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糖記教學反思
小小的一個剝糖活動,折射了幼兒不同的性格特點和發(fā)展水平。我在為他們的成功感到快樂的同時,也進行了一些思考。
1.巧用策略,激發(fā)幼兒的自助意識。
在分享給幼兒帶來愉悅情感體驗的同時,我發(fā)現(xiàn)了小班幼兒在生活方面的技能還有些欠缺,如以往剝糖紙時大多數(shù)幼兒都無從下手,作為教師,我也常常代勞。今天當幼兒又來尋求幫忙時,我以“手破了”這個善意的謊言拒絕了對他們的幫忙。孩子們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便會有更多次的成功,以后對這些基本的技能就不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了。教師不要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就低估他們的能力,只要給他們動手去嘗試的機會,他們的'表現(xiàn)往往超出預料。教師應有意識地幫助幼兒在真實生活的情景中積累經(jīng)驗,初步形成自助、求助、助人的意識。
2.在觀察幼兒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方法和經(jīng)驗。
當我們總是在擔憂幼兒動手能力差的時候,有沒有反思一下成人對幼兒的包辦行為呢?我們沒有理由去責怪幼兒,當幼兒邁出學習的第一步時,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正確的方法和經(jīng)驗。一開始,幼兒在尋求老師幫助未果的情況下各自想辦法,或用手剝或用嘴咬或用手捏或尋求同伴的幫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去直接幫忙,在觀察每個幼兒的不同表現(xiàn)后,通過建構不同的支架,對遇到困難的幼兒,嘗試通過引導間接幫助他們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目的在于幫助他們獲得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盡量引導每個幼兒能夠通過自己的操作體驗到成功,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提升一步。幼兒在經(jīng)歷了諸多過程后都成功地吃到了糖,他們的動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得到了提高。
3.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教育契機,注重教育的滲遺性。
這個案例是生活中一個隨機產(chǎn)生的教育活動,教師要適時地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鼓勵者和引導者,只給予幼兒一些小小的語言提示,其間有教師的鼓勵,幼兒間相互的模仿,無需刻意地去設計教學,讓幼兒在真實的日常生活情景中進行體驗,幼兒在生活中學會了生活,獲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活動的結尾,教師不忘用擬人化的語言提醒幼兒地上有糖紙,這也萌發(fā)了幼兒一定的環(huán)保意識,不要隨意亂丟垃圾。教育無處不在,重要的是如何將教育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要留下過多的教育痕跡。
4.延伸一系列的活動,拓展活動的延續(xù)性。
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的包裝袋,供幼兒操作;在游戲“娃娃家”中,給“娃娃”剝糖紙,讓幼兒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體驗真實生活中難以遇到的問題,進一步積累經(jīng)驗、豐富經(jīng)驗。對于今天沒有學會剝糖紙的幼兒,可以鼓勵他們繼續(xù)嘗試,給予他們嘗試的時間。在這樣一些非正規(guī)的學習活動中,幼兒只要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投入到主動操作實踐中,就有可能獲得成功,從而獲得發(fā)展。
【剝糖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剝豆》教學反思09-11
小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開心剝剝剝》09-22
《剝豆樂》教學反思07-03
《苦糖》教學反思精選11-23
《苦糖》教學反思03-28
《剝豆》教學反思4篇11-19
《云朵棉花糖》教學反思10-20
《我是棉花糖》教學反思10-22
《棒棒糖》教學反思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