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活動教案 1
活動目標:
1、觀察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了解兩棲動物的生活習性。
2、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 錄音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2、模仿青蛙的叫聲。
3、師:你們見過青蛙嗎?誰知道青蛙是什么樣子的?
二、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青蛙的特征。(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露著白肚皮,四條腿。)
2、師:你們知道青蛙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嗎?
3、出示蝌蚪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體,大大的腦袋,細長的尾巴。)
三、了解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
1、師:真奇怪,小蝌蚪和青蛙長得一點都不像,那么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呢?
2、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變青蛙》。
暖和的春天來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媽媽在泥洞里睡了一個冬天,也醒來了。它從泥洞里慢慢的爬出來,伸了伸腿,撲通一聲跳進池塘里,在碧綠的水草上產下許多黑黑的、圓圓的卵。
春風輕輕地吹過,太陽光照著,池塘里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產下的卵,慢慢的活動起來,變成了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 它們在水里游來游去,非?鞓。過了幾天,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過了幾天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了,不見了,小蝌蚪變成了一只只非常可愛的小青蛙了。
3、教師邊講故事邊播放課件。
4、提問:青蛙媽媽在水里產下了什么?
卵慢慢變成了什么?
小蝌蚪先長出什么,又長出什么,什么不見了,最后變成了什么?
5、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
6、幼兒為蝌蚪成長卡排隊,教師巡回指導。
7、教師和幼兒共同擺放蝌蚪成長卡,鞏固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過程。
8、游戲:蝌蚪變青蛙。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1、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是兩棲動物。)
2、青蛙吃什么?(蚊子、蒼蠅和田野里的許多害蟲)
五、教育幼兒要愛護青蛙。
1、師:青蛙有什么本領?
(青蛙最大的本領就是捉害蟲。)
2、師:那青蛙是怎樣捉害蟲的?
。ㄇ嗤艿淖彀屠飼置谝环N黏液,當看到有害蟲時,它就會伸長舌頭將害蟲粘住吃掉,如果離它遠的話,它就會輕輕的跳過去伸長舌頭將害蟲粘住吃掉。)
3、師:那你們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蟲嗎?
(青蛙是捉蟲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滅一萬只害蟲,保護了莊稼。)
4、師:青蛙的本領這么大,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呢?
小結: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傷害青蛙的行為?吹接腥瞬蹲角嗤芎托◎蝌揭プ柚埂G嗤苁俏覀兊暮门笥,我們大家都要保護它。
科學活動教案 2
活動目標:
1、滾動各種物體,探究能夠滾動的物體的形狀特征。
2、嘗試通過改變外形,把不能滾動的物體變得能夠滾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玩具城(能夠和不能夠滾動的玩具若干)。
2、貼有能夠滾動和不能夠滾動標志大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今天我們去參觀“玩具城”,小朋友仔細看看玩具城里有些什么玩具?猜猜哪些玩具是能滾動的?哪些玩具不能滾動?
二、探究什么物體能夠滾動。
1、請幼兒試試、玩玩、看看到底哪些物體能滾動。
2、將能夠滾動的玩具送到有滾動標志的筐子里,不能滾動的玩具送到不能滾動標志的筐子里。
3、師:這些能夠滾動的物體和形狀有什么特點?那些不能滾動的物體的形狀又是怎么樣的?(幼兒討論)
三、嘗試讓不能滾動的物體變得能夠滾動。
1、師:你可以用什么辦法,把不能夠滾動的物體變得能夠滾動呢?(引導幼兒思考)
2、讓幼兒動手來嘗試,可以同伴合作,教師進行指導,讓每位幼兒都主動參與進來。
3、請幼兒展示交流探究結果。(把報紙卷成團;把硬紙卷成筒;把兩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借助于能夠滾動的玩具)
四、活動延伸:在活動區(qū)繼續(xù)提供多種物體供幼兒操作,同時鼓勵幼兒將不能滾動的物體變成能夠滾動的,進一步觀察滾動現象。
科學活動教案 3
目標:
1.探索感知易拉罐受外力擠壓體積變小的現象。
2.通過記錄比較數字的變化,懂得易拉罐體積越小存放的數量越多。
3.對“壓縮”這一現象產生興趣。
重點:探索感知物體受外力擠壓體積變小的現象。
難點:把易拉罐用力踩踏,使之變形成扁平狀。
經驗準備:有壓縮的初步概念,知道易拉罐能變形。
物質準備:整理箱3個,空易拉罐x個,記錄表3張。
幼兒位置安排:12個小朋友,分成3組,每組4人坐好。
活動過程:
一、把沒有變形的易拉罐裝入整理箱,觀察裝滿時能裝的數量,引出話題。(3分鐘)
1.師:“王老師要請你們完成一個任務:把易拉罐放進箱子里并蓋上蓋子,你們猜猜最多能放幾個?”請個別幼兒回答!暗降啄芊艓讉呢?我們來試一試。請小朋友們4個人一組,1個人負責放易拉罐,2個人負責數數,還有1個人負責記錄!背鍪居涗洷,讓幼兒明確記錄在表格標有“①”這一欄。
2.幼兒操作、記錄。教師巡回觀察,必要時提醒幼兒把箱子裝滿并蓋上蓋子。大家都完成后,看看各組裝的數量。
二、初步探索壓縮易拉罐的方法,懂得易拉罐受力變成扁平狀后,在相同的箱子里能裝得較多。(10分鐘)
1.引導幼兒如何才能在箱子里放更多的易拉罐。
師:“剛才,我們已經發(fā)現,這種箱子能裝N只易拉罐,現在,老師又要請小朋友們來動腦筋了,怎么樣才能在這種箱子里裝更多的易拉罐呢?請小朋友們互相討論,等一下告訴大家!
集中,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辦法。讓幼兒把幾種方法都試一試,再把變形后的易拉罐放入整理箱,
師:“有沒有不一樣的辦法?”
“接下來,還是請小朋友們4個人一組,1個人負責放易拉罐,2個人負責數數,還有1個人負責記錄,把結果寫在記錄表上標有的“②”這一欄上。不過,請你們重新分工,剛才數數的人負責放易拉罐和記錄!
2.幼兒嘗試。教師巡回觀察,必要時提醒幼兒把箱子裝滿并蓋上蓋子。檢查幼兒的記錄是否正確。
3.比較每一組易拉罐數量的變化,請幼兒說說發(fā)現了什么。(每一組的數字都變大了)
教師小結:用力將易拉罐壓扁,使它變小,就能放得比較多!
三、知道用得力氣越大,物品壓縮得越小,進一步理解壓縮的定義。(10分鐘)
1.組織幼兒觀察記錄表,請幼兒說說有什么問題。
假如幼兒說的不到位,教師說:“老師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的組放得多有的組放得少呢?”
引導幼兒得出:易拉罐踩得越扁,可以放得越多。
2.師:“怎么樣才能讓易拉罐變得更小呢?”再一次壓縮已經變形的易拉罐,嘗試在箱子里裝更多的易拉罐。并將結果記在記錄表的“③”這一欄里。
3.觀看記錄表,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通過比較得知:易拉罐被壓得越小,箱子里就能裝得越多!
四、“壓縮”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分鐘)
師:我們來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壓縮。
播放報廢汽車壓縮的PPT和真空收納袋的視頻,讓幼兒了解“壓縮”的目的是便于儲存和攜帶。
延伸活動
請幼兒課后再去找找生活中的哪些地方還用到了“壓縮”。
科學活動教案 4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瓶蓋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參與瓶蓋游戲。
2.通過幾種瓶蓋游戲,了解瓶蓋的各種用途。
3.通過對瓶蓋游戲的探索,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思考力﹑動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制作的瓶蓋樂器(每位幼兒一份)﹑教室的墻面擺放用繩子系好的瓶子若干﹑幾種帶瓶蓋的瓶子﹑起子﹑用瓶蓋鋪的路﹑小筐若干﹑課件相關磁帶。
活動過程:
一﹑每位幼兒手拿瓶蓋樂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發(fā)幼兒對活動興趣。
教師引題:
師: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有趣的瓶蓋樂器讓我們一起來演奏吧!
1.跟著教師按教師的口令打拍
2.隨著不同的音樂有節(jié)奏的打拍
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師為你們鼓掌。咦!你們聽到什么聲音了嗎?許多瓶子寶寶們現在找不到自己的瓶蓋都哭起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給瓶寶寶們找合適的瓶蓋吧!
。ㄓ變嚎春闷孔雍褪掷锏钠可w找出對口的瓶字把瓶蓋蓋上。)
二、觀看課件了解不同瓶蓋的用途
1.觀看水壺瓶蓋的用途
師:小朋友,你們在哪兒看過這樣的瓶子?它要不蓋好瓶蓋會怎么樣?(水壺里的水會變涼的﹑會進很多的灰塵的)(幼兒通過畫面觀察開蓋以后熱水降溫的過程。)小結:瓶蓋讓水壺里的水不進灰塵而且還讓瓶子的熱水涼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蓋的用途
師:這里的食醋瓶要是沒有瓶蓋會怎么樣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讓幼兒聞一聞用瓶蓋蓋好保存的食醋和沒有瓶蓋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結:不蓋瓶蓋會跑味道,所以保存時必須要蓋好瓶蓋。
總結:我們今天看到了瓶蓋有很多用途。不蓋好瓶蓋會撒水﹑瓶子里還會進灰塵﹑喝了這樣的水會得病﹑不蓋好瓶蓋還會使熱水很快變涼﹑會使醋很快跑味,所以這些瓶子一定要蓋好瓶蓋保存。
三、幼兒操作中掌握起開瓶蓋的各種方法
師:小朋友們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寶寶,它們都有不同的方法來起開瓶子的。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它們都用什么方法來起瓶蓋呢?
。ㄓ變涸诳鹄镎易约合矚g的瓶子起蓋。了解不同瓶子的起蓋方法)﹡放藥瓶:手抓凹進去的部位從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藥瓶:手抓瓶蓋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夾住瓶蓋往上起。
*飲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飲料瓶底部后用力扭開瓶蓋。
小結:除了我們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瓶子,它們起瓶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用瓶蓋鋪好的瓶蓋路上走路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前面有很長的瓶蓋路,讓我們一起來走走吧!
。ń處熀陀變涸谄可w路上走動,比一比誰走的更穩(wěn),更好。)
科學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活動讓幼兒感受到磁鐵能吸引鐵之類的物體。
2、讓幼兒感悟到磁鐵不同磁極的相斥作用。
活動準備:
大小不一的磁鐵若干,幼兒釣魚玩具,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材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吸鐵石。
1.出示不同形狀的吸鐵石,請幼兒識別——它是吸鐵石嗎?(是或不是)
2.提問,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吸鐵石的作用。(上課時黑板上要用,媽媽包包上的暗扣等)
3.主要問題:吸鐵石能吸住什么?
二、實驗操作,體驗吸鐵石的神奇魅力。
1.出示各種可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體,請幼兒猜一猜它們跟吸鐵石相遇會產生什么情況?
2.讓幼兒自主驗證剛才自己的結論,兩人一包材料。
3.讓幼兒通過實驗,將手上除磁鐵外的材料分成兩隊,并請一名幼兒給大家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老師和幼兒幫他集體驗證。
4.引導幼兒正確區(qū)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可吸住的材料。
5.總結幼兒的操作結果,幫助幼兒了解吸鐵石的相關知識及它的學名——磁鐵。
三、玩具里的磁鐵。
1.出示幼兒常見的“釣魚”玩具,吸引幼兒興趣。
2.與幼兒一同分析該玩具中磁鐵的位置及作用。
四、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1.出示兩塊有n、s標志的磁鐵,演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2.利用小型的兩極磁鐵制作磁性小火車,讓幼兒體驗同極相遇和異極相遇的變化。
3.讓幼兒實驗,根據同極和異極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車。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了磁鐵的哪些新本領。
五、活動延伸
1.通過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利用圓環(huán)形磁鐵和長棍,制作彈簧磁鐵。
2.找一找社區(qū)中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體,下次和小朋友分享,比一比誰找到的多。
科學活動教案 6
【設計意圖】
幼兒對周圍的世界都充滿好奇。蔬菜是怎樣生長的?白菜是長在地上還是樹上的?長豆為什么是長的?扁豆為什么是扁的?面對幼兒如此多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幼兒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并讓他們永遠保持一顆充滿想像的童心?從認識毛豆開始,展開一次活動,這樣既能讓幼兒認識毛豆,又能對蔬菜產生探索興趣。
【教案目的】
1.認識毛豆的外形及內部特征。
2.能動手剝毛豆,鍛煉幼兒的消極小肌肉運動。
3.學會由外到內的觀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話語表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4.激發(fā)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
【教案準備】
帶莢毛豆4筐、一個空盒子;兒歌(毛豆)
【教案流程】
導入:直接呈現毛豆
1.師:毛豆長得什么樣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
2.師:小朋友們猜一猜,毛豆莢里面會有什么?
3.師: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會是什么樣子的?
4.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老師先示范,再請小朋友們來操作,探索毛豆莢里面的樣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毛豆莢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剝毛豆莢認識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綠色的,小小的,長得圓圓的,每個毛豆朋友都有一個綠色的小房子,上面還有還有毛,大家相處的非常好。
活動延伸:毛豆朋友還有哪些用處呢?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和家長探討一下,下次把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老師要將孩子們感興趣的一個點,把它放大,從這個點引發(fā)出幼兒可以去思考探索的點。激發(fā)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
科學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觀看石頭的外形,比較石頭的輕重,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欣賞三角龍灣風光片,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龍灣美景,感受家鄉(xiāng)美——火山湖
3、看圖及小片,了解火山、火山石及地球的結構,
教學重點、難點
石頭外形、輕重的原因
地球的構造,火山噴發(fā)、火山石的形成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三角龍灣系列自然景觀;地球的構造;火山噴發(fā)、火山石的形成。
物質準備:火山石、灣風光片、火山噴發(fā)圖片及小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假期就要開始,有的小朋友要與家人一起去外地旅游,這是一件好事,可在游玩的過程中,誰能做一個有心人哪?大家可以看一看,在你們的桌上放著大小不一樣的物體,是什么,小朋友們都知道,可你們動手試試看,有什么感覺呢?
二、、實際觀察:
1、幼兒動手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
2、幼兒匯報比較結果:(有的石頭大、有的小、有的輕、有的重、外形)
3、談話:誰知道為什么大的石頭卻要輕,這是不合常理的呀?有誰能知道老師是從那里找到這樣石頭的?老師這有一個小片子,給你們看一看。
4、幼兒觀看龍灣風光片
5、啟發(fā)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龍灣景區(qū)的自然美景。
6、談話:老師今天給大家看的既大又輕的石頭就是從龍灣景區(qū)拿回來的,那里這樣的石頭有好多,為什么那里的石頭會這樣哪?讓幼兒先說一說(老師已提前讓幼兒收集相關的知識)
小結:因為那是一個火山湖,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
7、幼兒看圖及火山噴發(fā)的小片(讓幼兒自己說一說對火山的了解,課前已安排收集)
8、小結:火山噴發(fā),并不是山噴火,而是地殼內的巖漿在地球動力中,在好大的力量的作用下被擠壓所形成,就象一個小塑料袋裝滿了水,你不斷壓掄,就會噴水一樣;鹕剿鼑姵龅囊后w,冷卻以后就形成了火山石。
9、幼兒觀賞火山石盆景,引導幼兒做一個有心人。
三、活動延伸:小朋友,在自己要去玩的地方,要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撿拾一些樹根、石頭等),提示幼兒,不能為了自己的喜好去損壞大自然(可照相留念)。
科學活動教案 8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痹谖覀冮L興泗安鎮(zhèn)有一個揚子鱷保護區(qū),作為長興的孩子對家鄉(xiāng)的揚子鱷有一定的了解,為家鄉(xiāng)有一個揚子鱷保護區(qū)而感到驕傲、自豪。因此,我設計了《親親揚子鱷》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揚子鱷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慣,萌發(fā)觀察興趣。
2、知道揚子鱷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我們家鄉(xiāng)有一個保護區(qū),萌發(fā)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有關揚子鱷的ppt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導入課題。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誰生活在這里?
二、分段播放ppt,進一步了解揚子鱷。
討論:1、揚子鱷長什么樣子?它的身上是什么顏色的?
2、揚子鱷生活在什么地方?怎樣走路的.?
3、看,這是什么呀?(揚子鱷一動不動地趴在水草上。像根爛木頭。)
4、揚子鱷喜歡吃什么?
教師小結:揚子鱷身長有2米左右,頭扁扁的,有四條短短的腿,一條拖在地上的尾巴,是暗灰色的,還有一點不明顯的談顏色橫帶。它喜歡生活在水里,在江湖、水塘邊挖洞來住,常常爬到岸上曬太陽,揚子鱷喜歡吃螺絲、青蛙、蝦、及老鼠、鳥類,遇上較大的動物它會用粗硬的尾巴把小動物打死后再吃。它是肉食動物,和老虎、獅子一樣是兇猛的動物。
三、愛護揚子鱷
1、教師簡單介紹家鄉(xiāng)的揚子鱷保護區(qū)。
提問:作為一名小主人,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家鄉(xiāng)的揚子鱷。(聯(lián)系實際生活)
2、小結:揚子鱷是我們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因為它在我們地球上的數量很少。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它、保護它,不能捕殺它。
四、延伸活動:
在美工區(qū)中讓幼兒設計保護揚子鱷的標志圖。
科學活動教案 9
目標:
1、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及轉換關系。
2、能結合生活經驗說出會發(fā)光的物體。
3、做“小燈泡發(fā)光”的實驗,知道燈泡發(fā)光的原理,對探索活動感興趣。
準備:
1、地球儀,手電筒。
2、每兩個幼兒一節(jié)電池,兩根小電線,一個燈泡。
過程:
一、夜晚的秘密
前天,我們聽了故事《我喜歡長長的夜》,夜里可以和爸爸做游戲,聽媽媽將故事,那你知道夜晚是怎么來的嗎?
1、(教師將打亮的電筒固定在離地球儀有一定距離的一側,在地球儀的中國地域上貼一個紅五星。)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地球儀代表我們生活的地球,手電筒的亮光代表太陽光。
2、當中國對著光源時,中國是白天還是夜晚呢?
3、(教師操縱地球儀自轉),當中國背離光源時,中國是白天還是夜晚呢?
4、教師繼續(xù)轉動地球,讓幼兒觀察并判斷白天和夜晚的轉換情況。知道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
二、會發(fā)光的物體
白天的時候因為有太陽,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亮的世界,可是到了晚上,整個夜晚變的黑漆漆的,王老師請小朋友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討論一下,你有什么辦法讓我們在晚上也能看見東西呢?
1、引導幼兒分組討論,大膽設想。教師巡回走動,聽取大家的設想,如用蠟燭、燈籠、火把、手電筒、電燈等。
2、根據幼兒講述,教師將會發(fā)光的物體一一畫出來,并說說這些物體是怎么發(fā)光的?
3、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說出其他的照明方法,如請許多螢火蟲來照明,請閃電來幫忙等。
三、“亮一亮”游戲
到了晚上,你們家是用什么辦法讓家里邊得亮亮的呢?
1、請幼兒嘗試如何用電線導電,使燈泡亮起來。
2、教師示范及說明正確的方法。
3、兩人一組分工合作,讓燈泡亮起來。
科學活動教案 10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活動準備
了解相關的信息傳遞方式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
1.啟發(fā)幼兒從物體發(fā)信號、用聲音發(fā)信號、用文字發(fā)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
2.通過討論知道
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fā)信號
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fā)信號
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fā)傳真、發(fā)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fā)信號。
二、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
1.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
2.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三、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
1.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2.讓幼兒說說自己會使用哪些特訓工具。
四、游戲:傳話
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
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五、制作朋友信息書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預設目標:
1、發(fā)現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fā)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捉迷藏的游戲,我數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
4、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科學活動:繩子的用途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chuàng)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于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
繩子的主題
。ǔ鍪靖鞣N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么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后,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干什么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了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里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里發(fā)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fā)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么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yǎng)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yǎng)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梁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fā)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qū)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梁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梁。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后一起送給小熊。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發(fā)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欲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欲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個別幼兒演示并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ㄊ緢D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ㄊ緢D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志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們什么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制作影子鐘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科學活動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了解標志圖形底色與形狀的含義。
2、能根據標志的特征或者用途進行分類。
3、初步知道標志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形成行為規(guī)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標志卡片。
2、掛圖:人行橫道,禁止機動車通行,注意危險等。
3、小老師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教師:小朋友,今天早上小老鼠委托我們幫它一個忙,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它遇到了什么困難呢?我們快一起來聽一聽吧。(出示小老鼠玩偶)
2、教師:小老師皮皮今天早上想到我們城里來游玩,但是一進城,它發(fā)現馬上上到處都有它不認識的標志,這些標志它可從來都沒有看見過,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它不敢開車進城,只好請我們小朋友來幫他的忙了。
二、認識標志。
1、教師:我們快一起來看一看它們是什么標志,都代表什么意思吧。
2、教師出示貼有各種交通標志的圖片,請幼兒逐個觀察討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試著說出這些分別是什么標志,分別代表著什么意思。
3、教師:剛才小朋友都說出了這些標志的意義,那到底對不對呢?讓老師來告訴你吧!(教師詳細講解每個交通標志的名稱及意義)
4、教師小結:紅色圓框加上斜杠的標志表示禁止,黃色、藍色表示不能做,禁止做。黃色三角形的標志是警告標志,提醒大家要注意了,要小心了。藍色的標志有指示的作用,可以告訴大家這時需要做什么?這是什么地方。
5、教師:這里還有一些標志,請小朋友們看看它們是什么顏色,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6、游戲(我指你說):教師指出標志圖片,讓幼兒說出標志名稱及含義,讓幼兒復習鞏固。
三、標志分類。
1、教師:小老鼠不小心把標志弄亂了,誰能來幫他分分好?(根據顏色,形狀,用途來分)
2、幼兒畫冊練習。
四、形成規(guī)范。
1、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標志重要嗎?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缺少了標志會怎么樣呢?,那我們平時在馬路上應該怎么樣呢?
2、教師小結: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能亂闖馬路,否則就會造成交通事故了。
科學活動教案 12
理論依據:
幼兒學習數學受到其心理結構的特點和水平的限制,他們對數學概念真正的理解只能隨著智力的增長而發(fā)展。3~6歲的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受知覺支配,思維往往無中心性、不可逆性,易受干擾,易絕對化,缺乏穩(wěn)定性和守恒性。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數數、移動、拼擺重合等方法來比較兩組圖形面積的大小,初步感知面積守恒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合作、協(xié)商的能力,在操作實踐中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三角形等圖形積木
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引起興趣
(二)以游戲過關的形式展開活動,通過數數、擺放、拼搭等方法感知守恒
1、比較花園的土地
教師小結:雖然兩塊地看上去不一樣大小,但是小朋友用了數數、移動的方法,比出了原來兩塊地原來——一樣大。
2、比較屋頂的大小
分組實驗:動手操作拼圖形,感知圖形面積的守恒。
引導幼兒排除不同圖形形狀的干擾,選用相同的小三角形放在大的正方形和三角形、長方形的屋頂上。比較每個圖形中三角形的多少,感知面積的相等。引導幼兒用圖加文的形式進行記錄。
教師小結:拼一拼,數一數的辦法讓我們知道,雖然兩個圖形形狀不一樣,但其實他們的的大小是一樣的。
。ㄈ┭由旎顒樱涸瓉硪粯哟,去掉一樣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是否一樣多?
創(chuàng)作感悟:
從數理知識的特點出發(fā),幼兒學習數學是從作用于事物的一系列動作開始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多次引導幼兒用了觀察法、操作法、比較法、啟發(fā)探索法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獨立探索并獲取新的數學知識。如在測量面積守恒時,我讓幼兒用四塊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去測量,大班幼兒已能獨立解決測量,兒童通過同一性、補償性、逆轉性實現了思想的轉化,取得了守恒,顯示了幼兒邏輯推理的可接受性和培養(yǎng)的可能性。讓大班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對守恒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推理能力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空間知覺有了一定的提高。
科學活動教案 13
設計意圖:
《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愛跳舞的葡萄干》活動中所需的材料簡單:是生活中常見、小朋友愛吃的一些零食;步驟簡單,適合幼兒操作;現象易于觀察,神奇,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通過本活動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的奇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發(fā)對科學游戲的興趣,并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3、引導幼兒學習科學活動的記錄方法。
活動重點及難點:
讓幼兒認真觀察活動操作及產生的現象,主動地參與活動;讓幼兒對最后產生的結果及現象有初步理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對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經驗。
2、環(huán)境準備:椅子、實驗操作臺、黑板
3、教具準備:輕音樂、課件、4個小杯子、各種零食、大雪碧4瓶
4、學具準備: 透明小水杯12個、4種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黃豆、葡萄)、幼兒記錄表12張、筆12支、托盤12個
活動過程:
一、 回憶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經驗進行導入:
1、試一試: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和重量。
幼兒思考問題(1)比較大小和相應的重量?
。2)屬于記錄表中的哪種食物?
2、嘗一嘗:請幼兒嘗試一下幾種不同食物,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3、看一看:老師示范將葡萄放在汽水中,讓幼兒仔細觀察現象。
幼兒思考問題(1)幼兒猜測哪些會和葡萄一樣“跳舞”(一會沉一會。┠兀
。2)引導幼兒與同伴講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兒實驗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師講解實驗要求。
(2)教師介紹科學實驗記錄方法。
。3)幼兒實驗操作,探索各種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記錄。
2、說一說:實驗結果交流與驗證
。1)結合實驗記錄表,與同伴進行實驗結果交流。
。2)結合大記錄表的統(tǒng)計結果,教師與幼兒進行實驗結果驗證,幫助幼兒發(fā)現汽水里氣泡的作用。
三、教師小結: 浮沉現象原理在現實科技中的運用。
活動延伸:
科學區(qū):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頭等)會不會也在汽水里跳舞。
科學活動教案 14
一、情況分析
《指南》中明確指出: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歡探究,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對感興趣的事物仔細觀察,能發(fā)現其明顯特證。因為動物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所以我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了一個與動物朋友"捉迷藏"的游戲情境,使孩子能更加仔細地觀察、比較一些常見動物的外形特證和生活習性,拓展相關認知經驗。
我們中二班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些常見動物的認識經驗,所以借助"動物的影子",讓孩子從抽象到整體感知動物,從影子判斷具體動物,獲得觀察學習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根據動物影子尋找相應的動物,進一步了解動物的明顯特征和生活習性。
2、有觀察、發(fā)現、比較的興趣,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在太陽下和影子做游戲的經驗。
2、樹林背景圖,小兔、小雞、小鴨、蝸牛四個小動物的影子(每張影子可點擊放大、驗證)的PPT多媒體課件。
3、四塊樹林背景圖板塊,每塊板分開擺放,上面有小動物的影子。
4、塑封的圖片卡。
四、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再現經驗。
提問:"你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小結:小朋友講了喜歡小動物的理由,有的喜歡動物們可愛的樣子,有的喜歡動物們有趣的本領…….
2、情境導入,感知特征。
。1)演示課件PPT:今天森林里有一群小動物朋友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是誰呢?他們躲在哪里?我們一起順著去找找吧。
提問:你找到了誰?它躲在哪里?
活動中:
幼:蝸牛。
追問:哪里有蝸牛?我怎么沒看見?
幼1:在草地上,它的頭上有耳朵。
幼2:它的頭上長眼睛,它的背上還有一個殼……追問:是嗎?蝸牛背上的殼有什么用呢?
幼:人家碰它,它就會縮起來的。
師:大家一起來學學好嗎?
追問:還有哪些動物背上也有殼?
幼:烏龜、螺螄、螃蟹、寄居蟹……師:草地上躲著的到底是不是蝸牛呢?
跟問:你們找對了,真的是蝸牛,這長長得是蝸牛的什么呢?
小結:蝸牛蝸牛真可愛,眼睛長在觸角上,身背一個硬殼殼,慢慢悠悠往前爬。
(2)觀察比較,引發(fā)思考:剛才有小朋友說看到小雞和小鴨,那么小雞和小鴨躲在哪里呢?
活動中:
幼:石頭后面……師:為什么你們覺得這里躲著的是小雞和小鴨?
幼1:小雞嘴巴尖尖的……幼2:小鴨嘴巴扁扁的…..
追問:除了嘴巴,還可以從哪看出他們是小雞和小鴨呢?
幼3:小雞頭上有雞冠的…..
幼4:小雞的腳像樹枝是分開的,小鴨的腳上連起來的….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從上往下看,小雞小鴨的頭、嘴巴、身體和腳長得不一樣。
跟問:你們知道嗎?為什么小鴨的腳趾都連起來呢?
幼:小鴨會游泳的,小雞不會…..
師:原來小鴨腳趾連起來的叫蹼,當小鴨在水里游泳時,蹼就像船槳一樣幫助小鴨劃水。
小結:小雞小雞真可愛,嘴巴尖,腳爪細,唱起歌來嘰嘰嘰。
小鴨小鴨真可愛,嘴巴扁,走路搖、水里游、嘎嘎叫。
。3)繼續(xù)觀察,提出問題:還有哪些動物朋友我們還沒找到?
幼兒:我看到了小兔,在小樹的后面。追問: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呢?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小兔小題真可愛,長長耳朵短尾巴,走起路來蹦蹦跳。
3、配對游戲、遷移經驗。
。1)出示森林背景圖,介紹游戲"動物找影子"。
師:樹林里,有些動物朋友的影子又不見了,請我們小朋友再幫幫忙找一找。
。2)請個別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小動物進行配對游戲,教師和其他幼兒一起觀察、驗證!
活動中:
師:你找到了誰的影子,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根據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解決或驗證。
。4)故事小結: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呢。
明天動物王國里要舉行動物才藝PK大賽,小兔子和小烏龜比賽跑,小兔子因為上次跟烏龜賽跑輸了,心里一直不服氣。所以要求再比一次!這時,池塘里小青蛙呱呱呱的叫著,小鴨子嘎嘎嘎的叫著,小青蛙跟小鴨子說我們一起來比賽唱歌吧!小恐龍和大象一直住在一起,小恐龍說我們來比賽摔跤吧!看看誰是大力士!小鳥和孔雀可不這樣,他們可團結了,小鳥唱歌,小孔雀跳舞。全部小動物都在為明天的比賽忙綠著,夜深了,小動物們都睡著了!我們也去找找我們的影子吧!
教學反思:
分享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再現已有經驗。因為中班正是語音發(fā)展的飛躍期,所以本人在此為幼兒營造寬松的交流氛圍,鼓勵他們在集體中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在生生互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關注個別語言表達能力弱或發(fā)音不準的幼兒及時給予幫助和糾正。情景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動物明顯特征的認識。因為幼兒思維大多由行動引起,所以教師首先出示多媒體課件,預設了“和動物朋友捉迷藏”的場景,引起幼兒特別的注意和喜愛,使他們能主動去認識環(huán)境,投入活動。通過觀察影子判斷不同的動物,在此預設重點討論:蝸牛的外形特征(結合經驗豐富相關的知識)、比較小雞和小鴨(兩者的外形特征較為相似,幼兒在區(qū)分上有困難),并引導幼兒表達各自的理由。針對幼兒注意不穩(wěn)定的特點,本人在游戲中鼓勵幼兒結合已有經驗用肢體動作模仿表現動物的特征,并以兒歌小結、講講動動等學習方式幫助幼兒互相習得經驗。配對游戲.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鞏固對動物外形特征的了解。因為幼兒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再次為幼兒創(chuàng)設立體的、寬松的、可操作的游戲環(huán)境,滿足每個幼兒的需求,引導他們自由選擇、動手操作,教師則以觀察者、傾聽者、引導者的身份進行巡視,鼓勵幼兒互相交流,發(fā)現問題、共同解決,提升經驗。最后教師將優(yōu)美的旋律融入游戲,在音樂模仿中結束整個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15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共生現象。
2.體驗找朋友的樂趣。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動畫片《犀牛與犀牛鳥》;
2、《好朋友》PPT課件;
3、共生動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
1、播放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教師講述故事。
1、重點理解:犀牛和犀牛鳥是怎樣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的。
2、犀牛鳥幫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蟲子,犀牛就不癢癢了。犀牛身上的蟲子是犀牛鳥喜歡吃的食物,犀牛鳥就不會餓了。就這樣他們相互幫助成為了好朋友。
二、觀看課件,交流經驗:
1、觀察共生動物課件中的圖片,分小組交流:誰和誰是好朋友?他們是怎么樣相互幫助的?
2、將各組發(fā)現的各種共生動物的現象匯集交流,看一看各組的發(fā)現分別是什么,有沒有相同的發(fā)現,分享、歸納各種共生現象。
小結:兩種不同動物會用自己的本領來相互幫助共同生活,它們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配對游戲:
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動物的好朋友;音樂停,找到相應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間說一說,好朋友是怎么樣相互幫助的。
活動反思:
在社會活動《好朋友》的教學設計中,我能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預設活動目標,能選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我運用了游戲法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欣賞故事引出活動主題,運用談話引導幼兒發(fā)現問題,通過觀察、探討尋找問題答案,引導幼兒參與表演來鞏固對知識的習得。這些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為整個活動的順利開展及目標的達成奠定了基礎。幼兒通過觀察、模仿、表演等形式積極參與、感受活動過程。同伴之間的互動、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為幼兒的探索、交流、學習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活動的過程能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fā)展,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不足之處是老師的個別指導能否促進幼兒主動有效學習的度掌握的不夠好,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做到重點關注。社會活動能否成功地完成,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的教案11-15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6-21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