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論述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共同體的論文

        時間:2021-06-13 18:51:11 論文 我要投稿

        論述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共同體的論文

          沒有學術規(guī)范,就很難有學術的發(fā)展。學術規(guī)范不是指學者不能抄襲、剽竊,也不是指學者寫作論文的語法規(guī)范。抄襲剽竊是不法行為,語法規(guī)范則是基本要求。學術規(guī)范應該是指學術研究形成知識傳遞和積累的制度,這種制度的核心是將現(xiàn)在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不做低水平的重復勞動,且形成學術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的機制,其表現(xiàn)形式是學術論文對前人研究的總結及較為健全的引文注釋工作。

        論述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共同體的論文

          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學術規(guī)范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注經制度,教條主義引用馬列著作的作法,西方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有相似之處。不過,真正學術規(guī)范的核心是形成對話,將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并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新,而不是用規(guī)范的引文去騙人,更不是用有名人士的話去唬人。

          觀察國內學術界近年的規(guī)范化,做參考文獻和引文的工作較10年前要好得多了。問題是,大多數(shù)引文并不是對前人研究的綜述,而只是引用一些人的語錄來證明自己,很有些騙人與唬人的嫌疑。以前是引馬列,現(xiàn)在引西方的流行學者。這種只言片語的引用,大多不是為了將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而是用流行學者的話來證明自己的學術正確(有時是政治正確,現(xiàn)在學術界一些人的新的政治正確)。這種規(guī)范化不是我們所期待的規(guī)范化。

          我是做農村研究的,具體是做農村實證研究中的政策基礎研究的,這種研究試圖將社會科學一般理論與中國農村的實證研究結合起來,形成理解中國農村的本土化的社會科學理論。這種研究需不需要規(guī)范化?如何規(guī)范化,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以下談些個人想法。

          首先,因為這類農村研究不是為了挑戰(zhàn)社會科學的一般理論,不是為了與國際學術界的主流話語對話,也不是為了積累社會科學一般理論知識,因此,這種研究不需要引述社會科學的一般理論來形成一個似乎是與之對話的規(guī)范的假象。

          第二,做農村政策基礎理論研究,需要有社會科學一般理論的方法和知識背景,在知識背景和方法上作些交代,對于研究的展開會有好處。不過,因為這些社會科學的一般理論應是所有進入學術的人的基本功,交代太多不免有畫蛇添足之嫌。

          第三,當前國外對中國農村的研究雖然有不少具啟發(fā)性的成果,但總體來講,因為對中國農村調查不深,了解不多,且過于細碎,研究水平相當有限,并沒有形成關于中國農村研究的系統(tǒng)知識積累。況且國外的中國農村研究大多數(shù)是服從于學者各自學科背景即社會科學一般理論的知識背景的,他們不過是希望以中國農村的材料去驗證或修正西方某個一般理論,這種研究就更加脫離了關于中國農村研究的知識積累,可供借鑒的東西不是很多。

          第四,當前國內學術界的農村研究,缺少具有全國影響的研究成果。一些海外留學回來的學者到農村做了些調查,但他們基本上也是以中國農村的材料去驗證西方某個社會科學的一般理論,缺乏以中國農村作為中心展開的研究成果,更缺乏具有全國公認影響力的作品。倒是費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鄉(xiāng)土中國》,仍然具有較強的學術生命力。全國沒有形成農村研究具全國影響力的學者,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農村研究剛剛起步,學術積累本來就少,而學者們已有研究的'水平又低;二是農村研究仍然沒有形成成熟的知識體制,不同學科、不同地區(qū)和不同部門的農村研究被分割在各處。較低的研究水平使學術成果缺乏突破學科、地區(qū)、部門界限的能力,分割的學科、地區(qū)和部門妨礙了農村研究知識積累體制的形成。

          如此一來,在當前中國農村政策基礎研究領域,學術規(guī)范化實在乏善可陳。因為引用社會科學一般理論(現(xiàn)在學術界似乎一般將之等同于西方社會科學),不是為了與之對話,而是期望借以證明自己研究的正確或借鑒一般理論的方法,而構不成知識和學術積累。西方的中國農村研究水平總體很少,值得引用的文獻太少,少數(shù)幾篇文獻被國內學者引來引去,實在太是枯燥。國內的農村研究則因為缺乏有影響力的作品,而較少形成對話的基礎,從而難以形成不同學科、不同地區(qū)和不同部門農村研究的對話與積累。

          說國內的農村研究不引用國內文獻,是不真實的,但這種引用或積累,基本上是建立在圈子之內的。圈子,也就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同一個學術共同體內,相互之間研究內容相同,研究方法相近,交流又很充分,就造成這個共同體的每一個成員的每一步研究都建立在其他圈子成員研究基礎之上的結果,這樣的研究不僅在形式上有對已有研究的綜述和引文,而且是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的知識積累。就當前國內農村實證研究來講,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為中心,基本上形成了一個農村社會學研究的小圈子,以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為中心,形成了一個農村政治學研究的小圈子。農業(yè)經濟研究的圈子相對較大,但也大多沒有能越出經濟學的邊界。當然還有其他的圈子,如研究宗族的、文化的、教育的圈子等等。

          問題是,目前這些圈子都還太小,沒有形成成熟的相互借鑒、共同研究,以在已有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展開進一步研究的體制。當前農村研究并沒有形成為一個學術共同體。學術規(guī)范因此就缺乏基礎。

          如何在現(xiàn)有研究圈子的基礎上,增加農村研究的知識積累,打通農村研究的學科、地區(qū)和部門界限,擴大圈子范圍,形成學術共同體,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論述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共同體的論文】相關文章:

        學術論文寫作方法與規(guī)范03-23

        學術論文學術評語01-20

        對論文的學術評語05-06

        學術論文范例07-16

        關于論文的學術評語08-23

        論文的學術評語模板07-28

        畢業(yè)學術論文03-22

        標準學術論文03-25

        學術論文提綱03-2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