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篇一:《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我執(zhí)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上課的導入我先讓學生談談對葉圣陶的了解,然后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一片課文《爬山虎的腳》,讓學生通過對比今天要學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有什么不同,然后讓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接著我檢查孩子讀書和生字詞的情況,最后通過品詞析句來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引導學生就“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學生解決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邊讀書邊用筆畫出修改處,再用不同的符號把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標識出來;還讓學生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中《一張畫像》的修改原稿,然后通過討論交流,了解葉圣陶先生用了哪幾種方法修改這篇課文。
課文的“修改作文”部分,很有特點。具體事實+心理感受的寫作特點,修改作文的方法,語句上的修改,這些都對學生的習作也有所啟迪。因而我把課堂教學的重點就鎖定在了第一部分的學習上。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緊緊抓住“春風拂面”,讓學生一次次回到文本中去感悟,研讀。學生在“密密麻麻”“到處”中感受到葉老的認真。在“愣住”中放大作者此時的內心感受。在字詞句的修改中,學生感受到葉老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在評語中,讓學生感受到葉老的平和,以及對一名文學愛好者的鼓勵和殷切期望。這一股股暖流給予作者春風拂面的感覺,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教學時,我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憑借教材,實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統(tǒng)一。
教材中,作者在敘述葉老怎樣修改“我”的作文時,蘊含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既具體又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水平。在教學中我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這個資源,讓學生從中學習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葉老先生修改的作文及其對作者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我也利用這些資源,不僅讓學生體會如何作文,更讓學生體會如何做人。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松、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1、拿到葉圣陶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畫出相關句子,然后讀讀。學生根據(jù)我出示的自學提示,快速讀課文去找到答案。
三、整合資源,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教材與多種文本的有機融合。
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我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充分運用已有的資源,如:《一張畫像》的原文及修改文、學生自己的習作等,把語文學習從課本延伸到其他相關文本,拓展語文學習的途徑,在開放中豐富教學資源,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回過頭來,再看整個教學過程。覺得還是有不少的缺點。
一,以讀為本,自覺得讀得還不夠到位。
初讀課文后,沒有檢查孩子讀課文的情況,還有讀詞語的形式比較單一,應該指名讀、男女生對比讀、默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熟悉詞語后,再去整體感知課文,親近文本,但是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時,指導的功力還不夠,特別是針對學生的朗讀,沒有作出恰如其分的點評。
二、第一課時的容量比較大,所以在講解完課文第一部分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去讓學會寫生字了,所以在第一課時的內容的安排上不太合理,今后要多思考第一課時應該教什么,怎么教。
【篇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是小學語文人教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進行編排。課文記敘了肖復興回憶少年時代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課文借抒情景,感人至深,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教育性。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理念及基礎教育跨越式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感悟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多種形式讀、分層次讀,讓學生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葉圣陶先生一絲不茍的文品及平易近人的人品。
2、情感體驗法:在本節(jié)課中,充分利用綠葉書簽,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及“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
3、討論交流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4、整合學習法: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出“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選擇與本課內容密切相關的本組略讀課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進行對比閱讀,通過閱讀從不同角度講述的成長故事,獲得成長的啟迪,深化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使整組教材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目標。
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達到落實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一)復習引入,指導學法。
在引入新課時,我以“交流上節(jié)課收獲”的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以及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并相機獎勵寫有修改方法的綠葉書簽,為突破難點埋下伏筆。再小結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方法:“讀、劃、議、品”,為學生學習新知做鋪墊。
(二)自主學習,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輕松、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課文中那些語句表現(xiàn)了葉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我”的感受?讓學生根據(jù)自學提綱,采用“讀、劃、議、品”的學法,在自主探究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在匯報環(huán)節(jié)中,用寫有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詞語的綠葉書簽作為獎勵,激發(fā)學生持續(xù)的學習熱情。
。ㄈ┮宰x促思,加深理解。
在教學中要巧設問題,引導思考,同時要體現(xiàn)一個“讀”字,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整節(jié)課里,我讓學生在層層深入的初讀、細讀、賞讀中,在形式多變的個人讀、分組讀、齊讀中,品讀課文重點詞句,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引導學生理解:“融化”一詞,一般指什么?(固體遇熱變?yōu)橐后w的過程。)在文中又是指什么呢?(作者心情從緊張到輕松的變化。)再指導學生朗讀:“你能讀出這種心情的變化嗎?”這樣,使學生在細細品味中讀得有滋有味,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ㄋ模┮詥枂⑺迹黄齐y點。
教學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學生各抒己見,聽、說、讀、思的能力提高了,語文學習就更有趣了。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上質疑,如: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定題呢?通過讀、思、議,學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表達自己對葉老的無限懷念之情,感悟課文“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總結全文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邀請得到寫有修改作文方法、文中體現(xiàn)葉老先生優(yōu)秀品質的詞語的綠葉書簽的同學站起來,把葉片上老師寫的話讀給大家聽。引導學生體會老師今天送給大家的僅僅是這一枚枚綠葉書簽嗎?借這一枚小小的綠葉書簽,不僅解決了教學重點難點,葉片中所包含的期待也許還將影響學生的一生,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
。ㄎ澹┩卣归喿x,深化體驗。
為進一步深化體驗,結合本課教學內容,精心挑選本組略讀課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及拓展資源文章進行相關對比閱讀,通過閱讀從不同角度講述的成長故事(名人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父子或同齡人之間),獲得成長的啟迪,深化思維,為第三課時的打寫做好充分的情感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目標。
(六)課外延伸,強化目標。
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yè):請你運用學到的修改方法精心修改自己的一篇習作,作為禮物送給成長的道路上給我們以幫助、啟迪的良師益友,表達我們的謝意。希望憑借這一課外學習活動,進一步強化本課知識、情感目標。
【篇三:《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課,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為“我”修改作文,并邀請“我”到他家做客,從中表現(xiàn)了葉老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與人品。這篇課文以“爬山虎”為載體,表達了作者對葉圣陶先生的崇敬與懷念之情。文章感情真摯,語言含蓄,特別是文章結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更是言雖盡而意未了。
文章篇幅較長,再加上故事本身沒有什么吸引力,因此經過反復思考、探索,在這堂課上,我努力調動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抓住教學難點質疑。課題的以物喻人,是這篇文章教學的難點,我恰恰從課題入手,巧妙的運用欣賞兩幅爬山虎的圖片和兩段美文的閱讀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記憶中葉老與肖復興初見時的代表性事物——爬山虎之美,為“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象征意義做好鋪墊。然后利用過渡語言設疑:“留在作者內心深處的僅僅是那片爬山虎嗎?”以此通過對兩件事的研讀,領悟葉老的人格魅力就像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樣,永遠激勵著作者努力進取,永遠堅實著作者文學創(chuàng)作的腳步。至此破題,使學生化難為易地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也深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2、確立教學重點研讀。要想順利地突破難點,又必須先要理解兩件事中葉老的高貴品行,有了感情的積淀,才能水到渠成地體會到爬山虎背后蘊含的作者的情感。
。1)為解決“葉老為我修改作文認真”這個問題,我預想學生光靠肖復興的敘述和表達,很難走進葉老這位名人的。因此,我把“葉老修改稿的原稿”這一直觀作品呈現(xiàn)在同學面前,并啟發(fā)學生想象70歲的葉老坐在燈下、戴著老花眼鏡,為“我”一字一標點地修改作文的情景,進而引出“假如這是葉老為你修改的作文,你有什么感受?時,學生對葉老的崇敬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2)在處理“葉老為我修改的兩處語病和簡短的評語”時,我立足于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通過這篇課程資源,不僅教給學生使用不同的修改符號,修改作文中的語病,還指導學生在作文中要寫真事、表真情,并滲透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3)在抓住字、詞、句重點細致地研讀了“修改作文”這件事后,我又采用讀文與想象、角色換位與表演等多種教學手段,研讀文章的“邀請做客”一事。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發(fā)現(xiàn)、感悟“握手”這一細節(jié),感受葉老的親切平和。又引導學生“如果你是葉老先生,你會對肖復興說些什么?”學生在充分想象后,暢所欲言,此時的學生儼然成為了一位“葉老”,深刻感受著葉老先生“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含的期待”。
回首整個的教學過程,我感到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與缺憾。如,在這堂課上,感覺讀的還不夠充足。雖然努力地通過快讀、自讀、指名讀、男女生對比讀、默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親近文本,但是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時,指導的功力還不夠!
【篇四:《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教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篇課文時,在導入新課以后,我直接切入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學生齊讀之后,知道“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指的就是葉老家院中種植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我不失時機的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其中古志威同學提出:“這篇文章是以事寫人的,為什么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目呢?我覺得有點離題了!”我用贊賞的神態(tài)肯定了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表揚了這位善于動腦筋的同學。在我的引導下,通過進一步讀書,學生開展了激烈的討論。同學們或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各抒己見,討論激烈,找出了問題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作課題,既是對人品與作品堪稱楷模的葉老先生的贊美,也是對具有高尚品格與情操的作家的贊美。愿他們青春常在,活力永存。同時,也隱含著作者的決心,要像爬山虎那樣,朝氣蓬勃,不斷攀登。
反思:對于一個小學生而言,能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是多么可貴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扶持、鼓勵、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恰當?shù)乩眠@種狀態(tài)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要有笑聲、有爭議、有討論、有思考的。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地投入進去,動腦思考問題,動口表達觀點,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體驗到創(chuàng)新學習的樂趣。
【篇五:《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自尋新知,我設計了下面各個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松、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我在第一課時理解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⑴葉圣陶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寫的?⑵看了葉圣陶先生的評語,“我”非常激動,從哪兒可以看出“我”為什么那么激動?⑶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讓學生讀自學提綱,接著要求學生讀第一部分的內容,采用自學法,讓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提綱。在解決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個問題時,我以讀講結合的方法來完成這個教學任務。
二、利用重點的詞語體會字句中含著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聯(lián)系上下文,進一步理解“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樣寫的”這個句子,體會葉老的人品、作品,體會從葉老身上得到的啟示和教育,品味并體驗作者的感受。
為了解決“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什么三十年來肖復興都忘不了”這個問題,我利用過渡語言設疑導入:作者的感受這么深的原因是葉老先生仔細、認真地為“我”修改習作,感受葉老不僅僅是為“我”改了一篇習作,并且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我采用自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來完成這個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小結、歸納出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評評議議,教師采用讀講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掃除障礙。
三、在練習中鞏固新知,深化新知。
課堂的修改練習是對掌握新知的延續(xù)和提高,學生的知識必須經過訓練,才能轉化為技能。因此,我講讀課文之后,根據(jù)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習作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寫寫自己在第一課時里的收獲,并進行全班交流,有目的地讓學生更把第一課時的內容進行總結,促進學生對葉老修改作文的發(fā)法有更深刻的掌握。
四、用名人名言鼓勵學生寫作及建立寫作的自信
學生學習寫作也已有一個年頭了,在這一年中,學生有的收獲了自信,有的在學習寫作過程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困惑,但通過這課學習一定有懂得了寫作一定要一絲不茍,堅持不懈地寫,這樣才會有進步,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我引用寫作名家的名言鼓勵學生堅持寫作,相信他們一定也會寫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教學反思03-14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04-17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04-17
語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07-30
語文教學反思:《那片綠綠的爬山虎》03-20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語文教學反思08-10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03-16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03-13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作文05-19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15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