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星星的孩子》課后教學反思
推薦《數(shù)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學習本課我采用變序法進行教學。先學習課文的最后一段,讓學生了解張衡由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那么,他小時侯是怎樣數(shù)星星的呢?再學習前面的課文,抓住張衡認真耐心的詞句進行教學。充分運用課件,演示星空圖,讓學生直觀感知星空的美麗,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有助于學生的感情朗讀。
1、主導線索清晰明了
整個課堂教學用兩個問題進行貫穿: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小時候的他是怎樣一個人?所有教學活動緊緊圍繞主線索展開,一氣呵成。
2、寓教于樂,注重語文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從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采用表演法、游戲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快樂識字,主動探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發(fā)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3、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設計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fā)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yǎng),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張衡怎樣數(shù)星星這幾個動詞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坐、靠、仰、指、數(shù)”等幾個動詞后,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自己做做、自己數(shù)數(shù)。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4、扣詞,訓練表達
最后一個段的生字比較集中,出現(xiàn)了“張衡”“漢朝”“天文學家”等幾個比較陌生的詞語,如何讓這幾個詞語成為孩子腦中深刻的記憶,我是這樣教學的:先讓他們自由讀,“你能從中知道些什么?”激起孩子的求知欲,讀完之后他們會說“張衡是漢朝人”“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等。然后通過老師的簡單介紹了解漢朝年代的久遠,從字面猜想“天文學家”的含義,理解“著名”的意思,并且用“著名”一詞練習說話。讓學生對這些詞語的印象有了一個清晰之后,我就出示張衡的畫像,請學生用多種方式把這幾個詞語連起來介紹張衡,從而使抽象的詞語變成自己能熟練操作的語言,同時促進了孩子的對信息的組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讓他們明白原來同一種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多好!
【《數(shù)星星的孩子》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12-16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06-27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08-24
數(shù)星星的孩子的教學反思06-19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06-13
《數(shù)星星的孩子》的教學反思06-27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06-27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08-24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