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范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時,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jīng)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傳奇故事。文章描寫具體、情感真摯。
一個偉大的父親,一個堅強的兒子!這是本文給我們展示的兩個人物形象。如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悟父愛的偉大?在反復研讀課文后,我覺得要抓住課文的主線進行教學,通過對父親的感情變化來體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愛。
本課安排兩課時進行教學。本節(jié)課教學的是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教學目標是:初讀課文,完成生字教學,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在教學中,我先設(shè)疑,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配上圖片及解說,讓學生對地震造成的巨大傷害有個感性的認識,為后面父親克服一切困難救兒子做好鋪墊。接著我用多媒體出示本課的新詞語,并將詞語配上背景圖、加上解說,然后將詞語串聯(lián)成一句話,講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學們既認識了詞語又通過相應的配圖理解了詞語的含義和課文內(nèi)容,這樣的生字教學方法新穎直觀,圖文并茂,學生易于理解,并能很快記住這些新詞語,我想這是高年級識字教學值得提倡的方法吧。
在學生讀通課文后,讓他們找出課文的中心句,并抓住"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父與子"這個中心句,讓學生在深入研讀課文的過程中去解決問題,體會父親的了不起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特別是課文中描寫這對父子的外貌、語言、動作的詞句,引導學生去想象、體驗。像"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這些數(shù)字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個過程是異常艱難的,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反映的是父親救孩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難,體現(xiàn)的是父親那執(zhí)著的信念。通過對關(guān)鍵詞句的品讀、理解、體會,真正讓學生能通過語言文字的感悟達到"心靈的感動",從而使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體會到父愛的偉大。
新課程倡導:我們語文的教育要巧妙地架起文本與生活的橋梁。課文中描寫的是國外的一對父子,距離學生較遠,學生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對此,教學中,我適時插播了5.12汶川大地震有關(guān)圖片,當悲傷的音樂響起,那仿佛來自天國的、震撼靈魂的樂曲,蕩滌著每個學生的心,撞擊著每個學生的靈魂,再加上我的描述,此時的課堂"無聲勝有聲",師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那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讓學生再一次從心靈深處感受到愛的力量,感受到人間真情。
課的結(jié)尾,我出示了一個小練筆:此時此刻就讓我們再次走近父親的心,已經(jīng)堅持挖掘了36個小時,可是兒子還生死未卜,這一刻,父親會對兒子說點什么呢?就請你拿起筆,寫在書頁的空白處。
這樣的作業(yè)設(shè)計,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讓學生換位思考,感恩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