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18 09:21:2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1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這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比的意義以及有關平面圖形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經過實際教學我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有了一些思考。

          一、 要正視學生的樸素認識與數學概念之間的差距。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經驗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數學的語言描繪變化的關系。而數學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則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與縮小,它是一種定量的刻畫。這一差距正是我們進行教學時需要加以利用的。教學中,我先出示很小學生照片,問學生看到什么了?由于太小,學生就讓我將圖像放大。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習的價值自然就蘊含其中。接著我把圖象放大了三次(只放大長、只放大寬、長和寬都按一定比例放大)。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此時由于前兩次圖形變形比較嚴重,學生禁不住發(fā)出了笑聲,一致認為第三次放大比較好)。我適時提問:為什么呢?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我出現了相關的數據。經過學生的觀察、討論與交流,學生對于圖形放大后相應邊的變化有了清晰的認識,完成了真實的數學理解過程。

          二、 要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我覺得按什么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形放大的變化過程后,我隨之追問:“我們怎樣將圖形縮小呢?”然后引導反思:“你覺得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過程中什么比較難理解?你是怎樣理解的?”(1、我覺得這個比是現在與原來的比。2、我有一個重大的發(fā)現,將圖形放大比的前項就大,將圖形縮小比的后項就小。3、要說清楚是按怎樣的比放大或縮小的,只要先算出對應邊的比,再看看是放大還是縮小,將前項或后項調整一下就行了。)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按什么比放大或縮小有了深刻的理解。后續(xù)學習中比例尺不也是這樣理解的嗎?

          通過今天的教學,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腦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是重要的教學資源。當學習之舟泊在學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會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維的浪花。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會使作為老師的我領略更多的精彩!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2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它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是圖形的各部分線段按相同的比發(fā)生變化的過程,特征就是“形狀不變、大小改變”。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能理解圖形是按什么標準放大或縮小的,而且能用網格圖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了一些體會:

          一、數學概念規(guī)范生活認識。

          對于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模糊的,對于圖形放大與縮小過程中的內在規(guī)律并不清楚。而本節(jié)課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的'是,數學意義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是有一定變化規(guī)律的,它要指按一定的比將圖形的每一條邊同時放大或者同時縮小,這是一種定量的刻畫。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例題的教學資源,通過把原圖變大后的三幅圖的對比,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有的圖長變長了,但寬沒變;有的圖寬變長了,但是長沒變,這樣的變化都不是我們要研究的放大,而我們要研究的放大必須是長和寬同時變化,而且具有“形狀不變,大小變了”的特征的。層層遞進,從而規(guī)范了學生心目中對放大與縮小概念的理解。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探究圖片放大與縮小過程中各對應邊的變化規(guī)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放大與縮小是兩種不同的變化,用來表示放大與縮小的比的意義也不一樣,是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學中,我注重從比的意義出發(fā),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順序:即用變化后的圖形的邊長與變化前的圖形的邊長進行比較,都是以變化前的長度為標準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還是縮小的比,其前項都表示變化后的長度,后項都表示變化前的長度。并通過比較使學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項比后項大且比值大于1;表示縮小的比,前項小于后項且比值小于1。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3

          前段時間,我講了一節(jié)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反思如下:

          一、注重數學術語表述的準確性

          教學中讓學生體會、理解“變大”與“放大”含義的上不同時,我把圖片先進行“變大”后再“放大”,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再直觀體驗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放大的`含義,學生因為是第一次接觸,不能準確地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這里我就用標準的數學術語指出:“現在的圖片形狀與原來的相同,只是圖片的尺寸變大了,這樣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數學上稱為把圖片放大”,學生有了明確的術語指出“放大”的含義,就會從直觀的體驗升華到理性的認識,便于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注重教學磨到細微變化處

          在練習“試一試”教學中,學生在練習把三角形按2:1放大后,我細心觀察學生所畫情況,雖然有部分學生在畫前,有了對三角形特征地提示后知道三角形按2:1放大后,不僅底和高會按2:1放大,第三條斜邊也會按2:1放大,但大部分學生沒有直觀的進行驗證,只有空談的概念是沒有辦法在頭腦中形成強烈的直觀意識的,所以對與放大和縮小是把條邊的放大和縮小體驗不深刻,不利于對放大和縮小含義的理解,不利于對比例含義建立。

          三、注重教學隨機變化

          在教學中當圖片原來的長是8厘米,寬是5厘米;放大2倍后的圖片長是16厘米,寬是10厘米。當時我第一次把圖片的長放和寬放大相應的倍數時,沒有放大到2倍,當時可以作為讓學生初步感知,提到那如果再進行放大呢?放大到2倍時,觀察一下現在的長、寬與原來長、寬的變化,適當地調整教案靈活的處理,第一次讓學生初步體驗,第二次放大學生有了第一次的體驗,第二次就更易感知了,教學也就順理成章了。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4

          一、注重數學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理解“放大”含義,我把圖片進行“變大”和“放大”,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放大的含義,學生不能準確地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時,這時我就用標準的數學術語指出:“現在的圖片形狀與原來的相同,只是圖片的尺寸變大了,這樣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數學上稱為把圖片放大”,學生有了明確的術語指出“放大”的含義,就會從直觀的體驗升華到理性的認識,便于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重視難點的突破

          教學中,做到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我覺得按什么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形A到圖形B的變化過程后,我隨之追問:“我們怎樣將圖形B變?yōu)閳D形A?你是怎樣理解 “2:1”的?”(有的同學就會說出:“我覺得這個比是現在與原來的比!边有的同學說:“我有一個重大的發(fā)現,將圖形放大比的前項就大,將圖形縮小比的后項就小!睂W生的智慧碰撞,內心的欣喜溢于言表。)

          但我覺得還需要逐步完善以下幾點:

          1、盡量放慢語速,讓學生更好地聽準確,聽明白。

          2、利用各種形式,多種不同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善于等,等待學生的發(fā)現,等待學生的補充,等待學生的完善,或許會有更大的收獲。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5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比的實際應用,是在比和比例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知道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后,只是大小發(fā)生了變化,形狀沒變,從而體會圖形相似變化的特點,并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將簡單的圖形放大或縮小。

          成功之處:

          明確放大與縮小的區(qū)別。在教學時首先通過生活中的一些放大和縮小的現象,初步認識放大與縮小的特點是把原圖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放大與縮小,所以和圖像的變形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然后通過教學進一步研究放大與縮小的特點,讓學生思考2:1表示什么意義,怎樣放大圖形呢?自己嘗試畫圖并比較所畫的圖形是原圖形的2倍,就是放大,并且知道要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原圖形的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圖形的大小變了,形狀沒變。接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放大后的三個圖形按1:3的比縮小,得出圖形變小了,但是形狀沒變。最后通過出示幾個比讓學生判定哪個比是放大,哪個比是縮小,例如: 5:1 1:4 2:1 1:3 4:1 1:2使學生明確比的前項是后項的幾倍是放大,比的前項是后項的幾分之一是縮小。

          不足之處:

          教學中只出現了長方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這幾種簡單而又特殊的圖形,對于這樣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學生都不難理解,但是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這幾種圖形不僅僅是把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還要與它們的高、角度都有聯(lián)系。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9篇)12-23

        六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通用11篇)12-23

        《圖形規(guī)律》教學反思08-27

        《數圖形中的學問》教學反思02-17

        《圖形的旋轉》復習課教學反思01-25

        《圖形與測量》數學課后教學反思范文12-28

        《圖形變變變》課后的教學反思12-18

        《讀書莫放“攔路虎”》教學反思12-16

        中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圖形的魔術》09-23

        小班綜合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圖形拼拼拼》09-2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