發生一些反常的大氣物理現象。如:狂風暴雨、大雪、大旱、大澇、溫度的驟然變化等。

              3、出現地聲:震前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會有聲音從地下深處傳來。聲音越大越沉悶,震級也越大。這是大自然向人類萬物發出的警報。

              4、動物反應異常:興奮型異常:驚恐不安、不進圈、狂吠、群遷等。抑制型異常:行動遲緩、發呆發癡、不肯進食等。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現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現象發生,有紅、黃、藍、白、紫等多種顏色。形狀不一,有的呈片狀或球狀,也有的象電火花一樣。地光一般時間很短,一閃而過,很難觀察到。

              6、水位異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會發生異常變化,有時甚至會噴出地面。有時還會發生水質的變化,如變味、變色、出氣泡等。

              四、如何做好地震預防

              1、及時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樓道內的雜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暢。

              2、將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將放在高處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進行家庭防震演習,熟悉躲避地點和逃生路線。

              4、家中應準備一個應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內應有手電、食品、礦泉水、應急藥品、簡單工具等。

              5、如已收到權威部門發出的地震警告,應立即關掉家中的液化氣和電源總閥。

              五、學會自護看地震常識,進行總結。

              1、室內:應躲在室內結構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墻角、廁所、貯藏室等。用手護住頭,并遠離窗戶,避免玻璃被震碎劃傷人。

              2、室外:應選擇開闊的安全地帶蹲下或趴下。遠離高大建筑物、廣告牌、加油站、化工廠等危險地帶。注意不要在立交橋、過街橋上停留。

              3、山區:避免在山崖下、巖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滾石、滑坡、漲水等意外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

              六、學會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1、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只有12秒左右的時間。造成不要驚慌失措,應迅速尋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貪戀財物。

              2、如被壓在倒塌物下,不要隨意搬動周圍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長時間大聲喊叫,保存體力,當附近有人通過時,立刻呼喊或有節奏地敲擊物體發出聲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輕易跳樓,尤其是高層建筑。自救逃生或等待救援還有生存的希望,貿然跳樓會對生命造成極大威脅。

              七、教師總結同學們,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圍人群的安全,保護好自己就是為家庭為社會節約了寶貴的財富,就是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做準備。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7

              一、地震的成因和分布

              二、地震前兆異常

              地震前兆異常一般分微觀和宏觀異常,微觀異常是通過現代精密儀器測量分析得出,宏觀異常人們能直接觀察到,一般指氣象和動物異常。但是,前兆異常并非全都由地震引起的,如動物異常也可能與環境的劇烈變化、天敵和病害等有關。因此,對待宏觀異常應持慎重態度,并及時向當地政府或地震管理部門報告。常見的異常有:雞到處飛,豬羊等大牲畜拱圈、亂跑亂竄,狗貓等動物狂叫亂咬;地下水異常;地光明亮而且恐怖;地聲強烈而且怪異……

              (在介紹地震的成因和分布的過程當中,班級的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等知識來解釋,每個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氣氛熱烈。)

              三、地震預防知識

              1、學習地震知識

              (1)學習地震知識可使你在地震時不害怕、不驚慌,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2)了解家庭、學校和辦公房所處的地質構造情況

              (3)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辦法

              (4)注意身邊自然界的異常現象

              (5)不要聽信和傳播地震謠言

              2、室內防震措施

              (1)高柜要和墻體固定在一起,以免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3)最危險的是組合家具,可用角鐵或結實的`木條固定各部分,再和墻體連接,或干脆拆除

              (4)固定桌面上的貴重物品,如計算機等。

              (5)系緊或加固懸掛物,如燈具、掛鐘鏡框和廚房用品等。

              (6)取下陽臺圍欄上的花盆、雜物。

              (7)臥室,尤其是老人或兒童的臥室盡量少放家具和雜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8)有條件的家庭,可設計一個室內避震空間。如重點加固一間居室或在床上增設結實的抗震框架等。

              (9)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熟悉電、水、氣閥門的位置,掌握正確的關閉方法。

              (10)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農藥、有毒物品放在屋內

              3、室外防震措施

              (1)正門、樓道、走廊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

              (2)選擇疏散避震的安全場地。場地應就近、寬敞,應避開高大建筑物、電線桿、磚墻、路燈和變壓器

              (3)發布預報的地區,應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點修建臨時防震棚。在外期間注意衛生,防火,儲備飲用水等,遵守和維護社會秩序

              四、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地震的知識,希望同學們能夠科學地對待地震。

              班會效果:通過班會同學們了解了有關地震的知識,克服了懼怕地震的心理,掌握了有關地震的防護知識,能夠科學地對待地震。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種災害之間的關聯性。

              二、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相關材料;排練節目;課件制作等。

              三、活動過程:

              (一)宣布活動內容。

              同學們,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給四川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及損失,誰能來說一說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識?(學生回答)同學們了解還真不少,這次活動我們一起來了解地震是怎么產生的,遇到地震應該如何預防傷害。

              (二)活動過程。

              1、各小隊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學生出示搜集到的有關地震知識。

              學生1:地震是指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大部分地震的發生與地質結構有關。在地殼中有斷層,而且斷層又具有一定活動性的地帶,地震最容易發生。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學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級來表示。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約增加30倍。通常,3級以下的地震,人無感覺,成為微震;5級以上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成為破壞性地震。

              學生3:地震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大部分省區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大地震,使這個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傾刻成為一片廢墟。這是20世紀全球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

              學生4: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該地帶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瀕發,震級高。由于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裂發育,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上干濕季節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災害突發。這次四川發生了8.0級的地震,震后到目前為止,還發生了四次6級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壞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種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各種地質災害既具有各自形成、發展、致災的規律,各災害之間以及它們與其他因素之間又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例如,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有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因毀壞生產和生活設施而成災,同時造成地裂,并引發火災,又由于人員傷亡和醫療設施的破壞,可能會引起疫病曼延等。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徑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人類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5、地質災害的防御。

              當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長和經濟密集發展,加之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的強度不斷提高。這已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關注。

              學生5: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報系統。

              學生6: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學生7:實施一些預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還可進行植樹造林等綜合治理措施,如通過恢復地表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以減少泥石流或滑坡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學生8: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6、地震防護演習。

              (三)班會小結。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2.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學難點: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學準備:

              ppt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嗎?

              (二)新授

              1.觀看地震圖片

              2.地震既然對人類和大自然造成了這么大的傷害,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預測地震,從而盡量減少地震災害呢?

              3.我們了解了地地震的'相關知識,那我們遇見地震時候該如何自救呢?

              接著觀看Flash課件: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后),了解逃生基本要領,學生和教師一起學習,相互討論包括如何抓緊時間逃生,哪些地方相對安全等。

              同學們相互討論,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看PPT課件)

              4.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時,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的時間,此時要保持冷靜,12秒鐘內要因地、因時地作出瞬間避險抉擇;

              ⑵不要擁擠。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樓;

              ⑸不要在高樓、煙囪、高壓電線、狹窄巷道、橋梁等處停留;

              ⑹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

              ⑺地震發生時,應及時采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

              5.全課總結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展開。同時滲透相關法制教育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安全意識,養成細心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在設計安全避震方案、模擬逃生等活動中,培養熱愛生活、珍愛生命以及團結互助、關愛他人的情感。

              2、通過搜集資料,提高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擬定訪談提綱,在采訪中,能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模擬演練,掌握緊急逃生與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災害的有關常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自救自護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模擬演練,掌握緊急逃生與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養敏銳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了解地震災害的有關常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自救自護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再現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學生探討怎樣應對地震的強烈欲望。

              1、感知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教師播放汶川地震的視頻,以低沉傷痛的語調講述:同學們,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讓我們永遠傷痛的日子,舉世震驚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當滿目蒼痍從眼前漂過,我們的心不由得縮緊了。特別是那些和你們一樣年齡的孩子們,生命的花朵還沒有完全綻放就在這無情的地震中凋零了。面對這些,你們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聯系汶川地震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動主題

              引導學生討論: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減到最小,我們應該怎么辦?

              教師總結:了解地震的特點,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來臨時,選擇合適的避險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護的方法,就能把地震造成的危害減到最小。

              (二)確定合適的'探究方式

              師:同學們,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們覺得用哪些方式解決哪些問題?

              引導學生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探究:上網、查書

              (三)了解地震有關知識

              1、匯報地震時如何逃生的知識

              2、匯報地震的形成、分類、地震前的征兆以及地震發生時的現象。

              重點指導:地震前的征兆:地下水發生變化;動物發生變化:牛、羊、馬等動物亂叫,鴨不下水狗亂叫等現象。

              3、匯報震前防范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隱患、準備應急物品、設計應對地震的安全預案、進行模擬演習等。

              4、教師隨即設計在教室里、大街上和車上、家里等場景,讓學生模擬示范如何避險。

              (四)生成新的問題

              地震時被壓在廢墟中怎樣呼救、怎樣逃生、怎樣等待救援,受傷時怎樣包扎

              (五)整理資料

              按內容進行分類,制作資料卡,學生進行制作資料卡活動。

              (六)教師小結

              小學生預防地震主題班會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地震發生時的自我保護措施和應對地震后被壓埋的方法。

              2、發現周圍人群應對地震的措施中存在的問題。

              3、通過小組合作,了解地震發生時應如何自我保護。

              4、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我們周圍人對地震的預防措施。

              教學重點:

              了解地震發生時的自我保護措施和應對地震后被壓埋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判斷我們在地震中的作法是否正確有效。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上網收集有關地震對人們造成的影響的新聞和地震的真實案例。

              教師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圖片、錄像等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觀看教師出示的的'反映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影響的圖片和錄像。

              2、閱讀“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地震的新聞以及關于地震對人們生活影響的資料。

              二、學習地震有關知識

              1、小組合作討論:遇到地震時自己可能會怎么做?

              2、將自己的做法與“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進行對比,找出存在的差異,看看哪種方法更合理。

              三、調查分析防震避險措施

              1、列出對各項措施的判斷依據。

              2、設計調查問卷,從自我保護知識、逃生措施、應急物品準備、疏散路線等方面了解人們的防震意識。

              3、整理調查結果,討論人們防震意識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

              四、開展班級防震演練

              1、列舉學校的地形特點及教室所處的地理位置,找出地震發生時的安全躲避位置與適合的逃生路線,確定防震方案。

              2、開展防震演練。

              3、討論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和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后果,提出改進建議,完善地震的應急措施。

              五、課后拓展

              與家庭成員一起從防震用品、安全躲避位置、逃生路線等方面制訂家庭防震計劃。(應確定防震計劃中各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據課堂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合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