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組 韋宏芳
邊 界 望 鄉(xiāng) □ 洛 夫
說著說著
我們就到了落馬洲
霧正升起,我們在茫然中勒馬四顧
手掌開始生汗
望遠鏡中擴大數(shù)十倍的鄉(xiāng)愁
亂如風中的散發(fā)
當距離調(diào)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遠山迎面飛來
把我撞成了
嚴重的內(nèi)傷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塊“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這時
一只白鷺從水田中驚起
飛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來
而這時,鷓鴣以火發(fā)音
那冒煙的啼聲
一句句
穿透異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燒得雙目盡赤,血脈賁張
你卻豎起外衣的領(lǐng)子,回頭問我
冷,還是
不冷?
驚蟄之后是春分
清明時節(jié)該不遠了
我居然也聽懂了廣東的鄉(xiāng)音
當雨水把莽莽大地
譯成青色的語言
喏!你說,福田村再過去就是水圍
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
【詩人簡介】
洛夫,本姓莫,湖南衡陽人,1928年生,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yè),1978年曾任教于東吳大學外文系。1954年與張默、痖弦共同創(chuàng)辦《新世紀》詩刊,并任總編輯多年,對臺灣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影響深遠,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等文,并收入各種大型詩選,包括臺灣出版的《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
洛夫?qū)懺、譯詩、教詩、編詩歷四十年,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兩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四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廿多年來評論不輟,其中多首為美國漢學家白芝(Cyril Birch)教授選入他主編的《中國文學選集》。1982年,他的長詩《血的再版》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同年,詩集《時間之傷》獲臺灣的中山文藝創(chuàng)作獎,1986年復獲吳三連文藝獎。
【賞析】
這首詩為詩人1979年訪港時所作,當時詩人去臺已有整整三十年。大陸與臺灣同根同祖,血脈相連,有相同的傳統(tǒng),相同的文化,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海峽兩岸的許多同胞飽受生離死別之苦。作為一名生于大陸,現(xiàn)生活于臺灣的詩人,當他應邀訪港,參觀落馬洲,隱約見到望遠鏡中的故國山河時,詩人的心情異常激動,“昔我往矣”,風華正茂,“今我來思”,兩鬢飛霜。而耳畔響起的數(shù)十年未聞的鷓鴣的鳴叫,更喚醒了他心中蟄伏了三十年的故國之思,詩人于是情不可抑,奏響了這首愛國精神深沉凝聚的絕唱。
全文按邏輯順序?qū)懥嗽娙说巧健⑼l(xiāng)、懷鄉(xiāng)、想象、到最后回到現(xiàn)實償愿無望的過程,抒發(fā)了詩人作為海外游子的那種惆悵而黯然神傷的故國情懷。此詩在寫作上,有這樣幾點值得注意:
首先是意象的運用。
一是杜鵑。杜鵑在古典詩歌中多用來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調(diào)。李白詩“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為送友人打上了哀怨的氛圍;李義山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寫出了長期積壓的傷痛;秦觀詞“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大有令人不勝凄涼之感;而文天祥《金陵驛》中的“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如今別去江南月,化作杜鵑帶血歸”所寫的景色,讓人在國事日非、山河殊異之中,為其耿耿忠心與英雄矢志掬一腔同情的眼淚。同樣,詩人這里用這個具有傳統(tǒng)文化意蘊的咯血的杜鵑意象,表達了自己不能回歸故鄉(xiāng)的哀怨悲苦之情。
二是白鷺。白鷺在古典詩歌中多為表現(xiàn)對安靜、平和生活的自由向往,如王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和張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等。詩人在這里則借白鷺來表明自己自由飛到故國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來”則寫出了詩人親吻故國土地無望的黯然神傷的感情。
三是鷓鴣。鷓鴣又名山鷓鴣,其聲凄厲悲慘,似云“行不得也哥哥”。如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結(jié)句寫道:“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痹谝黄劣羝嗝缘姆諊校瑏y山深處突地傳來一陣陣鷓鴣聲,猶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的聲聲哀告,勾起了作者滿腔志業(yè)未酬的忠憤,與首句的“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遙相呼應,強烈地抒發(fā)了作者不能南歸的悲憤之情。這里,詩人用“以火發(fā)音發(fā)出冒煙的啼音”的鷓鴣使自己“雙目盡赤,血脈賁張”,抒發(fā)了自己回望故國時急劇沸騰、摧肝裂肺、肝腸寸斷的情感。
通過三個意象,詩作將歷史與現(xiàn)實交叉在一起,既抒發(fā)了詩人的鄉(xiāng)愁情緒,又增加了這種情懷的歷史縱深感。
其次是語言上的陌生化處理。
詩人特地用一些語言的超常搭配,造成一種新奇而強烈的刺激,給讀者以回味的余地。當詩人透過氤氳的輕霧,隱約看到故國山河時,手心便開始生汗,“望遠鏡中擴大數(shù)十倍的鄉(xiāng)愁,亂如風中的散發(fā)”,無形的“鄉(xiāng)愁”以有形的望遠鏡來“擴大”,寫出了鄉(xiāng)愁之廣之深,而“亂如風中的散發(fā)”則寫出了鄉(xiāng)愁的亂與不絕如縷,極大地沖激了人的視覺形象。而“當距離調(diào)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遠山迎面飛來/把我撞成了/嚴重的內(nèi)傷”則以“心跳”的距離寫自己“近鄉(xiāng)情更怯”的心理,“遠山”把我“撞成”“內(nèi)傷”,顯示自己那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沉重悲苦之情。結(jié)段“當雨水把莽莽大地/譯成青色的語言”以通感的手法,造成了清新脫俗的效果。這些語言的處理,既增加了詩味,又很好地反映了作者沉重悲苦的感情。
最后是寫作手法的運用。
一是反襯。望鄉(xiāng)時,作者由“心跳加速”到“撞成內(nèi)傷”,從“手掌生汗”、“伸手可及”故國鄉(xiāng)土到“抓回一掌冷霧”,形象地顯示出詩人由看到故國時的激動、喜悅到最后償愿無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襯悲,更顯其悲。
二是聯(lián)想。在詩的第三節(jié),作者由杜鵑聯(lián)想到杜鵑鳥再到杜鵑啼血的典故,三次聯(lián)想飛躍,使意象疊合,象趣意深,蘊味無窮。
三是想象。作者由望鄉(xiāng)進而想象自己聽到故國鄉(xiāng)音(驚蟄之后是春分/清明時節(jié)該不遠了),看到故國景色(當雨水把莽莽大地/譯成青色的語言),伸手觸及故國土地,最后由想象回到現(xiàn)實的償愿無望,浸透了詩人濃濃的鄉(xiāng)思。
綜上所述,洛夫的《邊界望鄉(xiāng)》獨特的意象、新奇的語言、繁復多變的手法,抒發(fā)了詩人濃郁的鄉(xiāng)愁情懷,在古今難以計數(shù)的思鄉(xiāng)詩篇中脫穎而出,給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感受。
[一曲故國情懷的深沉絕唱--洛夫《邊界望鄉(xiāng)》賞析]相關(guān)文章:
2.情感邊界語錄
4.深沉的近義詞
9.愛國情懷的詩歌
10.愛國情懷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