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 篇1
一、總體構思
《最苦與最樂》是一篇論證嚴密的議>論文,作者從責任之未盡與盡,談人生的最苦與最樂,鼓勵人們勇于負責,學習待人處事的正確態(tài)度。文章在結構上論證嚴密,語言流暢而又凝練,同時給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對國對民的責任感。因此,學習本課應在掌握有關議>論文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文章流暢而又凝練的語言。
二、過程設計
1、教法學法
由于學生剛接觸議>論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觀點和基本內容,理清文章結構,采用座談、討論等方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通過語言欣賞、自主活動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創(chuàng)新的精神。
2、教學流程
(1)導入課題:
、俨シ哦嗝襟w課件:中央電視臺對抗“非典”戰(zhàn)士鐘南山等人的采訪。當記者問他們進入疫區(qū)時怕不怕,他們的回答是“怕”,“但還是要進去,因為這是醫(yī)護人員的責任”。
②展示有關報道:有一個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絕接受隔離,導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觸被隔離的人數(shù)高達200多人。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這兩則報道,使學生明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離不開社會,社會、家庭都需要人能負責任,同時對別人負責任就是對自己負責任。
(2)作者簡介:
課前布置學生通過網(wǎng)絡、書籍等查找有關梁啟超的資料,課堂上請學生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教師可結合課文注釋,明確有關要點:
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曾參與“戊戌變法”,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
文風:流暢、犀利、凝煉
著作:《飲冰室合集》
(3)課文朗讀:
朗讀時教師加以指導,明確一些較難的字詞的音義:
、僮⒁簦
契約(qì)攬(lǎn)悲天憫人(mǐn)
、诮Y合文中注釋解釋詞語:
失意、如釋重負、無入而不自得、悲天憫人
③補充解釋詞語:
莫若:不如。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契約:證明出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文書。
任重道遠:任務繁重,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奮斗到死為止。
仁人志士:有仁愛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負的人。
(4)師生討論課文內容:
①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步:先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填寫以下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人生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根據(jù)答案再次討論,理清課文結構,從而明確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1、2自然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三、(4、5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诜治稣n文:
。痢⒂懻摰谝徊糠郑
第1自然段:
。、作者使用設問,“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們是最苦嗎?
點撥:貧→知足;失意→安分;老?死→?達觀。作者認為它們可以從心態(tài)上、觀念上去排解。
。、接著作者順勢提出自己的見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請用原文回答。
明確: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c、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呢?
點撥:找出論說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
(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
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無處逃躲。
第2自然段:
。、一篇好的議>論文,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必須適時適度地舉例,請找出有關事例。
舉例: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于對自己。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了解作者。
2、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重點)
3、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培養(yǎng)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同學們,冰心老人說過“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蹦敲矗钪心阌龅阶羁嗟氖虑槭鞘裁?你遇到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梁啟超先生的文章《最苦與最樂》,看看他是怎么認為的。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匯報自學,展示自我
1、走近作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文風流暢、犀利、凝煉。著有《飲冰室合集》。
2、讀準下面重點詞語的字音:
如釋(shì)重負契(qì)約悲天憫(mǐn)人
3、理解詞義。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釋,放下。
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憫,憐憫,同情。
4、關于議論文
(1)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可以有分論點。論點應該鮮明、準確、概括。
論據(jù):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jù)和理論論據(jù)兩種。
論證: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解決問題(怎么辦)
(2)常見的論證結構:
a、總分總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并列式結構
(3)常見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
四、感受作者觀點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點撥: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2、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點撥: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3、根據(jù)文章內容理清作者的論述思路。
點撥: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論述“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總結:全文是按分--總結構寫的,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嚴謹?shù)恼撟C思路。
4、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點撥:未盡責任乃人生最大痛苦,盡責任為人生最大快樂。
五、研討課后問題
1、第三自然段從具體的生活情境開始論述,有什么作用?
點撥:這是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從具體的生活情境開始論述,不僅增加了論述的可信度和說服力,而且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2、在第五自然段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結合上下文思考引用這些話要說明什么?
點撥: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引用這些話要說明盡責任方能苦中真樂。
3、說說文章最后所說的“解除”責任與“卸卻”責任有什么不同?
點撥:解除責任是指盡了責任,完成了任務,一身輕松。卸卻責任是指逃避責任,
其實責任還在自己的身上。
六、細細品味,體會語言風格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賞析:文章開頭以三個設問句構成排比,引出作者的觀點“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笔谷怂伎。
2、答應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在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么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
賞析:這段話把一個人未盡責任的痛苦心情刻畫得如此生動,其實是在闡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盡責”這一道理,這樣親切的語言,就像一個長者在與讀者促膝談心,娓娓道來,沒有一點盛氣凌人的說教口吻。
3、“翻過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是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賞析:這段話用古語、俗語形容盡責后的快樂心情,淺顯易懂,趣味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七、聯(lián)系實際,獲得生活啟發(fā)
1、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責任的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例: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讀完課文,你對“責任”是怎樣理解的?有什么新的認識?
點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責任有大有小,我們不能躲避、卸卻責任,只能盡責任,完成自己的責任,在完成責任中獲得快樂。如果每個人都努力完成自己的責任,那么個人、他人、家庭、社會、國家都會越來越好。
3、你的責任是什么?你從盡責任中體會到快樂了嗎?
點撥:我們中學生現(xiàn)在的主要責任是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還有其他的責任,如維護公共秩序,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
如,我在值日中體會到快樂,當我努力完成值日時,看到教室非常衛(wèi)生,感到很高興。
八、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理解了背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樂,可謂別出心裁而又洞察幽微。作者對責任與苦樂關系的辯證認識,體現(xiàn)了他的智慧和曠達,啟迪我們直面人生,希望當責任向我們走來時,我們要勇?lián)熑巍⒄J真完成自己的責任,從中獲得超越小我的大快樂。
板書設計:
最苦與最樂
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分論點一:最大痛苦--未盡責任
(自己、家庭、社會、國家)
分論點二:最大快樂--盡責任
(處處盡責,時時盡責)
結論:人應當勇于負責,不應逃避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2、學習課文在論述過程中展現(xiàn)中心論點的寫法。
3、樹立對家庭、社會、國家、自己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1、對人生觀的思考,對責任的思考。
2、苦樂觀的深刻內涵。
一、導入新課
小時候,大人們告訴我:黃連最苦,F(xiàn)在,我告訴你們:出去旅游最樂。同學們,你們也來說說,什么最苦,什么最樂。(學生暢所欲言)剛才,我們談了對“最苦”和“最樂”的看法,那么,還有一個人沒有發(fā)言,他就是飲冰室主人——梁啟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文章——《最苦與最樂》,聽聽他認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
二、作者簡介
教師可結合課文注釋,明確有關要點。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曾參與“戊戌變法”,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文風流暢、犀利、凝練。著作:《飲冰室合集》。
三、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再分段落讀
朗讀時教師加以指導,明確一些較難的字詞的音義。
四、師生討論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把握
(一)先由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然后填寫以下空格,填寫后互相交流訂正。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人生當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
(二)分四人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叫責任?它的范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闡述的?
5、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系的?結論是什么?
明確:
第1題:最大的痛苦是應盡的責任未盡。
第2題:最大的快樂是完成了責任。
第3題:作者通過與貧窮、失意、意志、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獨有責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了。
第4題:顯而易見,欠錢沒還,受恩沒報,得罪人沒賠禮,這都是沒責任的表現(xiàn)。由此推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于對自己,都是有責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兩個“凡屬”,概括了所有的責任。
第5題:作者認為: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則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你想解脫痛苦,就要盡責,想卸卻責任將永遠痛苦,快樂之權操在你手,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人間趣味。結論:要在盡責中尋找快樂。
五、研讀課文
1、指名學生讀第1~2段。
2、為什么說“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最苦呢?
(先引導學生找出論說的句子:正:凡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到良心的責備,而且無處逃躲。)
3、責任有多種,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哪幾種責任嗎?
(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
4、精讀第4段,領會“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這句話的含義和在整段中的作用。
(這句話是對上文中“最苦”與“最樂”的深層的分析,點明了三者的關系: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同時又是下文中“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這一論斷的前提和基礎。)
5、參看書下注釋,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名言,你能說說它們的含義嗎?
(有關句子有:古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名言:孔子——無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六、布置作業(yè)
1、就下面幾個問題的情境,體驗“最苦”與“最樂”的感受,寫一篇小作文。
(1)完成某一學科的學習任務。
(2)完成長輩托付的某項任務。
(3)完成班集體或學校布置的某項工作。
2、完成學生用書練習題。
最苦與最樂(1~3)人生最苦的事事未辦錢未還恩未報禮未賠背負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未盡的責任(4)人生最樂的事處處盡責任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時時快樂責任盡完了(5~6)人應勇于負責責任越大痛苦越大快樂越大不應逃避責任負責任是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最大的快樂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理清作者的思路與文章的脈絡。
2、學習作者如何講責任與未盡的苦處與樂處,讓學生理解人生的最苦與最樂,鼓勵學生勇于承擔責任,學習待人處世的正確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文章提到的責任的觀點,理清文章結構與脈絡。
2、難點:理解責任的內容,了解人生的最苦與最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說苦樂
1、談話導入新課。
2、讀課題看看標題的組成有什么特點?
二、自讀自悟
1、介紹略讀方法。
2、給出自讀提示,學生自讀學習。
自讀提示內容:用換標題的方式理解文章
《苦與樂》——結合課文內容找觀點
《最苦與最樂》——結合旁批提示理清思路
3、學生自讀學習。
三、互動質疑
1、既然講的是苦樂,為何標題不是《苦與樂》?
2、《最苦與最樂》能表現(xiàn)作者思想,為何標題不是《最苦與最樂》?
教師圍繞自讀提示,引導學生交流探討,明確課文內容與結構。
四、點撥反饋(結合實踐,談苦樂)
1、結合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解讀文本。
2、圍繞“你還覺得苦嗎?”談苦樂。
五、感悟分享(補充資料,自主展示,說責任)
1、根據(jù)課后閱讀提示明確“責任”。
2、給出梁啟超的資料,感知“責任”。
六、總結拓展(學生自主總結,教師引導拓展)
談收獲,明責任。
七、推薦作業(yè)。
1、微作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談自己對苦與樂的認識。
2、作者是如何把責任與苦樂這么大的話題說的入情入理、讓我們感同身受?再讀課文,找一找你最喜歡的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試從寫作上分析一下(提示:可從修辭手法、論證方法、語言特點等方面入手)。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在掌握議論文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的觀點。
2、學習作者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
3、領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學習課文在論述過程中展現(xiàn)中心論點的寫法。
4、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樹立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責任感。
重點:
1、學習課文在論述過程中展現(xiàn)中心論點的寫法。
2、體會本文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
難點:
利用本文的教育價值,引導學生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設置疑問,激起好奇心,開啟學習的思維。
世界上什么最苦?什么最樂?這個問題,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答案。宋代的`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因為他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蒼生的憂樂為己任,當天下蒼生俱歡顏時,他就會快樂。因此,有人認為人生苦樂在于責任,這也是梁啟超的苦樂觀。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這位大學者是如何具體闡述的吧。
二、預習展示:
[設計意圖]積累字詞,了解作者。
1、(1)積累字詞
恩惠()如釋重負()契約()
攬()悲天憫人()卸卻()
監(jiān)督()凡屬()縱然()
〔答案〕huì、shì、qì、lǎn、mǐn、xiè、dū、fán、zòng。
2、走近作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廣東新會人。1895年隨康有為發(fā)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鴻章傳》《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
三、初讀文章,感知內容:
[設計意圖]問題的設置,旨在幫助學生梳理文章內容。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
〔明確〕作者通過與貧窮、失意、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獨有責任未了的苦像是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了。
2、到底什么叫責任?它的范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闡述的?
〔明確〕顯而易見,欠錢沒還,受恩沒報,得罪人沒賠禮,這都是沒責任的表現(xiàn)。由此推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于對自己,都是有責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個“凡屬”,概括了所有的責任。
3、作者把苦樂與責任聯(lián)系起來,提出了自己的苦樂觀。他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系的?他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盡,因為未盡責任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并且無法逃避;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盡責任,因為只有從痛苦中得來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結論: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4、結合上述問題,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
〔明確〕根據(j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把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論述“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四、跳讀文章,難點探究: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突破難點,更好地理解作者是通過怎樣的論證方法一步步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的。
1、文章第一部分是如何論述“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這一分論點的?作者舉了哪些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明確〕第一自然段作者采用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從理論方面論證了“人生當勇于負責任”。緊接著第二自然段指出“最苦”的內涵。作者首先從正面展開論述: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接下來從反面展開論述: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從而得出“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這一分論點。
2、第五自然段說明了什么內容?為什么?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題目中的“最苦”和“最樂”?
〔明確〕本段說明了“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因為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責任不能逃避,責任只有大小的區(qū)別。想逃避責任,只會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呼應“最苦”的句子有: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呼應“最樂”的句子: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3、一般以一對互為反義的范疇為題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前面,那么可否把文題改為“最樂與最苦”?
〔明確〕作者認為“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那么只有先論述“最苦”,后論述“最樂”才順理成章,既然行文是這樣的順序,那么題目自然也該是這樣的順序。
五、再讀文章,品析表達: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體會本文排比修辭方法的運用,欣賞作者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
1、品味精彩語段,體會本文“語言平易、親切,如拉家常”的特點。
、俅饝宿k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在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
、诜^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的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明確〕
、龠@段話把一個人未盡責任的痛苦心情刻畫得如此生動,其實是在闡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盡責”這一道理,這樣親切的語言,就像一個長者在與讀者促膝談心,娓娓道來,沒有一點盛氣凌人的說教口吻。
、谶@段話用古語、俗語形容盡責任后的快樂心情,淺顯易懂,趣味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2、本文的語言凝重,卻輕捷自如。語言的靈活表現(xiàn)在多種句式、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上,請具體分析。
〔明確〕例如:就句式而言,開頭運用了設問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边@五個設問句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把苦樂與責任的關系闡述得有條不紊,令人信服。同時,雖然本文談的是嚴肅的話題,但由于設問句的運用,使得文章的語言凝重卻不呆滯,有一股靈動之氣。除此還有陳述句和感嘆句等。
本文語言的簡潔在于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強、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例如:用“海闊天空,心安理得”形容盡責任后的輕松愉快喜悅的心情,接著概括說“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
3、文中運用了很多修辭方法,請舉例并分析其作用。
〔明確〕示例:文章的開篇用了一連串排比設問,提出了關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許多答案:貧、失意、老、死,這正是許多人的想法和說法。作者再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觀點,就顯得不突兀了。
第四自然段引用孟子、曾子的話,論證“人應當敢于負責任,因為責任越大,痛苦越大,最后得到的快樂也就越大”。引語典型,極具說服力。
六、小結:
本文通過簡潔流暢的語言和各種論證方式,論述了人在面對責任時是逃避還是承擔的問題,告訴我們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苦與最樂的教學設計08-17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07-30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04-24
最苦與最樂 教學設計05-08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12-10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07-19
關于《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07-09
最苦與最樂 教案教學設計12-06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范例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