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環境教案資料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教學環境教案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教學環境教案資料1
教學目的
1、了解溫室效應的成因;
2、知道溫室效應對人類的作用弊大于利;
3、結合溫室效應的成因學會緩解溫室效應的途徑。
教學重點溫室效應的危害
教學難點減緩溫室效應的途徑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溫室效應
介紹: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產生溫室效應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氣體對地面起到了類似暖房的玻璃罩或塑料大棚的作用,提高了地表的溫度,通常稱為;溫室效應;。(可用圖示)
回憶:塑料玻大棚、璃暖房的作用。理解溫室氣體增多的主要原因:
1、礦物燃料燃燒排放出較多的二氧化碳;
2、毀林,導致大自然消耗二氧化碳的量減少。
二、溫室效應的利與弊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上有關資料,并嘗試進行歸納、整理。對學生的結論加以肯定,再展示自己的結論:溫室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有好處,但更有弊端,體現在:
1、海平面上升,導致沿海城市和部分島國的淹沒;
2、部分陸地氣溫過高,將帶來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
3、生態系統將失衡,部分物種會滅絕;
4、被冰封十幾萬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會重見天日,導致全球陷入疫癥恐慌,人類生受到嚴重威脅。閱讀資料,歸納、整理教材,并交流、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
三、面對溫室效應我們能做什么
介紹《京都議定書》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可有效緩解溫室效應?
提供兩條思路:
1、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增加大自然對二氧化碳的消耗。
討論美國拒簽《京都議定書》的目的的危害,形成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熱烈討論緩解溫室效應的可行性途徑和實際操作。
對應措施:
四、教學反思:
1、開發新能源:太陽能、水能、風能、垃圾能等;
2、植樹造林,從我做起。
關于教學環境教案資料2
1、了解水污染、水體污染、水體污染元的含義,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
2、理解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過程及其防御措施
3、了解水污染的防治原則及其含義
重點難點:水污染的類型、水體富營養化
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利用價值,危害人體健康和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2、水體的自凈能力
物理凈化:混合、稀釋、揮發、擴散、沉淀等
化學凈化:氧化還原、酸堿反應、分解、凝聚等
生物凈化:水生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同化、氧化、分解等
3、水體污染物水體污染源
4、水污染的類型
(1)化學性污染
①無機污染物質:酸、堿和一些無機鹽類;主要是污染使水體的PH之發生變化,阻礙水體自凈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筑物
②無機有毒物質:重金屬中具有潛在長期危險的物質汞、鎘、鉛、砷等元素
③有機有毒物質:化肥、農藥、多環芳烴、芳香烴人工合成,很難被分解
④需氧污染物質: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但需要大量的氧。
⑤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指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中的含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余的氮磷物質。
⑥油類污染物質: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是海洋采油和郵輪事故
(2)物理性污染
①懸浮物質污染: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融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②熱污染:來自工業的冷卻水,沒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毒性增加等現象。
③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使放射性廢水、廢物增加
(3)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后,往往帶入一些病原體生物,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5、世界水日: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6、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體健康
(2)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7、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主要是指水中含有較多的有利于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氮和磷。植物主要是藻類等浮游水生植物,一旦氮磷達到一定的濃度,藻類就會瘋長,他們聚集漂浮在水面上,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華赤潮不僅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也發生在溫帶甚至寒帶地區,尤其是封閉的'港灣更有利。
水生植物瘋長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只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強,也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以水中的浮游動物就因缺氧而死亡。
8、水體富營養化的治理措施
(1)防止營養成分進入水體;
(2)控制水體中的藻類繁殖
①實施;禁磷;
②控制農田污染
③污水處理采用蒸餾、電滲析、離子交換等化學方法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進一步控制污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量
④人工水體凈化⑤植物凈水
二、水污染的防治
1、水污染防治的原則:預防、治理和管理預防主要是指通過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減少到最小量。治理是通過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確保污水在進入自然水體前,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管理就是對污染源、水體及處理設施的管理。
2、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境策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便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性。
3、清潔生產的特點
(1)清潔生產提倡的是以預防為主
(2)清潔生產體現的是集約型的增長方式
(3)清潔生產體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4、常用的污水處理方法基本方法
【教學環境教案資料】相關文章:
環境教學教案08-18
環境教學教案08-18
小學安全與環境教學教案01-21
《松鼠》備課資料 教案教學設計12-07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教學教案08-24
亞洲自然環境教案教學反思01-28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教學教案06-06
關于世界環境日的資料06-10
考場作文資料內容:環境07-15
關于家鄉環境作文資料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