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精選6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 篇1
《冷熱與溫度》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我分別用了三個小活動:學生討論、學生演示、學生操作來認識溫度計、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學會測量熱水溫度。雖然有成功的地方,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
一、請學生上臺演示水溫的測量時,不管學生做的對還是錯,不能一上來就讓其他學生指出他的錯誤之處,首先要做的是表揚肯定學生,讓學生充滿自信心。
二、在“連續(xù)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這個實驗中,學生們的小組合作能力欠缺,實驗要求或許是老師講的不到位,在記錄數(shù)據(jù)的時候,有些小組熱水的溫度不下降反而還上升,而且整個過程沒有秩序。
三、上課過程中,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語有事過于生硬。
成功之處在于:
一、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課堂學生的參與度很高,教師只在一旁起到了引導作用。
二、在講解正確使用溫度計的過程中配有相應的練習,加強了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
三、整個課堂體現(xiàn)了科學探究的規(guī)律:提出問題—作出猜想—制定試驗計劃—實驗和觀察—搜集整理信息—解釋交流。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冷熱與溫度》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科學書中的活動一,“先將左、右手食指分別放入冷水和熱水中,5秒鐘后,再同時放入水中。”編者是想通過此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人的感覺有時是不準確的,從而引入使用溫度計。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難度。首先,三杯水的溫差,要調整好,溫差小了,根本感覺不到其中的微妙處。(常溫下的水在20度左右。)溫差大了,熱水的溫度就會相對高一些,但又不能太高,不然會燙傷學生。如果有條件,我想讓冷水溫度再冷一些,甚至可以先把冷水冷藏一下,這樣三杯水的溫差比較大,學生會更容易感覺到冷熱不同。其次,課本安排將兩只食指同時放入溫水中。課前,我進行了多次實驗,感覺到分先后放入溫水,其效果更加明顯。
第二,在預測一杯熱水降溫的規(guī)律時,需要學生討論,猜測可能是哪種情況,并要求說出理由。由于學生小的原因說不出理由,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讓學生匯報說出理由,只是給學生的預測做了統(tǒng)計。
第三,在測量熱水降溫過程中,時間是由各小組自己掌控的,我覺得既然是讓學生去做實驗,就應該完全放手。實驗前說我提出要求,當液柱到達一定高度,不再升高時,開始計時,同時要把當時的。溫度記在“0”分鐘表格下。當然學生可能把握不穩(wěn),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但大部分學生可以做得很好。而且如果由教師統(tǒng)一把握,各小組領熱水有先后,即使是同一熱水瓶中倒出來的,也不會完全一致。課本上安排拿到熱水后,立刻記錄下最高點的溫度,記錄下最高點的溫度,就意味著記時開始,各小組液柱上升的快慢都不一樣,那怎么統(tǒng)一計時呢?
在教學中,我遇到過許許多多這樣的難題,有的通過精心設計,可以解決;有的至今還未找到解決的方案。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難題,才使得我們不斷地去鉆研,去探究,從而使自身的素養(yǎng)得到提高。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 篇3
《冷熱與溫度》一課,這是經過新教改的課,對我老說從沒上過這一課,對我來說難度還是不小的。上課前我還對即將上的這堂課充滿著較高的期望,但是上完課感覺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雖然有成功的地方,但存在的問題還真不少。為了更好地剖析這堂課,首先將本課的一些情節(jié)講述一下。
導入課的時候,從生活中的實例入手,師:在室外,冬天和夏天摸鐵的東西有什么不同?生:冬天冷,夏天熱。師:物體的冷熱程度就叫溫度。引入課題:冷熱與溫度。學習新課時,先讓學生感知冷、熱、溫水的溫度,然后了解溫度計的用法,使用溫度計測三杯水的溫度,接下來是引導學生連續(xù)測量熱水溫度的變化,計時測量并填表。課的最后是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畫熱水降溫曲線圖,并分析熱水降溫的規(guī)律。做這一部的時候,已經下課,如果繼續(xù)下去就要拖堂了,于是就下課了,把這一部分的內容安排到了下一課時。
本課比較成功的地方,較好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導課時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較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課堂上學生親自動手感知水的冷熱,每個人都觀察認識溫度計,并較充分地練習了測量水溫的方法,自行設計試驗,小組分工負責,利用測得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熱水降溫的規(guī)律,應該說較好的鍛煉了學生動手、思維以及組織能力,充分地發(fā)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但是這節(jié)課也存在較多的問題:
一、本節(jié)課為蘇教版的新課,課的設計比較新穎獨特,本人對教材的某些方面把握不準。如:讓學生先將兩手的食指同時分別插入冷熱和溫水中,5秒鐘后,再同時插入溫水中,兩個手指的感覺一樣嗎?有些同學做的時候,則不是同時放到熱水和冷水中,而是將一個手指先后放到冷熱水中,當然感覺就不樣了,由于時間的限制,也沒再對這個問題進行延伸糾偏,影響了教學效果。我想如果當時老師用手比劃演示一下,就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了。
二、對課堂中會出現(xiàn)的實際情況不能預測,準備不細致。實驗中要用熱、溫、冷水,準備的熱水、溫水的溫差不大,學生同時將食指放入熱水、溫水中5秒鐘,再同時放入冷水中,兩手指的感覺相差就不大,顯然就沒有達到教學的要求。當讓學生連續(xù)測熱水溫度變化的時候,因為倒的熱水時間長了,學生反映熱水不熱了,這時才給每個試驗桌上加熱水,因此耽誤了一些時間而影響了課的進程,浪費了時間。
三、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課堂上亂動器材,實驗中不按要求去做。這與學生沒有實驗室,學生做的實驗少有關系,沒有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在實驗中浪費了一些時間,這也是導致預設的教學內容沒有進行完的原因之一。我的建議,建立實驗室,配備專職實驗管理員,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多做試驗,形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 篇4
冷和熱是學生最為熟知的內容,每天從喝水中就能感受冷和熱,太熱的水會使我們感覺很燙,所以我們會和溫水。夏天和冬天,很容易分明冷和熱。至于溫度,我們只是用身體的某個器官、感官去感受冬天和夏天的溫度,要想具體測量今天的溫度,要借助溫度計去測量。
書中設計的實驗:冷、熱、溫三杯水,學生用手指先感受冷水與溫水,最后去試一試熱水的`溫度,學生初步感知溫度,要想準確的知道誰的溫度,需要借助溫度計,,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在使用溫度計時只忙于介紹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沒有強調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設計實驗、實踐,而是把實驗的過程直接告訴學生,學生沒有真正的的進入實驗中去,而是成了書本和課堂的工具。
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把課堂還給孩子的同時,也要孩子從課堂中走出來,去生活中發(fā)現(xiàn)科學。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 篇5
小學四年級科學《冷熱與溫度》是《冷和熱》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對生活中的冷熱現(xiàn)象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溫度的概念,教會學生規(guī)范地測定水溫,并且?guī)ьI學生探究熱水變涼的規(guī)律。我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激發(fā)探究欲望:在課的引入部分,首先讓學生做實驗,兩個手的食指分別同時插入冷水和熱水中,等老師數(shù)到5時取出并且馬上把他們同時放入溫水中再等5秒鐘,說出兩個手指的感受。這個實驗現(xiàn)象非常明顯,學生在同一杯溫水中兩個手指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學生對此現(xiàn)象產生了強烈的矛盾心理,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注重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在形成溫度概念時,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摸,認識到僅憑感覺判斷溫度是不可靠的。在學習溫度計測定水溫時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測量,學會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在探究熱水降溫規(guī)律時我讓學生小組分工合作、親自測量、觀察、記錄、分析數(shù)據(jù)并得出規(guī)律,處處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xiàn)。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是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學時我讓學生大膽猜想,熱水變涼的規(guī)律,還讓他們想象這杯水繼續(xù)放置后的溫度變化,和如果給涼水加熱會是什么樣的變化規(guī)律。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激發(fā)著學生的求知欲望,把課堂探究延伸到課后,培養(yǎng)了學生的求知精神。
四、本節(jié)教學中的不足: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在教學生溫度計使用方法時采取了播放視頻的方式,但從學生的實際操作來看,掌握并不理想。后面的教學中這塊內容還需再強調一下。另外,實驗課中學生對實驗材料很感興趣,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加之動手能力差,實驗速度慢,不能再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對課堂的突發(fā)事件不能很好恰當?shù)靥幚,在日后的教學中還需努力提高對課堂的控制能力。語言不夠準確、流暢,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正。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 篇6
1.本節(jié)課讓學生掌握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的方法,以及熱的水隨著時間的推移,溫度會下降到和周圍環(huán)境一樣的溫度。
2.在測量熱水的溫度變化規(guī)律時,實驗數(shù)據(jù)學生能很輕松的得到,本實驗也不是很難,但如何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我們需要的知識這一問題還需重點加強。這涉及到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老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信息、學會整理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shù)睦眯畔,以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總之科學課上,動手和動腦是并存的,而學生現(xiàn)在很多往往是分開的,特別是四年級的學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儀器時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動手之后,只關注一些現(xiàn)象,哪怕是與生活中相違背的現(xiàn)象,學生們也不去思考,這樣就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問題:怎樣在動手的同時引導學生去思考如何自主、合作探究。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09-04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12-07
《冷熱與溫度》的教學反思范文01-16
冷熱和溫度的教學反思03-30
《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通用6篇)03-02
《冷熱與溫度》教學設計12-16
冷熱與溫度說課稿11-02
冷熱與溫度教案課件05-16
四年級科學《冷熱與溫度》教學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