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1》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教學反思1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一組課文的前三課《識字1》、《柳樹醒了》、《春雨的色彩》以及《古詩兩首》,都是圍繞著春天這個話題展開的。
剛開學一個周學習了前兩課。北方的春天來的有點晚,《識字1》韻文中描繪的景象在我們周圍還不能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孩子們已經把韻文背的滾瓜爛熟,當我問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是什么意思,孩子們舉手的寥寥無幾,等了一會,有個孩子舉起了小手,我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春回大地”。然后我補充講解二十四節(jié)氣中立春是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冬天過去,春天來到人間。想一想我們怎么歡迎春天的到來?做個動作——擁抱春天!叭f物復蘇”你是怎樣理解的?有的學生說“大地上的`任何東西都醒了!焙⒆觽冇米约旱睦斫舛昧诉@個詞,接下來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對韻文的理解說的很清楚。我說“柳綠花紅,鶯歌燕舞”這種景象你能看到嗎?孩子們大聲說“不能!”對呀,現(xiàn)在天氣還是有點冷,有個孩子說:“過幾天節(jié)能看到柳條綠了,花兒也紅了!笔茄剑瑢W們,下了課你到我們校園里走一走,仔細看看春天是否已經來到了我們的校園了呢?于是,我出示了課后的問題泡泡:你聽到春天的聲音了嗎?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嗎?快來畫一畫美麗的春天,快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這時王木潤同學舉起了小手,他說:“老師,我看見春天了,他來到了我們的校園,在那邊的草地上!彼械暮⒆影涯抗饧械搅怂砩,我示意他繼續(xù)說,“草地上有棵不高的花樹,看上去樹枝干枯,實際上在樹枝上已經有很小很小的花骨朵冒出來了!薄罢娴膯?”有的孩子似有懷疑!罢娴,不信下課后你們去看,很小很小的花骨朵,像大米粒一樣小,紅色的,不仔細看不出來。”于是,我對全班學生說,下課后同學們都去看看,聞聞、摸摸、聽聽,小心點免得把小小的花骨朵碰掉了!毕抡n后,孩子們像小鳥一樣飛出教室,跑向學校的各個角落,去發(fā)現(xiàn)春天。
第二節(jié)課,孩子們爭相恐后的述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因利勢導,讓孩子們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色彩和聽到的聲音畫一畫。
上完本課反思課堂,感覺自己努力踐行的簡簡單單教語文,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是一條應該始終堅持的語文之路。只是課堂上的教學之道的簡單恰恰需要老師的豐厚做鋪墊。
《1》教學反思2
開學第一天,我的語文課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我們剛才進行了‘分組讀字詞,開火車讀詞語’活動。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幾幅從網上下載的圖片,大家邊看邊想這一幅圖我們可以用上書上的哪一個詞語?”
我用鼠標點開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學生一邊驚嘆于景色的秀美,一邊思考著問題。片刻工夫,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我放大其中一幅在備課時我認為是“層林盡染”的圖片。杜宇笙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是景色宜人!标愌碰┱f:“我認為是金秋時節(jié)!蔽耶敃r想,糟了,學生的想法和我的初衷不相吻合,可轉念一想,這不正說明了學生的思維角度、感受和成人不同嗎?于是我又問學生:“你為什么會用這個詞語來形容這一幅圖片?”陳雅雯大聲說:“因為秋天到了,樹葉、草啊都黃了,這一幅圖上的樹葉都是黃色的,金也是指的黃色,所以我覺得是‘金秋時節(jié)’!睂O乾站起來說:“這一幅圖還可以用‘層林盡染’來形容。大家看,這幅圖上的樹木、葉子、花的顏色都好像是給染過的。”看來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學生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對大家的發(fā)言給予了肯定。
在另外幾幅圖的處理上,我重點點撥了“疊翠流金”這個詞語,其他的幾個詞語;只要學生的感悟、體會是正確的就可以通過。最后我進行了拓展訓練,把學生搜集的關于秋天的詞語、詩歌、圖片進行展示,培養(yǎng)學生收集詞語的興趣。
【反思】
“識字1”是三組關于秋天的四字詞語。這些詞語既描繪了秋天的美麗景色,又描繪了秋天的氣候特點和豐收景象。三組詞語排列有序,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在備課時,我考慮到“層林盡染、疊翠流金、春華秋實”等詞語學生不容易理解,但又不能給學生進行枯燥的講解,于是就決定從網上下載幾幅和課本上詞語意思相近的圖片,用找一找、說一說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于是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圖片的情景,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理解、內化詞語,進而理解詞語的意思。但在實施中學生的'反映是我始料未及的,也就是說我在備課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只是單純地想到利用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有了這樣一次深刻的體驗,我才明白,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在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中時刻保持充足的“源頭活水”;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尊重學生,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納他們的各種聲音。
《1》教學反思3
《識字1》是詞串識字。圍繞春天,將12個詞語分為四組,排成四行,隔行押韻。每組詞語表示同類名物,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第一組詞語說明了春天的氣候特征,第二三組詞語分別是春天的植物和動物,第四組詞語介紹了春天里果樹的花。上這課時,我在秦宇杰老師的指導下,精心設計教案,做好課件,以期上好開學第一課。
上課開始,我讓學生傾聽三種不同季節(jié)的聲音,從而把學生由寒風呼嘯的冬天帶入鳥語花香的春天。這樣的導入設計不僅新穎,更訓練了孩子的傾聽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孩子的樂于傾聽習慣。最重要的是,鳥兒動聽的歌唱一下子就把孩子帶入了爛漫的春季,完成了“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這一目標。這時,我隨機出示了春天的圖畫,讓孩子有了直觀的感受,并引導孩子邊看邊想,“春天來了,大自然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孩子面對圖畫侃侃而談,練習說話。“你能用怎樣的成語描繪眼前的景色?”這樣復習了孩子之前積累的詞語,更豐富了語言。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的識字教學,扎實有效,出示詞語到讀詞語到理解詞語再到讀好詞語,層層深入,逐個擊破,且各排詞語間能做好過渡,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之看起來仍是一篇完整的韻文。我步步引導學生,讀出了韻味,讀出了春天的意境。識字教學時,還滲透了秦老師一直提倡的整合教學理念。比如,我在教導“春雨”這兩個詞語,不僅讓孩子看了“下春雨”的情景,引導學生想像“春雨像什么?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從而理解“春雨”,更隨機出示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中的片段“春雨,一下就是三兩天,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在識字的基礎上,品味名篇,提升識字的深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但遺憾的是,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以及時間的把握方面還需不斷錘煉,課后金賢老師對我提出了寶貴意見,我一定會認真吸取并實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教學反思4
本課屬于看圖讀韻文識字,將表示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的詞語以詞串的形式讓學生認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圖和詞語。第二部分是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和1個只識不寫的字。第三部分是練習。借助圖畫識字學詞認識事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包餃子、賽龍舟、賞月的歡樂場面,以及祭掃革命烈士時莊嚴肅穆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詞串”識字每組一般有三個詞語,共四組。三個詞語詞性相同,置于一組,猶如用一根無形的線將它們串聯(lián)起來,組成一幅含有多種景物的畫面。教學開始,就以簡短的導入將學生帶入課文情題,調動起學習的情緒。同時借助漢語拼音讓生自學生字。先讓學生借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建立文字符號與聲音的聯(lián)系。然后讓學生連詞認讀,展開聯(lián)想,結合看情境圖,聯(lián)系生活經驗,初步了解字義,建立文字符號、聲音、語義的聯(lián)系。在學生能正確認讀字詞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自己對詞義的理解去觀察課文圖畫,從圖中找出詞語所指稱的具體事物。二年學生初步具備了認讀漢字的能力。只要我們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善于調動其識字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能夠逐步形成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利用已經掌握的識字經驗,自學生字,做到看清形,讀準音。圖文對照,形成聯(lián)系。指導學生將詞語跟插圖比照,建立詞語跟具體形象的聯(lián)系,初步形成概念。詞串的生命在于“串”,即是一個有一定情境的整體。教學中不能囿于單個詞語的識讀,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詞串整體的情味、意趣、形象,努力建立起立體多維的“內心視象”,并且外化為抑揚頓挫、疾徐有致的朗讀。
“詞串”分開來念,是一個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的詞語;連起來讀,是一首押韻上口的韻語小詩。四組詞語色勒出四個節(jié)日的特色既是情境識字,又是注音識字、集中識字,還是韻語識字,很容易激起兒童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時突出以下三個重點:
一是落實識字,因為它是識字課文,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認識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應該成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生必須打好的語文基礎;
二是啟發(fā)想象,“詞串”識字的每一行的三個詞語采用的是意象并置的手法,詞語與詞語之間留有空白,在給讀的人留下了寬廣的`想象空間的同時,也極易引發(fā)讀者的想象,因而它是提高學生悟性與靈性、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的憑借;
三是朗讀感悟,既然它是一篇韻文、一首小詩,我們就不能把它僅僅看成是識字課文,必須充分運用朗讀這個手段,讓學生在讀中認識事物,在讀中感悟語境,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陶冶性情,在讀中積累語匯。重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詞語說(寫)話的能力。一般的學生說一句話,較好的學生說幾句話,優(yōu)秀的學生能用上更多的詞語,說上一段很美的話。這樣可以讓學生人人都參與學習,人人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精神。
想象是思維的翅膀,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猶如一個尚未開發(fā)的寶藏,只要善于挖掘,就會找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如果沒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寶藏埋沒于底。本課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識用結合,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通過想想,說說,寫寫,讓詞串教學靈動起來,使識字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有效。開放的時代、開放的社會,呼喚開放的教育。今天的學生,生活豐富多彩,可謂生活在一個“萬花筒”之中。而漢字,作為一種文化,可以說無處不在,學習漢字,無人不能。那種把學生視為一個個瓶瓶罐罐的填鴨式的、注入式的識字教育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引導孩子主動識字,其主要的、根本的目的不在于識字本身,而是通過識字的過程,讓學生主體得到更主動的發(fā)展。識字是終身的。早識字,早閱讀;多識字,多閱讀,其作用和意義不可低估。從引導學生識字開始,逐步達到學生主動識字,自能識字,使識字成為他們的需要,從而促進他們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1》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lesson 1教學反思07-04
練習1教學反思07-04
識字1教學反思07-04
《練習1》教學反思07-04
《識字1》的教學反思02-19
《識字1》教學反思09-28
《習作1》教學反思07-08
《練習1》的教學反思07-10
習作1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