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教學設計范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壓強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壓強是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壓強是力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對與壓強相關的物理現(xiàn)象較為熟悉,但壓強的概念學生還比較陌生。本節(jié)教材主要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力的初步知識基礎上,和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和力的關系后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壓強是全章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重要保證。因此,搞好壓強的教學是抓好本章教學的關鍵。
2. 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知識水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僦缐毫捌渥饔眯Ч挠绊懸蛩亍
、诶斫鈮簭姷母拍睢⒐胶蛦挝;能應用壓強公式進行有關計算,解釋簡單現(xiàn)象和解決簡單問題。
、壑缐簭娫龃蠛蜏p小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采集實驗數(shù)據(jù),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樂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
壓強的概念統(tǒng)領全章、貫穿全章,因此壓強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重點。
教學難點:壓強概念的建立。
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jié)論得出壓強概念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關鍵:實驗的成功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探究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壓力效果的實驗就顯得特別重要。
4.教學媒體:圖片及多媒體課件。
二、學情分析:
由于八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究意識,學生完全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從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會對獲得的信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啟發(fā)引導法和多媒體輔助法等多種方法,并且能按照新課標倡導的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出結(jié)合學生實際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學法
根據(jù)以上教法及學生年齡特點,采用的學法主要有觀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自學法等。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知識的獲得過程。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通過學生自己體驗,分析歸納,獲得對壓強概念的深入理解。
五、設計理念
本節(jié)設計總體思路是從有關壓強的生活情景引入壓強課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感受壓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壓強概念,并用所學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有關壓強應用。充分體現(xiàn)課程標準“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突出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六、教學準備
1、教學媒體準備:多媒體硬件和相關課件準備
采用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使教學聲圖并茂視聽并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實驗器材準備:海棉、橡皮泥、肥皂、氣球、磚兩塊、一只削好的鉛筆、廢舊玻璃輸液瓶、水等。(盆盆罐罐當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 、讓土器材成為實驗教學的生力軍)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拿出一海綿,把瓶子放在其上面,用力向下壓,提問: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投影展示圖片:步行人和滑雪者對地面的壓力差不多,但步行人去深陷入雪中,可滑雪者卻陷入不多,兩者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壓力作用效果為什么差別這么大?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回顧:瓶子放在海綿上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觀察圖片,并引發(fā)對此現(xiàn)象的思考。
二、認識壓力
演示小實驗:
向下按海綿;將鋼尺一端搭在講桌上,另一端懸空,向下壓懸空部分,讓學生觀察形變,描述力的方向。
學生觀察現(xiàn)象,初步理解壓力的概念。
總結(jié):例子中的物體都受到了壓力。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三、認識壓強
1.探究主題的引入
教師提出問題:
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針對教師的設問積極猜想:可能與施加的壓力有關;與接觸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等等。
抓住學生猜想中含有科學成分的部分,給予引導,逐步逼近主題。
物理教學設計范文2
教學目標
1、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明確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
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4、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推理、歸納的科學意識和方法
5、通過對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并感受先輩大師崇尚科學、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節(jié)的重點。
掌握并靈活運用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課前提問: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
二、自由落體運動
演示1:左手擲一金屬片,右手擲一張紙片,在講臺上方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同時釋放,讓學生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然后將紙片捏成紙團,重復實驗 ,再觀察二者是否同時落地
結(jié)論:第一次金屬片先落下,紙片后落下,第二次幾乎同時落下。
提問:解釋觀察的現(xiàn)象
顯然,空氣對紙的阻力影響了紙片的下落,而當它被撮成紙團以后,阻力減小,紙片和金屬片才幾乎同時著地。
假設紙片和金屬片處在真空中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會不會同時著地呢?
演示2:牛頓管實驗
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顯然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是:
(1)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氣阻力。
(2) 從靜止開始下落
實際上如果空氣阻力的`作用同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計,物體的下落也可以看做自由落體運動。
三、自由落體運動是怎樣的直線運動呢?
學生分組實驗(每二人一組)
將電火花計時器呈豎直方向固定在鐵架臺上,讓紙帶穿過計時器,紙帶下方固定在重錘上,先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在靠近計時器下放,然后接通電源,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小點。
運用該紙帶分析重錘的運動,可得到: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重錘下落的加速度為a=9.8m/s2
四、自由落體加速度
學生閱讀課文
提問:什么是重力加速度?標準值為多少?方向指向哪里?用什么字母表示?(略)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規(guī)律?
(1)在地球上同一地點,一切物體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
(2)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由教材第37頁表格可知,緯度愈高,數(shù)值愈大。
(3)在通常的計算中,可以把g取作9.8m/s2,在粗略的計算中,還可以把g取作10m/s2
五、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注意式中的h是指下落的高度。
課后習題
1、閱讀《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2、教材練習(1)至(4)題
物理教學設計范文3
一、前置學習
1.動手操作,感受浮力,引入新課。布置前置性作業(yè),自學知識。
各位同學,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學習過這樣一個故事,請看屏幕(幻燈片2)。那么,文彥博是依靠什么科學道理,讓這個球自己上來的呢?對,就是浮力,今天,我們就學習這個新的內(nèi)容“浮力”,(幻燈片3)板書。
下面,我們也來實踐操作這個故事,假設這個泡沫就是球,我們來讓他浮起來,誰來試一下。做的很好,下面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自學。給大家3分鐘自學時間,自學后完成3個作業(yè)。(幻燈片4)。(1)什么是浮力。(2)我們能測試浮力嗎?
2.自學、回答檢測。
(1)第一個問題,什么是浮力?水對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我們稱為水的浮力。(幻燈片5)
(2)第二個問題,我們能測試浮力嗎?當泡沫塑料塊靜止浮在水面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利用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測量水的浮力。(幻燈片6)那怎樣測試,這么行嗎(幻燈片7)?應該這樣(幻燈片8)。
3.質(zhì)疑拓展。
我們簡單的自學了以下學習內(nèi)容,你們看,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這么多實驗用具,你們想用它來驗證那些科學道理呢?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準備的實驗道具足夠2個實驗所需,一是相同物體在水中的不同位置浮力測試,二是不同大小物體的浮力大小。(幻燈片9)
二、合作實驗,體會學習。
1.出示實驗課題一(相同物體在水中的不同位置浮力測試)幻燈片,合作體驗。
現(xiàn)在,我們進行第一個實驗,請看大屏幕(幻燈片10)。找同學來讀一下實驗的目的和提示。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是當泡沫塑料塊靜止浮在水面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但是,當我們移動他在水中的位置時,他的浮力=重力+拉力。好,下面請大家根據(jù)老師的提示開始操作實驗。請組長分配好組內(nèi)人員,定好實驗步驟,認真記錄。(幻燈片11)
(2)實驗操作,記錄結(jié)果。
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3)總結(jié)收獲,提出問題。
好,請大家準備好實驗報告單,我們一起來總結(jié)一下。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物體自身在水中越多,浮力越大、排水量越大。對于剛才的實驗,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4.出示實驗課題二(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塊的浮力)幻燈片,合作體驗。
剛才,我們知道了物體自身在水中越多,浮力越大、排水量越大。那個,不同大小的物體,他的浮力有什么變化?能預計一下結(jié)果嗎?可以結(jié)合剛才那個實驗的結(jié)果。
同學們預計的不錯,我們來實踐操作一下,看看我們預測的'對嗎。請看大屏幕,組長分配好組內(nèi)人員,定好實驗步驟,認真記錄。
(2)實驗操作,記錄結(jié)果。
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3)總結(jié)收獲,提出問題。
好,請大家準備好實驗報告單,我們一起來總結(jié)一下。通過以上兩個實驗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排水量越大的物體,受到浮力越大。
三、擴展學習。
下面,老師做個實驗,請大家用今天的實驗結(jié)論,來解釋一下為什么?把泡沫所料放在水中,一松手,為什么他會上浮?
四、總結(jié)評價。
今天,我們的實驗非常成功,我們知道了排水量越大的物體,受到浮力越大的這個道理。在實驗中,紀律最好的小組是,實驗操作最好的是,總結(jié)較好的是,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
今天的作業(yè)是,請看,沉入水里的橡皮泥,我們怎么讓他浮起來。
物理教學設計范文4
一導入
教師出示兩個橡皮泥(一個成球形狀,一個成船形狀),將其放入透明水槽中,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為什么船形狀的橡皮泥就漂在水面呢?那么它受到了什么力?
好,我們今天一塊來研究一下。
二知識詳解
出示前面學習過的彈簧測力計,大家重新認識一下。請同學發(fā)言,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來使用它,還應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到零刻線、使用之前沿軸方向拉動幾下。
好,大家來測一下小鐵塊的重力,請讀出示數(shù)。
那請大家在想一想如果我現(xiàn)在將小鐵塊放入水中,會有什么變化,學生會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減小了。那么是不是小鐵塊的放入水中后,重力減小了?
學生回答:不是,是水給了小鐵塊一個向上的浮力,所以示數(shù)會減小。
師:對,是水給小鐵塊的一個豎直向上的托力,這個豎直向上的力就是浮力。
(一)、浮力的定義,方向
1.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托力,這個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方向:豎直向上
剛才這種是直接測量法,(F浮==G–F拉)先測出空力中小鐵塊的重力,然后將小鐵塊放入水中讀出示數(shù)。
(二)、浮力產(chǎn)生原因
師: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請看圖正方體是一個有6個面,它的前后面、左右面在水中的壓力是相等的。只有上下兩個面壓力不一樣(浸入水中深度不一樣,受到的壓強不一樣,那么它的受力面積相等所以壓力就不一樣)。通過壓力差法來計算浮力的大小F浮==F向上--F向下。
師:大家注意,如果一個物體沉底了,那么它受到水的浮力了嗎?思考一下。如果下表面與其它物體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就沒有受到了浮力。例如在水中的橋墩。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學生實驗
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造船比賽: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貨物,看一看,誰做的船載的貨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
快樂游戲:造“船”比賽。學生每組一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設計造船。并觀察交流船只的差異,討論,大膽猜測,交流討論: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
快樂體驗:將飲料瓶慢慢壓入水桶,體會浮力的變化,觀察水位變化情況,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變化情況。從中獲得啟示,進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可能猜想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的重力、物體的體積、物體的質(zhì)量、物體的形狀、深度等因素有關系。
教師板書學生的猜測,并引導學生合并歸類,引導各小組認領實驗課題。按下列要求設計實驗報告:實驗課題、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步驟。
學生分組探究:
(1)利用測力計探究浮力與物體的密度的關系;
(2)利用測力計探究浮力與深度的關系;
(3)利用測力計探究浮力與液體的密度的關系;
(4)利用測力計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5)利用測力計、橡皮泥探究浮力與物體形狀的關系。
請同學們通過實驗來驗證,分小組合作探究。
對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粗略結(jié)論:即: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物體的密度、質(zhì)量、體積、物體的形狀等無關。
教師活動:總結(jié)學生的結(jié)論: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有關,最終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演示驗證:利用溢水杯、彈簧測力計驗證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然后說明阿基米德原理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各種氣體。
讓同學們找找,感知生活哪些地方存在浮力。
最后對課堂小結(jié)。
物理教學設計范文5
一、教學目標
1.在物理知識方面要求.
加深理解電場強度、電勢、電勢差、電勢能、電容等重點概念.
2.在熟練掌握上述概念的基礎上,能夠分析和解決一些物理問題.
3.通過復習,培養(yǎng)學生歸納知識和進一步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習一定的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概念的綜合性運用.
三、教具
投影片(或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1.提問:
靜電場一章中的概念有哪些?它們?nèi)绾伪硎?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歸納上述內(nèi)容.如下表(見投影片).
適當講述后,應著重講清每個概念的物理含義以及概念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二)主要教學過程設計
1.靜電場特性的研究.
研究方法(一).用電場強度E(矢量).
從力的角度研究電場,電場強度E是電場本身的一種特性,與檢驗電荷存在與否無關.E是矢量.要區(qū)別公式E=F/q(定義式)、E=kQ/r2(點電荷電場)、E=U/d(勻強電場)的物理意義和適用范圍.E既然是矢量,那么如何比較電場中任兩點的場強大小和方向呢?
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判斷.然后將學生回答內(nèi)容歸納.可能方法有:
(1)判斷電場強度大小的方法.
根據(jù)定義式E=F/q;
點電荷電場,E=kQ/r2;
勻強電場,場強處處相等,且滿足E=U/d;
電場線密(疏)處場強大(小).
(2)判斷電場強度方向的方法.
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即是該點的場強方向;
電場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即是該點的場強方向;
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就是場強的方向.是非題(投影片)(由學生口答并簡要說明理由):
(A)若將放在電場中某點的電荷q改為-q,則該點的電場強度大小不變,方向與原來相反.(×)
(B)若取走放在電場中某點的電荷,則該點的電場強度變?yōu)榱?(×)
(C)無論什么電場,場強的方向總是由高電勢面指向低電勢面.(√)
(D)已知A、B為某一電場線(直線)上的兩點,由此可知,A、B兩點的電場強度方向相同,但EA和EB的大小無法比較.(√)
(E)沿電場線方向,場強一定越來越小.(×)
(F)若電荷q在A處受到的電場力比在B點時大,則A點電場強度比B點的大.(√)
(G)電場中某點電場線的方向,就是放在該點的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
研究方法(二):用電勢U(標量).
從能的角度研究電場,電勢U是電場本身的一種特性,與檢驗電荷存在與否無關.U是標量.規(guī)定: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電勢的.正負和大小是相對的,電勢差的值是絕對的實例:在+Q(-Q)的電場中,U>0(<0).
電勢能是電荷和電場所組成的系統(tǒng)共有的規(guī)定:無限遠處的電勢能為零.電勢能的正負和大小是相對的,電勢能的差值是絕對的實例:+q在+Q(-Q)的電場中,εP>0(<0);-q在+Q(-Q)的電場中,εP<0(>0).
問題:
(1)如何判斷電勢的高低?
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判斷.然后將學生回答內(nèi)容歸納可能方法有:
根據(jù)電勢的定義式U=W/q,將+q從無窮遠處移至+Q電場中的某點,外力克服電場力做功越多,則該點的電勢越高;
將q、εP帶符號代入U=εP/q計算,若U>0(<0),則電勢變高(低);
根據(jù)電場線方向,順(逆)著電場線方向,電勢越來越低(高);
根據(jù)電勢差,若UAB>0(UB(UA
根據(jù)場強方向,場強方向即為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
(2)怎樣比較電勢能的多少?
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判斷,將學生回答歸納,可能方法有:
可根據(jù)電場力做功的正負判斷,若電場力對移動電荷做正(負)功,則電勢能減少(增加);
將q、U帶符號代入εP=qU計算,若εP>0(<0),則電勢能增加(減少).
【物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設計01-16
物理教學設計04-29
物理《內(nèi)能》教學設計12-24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11-18
初中物理教學的設計02-28
浮力物理教學設計04-28
初中物理的教學設計04-24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8-26
物理教學設計反思03-29
浮力物理教學設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