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美文 推薦度:
- 勵志美文 推薦度:
- 經(jīng)典愛情美文 推薦度:
- 生活的美文 推薦度:
- 優(yōu)美文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清靜的耳根美文
從前,人的耳朵里住過一位偉大的房客:寂靜。“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薄坝曛猩焦洌瑹粝虏菹x鳴!薄傍B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在我眼里,古詩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為“靜”。讀它時,你會覺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謐至極,連發(fā)絲墜地都聽得見。
古人真有耳福啊。
耳朵就像個旅館,熙熙攘攘,誰都可以來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種。
其實,它最想念的房客有兩位:一是寂靜,一是音樂。
我一直認為,在上蒼給人類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學(xué)資源中,“寂靜”,乃最貴重的成分之一。音樂未誕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愛情。
并非無聲才叫寂靜,深巷夜更、月落烏啼、雨滴石階、風疾掠竹……寂靜之聲,更顯清幽,更讓人神思曠遠。美景除了悅目,必營養(yǎng)耳朵。對人間美好之音,明人陳繼儒曾歷數(shù):“論聲之韻者,曰溪聲、澗聲、竹聲、松聲、山禽聲、幽壑聲、芭蕉雨聲、落花聲,皆天地之清籟,詩壇之鼓吹也。然銷魂之聽,當以賣花聲為第一!
當以賣花聲為第一。
兒時,逢夜醒,耳朵里就會躡手躡腳溜進一個聲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廳堂有一座木殼掛鐘,叮當叮當,永不疲倦的樣子……那鐘擺聲靜極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邊默默幫它計數(shù),一、二、三……邊想象有個孩子騎在上面蕩秋千,冷不丁,會想起老師說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我想,這叮當聲就是光陰,就是黃金了吧。
回頭看,那會兒的夜真靜啊,童年耳朵是有福的。
今天,吾輩耳朵里住著哪些房客呢?剎車、喇叭、施工、裝修、鐵軌震蕩、機翼呼叫、高架橋轟鳴……它們有個集體注冊名:喧囂。這是時代對耳朵的圍剿,你無處躲藏,雙手捂耳也沒用。
一朋友駕車時,總把“重金屬”放到最大量,他并不關(guān)注誰在唱,按其說法,這是用一個聲音覆蓋一群聲音,以毒攻毒,以暴制暴。
我們拿什么抵御噪聲的進攻呢?耳塞?地下室?使窗戶封得像磚厚?將門縫塞得密不透風?當然還有,即麻木和遲鈍,以此減弱耳朵的'受傷,有個詞叫“失聰”,就是這狀態(tài)。偶爾在山里或僻鄉(xiāng)留宿,卻翻來覆去睡不著,那份靜太陌生、太異常了,習(xí)慣受虐的耳朵不適應(yīng)這犒賞,就像一個餓者乍食葷腥會滑腸。
人體感官里,耳朵最被動、最無辜、最脆弱。它門戶大開,不上鎖、不設(shè)防、不攔截、不過濾,不像眼睛嘴巴可隨意閉合。它永遠露天。
我對朋友說,現(xiàn)代人的特征是:溺愛嘴巴,寵幸眼睛,虐待耳朵。
不是嗎?論吃喝,我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視覺上,美色、服飾、花草、櫥窗,廣場、霓虹,所有的時尚宣言和環(huán)境主張無不在“色相”上下工夫。
口福和眼福俱飽矣,耳福呢?
有個說法叫“花開的聲音”,一直,我當做一個比喻和詩意幻覺,直到遇一畫家,她說從前在老家,中國最東北的荒野,夏天暴雨后,她去坡上挖野菜,總能聽見苕樹梅綻放的聲音,四下里噼啪響……
苕樹梅,我家旁的園子里就有,紅、粉、白,水汪汪、亮盈盈,一盞盞像玻璃紙剪出的小太陽。我深信她沒聽錯,那不是幻聽和詩心的矯造,我深信那片野地的靜,那個年代的靜,還有少女耳膜的清澈——她有聆聽物語的天賦,她有幅畫,叫《你能讓滿山花開我就來》,那絕對是一種通靈境界……我深信,一個野菜喂大的孩子,大自然向她敞開的就多。
我們聽不見,或難以置信,是因為失聰日久,被磨出了繭子。
是的,你必須承認,世界已把寂靜——這大自然的“原配”,給弄丟了。
是的,你必須承認,耳朵——失去了最偉大的愛情。
我聽不見花開的聲音。
我只聽見耳朵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