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景談》教學設計范文
《風景談》是高中語文第二冊散文單元的首篇,是茅盾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謳歌解放區(qū)軍民的戰(zhàn)斗生活和他們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一篇散文。對于本文的教學,教者多數(shù)采用逐個分析六幅畫面,然后提煉中心的做法。在仔細閱讀了課文之后,我決定打破這種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從表達方式入手,抓住文中五段議論性的文字,分析其含義、作用,并以此來帶動對畫面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完成全篇的教學。
教學大綱中對高中階段的記敘文的閱讀和寫作有明確的規(guī)定:閱讀比較復雜的記敘文,能理清層次,正確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領會和分析語言特點和表現(xiàn)方法。寫一般的記敘文,線索清楚,能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運用說明、議論等方法表達中心思想?季V中也規(guī)定考生應辨別并篩選文中重要的信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tài)度。散文這一文體在高中課本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來,由于散文閱讀段大多篇幅較短,適宜于高考測試的需要,散文閱讀漸有抬頭趨勢,因此,散文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基于上述認識,我決定進行一下初步的探索和嘗試,借助于這篇文章引導學生辨別、把握文中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即文章主旨的語句,訓練學生閱讀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在散文寫作中適當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來表現(xiàn)文章中心。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體驗抗戰(zhàn)時期黨領導下的解放區(qū)軍民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發(fā)愛國熱忱,培養(yǎng)高尚情操。
2、掌握本文用精辟的議論貫穿材料,深化主題的表現(xiàn)手法。
3、理解本文寓于風景當中的政治的確切含義。結合單元教學計劃及本課特點,我將目的2確定為教學重點。
茅盾在回憶錄中說:我寫了延安的風景,而把政治寓于風景當中。課文預習提示中也說,風景是這篇作品的形,政治才是這篇作品的神。那么,這政治的含義到底是什么?這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此我將目的3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力求通過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本文寓于風景當中的政治的確切含義。
作為一篇散文,本文不僅有較高的思想性,而且不失其文筆優(yōu)美的特點,所以在重點討論分析五段議論的作用之外,我將思維與語言的訓練貫穿于每幅畫面的剖析之中,重點不在流水式的逐一剖析每幅畫,而在于剖析畫中景畫中人和畫中景與人的結合,情與意的生發(fā),訓練思路的清晰和思維的條理化。同時進行朗讀訓練,不僅要讀出五段議論中判斷、反問和贊嘆的語氣,而且對于北國晨號中塑造的民族精神的化身,要引導學生將其鐫刻在心里。在講讀的基礎上,我在教學過程中還采用了討論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成為課堂上的參與者和主動者,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
首先,以卞之琳的詩導入新課,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為六幅畫面各擬定一個小標題,要求每個小標題都能涵蓋自然景觀和人的活動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此后,直接提出本課的學習重點五段議論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一開始就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轉入對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用投影儀顯示第一段文字,引導學生明確重點詞語的含義,同時完成對畫面的剖析,抓住副詞更,把握人類和自然的關系。
將(二)(三)(四)段議論放在一起,在明確了內(nèi)生活及其充滿是指精神生活豐富,輻射是指人的精神生活給予環(huán)境的影響之后,學生自然能總結出這三段議論都涉及到了人的精神,都在歌頌充滿崇高精神的人類活動。對與它們相對應的四幅畫面,我引導學生通過背景和主體之間的對比來把握作者對人的崇高精神的歌頌。接著進一步明確三段議論之間的關系,(三)(四)是對(二)的進一步闡釋,它們說明了人對自然的作用:主宰和創(chuàng)造。再抓住副詞尤其與第一段的更對比,明確議論(二)是(一)的深化。
課文分析至此,我提示學生這樣的畫面在當時白色恐怖的條件下并非隨處可見,并引用毛主席的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來說明作者寫的是延安人民的勞動生活和學習,歌頌的是他們的崇高精神。這里的點撥為下文北國晨號的分析做好了鋪墊。
對第五段議論并不急于分析,而是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最后兩段,讓他們在頭腦中出現(xiàn)栩栩如生的畫面,同時受到形象中蘊含的民族精神的強烈感染,體會出作者在這里不僅用詞語,更是在用生命贊美和歌唱。在學生在完成眼看、耳聽、心想、口述的綜合訓練之后,引導他們比較兩幅畫面的不同,明確寫照片上的小號兵是為了襯托出眼前這幅風景更生動、更鮮明,更清晰。抓住這段議論中的最字,體會出民族精神的偉大,體會出作者議論的升華。
最后總結五段議論的作用:1。層層深入揭示主題。這種對解放區(qū)軍民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及其精神境界的歌頌即茅盾所說的政治,由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作者不得不將政治寓于風景之中。在此也完成了對本課難點的突破。2。貫穿全文材料,體現(xiàn)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這也突出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根據(jù)一課一得的原則,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本課所學,寫篇寫景狀物的散文,合理的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貫穿材料揭示中心。這也體現(xiàn)了大綱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板書的設計力求突出作者的思路,同時體現(xiàn)學習的重點,因此我將六個小標題全部分開書寫,體現(xiàn)出風景的雙重內(nèi)涵,同時讓議論似一條紅線貫穿其中,并且體現(xiàn)出其層層深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副詞更尤其最的變換中,也照應了主體的變化,由人類到充滿崇高精神的人類活動進而上升到民族精神。通過具體可感的板書設計,使學生一目了然的把握作者的思路,抓住了學習的重點。
總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風景談》一課的教學中,我舍棄旁枝,突出重點,抓住議論,帶動全篇,并用分析這篇文章的具體方式來指導學生對其他文章的閱讀,進而指導他們的學習實踐,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完成了由知識到能力這一訓練過程。
【《風景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談生命教學設計12-23
談禮貌教學設計06-11
《談生命》教學設計06-12
談禮貌教學設計06-11
談生命教學設計03-18
談禮貌教學設計04-03
《談讀書》教學設計06-18
《談禮貌》教學設計06-10
《談生命》教學設計06-19
《談讀書》教學設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