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后感 推薦度:
-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 推薦度:
-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教育名著讀后感(集合8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名著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1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么?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zhì)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zhì)的基礎。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shù)人的腦海里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nèi)狈鄣慕逃,才使我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nèi)鄙俚模@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一樣,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以前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一樣。
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期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主角,然而在專業(yè)經(jīng)驗不足、缺乏教學經(jīng)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以前以「教師的權(quán)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shù),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shù)”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不斷的調(diào)整心態(tài)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guān)心與愛心與真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我的體會:
一、以教育為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就應很多,發(fā)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就應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必須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zhí)著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一樣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就應養(yǎng)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個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jīng)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沖,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chǎn)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忽視;;是學術(shù)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能夠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的“要”:
(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說「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二)了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贊美和接納、鼓勵與協(xié)助,培養(yǎng)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決定潛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適時的帶給教養(yǎng)子女的咨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四)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
。ㄎ澹┙處熞獙I(yè),專業(yè)的精神表此刻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二、教師的“不要”:
(一)教師不要認為這行業(yè)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ǘ┙處煵灰柍馀c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ㄈ┙處煵灰搿敖逃f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ㄋ模┙處煵灰^分執(zhí)著“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引導。
。ㄎ澹┙處煵灰^,要樂觀以對,充滿期望與理想。
啟發(fā):
。ㄒ唬┒嚓P(guān)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完美的回憶。
(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ㄈ⿲W習型組織的體會:1、系統(tǒng)思考2、自我增進3、改善心智模式4、團隊學習。
。ㄋ模┲R經(jīng)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jīng)驗,落實教學工作。
。ㄎ澹┙處煂I(yè)成長進德修養(yǎng),教師專業(yè)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務必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此刻各科教學工作上、表此刻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2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大家可曾知道教師的腳下會有什么嗎?請看這樣一位教師的腳。
鏡頭一:
走廊過道里靜靜地躺著一張廢紙,教師走過來了,看看四周,沒有學生(沒法叫學生去撿拾)。于是,教師的腳把那張廢紙輕輕地踢到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里。教師,難道您忘了,班會課上您反復教育學生要隨手撿拾,彎下腰還能鍛煉身體,為什么您的腰不肯彎下去呢?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是否明白?
鏡頭二:
教師開會回來,教室里亂糟糟的,教師走進教室里大聲呵斥:“誰喧嘩的?站起來!”學生怯生生地站起來,老師伸出他有力的臂膀,一把將這名學生拎到講臺前,然后伸出穿著硬硬的皮鞋的腳,對著學生“嘭”地踢了一腳后瀟灑離去。班級里因為您的腳暫時安靜了,但此時學生的心里是否如教室里一樣安靜?
鏡頭三:
上級要來檢查了,大掃除了。學生們熱火朝天地干著。或許是因為累了,也或許是忘了,掃除結(jié)束了,一件掃除工具——臉盆卻還靜靜地蹲在教室的前門口。這時,教師您又來了,大概是來檢查掃除的效果吧?吹蕉自诮淌议T口的臉盆,您又抬起那只踢走廢紙、踢哭學生的腳:臉盆被高高地踢起,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后“嘭”地一聲落在了后門門口。教師,您是否能聽到臉盆無聲的哭泣呢?
教師,您可知道能夠震撼學生心靈的不是憤怒的腳而是書籍,最有效的方法是閱讀。不信的話,您可以看看另一位經(jīng)常愛閱讀的教師和他的學生們。
鏡頭一:
教室衛(wèi)生很差,學生隨手丟紙屑,他沒有去徹底地追查究竟是哪位同學隨便丟的紙屑,而是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劉墉的一篇小美文《清潔巷》。當他讀到:“清潔巷的由來,主要是因為住在巷里的一位老人,每天清晨就出來掃街,從巷頭掃到巷尾。起初巷里的居民看到了都勸他不要這么辛苦,但是老人仍然每天定時掃街。鄰居們心里不安,所以再也不忍心隨便丟果皮紙屑,有些人甚至傍晚還要到門外檢查一遍,唯恐自己門前不干凈,即使老人不罵,其他鄰居看到也要責怪。每個家庭更叮囑自己的孩子,千萬不可以給掃街的爺爺添麻煩,所以連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不可亂丟臟東西……”教室里鴉雀無聲,每個孩子都認真地聽著,若有所思,他隨即從同學們親近文學的意識里“抓”到了教育的契機,問道:“只有老人的打掃,清潔巷能保持得這么清潔嗎?”“不能!”學生們說:“還要有鄰居們的維護以及不亂丟的習慣!蹦俏覀冊撛鯓幼,才能使我們的教室保持清潔呢?……孩子的心是明亮的,是純潔的,是靈動的,小故事大道理,學生輕而易舉明白了,既要認真打掃,又要共同維護,養(yǎng)成不隨便丟垃圾的好習慣,才會有一個清潔的環(huán)境。不用“審”,也不用“管”,小小的一篇美文就可以震撼孩子的心靈,正如斯賓塞在他的《教育論》中告訴我們的:“記住你的管理的目的應該是養(yǎng)成一個能自制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
鏡頭二:
自習課上,老師不在課堂上,幾個男生調(diào)皮搗蛋,聲音特別大。在第二天晨會課時,這位教師帶了兩篇小美文走進課堂。一篇是鮑爾吉·原野的《厚·道》,另一篇是作者不詳?shù)摹渡贁?shù)者》。他特地請了昨天課堂上說話聲最響的兩位男生來朗讀,他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要懲罰他們的意思,他們讀得很認真,同學們聽的`也很認真!逗瘛さ馈纷屗膶W生第一次聽到了契訶夫的語言:“有教養(yǎng)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知道了犯過錯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別人犯錯的時候別去譏笑他。讓他們明白了做人要心存善良,以寬容給別人一個補救的機會。而《少數(shù)者》,更是以簡潔明了的文字向?qū)W生詮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讓學生領悟了當你是“多數(shù)人”中的一員時,你對“少數(shù)人”的尊重,實際是對同樣可能成為“少數(shù)人”的自己的尊重。此時無聲勝有聲,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正是“方塊字”的魅力所在。最好的管理應當是著眼于孩子一生發(fā)展的管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信念應當是:培養(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自己手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鏡頭三:
當學生衛(wèi)生角擺放不整齊、抽屜內(nèi)亂糟糟時,他們會一起閱讀《隨心所欲的錯誤》幫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當個別學生學習態(tài)度懶散,愛耍小聰明時,他會及時警告他《聰明只是一張漂亮的糖紙》;當后進生缺乏自信時,我會和他一起欣賞成龍的《相信自己是一種力量》,幫他重拾自信……
永遠不要懷疑書籍的力量,它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啟迪了學生的心智,更塑造了學生健全的性格,升華了學生的思想,讓生命得以健康而愉快的成長,《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這本書更使你不再是孤軍奮戰(zhàn),而是和一位大師、一位教育家、一位高尚的人和你一起對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才使得管理變得如此簡單!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3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jīng)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fā)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作品是沒有局限的,作家卻有局限的,作家的精神是沒有局限的,作家的人卻是有局限的,海明威留下思考的同時,他也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話:我試圖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條真正的魚和真正的鯊魚。如果我能將他們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實,他們將意味許多東西。正是所謂“文貴形似,窺情風景之上,鉆貌草木之中。吟詠所發(fā),志唯深遠,體物為妙,功在密附。顧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假雕削,而曲寫毫芥。故能瞻言而見貌,即字而知時也!薄扒f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競也。”仿佛繪畫,寫實。這是最簡單的,也是天生就會的,然而我最近才突然回想起來。我忘記的太久了。人總是熟視無睹。
讀過的古今中外作品中,老是在想的就是這海明威的《老人與!。即便是有一天,我把它的情節(jié)忘了,內(nèi)容也忘了,形式也忘了,甚至把海明威也忘了;但我忘不了那老人與海,忘不了那一種抗爭的場景,忘不了那絕不屈服的人的尊嚴和勇氣。因為我時刻感覺到,生活就是那海,我要做的就是那老人,應該用海明威所賦予的那一種精神去生活。
桑提亞哥(Santiago)是個可憐的老頭——看上去似乎是的。海明威(Hemingway)以自己精煉的語言塑造了這個形象,可以說,海明威并沒有給予老人成功,卻賦予老人在壓力下優(yōu)雅而堅韌的形象。
老漁夫在海上一無所獲地漂流了84天后釣到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馬林魚(marlin),這是一條比他的漁船還長2英尺的魚,是在拖著漁船整整兩天兩夜之后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運似乎并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鯊魚,經(jīng)過殊死的搏斗,馬林魚只剩下一副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沒有讓老人桑提亞哥成功,卻以光禿禿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人很容易隨遇而安的,深陷在沙發(fā)里的身子,是舍不得挪一挪的,沙發(fā)越軟,陷得越深,越是懶得動。可生活如海啊,是不容讓人懈怠的,平靜的水面下暗藏的是急流,平靜過去,又將是風景,而人往往也是在風浪的顛簸中才意識到危險感到恐懼,才想起自己的疏忽,才本能地需要抗拒?墒,想要征服海的人啊,你需要時刻警惕時刻謹慎,不要在危難的時候才顯示出你是個好漢,要時刻撐好船,看好方向。
生活就是海,你就要做那位老人。永不言敗,這就是《老人與!犯嬖V我們的。
一個人把生命都壓了上去,與敵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嗎?我想鯊魚正是宇宙間一切破壞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義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隨時隨地都存在這股破壞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環(huán)著的,喜劇的落幕,不就是悲劇的上演;悲劇的落幕,也就意味著喜劇的再度登場。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zhàn),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zhàn)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zhàn)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話“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題嗎?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為何有勇氣面對死亡,卻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呢?難道失敗真的如此可怕嗎?冷冷的海風里夾雜著一股血腥,也許人真正害怕的可能是這些吧!
自信,這就是《老人與!犯嬖V我們的。
人活著,唯一能確定的必然,就是走向死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必然的東西可以依靠。既然人是靠偶然活著的,那么支撐人生存勇氣的,就只有自信了。如果喪失了自信,在持續(xù)那么多天的背運之后,桑提亞哥還有勇氣和毅力出海捕魚嗎?因此人活著就必須自信,不自信是人消費不起的奢侈品。正因為桑提亞哥有著絕對自信,他對小孩被叫走,表示了完全的寬容和理解。在這里,海明威展現(xiàn)了自信與寬容之間的聯(lián)系。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zhàn),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我和你奉陪到死”——這個硬漢面對挑戰(zhàn)如是說。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義所在,還有他趨向堅韌的力量。故事的頭尾,都出現(xiàn)了名叫明諾林(Manolin)的男孩——他希望繼承老人的事業(yè)。何止捕魚的事業(yè)要被傳承,這副錚錚鐵骨又何嘗不為我們所崇敬、所供奉、所學習呢。在老人的故事里為什么有這個孩子的出現(xiàn)?年輕,象征著力量和希望,即便是老人,他的內(nèi)心同樣是年輕的。文中多次描寫到獅子,阿非利加海灘上,獅子在笑鬧嬉戲,它們浮現(xiàn)在老人的夢中,一直在老人的心中,同樣揭示了老人永遠不會老的意志。
海明威的這部小說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和普利策獎。這個骨頭里留有幾百塊彈片的硬漢作家,恰當?shù)貙懗隽松膹姸,告訴我們怎么去面對生、老、病、死,告訴我們心該有多寬,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獨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獨的,因為他的意志是那樣的堅強。
不妨將鯊魚看作打擊,吃掉你的成功和幸福。但正如那孩子說的:“它沒有打敗你,它沒有,一個真正的強者,只能被摧毀而不能被擊敗。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4
這是一本關(guān)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劉鐵芳教授的教育隨筆《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恍然的感動,在一個喧囂的時代里,還有人以一份難得的執(zhí)著守望著心中的教育理想。書中這樣寫道:“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fā)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著現(xiàn)實教育的走向。但這個世界同樣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們把目光停駐在喧囂的背后,尋思現(xiàn)實和歷史中那被熱鬧、浮華所遮蔽、遺忘的問題之域,在無言中追索他們心中的樸素和靜謐的思想之路。他們可能常常被名之為實際的脫離者,時代的落伍者,但他們依然在寂寞中執(zhí)著地思索。他們同樣是可敬的!”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jīng)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所以,鼓勵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兒童作品,聽一些兒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于改善我們?nèi)諠u貧瘠的道德生活,對于家庭的幸福,對于學校生活的充實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戳藙㈣F芳先生寫的深有感觸。這本書劉鐵芳先生為教育改革所寫的.一本隨筆,記載著劉先生對于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見解,非常值得深思。
他提出,我們不能簡單地設定"什么是教育"、"教育該如何行動"、"教育非如此不可"的標準答案和機械化的行動模式,而是把對教育生活提問的權(quán)利交還給實踐者,讓每個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不斷地去追問: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教育?正是在對現(xiàn)成教育實踐的不斷質(zhì)疑、追問過程中,催生一線教育人的教育實踐智慧,改善、提升每個教育人的教育生活和質(zhì)量。教育需要理論與時間相結(jié)合,而且應是在承認整體現(xiàn)實格局合理性的前提下展開的具體的、局部的研究,理論研究是進一步貫徹顯示行動格局的合理性,而不是單純?yōu)榱苏撟C現(xiàn)實合理性而存在的工具。的確是的,沒有理論的支持,實踐會走很多彎路,所以,我們要研究理論;但是,單純?yōu)榱搜芯坷碚摱芯浚隙ú荒芨F(xiàn)實很好地結(jié)合,甚至是背道而馳,所以,我們研究理論應該是以檢驗現(xiàn)實格局的合理性而存在的。
書中還提到,近年來,社會越來越關(guān)心教育了,但是從很多方面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為主的,把教育的問題都歸結(jié)于教師,甚至傳言"一流的學生,二流的教師"。教育,其實是跟我們每個人相關(guān)的整個社會的事,應該是整個社會"關(guān)心并團結(jié)協(xié)作"的事,而不是出了問題就是老師或者學生個體的事情。比如應試教育,是我們所痛心疾首的,早早的就在宣傳應試教育應該被素質(zhì)教育取代,并且早早地就開展了素質(zhì)教育,可是,一旦接觸到實際的學校,應試教育的陰影還是揮之不去。因為我們一方面雖然反對應試教育,但當我們自己的孩子面臨升學考驗的時候,我們又成了應試教育服服帖貼的"忠誠守護者"。教育,始終是和教師,特別是一線教師息息相關(guān)的,因此,教育改革的最終出路還是要落實到每一個一線教師的身上。國外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任何一次成功的課改,都需要大多數(shù)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水平是直接關(guān)系到我們教育質(zhì)量的高低的。一所優(yōu)質(zhì)的現(xiàn)代學校,應該是以極力學校人的創(chuàng)造性生活的基本保證,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核心就是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生活,是學校人優(yōu)質(zhì)的學校生活。教師的學習既可以是個體的、自發(fā)的,同時也是集體的、有組織的、系統(tǒng)的學習。怎樣把學校建設成多層次、多途徑、多形式的網(wǎng)狀學習型組織,就成了當前我們現(xiàn)代學校建設的重要尺度。在課改中,一線教師如果只是作為被動接受者存在,用強制統(tǒng)一的要求來代替教師個體的參與理解和實踐的話,那么,想要獲得教師的深入理解和支持是很困難的。所以,面對課改,我們應該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時間與空間,上下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熱情與理智相結(jié)合,批判與反思相并舉,穩(wěn)步推進相關(guān)體制與制度的改進。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5
在這段時間里,我拜讀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教授編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書中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和演繹心理學的規(guī)律、效應和法則,讓我們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jīng)驗,去解釋、建構(gòu)它們,生成自己的理解,從而受到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里面的64條心理效應改變了我以前對心理學的看法(枯燥、抽象、不實用),對我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fā)與點撥,同時也更堅定了我的一種想法:想教好學,除了通透教材掌握業(yè)務知識之外,還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即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教育中的各種心理效應,引導孩子饒有興趣、主動的參與學習,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列位置效應》告訴我們:
1、老師在課堂開始和結(jié)尾要講重要的內(nèi)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據(jù)最重要的時間。
2、學生要重視一節(jié)課的開頭和結(jié)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鐘在找練習本的過程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后10分鐘在想象課后如何玩耍中度過。
3、背誦文章、單詞時要經(jīng)常變換開始位置。
4、每次學習時間不能太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
《不要等墻倒塌再來造墻——遺忘曲線》:
遺忘是學習的天敵,如何和遺忘做斗爭?最基本的答案就是:復習,重復你所學的內(nèi)容。德國偉大的心理學家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不要等墻倒塌了再來造墻!边@句話生動地描繪了遺忘曲線應用的精髓:及時復習。遺忘規(guī)律要求我們學習之后要立即進行復習,加強記憶,并且以后還要再復習幾次,但復習時間的間隔可以逐漸增加。
復習就是“溫故而知新”,“溫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終的目的,要在追溯陳舊中發(fā)掘新意。當然,達到“知識”不是依靠機械的重復、簡單的記憶,每次重復應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這樣每次重復才會有不同的感覺和體會,才會獲得更深的認識。知識的認識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重復中得到升華。
從這個效應中,我體會到了一點,就是說要及時的對我們的`教學做到及時的反思,并引導學生有規(guī)律地復習。“數(shù)學沒有新知識”,確實數(shù)學的學習都是在原有的結(jié)構(gòu)上延伸的,是系統(tǒng)的,所以我們可以不斷溫故,當然重在知新了!
《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有一些家長經(jīng)常盲目的對孩子進行許多大而空洞的說教,在短時間內(nèi)集中火力打殲滅戰(zhàn),在渾然不覺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內(nèi)疚感發(fā)展到對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憤怒!造成孩子幼稚的心靈難以承受,“超限效應”就是青少年在受到不恰當?shù)嘏u時出現(xiàn)“頂牛”的原因。學習上也是這樣,下課了,老師仍講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仍津津樂道,此時你是不是有沖出教室的沖動。這也是因為超限效應的原因。所以當向?qū)W生或孩子講授知識、布置作業(yè)時,在時間以及數(shù)量上要注意不要超過孩子可接受的限度,否則不僅達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會適得其反。
《超限效應》提醒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在任何方面都應該注意“度”,如果“過度”就會產(chǎn)生“超限效應”,如果“不及”又達不到既定目的。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處”,才能避免“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的超限效應。
《獎勵的藝術(shù)——扇貝效應》提醒我們老師,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貝效應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在一種新行為、新習慣養(yǎng)成的初始階段。連續(xù)的、固定的強化是必要的。而當學生的學習或者行為達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斷地延長強化的間隔時間,直到最后撤銷強化。
《為了明天更美好——延遲滿足》則從另一個角度提醒父母、老師們要關(guān)注孩子自制力的培養(yǎng),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學會期待、珍惜、克制。
《絕望的體驗——習得性無助》以一條狗的實驗為例,印證了動物、人類在多次收到挫折后,都會表現(xiàn)出的絕望和放棄。其實,很大程度上,一些暫時落后的學生之所以始終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們過多地品嘗了學習上的挫敗感。多次的打擊使他們最終放棄了奮斗。這無疑在提醒我們,一定要多給失敗的孩子一些鼓勵,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成功的機會,盡量避免給孩子創(chuàng)造“習得性無助”的誘因——挫敗感。同時,也提醒我們老師,教會孩子正確地對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而《酸葡萄與甜檸檬心理》則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讓孩子不要只盯著別人的“葡萄”,要學會欣賞自己手中的檸檬,即使它酸酸的……
其實去年暑假我已經(jīng)粗淺的讀了一遍這本書,將其中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心理效應應用于自己的教學中,感覺受益很大。本假期我再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讀得很用心,因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知有一種什么力量總是牽住我的思緒,讓我不自覺地就回憶起身邊的那些教育案例。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想應該充分解讀這本“教育辭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巨大魅力,爭取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教育智慧.有了這本書作良師益友,相信我們的心里會更加亮堂一些,我們的工作也會更加有成效。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6
品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字里行間感覺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細流,我順溪而下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無限廣闊、無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園。在這教育的伊甸園里我看到了五個光芒閃耀的花環(huán)懸掛在高高的蘋果樹上,它們的名字叫作德、智、體、美、勞。我看到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諧向上的愛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的序言中,朱永新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一位叫布羅迪的英國退休教師,在布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疊發(fā)黃了的舊練習冊。它們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習作,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有想當總統(tǒng)的,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想當王妃的……
那位老師突發(fā)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fā)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xiàn)在的自己是否實現(xiàn)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啟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yè)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nèi)閣大臣,他認為,在英國歷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nèi)閣的先例,他要創(chuàng)造歷史。正當布羅迪猜測著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家私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nèi)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里,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實現(xiàn)了當初的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戴維的'行動使朱永新教授獲得啟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xiàn)理想。
我感到很榮幸,因為我拜讀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園里屬于自己的那棵蘋果樹。因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權(quán)利和責任分享朱教授愛的教育、理想教育的夢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寫自己從今往后的實踐和追求。因為我也有一顆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跳躍的心。如果你要問我的夢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駐蘋果樹下!
教書數(shù)年曾經(jīng)黯然氣餒過,失意灰心過,作一名幼兒教師有什么意義?要替一群孩子梳小辮、擦屁股,穿衣、擦鼻涕,還要教他們知識技能、品德習慣、鍛煉體能,既要接受家長苛刻的好壞評價,還有隨時接受幼兒園領導嚴格周密的檢查,而在外行人看來干得再優(yōu)秀也只不過是個高級保姆。
曾經(jīng)有人問我:“你們幼兒園里教師怎么都這么青春啊?那你們老了怎么辦?也和孩子們一起蹦啊?跳啊?想想真滑稽。”我隨口反駁說:“年紀大了就當園長或者后勤領導唄!”其實細思量,哪個幼兒園需要那么多園長,那么多領導啊?我們老了怎么辦?還能不能跳啊蹦的?或許很多幼兒教師曾和我一樣思附過這個問題:我們今天的絢麗到底能保持多久?我們的活潑,我們這份可引以自豪的特殊的童心童稚能保持多久?
今天,我終于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找到了追尋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訴我們:“要挖掘你生活中、職業(yè)中的內(nèi)在魅力!苯處煟鳛橛變航處熯@一職業(yè)可能永遠達不到職業(yè)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個優(yōu)秀的、理想的教師,一定會在自己的內(nèi)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細想一下,不當幼兒教師我們照樣會老,正因為作幼兒教師我們的外表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亮麗很多,我們的心態(tài)一般都比同齡人要有活力很多,這是我們的職業(yè),我們的孩子給予我們的美麗,是孩子們影響著我們,帶動著我們,年輕著我們,使我們的青春延續(xù)再延續(xù)......
拜讀了《新教育之夢》一書之后,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么辦?不再問自己還要教多少年書?還可以跳、唱多久?因為我知道了“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朱教授說“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復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追求作一個實實在在的教師: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老師;一個自信、自強、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老師;一個善于合作,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關(guān)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老師;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老師,我相信那必將是一個永遠年輕老師。
花兒不會因為畏懼凋謝而后悔綻放,小溪不會因為畏懼干涸而放棄流淌,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陣子”,它們都知道抓住每個最精彩的“一陣子”去贏取一輩子的生存價值。作為幼兒教師,或許我們的絢麗也只有一陣子,但只要認真把握好這“一陣子”,使它發(fā)揮生命真正的價值,那便是最自然,最從容的生存蘊意。我愿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一陣子時光留給蘋果樹下的孩子們,和他們快樂的學習、游戲。愿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懷著“新教育之夢”譜寫自己輝煌的“一輩子”!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7
最近讀了《教育的55個細節(jié)》和《愛的教育》,透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我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nèi)绾巫鋈恕R韵率俏业囊恍w會: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就就應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yōu)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yǎng)者,就更就應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到達一種境界:讀書內(nèi)化為自我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我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師讀書不一樣一般人讀書,要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要帶著問題讀書,深入思考、大膽懷疑、努力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學習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我的主觀選取。如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和名校交流,拜專家為師,以學者為友等等。不僅僅學大師們的理論精髓和實踐經(jīng)驗,更要學習他們不迷信權(quán)威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事業(yè)的人格力量。同時要懂得把學習資料轉(zhuǎn)化積淀為自我的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潛力,這樣才能提高自我的業(yè)務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許多專家也給我們帶給了經(jīng)驗和指導意見。
李海林校長總結(jié)的讀書方法是:在身邊尋找問題----帶著問題讀書----透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觀點、立場、方法---用書中找到的觀點、立場、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善自我的行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鑒。
特級教師宋如郊認為:“讀書學習這個過程貴在堅持和得法!彼偨Y(jié)出一線教師讀書的要點:
第一,讀書要堅持這樣的習慣:
1、勤,天天讀一點。
2、博,各種書都看一點;
3、新,追蹤前沿的新信息;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寬度;新,是銳度;思,是深度。
第二,讀書要堅持內(nèi)化:
1、由數(shù)量上的積累進而構(gòu)成質(zhì)量上的積淀;
2、將資源轉(zhuǎn)化為能量。即將所讀資料有效轉(zhuǎn)化,為己所用,變成自我的專業(yè)思想和技能。
第三,讀書要堅持務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1、即重點要突出,教育理論和本專業(yè)的著述是讀書的重點,數(shù)量上要保證,時間上要傾斜,整合上要優(yōu)先;
2、返“本”,即經(jīng)典著作要常!盎仡^看”,常讀常新,像《葉圣陶文集》這類著作就應多看幾遍,每一遍都有新收獲。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_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于酒囊飯袋、行尸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二是用思想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搞笑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于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無比珍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中有一條就是寬容,在《中國教師缺什么》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云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兒童的差異,承認兒童的未完成狀態(tài)。教育應從寬容開始。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我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對待工作如此,對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不如意,同事相處、朋友相交,難免有一些誤會,但如果能用寬容的心對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質(zhì)人生,二是藝術(shù)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但追求一種快樂的讓心靈釋放的藝術(shù)人生還是能夠做到的,那就是多讀書。作為教師,尤其要多讀教育類書籍。愿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智慧。
教育名著讀后感 篇8
今天我不僅想做一名快樂的老師,還要做一名快樂的母親,兩個肩負重任的角色,但我都想做得快樂又稱職。其實在讀《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本書時,這樣的愿望就越來越急迫,這樣的追求越來越明確。
書中,作者用許多有趣的小事例,向我們證明教育是一件快樂的事。他條理清晰地向我們介紹了讓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方法和措施,如“如何找出不快樂的小蟲子”,告訴我們對孩子的不快樂要給予更多的關(guān)注,對孩子要具有同情心。“如何培養(yǎng)孩子自助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如何運用有益的暗示在孩子的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如何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認識”等等。這些都對我們教育者給孩子的教育起著指導性的作用。還告訴我們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
。、在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xiàn)感和成就感。
3、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看孩子時,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優(yōu)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缺點。
從我工作多年的經(jīng)歷來回顧,發(fā)現(xiàn)自己對快樂的追求非常被動,身邊很多值得微笑的事物我卻置之不理,孩子們欣喜的進步卻不動聲色,總是在想要更好、想要更高、只求結(jié)果的錯誤思想中痛苦,忽略了生活中珍貴的快樂。又從我是一名母親的經(jīng)歷來回憶,女兒三歲以前我參與教育和撫養(yǎng)特別少,但爺爺、奶奶、和姑姑所給她的家庭氛圍非常輕松、快樂,在教育的過程中講究原則但也注重她的身心快樂,用無比的耐心來教育她,結(jié)果就是女兒很開朗,很快樂,閃光點很多。斯賓塞的理論和自己的經(jīng)歷對照,讓我信服快樂教育的偉大力量。
我們常常會感嘆孩子學過的知識在不久之后就已經(jīng)遺忘,講過的道理不久就違背,常常埋怨孩子的記性真不好,但是,在看過書中第十六章《如何培養(yǎng)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中《運用一次勝過死記十次》后,我改變了看法。是的“知識如果沒經(jīng)過自我發(fā)現(xiàn)是不會掌握得很牢固的。同樣,知識如果不與運用相結(jié)合則是僵死的,不利于調(diào)動孩子的興趣,也不利于知識的自我衍生!庇眠\用的方法來記住知識,這才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
現(xiàn)來舉個女兒的例子,家里的影碟機買來,爺爺、奶奶都不會用,甚至姑姑還沒去鉆研過,囡囡才過一星期就已經(jīng)非常熟練,沒人教她,也沒人阻止她。這就是知識要自己用過才能記住,還有在興起激勵的條件下學習才能更快、更有效。
書中還有許多好的觀點和做法,在我眼里,這真的是一本好書。
1、事實證明,如果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擁抱、撫摸,有時甚至是親昵地拍打幾下,孩子在對外交往的智力和情感上都會更加健康。我認為:擁抱、撫摸、牽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2、我一直認為,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只有特點不同之分,而沒有好和壞、高和低的區(qū)別。
3、學習一件事物比讀十本書更有用,這是孩子親身的體驗,知識得來是通過他自己驗證的。這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4、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教育最有效。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對小斯賓塞的教育和大量的心理學的研究,我認為,孩子在快樂狀態(tài)下的學習最有效。
5、任何生命都會對某些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特別的興趣。一旦他們發(fā)生興趣時,也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6、許多成年人以愛的名義對孩子所犯下的錯誤,結(jié)果卻讓孩子一生的'痛苦來承擔。
7、即使是一個天才,也有可能被不快樂所扼殺。
8、堅信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相比,僅僅是特點的不同而非智力水平有高低。堅信這種不同的特點,也是上帝宏偉計劃的一部分;堅信自己對孩子的信心不但改變自己也可以改變孩子。
9、我認為,在對孩子的道德和品質(zhì)的教育中,應更多地采用自然懲罰的辦法,而盡量少用人為懲罰。
這是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的箴言。我讀完《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心里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要改變且立刻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但同時也感壓力重重,因為自己的水平?jīng)]有斯賓塞先生那么高,怕碰到問題不能用良好的方法解決。思考過后,我得出只要遵循斯賓塞先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激勵孩子、支持孩子的主要宗旨,面臨教育無計可施時寧可先觀察也不草率行事,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快樂和激發(fā)孩子們的快樂學習態(tài)度,漸漸在教育中積累自己的經(jīng)驗與方法,肯定也會有令自己欣喜的進步與收獲。
親愛的老師們,我們一起加油!
【教育名著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教育經(jīng)典名著摘抄04-11
名著《愛的教育》收獲01-22
中外教育名著范文03-28
教育名著《守望教育》讀后感01-19
教育名著愛的教育讀后感11-03
教育類名著摘抄04-11
教育名著讀書筆記04-26
名著《愛的教育》感悟范文01-22
教育名著讀書筆記08-06
教育名著的讀書筆記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