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tǒng)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能從統(tǒng)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3.組織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統(tǒng)計活動的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tǒng)計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根據統(tǒng)計需要,正確地分類收集整理數據。
教學理念:
1.學習的內容具有現實意義。
2.學習的方式以自主探新、小組合作交流為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是動物王國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瞧,運動會比賽多激烈啊!(課件演示:“動物運動會”熱鬧的情景)
【教學思路: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對于教學的情景很主要,低年級的學生感興趣的情景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
新授
1、引導學生觀察,學會按不同的標準進行統(tǒng)計
師:仔細觀察,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參加運動會的小動物有狗兔猴,它們各有多少只,它們分別參加了跳高長跑。
小組合作討論:你能根據什么方面來分一分嗎?為什么?
。w育項目,動物種類)
師:要想知道有哪些體育項目,要分幾類進行統(tǒng)計呢?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初步感知溫度計熱脹冷縮的科學原理。
2.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記錄溫度的簡單技能。
3.培養(yǎng)測量的興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氣溫計、體溫計若干,幼兒人手一份水溫計,記錄卡,筆,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請幼兒通過觀察、觸摸,比較兩杯水的溫度
1.第一次比較: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
看一看、摸一摸,從而發(fā)現熱水杯和冷水杯摸上去能明顯感覺到冷熱溫度不同,且熱水杯口冒有熱氣。
2.第二次比較:兩杯溫水。
發(fā)現:兩杯溫水無法通過觀察和觸摸等直觀測量的方法比較溫度的不同。
(二)認識水溫計,觀察它的結構,并學習認讀、記錄溫度
1.思考:有沒有一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測量出兩杯水的確切溫度?
出示水溫計,并知道它可以測量水的溫度。
2.仔細觀察水溫計,說出它的結構特征: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學習認讀、記錄溫度。
提問:“溫度計里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么用?”
講解:玻璃管子上的數字是刻度,紅柱子叫液柱,液柱指示的數字就是溫度,我們可以用溫度單位“℃”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教師出示標有℃的卡片)。
(三)幼兒操作活動:測量并記錄水溫
1.教師用水溫計示范測量,并記錄水溫。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把水溫表紅色的一端放進水中,觀察紅色液柱的變化,當液柱停止上升時,才可以讀出溫度數。注意,讀數時眼睛的視線要與液柱持平,也不可以把水溫計從測量的液體中取出再讀數,這會使測量結果不準確。
2.指導幼兒第一次操作,測量泠水溫度并記錄。
(1)在測量前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溫度計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了解孩子碰到了什么困難?是否想到解決辦法?
(3)組織幼兒交流:你是怎么使用溫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
3.指導幼兒第二次操作,測量熱水溫度并記錄。
4.比較兩次測量結果,感知水溫計熱脹冷縮的工作原理。
提問:“剛才我們分別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溫度,你發(fā)現了什么?”
幼兒交流:溫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fā)生變化。
進一步討論:液柱是怎么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么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么變呢?
老師小結:這就是熱脹冷縮現象,溫度計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發(fā)明的。
(四)游戲——熱脹冷縮,進一步感知熱脹冷縮現象,體驗學習的快樂。
師:我們來玩?zhèn)“熱脹冷縮”的游戲,好嗎?師幼一起設計“熱脹”“冷縮”的有趣動作,做一做、玩一玩。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練習測量室溫、體溫和記錄天氣溫度,開展“我是小醫(yī)生”等游戲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測量溫度的興趣。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興趣設計的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整個活動內容新穎,有創(chuàng)意,組織的形式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tài)度。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3
設計意圖:
數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抽象、枯燥的活動。在長期的教學中發(fā)現:幼兒已漸漸不滿足于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不滿足于教具與學具的操作、不滿足于學習10以內的數、不滿足于有章有節(jié)地學習數學、不滿足于在活動室內學習數學等等,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老調動不高!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幼兒在生活中與游戲中輕輕松松地學習數學;如何變“傳授為主”為“以幼兒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嘗試設計并實施了以下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tǒng)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tǒng)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tǒng)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tǒng)計并分類統(tǒng)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tǒng)計——分類——再統(tǒng)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fā)幾個?短頭發(fā)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fā)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fā)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
、俸侠矸止づc合作;
、谟米约旱姆椒ㄟM行分類、統(tǒng)計與記錄;
、蹖W會驗證所統(tǒng)計的數。
3、幼兒執(zhí)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倌銈兘y(tǒng)計什么?統(tǒng)計結果如何?
、谀銈冊趯嵺`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勰銈兣龅竭^什么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yè)——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huán)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與反思:《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fā),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fā)展。
觀察小記:
(一)第四組匯報員李琰小朋友先跑過來匯報:“黃老師,我們組完成任務了,電腦37臺,辦公的老師17個,5個長頭發(fā),5個短頭發(fā)!秉S老師:“5個長頭發(fā),5個短頭發(fā),共有幾位老師?”“10位”黃老師:“那么17位老師中,其他的老師頭發(fā)怎么樣?”“啊——??”整組小朋友又沖向電腦室(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分類統(tǒng)計時出錯了)。第二次匯報時說:“黃老師,看長頭發(fā)、短頭發(fā)太難了,老師們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來走去的,我們都數亂掉了,還有一位長頭發(fā)的老師說我們吵死了,我們只好下來了!(是啊,這一分類難度太大了,況且長頭發(fā)、短頭發(fā)要以什么標準來判斷都不確定,我本是有意試試,可是孩子們卻是如此認真。我的過失是:沒有事先與電腦室的老師通個氣,更沒有交代孩子們到了電腦室應如何處事,以致出現了“吵死了,只好下來”的結局。)黃老師:“你們小組誰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跟老師們說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吵”;“我們講話要小聲點,不要影響老師辦公”;“我們每人數一排”;“頭發(fā)超過肩膀就是長頭發(fā),沒有超過就是短頭發(fā)”。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第三次上了電腦室……
(二)第一組匯報員蘇菲楠小朋友說:“黃老師,車棚里的摩托車有19輛,自行車有3輛。按顏色數,我們一直忘了這個數字的車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再數數看!(孩子們認真地在執(zhí)行任務,只是碰到了困難,可是他們并不想放棄。)過了一會兒,又來匯報了:“黃老師,摩托車19輛,11輛黑色的、6輛白色的、2輛紅色的;自行車3輛,1輛綠色的、2輛白色的。我們是用水彩筆做記號的,這樣就不會亂掉了!(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且統(tǒng)計得非常準確。)
(三)第二組匯報員杜倩云小朋友說:“黃老師,我們完成任務了,第二個任務是什么?我們可以到別組去數數看嗎?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們數得對還是我們數得對!(孩子們對此活動如此熱情,有繼續(xù)執(zhí)行任務的欲望,并向老師提出了他們想執(zhí)行的任務,多么有主見的一群孩子呀。)
此活動選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地發(fā)揮,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案例點評:
此活動選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fā)展。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到充分地發(fā)揮,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4
一、教學內容:
書本p105頁例題2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會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2、體會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作用,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并能根據結果做出判斷和預測。
3、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難點: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做出簡單的預測和判斷。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彩色筆。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坐車嗎?你都見過什么樣的汽車?星期天,我們的學習伙伴聰聰去做社會調查,他去了兩個停車場,了解了車輛的停放情況。
2、課件出示復式統(tǒng)計表
種
類
數
量
/
輛
停
車
場
轎車
面包車
大客車
貨車
甲
28
12
6
4
乙
24
10
7
3
師:這個表是復式統(tǒng)計表,從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復習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電腦出示甲乙兩個停車場車輛停放情況統(tǒng)計圖。
師:這幅圖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形式的統(tǒng)計圖?它的橫軸和豎軸各代表著什么?我們要讀出每種車有多少輛時要怎么看?
生先觀察讀圖,后個別提問。
4、師:看來大家對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都掌握的不錯。其實,我們在統(tǒng)計時還可以用另外一種形式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來表示,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板書課題: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二)合作交流,探究學習。
1。出示未完成的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讓生觀察,后提問:這就是一副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它和我們學過的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嗎?重點引導生發(fā)現數軸所代表意義的不同。
2。師:根據剛才那張甲乙兩地車輛停放情況統(tǒng)計表,你們能嘗試著把這幅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嗎?
3。生小組討論,師巡視,提問小組代表發(fā)表意見。
4。生獨立完成,畫前師說明要求:用直尺畫,先畫出橫條的形狀再根據圖例的顏色涂色。師巡視,個別輔導。
5。展示、分析統(tǒng)計圖:
。1)師:哪位同學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指名)
生展示臺展示,展示的同時說明每個橫條表示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
。2)其他學生仔細觀察展示作品,交流看法。
師:這個橫條為什么畫到這邊?可以延長嗎?看數值的時候怎么看?
。3)開放性的提問、尋找信息。
師: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中,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您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從這兩個停車場的停放情況,你能預測其他停車場停車的數量嗎?
6。師小結:從這幅圖中,我們發(fā)現了很多數學信息,也提出了很多的數學問題。從這份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的車輛停放情況,我們還對其他停車場的停車情況做出了預測。這就是統(tǒng)計的一個重要的作用,統(tǒng)計者的正確統(tǒng)計對于決策者的決定起著引導作用。
。ㄈ╈柟绦轮
1。書本p107頁,練習二十第一題。
。1)生自讀統(tǒng)計圖,個別提問:體重在35千克以上的共有多少人?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2)結合題目進行健康教育。
2。練習二十第二題。
。1)生自讀統(tǒng)計圖。個別提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結合進行熱愛生活教育。
。ㄋ模┱n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六、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運用課件、展示臺等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探究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學設計條例清晰,層次分明。由復式統(tǒng)計表、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復習導入,進而探究學習新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再做讀圖練習鞏固新知,形成了一個教完整的學習體系。但仍存在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1、在引入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時,可對比參照縱向條形統(tǒng)計圖,讓生體會我們采用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2、復習復式統(tǒng)計圖和縱向復式統(tǒng)計圖時的時間還可以再壓縮精簡;
3、討論的目的性要明確,學生討論完后,要及時反饋討論的結果;
4、根據統(tǒng)計圖讀信息、提問題時要讓學生多說,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及時給予評價。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示數據。
2.使同學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示形式,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同學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教科書第109頁教學情境的錄像片或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著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絡繹不絕。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協(xié)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同學發(fā)記錄單。種類
轎車
面包車
客車
貨車
輛數
。2)同學記錄。
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同學記錄。
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同學記錄會發(fā)生困難,反饋時假如同學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同學研究如何記錄才干完整。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整理數據并填入統(tǒng)計表。
2.制作統(tǒng)計圖。
。1)同學分組討論。
假如運用一個□表示1輛或2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明確用1個□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一起完成統(tǒng)計圖。
先讓同學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組織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4題。
。1)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組織同學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記錄數據并填寫統(tǒng)計表,完成填空題。
。2)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
課前與學校衛(wèi)生室聯系,調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視力情況,完成統(tǒng)計表,并談一談對視力較弱的同學的建議,鼓勵同學暢談自身的想法。
。3)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
利用多媒體出示“班級圖書角情境圖”。同學自身觀察,獨立完成。對要增添的書的建議,組織同學談一談自身的想法,并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
這道題以作業(yè)的方式完成,課后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二年級全體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數據制成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明確長時間看電視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6
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的內容安排是七上第四章的一點補充,即在學習了數據的分析的基礎上帶學生到網絡教室利用網絡和EXCEL平臺對生活和社會中的一些熱點問題的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并得出相應的信息
教材分析: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是社會生活中較為普遍的一個知識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北師大版新教材每學期都要涉及的一個重要內容。本節(jié)課不僅僅要讓學生回顧和掌握所學的相關知識,還要通過動手實做了解信息技術在數據處理中的作用。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重慶外國語學校是全國首批創(chuàng)辦的八所外國語學校之一,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全國享受20%保送名額的13所外國語學校之一,學校設備先進一流,實現了校園網絡化,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素質普遍較高,由于我校是國家級課題“Z+Z智能教育平臺運用與國家數學課程改革的實驗研究”實驗學校,學生有在網絡教室上數學課的實際體驗。
認知目標:經歷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數據的認識,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能力目標:經歷觀察、比較、估計、推理、交流等過程,發(fā)展獲得一些研究問題與合作交流的方法與經驗。讓學生實際操作,了解信息技術在數據處理中的作用。
情感目標:設置豐富的問題情景與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自動學習的欲望,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重點: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從而得出相應的一些信息
難點:比較、估計、推理等方法的應用
教具:采用多媒體教學(Powerpoint和Excel展示)并讓學生在網絡教室動手實做。
教法: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既有老師的講解,又有學生探索、師生共做,學生小組合作及動手實做。
教學過程:
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信息、瞬息變化的世界,而表達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數據。如果大家看看報紙、電視,就會發(fā)現無論是新聞、經濟論壇、天氣預報、廣告或者是體育比賽,很多地方都十分頻繁地使用著數據。請大家從自己的身邊選取一兩個有意義的數據,并想一想從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會從自己的身邊舉出許多的數據,老師關鍵是引導學生準確合理地獲得信息)為了要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人們往往需要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整理數據。它的一般過程是: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7
教學目標:
1、找一個感興趣的內容,在同學之間作一些調查,及時記錄調查結果。
2、 用數學課上學到的統(tǒng)計方法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并談談自身的感受。
3、重點寫好統(tǒng)計過程與結果,并發(fā)表自身的感想。
4、調查報告的寫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各種統(tǒng)計圖表。
教學重難點:寫好統(tǒng)計過程與結果,并發(fā)表自身的感想。
課前準備:安排同學開展一些感興趣的調查活動,并作好數據的統(tǒng)計。
教學過程: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假如我們能用數學課上學到的統(tǒng)計方法去研究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該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你們上數學課時,做過什么樣的調查統(tǒng)計呢?
二、教師示范調查。
例1:老師想知道,我們班上做過這樣的調查的同學有多少?請舉手。還沒有做過這樣調查的,正打算做調查的同學請舉手。
老師匯報結果:班上做過這樣的調查統(tǒng)計的同學有 人,占全班同學的 %;還沒有做過這樣調查的,正打算做調查的同學 人,占全班同學的 %?磥,大家對開展調查活動都比較感興趣。今后,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地多開展這樣的活動。
例2:老師想知道,我們班的同學晚上在家做家庭作業(yè)需要多長時間?用1個小時的請舉手; 用2個小時的請舉手;用2個小時以上的請舉手。(教師及時統(tǒng)計數據)。
老師匯報結果:用1個小時的 人,占全班同學的 %;用2個小時的 人,占全班同學的 %;用2個小時以上的 人,占全班同學的 %?磥硗瑢W們晚上在家做家庭作業(yè)所需要的時間各有不同啊。
例3:老師想知道,我們班上哪位同學家中有兄弟姐妹的,請舉手?是獨生子女的,請舉手?(教師及時統(tǒng)計數據)。
老師匯報結果……
……
三、小組交流,回憶調查過程。
同學四人小組交流自身開展的調查過程。
要求:要說清楚調查的原因及目的,調查的實施步驟。
四、指導同學自身整理,調查的過程和結果。
1、請同學們依照老師的要求,把自身調查的目的、實施的步驟一一列舉出來,可以用文字形式,也可以用畫出圖表,形式不拘一格。
2、同學按要求各自進行整理。
3、通過這次調查,你得出了什么結論?把你的調查結果寫下來。
五、匯報、交流。
1、指名匯報,交流調查結果。
2、相互補充。
3、根據統(tǒng)計的數據及結果談談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談談自身的建議。
六、指導習作。
提示;在寫作的時候,可以依照調查目的、調查經過、調查結果、調查結論這四大板塊逐一寫作,也可以直接寫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氣呵成,再配上合適的圖表,這樣也會十分生動。
七、同學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8
一、活動目的:
1. 初步了解簡單的統(tǒng)計的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 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tǒng)計,并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 引導幼兒用繪畫和簡單的圖表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發(fā)現。
二、活動準備:
1. 4個小貨架、商品若干(如文具類:水彩筆、鉛筆、寫字板、膠泥;餐具:杯子、盤子、碗、勺子;食品類:糖果、面包、樂百氏奶、牛奶;水果類:蘋果、梨、香蕉、柚子;數量在10以內,分裝于籃子里)。
2. 幼兒人手一份:游戲棒、三角片、圓片一籃(數量分別在10以內)、水彩筆、白紙1張、統(tǒng)計表1、統(tǒng)計表2人手一張張、夾板一張、統(tǒng)計員標志牌一塊。
3. 磁性黑板1張,大統(tǒng)計表1張;新年小舞臺場景布置(中國結1個、燈籠8個、娃娃2個、腰鼓4個);新年老人1名,禮物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嘗試,探索統(tǒng)計的方法
設置懸念,以神秘客人讓老師考考小朋友引題。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紙上記下自己籃子里的游戲棒、三角片和圓片的數量,嘗試統(tǒng)計的方法。
師:(用神秘的口吻)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有一位你們非常非常喜歡的客人要來和你們玩,想不想知道是誰呀?我先不告訴你們,不過,他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你們能不能將籃子里的各種物品的數量點數清楚并用又整齊有清楚的好辦法記錄在白紙上。然后他就會來和我們玩的,想不想見到他呀?那我們就趕快行動吧。
(二)、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方法。
。1)、交流與討論: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下來的?并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有圖畫記錄、圖畫加數字記錄等),教師適當評價幼兒記錄方式的優(yōu)缺點。最后展示表格記錄,說明表格記錄的優(yōu)點(整齊、明確、容易比較多少)
。ㄈ、游戲:小小統(tǒng)計員
。1)、請幼兒分組為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貨物并在畫有物品簡圖的統(tǒng)計表上(見統(tǒng)計表1)記錄貨架上各種貨物的數量。
師:好了,我們已經完成了這位神秘的客人的任務,我們一起數1,2,3,他就會來的。他是誰呀?
新年老人:小朋友們很能干,真會想辦法。我正準備開一個小小超市呢,小朋友,我剛進購了這么多的貨,你們能幫幫我嗎?幫我整理并統(tǒng)計一下這些貨物吧。
師:小朋友們愿不愿呀?那我們分組行動吧。我們一定要幫新年老人的貨物擺得整整齊齊的,記錄的清清除楚的。
。2)、幼兒分組檢查記錄的結果。
。3)、每組派一名幼兒向新年老人匯報記錄的結果。
。4)、教師小結。新年老人給幼兒頒發(fā)“小小統(tǒng)計員”的'標志。
(四)、情景游戲:統(tǒng)計新年小舞臺的物品
。1)、請幼兒數一數,記一記舞臺上各種物品的數量,鼓勵幼兒自己大膽設計物品標記并用表格統(tǒng)計出來。向新年老人匯報記錄結果。
師:新年老人邀請請小朋友參觀新年小舞臺,走,我們看看去,有什么?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們要記錄可以怎么畫?我們干脆把它統(tǒng)計下來。
(2)、幼兒在空白統(tǒng)計表(見統(tǒng)計表2)內自由統(tǒng)計舞臺布景的種類與數量。
(五)、新年老人分發(fā)禮物。
活動結束。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9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guī)范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下冊)第92~94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通過操作和考慮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并能靈活運用方法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能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置數據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3.進一步發(fā)展同學的思維能力,增強與同伴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圖。
學具:每四位同學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學具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很多同學都知道套圈游戲,一起來看。(媒體出示:三年級一班的男女生進行套圈競賽,每人套15個圈。下面的統(tǒng)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想請大家來當裁判,愿意嗎?可要比比哪個裁判最公正哦!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ㄒ唬﹥申犎藬迪嗤咳颂字械膫數不同。
屏幕出示第一小組男、女生套圈成果統(tǒng)計圖。
提問:要知道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你認為可以比什么呢?
同學回答后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
。ǘ﹥申犎藬挡煌筷犞忻咳颂字械膫數相同。
屏幕出示第二小組男、女生套圈情況統(tǒng)計圖。
請同學一起回答是哪個隊套得準一些。
提問:有同學認為可以比比他們套中的總個數,你們覺得公平嗎?
結合媒體演示小結。
。ㄈ﹥申犎藬挡煌咳颂字械膫數也不完全相同。
1.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組的套圈成果圖(例題),引導比較,得出與第二小組套圈成果圖的異同。
小小組四位同學利用學具板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比的結果。
指出:其實,象這樣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別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再去比的。
結合電腦演示教師講解揭示平均數的含義。
2.提問:你還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幾個嗎?女生呢?
指名列式并說說想法。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談話引導同學觀察、比較,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4.小結。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辨一辨、說一說。
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三條絲帶的長度分別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
3.想一想,選一選。
四、全課總結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會看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和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tǒng)計圖,并能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tǒng)計圖。
2、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感受到統(tǒng)計對于決策的作用,體會統(tǒng)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加強同學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充沛引導同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例1用:每人一張空白的統(tǒng)計圖(縱向),四人小組一張空白的格子圖。例2用:師準備一些不同單位的空白統(tǒng)計圖。(1小格分別表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統(tǒng)計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
1、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A:出示情境圖和統(tǒng)計表,讓同學說說統(tǒng)計表上收集到的數據。
B:根據這些數據,引導同學獨立畫出縱向條形統(tǒng)計圖。(師事先準備的空白統(tǒng)計圖)
C:師提問: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數量?
2、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A:師談話:畫出條形統(tǒng)計圖,我們就能清楚的看出售出的各種礦泉水之間的差別。但是,有時候紙的空間太小,不夠畫出這樣縱向的條形統(tǒng)計圖,那怎么辦呢?
B:引出新課:假如我們把縱向的條形統(tǒng)計圖變成橫放的條形統(tǒng)計圖,那占的上下空間就小了。這樣橫軸就變成表示礦泉水賣出的數量,縱軸變成表示各種不同品牌的礦泉水。
3、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A:師問:你能和四人小組的伙伴討論討論,再試著設計設計嗎?
B:同學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設計橫向的條形統(tǒng)計圖。
C:交流匯報展示四人小組的作品。同學自身介紹本組設計的條形統(tǒng)計圖。
D:師肯定小朋友的創(chuàng)作,并出示規(guī)范的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
E:全班同學說說橫向條形統(tǒng)計圖橫軸、縱軸、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F:全班同學完成書上沒畫完的橫向統(tǒng)計圖。
4、分析數據,解決問題。
A:師提問:根據橫向統(tǒng)計圖上的數據,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C:你認為應多進哪種礦泉水,為什么?
D:師小結:你看,統(tǒng)計圖還可以協(xié)助我們分析問題,幫我們決策。
5、鞏固練習。
P40第1題。
A:看橫向統(tǒng)計圖,說說統(tǒng)計圖各局部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據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二、學習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tǒng)計圖。
1、看統(tǒng)計表,分析數據。
A:引導同學看書上的統(tǒng)計表。
B:師提問:從統(tǒng)計表上,你知道了什么?
2、發(fā)現矛盾,引出新課。
A:假如讓你根據統(tǒng)計表的數據,繪制一個同學身高統(tǒng)計圖,你準備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讓同學自由的發(fā)表自身的看法。)
B:師拿出事先準備的不同空白統(tǒng)計圖,讓四人小組合作畫完。
C:出示同學畫的統(tǒng)計圖,引導比較,發(fā)現問題。(同學可以發(fā)現:假如每格表示較少的單位,畫出的條形會很長,假如每格表示10個單位或20個單位,雖然畫的格數少了許多,但是從圖中很難直觀地區(qū)分不同同學的身高相差幾厘米。)
D:師提問:有什么方法能解決這些問題呢?(引導同學積極考慮。)
F:引出新課:出示書上的統(tǒng)計圖。
3、學看統(tǒng)計圖,嘗試畫統(tǒng)計圖。
A:引導同學觀察統(tǒng)計圖,發(fā)現這個統(tǒng)計圖和前面學的統(tǒng)計圖有什么不同?
B: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C:引導同學依照示例,把其他兩人的條形補充完整。
D:引導同學討論:在什么情形下應該使用這種統(tǒng)計圖?這種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是什么?
E:引導同學觀察體重統(tǒng)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F:同學嘗試獨立完成該統(tǒng)計圖。
4、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A:師問:根據上面兩個統(tǒng)計圖,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問題?你能解決嗎?
B:出示“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同學比較。發(fā)現哪些同學的身高、體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學在正常值以上?
C:引導同學為這些體重超正常值的同學出謀獻策。
D:師提問:剛剛在比較時,你是怎么看出他們在正常值以上還是在正常值以下的。
E:師引導同學考慮:在統(tǒng)計圖中怎樣一目了然地看出每個同學的身高、體重是在正常值以上還是正常值以下?(引導同學在統(tǒng)計圖上用一條虛線畫出正常值,再直觀地比較。)
5、鞏固練習。
P40—41的練習。
三、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你對自身、同學這節(jié)課學習的表示有什么評價?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11
【 新知識點】
眾數
統(tǒng)計
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
綜合應用
【 教學要求】
1 .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 .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3 .認識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了解其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統(tǒng)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 教學建議】
1 .注意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對比和銜接。
教學本單元時,可充沛利用同學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與所學知識的對比,體會統(tǒng)計量的含義和統(tǒng)計圖的特征和適用范圍。如教學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時,可先用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分別表示兩組數據,讓同學體會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組數據的增減變化,但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時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從而使同學深切體會到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加深對折線統(tǒng)計圖的認識。2 .注重對統(tǒng)計量意義的理解,防止簡單的統(tǒng)計量的計算。教學中應防止單純從計算的角度引導同學學習統(tǒng)計知識,應當注重對統(tǒng)計量意義的理解。如眾數,不只要讓同學知道什么是眾數,會求眾數,更要注意結合具體數據理解眾數的作用和特點。
3 .注重對同學開展統(tǒng)計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讓同學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是學習統(tǒng)計知識的首要目標。這就要求老師應發(fā)明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同學親自從事簡單的統(tǒng)計活動,如調查同學們的視力情況、所穿鞋子的號碼、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等。老師要鼓勵同學積極投人到各種活動中,留給他們足夠的獨立考慮和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與同伴的合作交流。從事統(tǒng)計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應起到引領、指導的作用。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12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是后面學習統(tǒng)計圖的重要基礎。這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關注了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
統(tǒng)計的相關知識是一個體系,前后的知識關聯性比較緊密,所以在復習時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統(tǒng)計是為生活服務的,通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可以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廣泛收集各種類型的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全過程,讓學生懂得只有經過調查才有發(fā)言權。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復習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者自己選定的標準對事物和數據進行分類。
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標準把全班同學分成兩組,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學生小組內交流分類標準,確定分類標準和記錄數據的方法后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師巡視指導。
小組長匯報:
一組:我們小組是按性別來進行分類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使用畫“正”字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
二組:我們小組是按同學們的出生年月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上半年出生的有18人,下半年出生的有27人。
三組:我們小組是按同學們的身高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同學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16人,身高在140厘米及140厘米以下的有29人。
四組:我們小組是把同學們按喜歡足球運動和不喜歡足球運動兩類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點線圖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喜歡足球運動的有15人,不喜歡足球運動的有30人。
五組:……
集體評議。
2.復習根據統(tǒng)計的結果,并參照數據進行分析,感受數據中蘊涵的信息。
師:誰能說一說從我們整理的這些數據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預設:
生1:從男生和女生統(tǒng)計的結果來看,我知道了我們班的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
生2:從同學們喜不喜歡足球運動這份數據來看,我發(fā)現班級里喜歡足球的人數不多。
生3:……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確定分類的標準,同時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13
教學主題: 扇形統(tǒng)計圖的認識
課時:共二課時 第1課時
授課對象:六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掌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
。2)、會制作扇形統(tǒng)計圖,能用統(tǒng)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
(3)、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
2.教材分析
《扇形統(tǒng)計圖》是小學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7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是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運用扇形統(tǒng)計圖進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區(qū)分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和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作用。教材通過條形統(tǒng)計圖與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量同總量之間的關系。
3.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的知識,學習扇形統(tǒng)計圖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自然形成知識的生成點。在前面的統(tǒng)計知識中,學生已經有了運用統(tǒng)計圖進行數據分析的經驗,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讀懂統(tǒng)計圖,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和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學習目標:
1、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初步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tǒng)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系。
2、引導學生通過探索、交流活動,經歷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過程,感知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增強統(tǒng)計觀念。
3、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感受統(tǒng)計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統(tǒng)計的價值。
評價任務:
1.能說出哪個量是單位一、部分量和分率,明確三者的關系并能利用三者的關系對問題進行分析計算。
2.能說出扇形統(tǒng)計圖中包含的信息,并簡單概括出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優(yōu)點,。
3.能獨立計算教材中的做一做習題,并獨立完成課堂練習。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14
活動目標
1.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tǒng)計,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分類統(tǒng)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重點:了解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活動難點:在實踐活動中,幼兒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記錄表、數字卡、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1.幼兒隨音樂《摘果子》進入活動室。
2.在進入教室時,每位幼兒從樹上摘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讓幼兒給水果分類,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課件,幼兒學習分類統(tǒng)計1.出示課件,水果統(tǒng)計表。
2.教師講解統(tǒng)計概念。
3.學習條形統(tǒng)計,通過圖表感知數量多少。
三、游戲《猜拳》
游戲規(guī)則: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師出示統(tǒng)計表,找一名幼兒進行統(tǒng)計,其余幼兒猜拳游戲。
四、幼兒操作幫助小熊在超市物品進行分類并統(tǒng)計。
【統(tǒng)計公開課的教案】相關文章:
扇形統(tǒng)計圖的認識公開課教案05-27
公開課《統(tǒng)計》教學反思10-07
公開課《統(tǒng)計》教學反思范文01-31
《統(tǒng)計》公開課上課計劃11-21
《統(tǒng)計》教案03-30
《統(tǒng)計》的教案01-28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分類統(tǒng)計》(精選5篇)06-17
《統(tǒng)計討論》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