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周是中國高考發(fā)榜的日子,著名學者許紀霖教授一條關于高考的微博成了火熱的話題。
那天,許教授說:“據(jù)我在法國留學的博士生透露,今天是法國‘高考’(BAC)的第一天,考試內(nèi)容為‘哲學’,總共4個小時,就一特定題目撰寫論文。我現(xiàn)在才知道,為什么法國有這么多的哲學家,而中國只能盛產(chǎn)應試者了。”
其博文附了法國今年高考文、理科的哲學作文題,加上網(wǎng)友補充的經(jīng)濟社會科考題。每位考生可在3個題目中任選一題。讓許教授生發(fā)感慨的試題如下--
文科考生試題:
題目1:人們通過勞動獲得什么?
題目2:所有信仰都與理性相悖么?
題目3:解釋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的一個節(jié)選段落。
理科考生試題:
題目1:我們是否有尋求真理的義務?
題目2:沒有國家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題目3:解釋盧梭《愛彌爾》的一個節(jié)選段落。
經(jīng)濟社會科考生試題:
題目1:是否可能存在天生的欲望?
題目2:工作,是否僅僅為了有用?
題目3:解釋喬治貝克萊《消極服從論》的一個節(jié)選段落。
許教授后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非常同意:“這些題目出得真好,比如‘我們是否有尋求真理的義務’,尋求真理是古希臘的傳統(tǒng),而法國今天也被后現(xiàn)代思潮沖擊,這個題目可能是在古希臘傳統(tǒng)與后現(xiàn)代交鋒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若在中國,這可能是哲學專業(yè)博士生考試的題目。‘沒有國家我們是否會更自由?’、‘所有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這些都是很有深度的題目,簡單明確,但后面的知識面很廣,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
不過,雖然我也認為“這些題目出得真好”,但我并不贊同許教授接下來的判斷:“這給我們的高考命題以很大啟發(fā)”,以至于“我現(xiàn)在才知道,為什么法國有這么多的哲學家,而中國只能盛產(chǎn)應試者了”。法國的這種命題方式,可給我們中國啟發(fā)、借鑒的東西不多。而且,我非常確定的是,引進這種命題方式,絲毫也沖擊不到中國的“應試教育”。
“應試”不“應試”,其實跟“考什么”、“怎么考”無關。只要用“應試”的心態(tài)來“應對”,你無論考什么題目都白搭。
可能許教授以往對于高考新聞關注較少,所以看了他在法國留學的博士生傳過來的考題感到非常新鮮。其實,最近七八年來,幾乎每年到這個季節(jié),中國媒體都會小小地“炒作”一番法國高考作文的題目。我想,如果他們這種命題方式真有助于遏制甚至消除“應試教育”,咱們肯定早就引進過來啦。
7年前,中國媒體就已經(jīng)有題為《法國高考考什么》的專文,詳盡介紹法國的作文命題套路以及應對策略。按照該文介紹的辦法,對付這種貌似高難的考試,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該文作者說,法國的出版社每年也出《高考試題解析》。其哲學參考書分析作文題時,先從基本概念入手,把近些年所有作文題涉及的基本概念理一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考得到的基本概念,總共也就幾十個而已,如真理、意識、欲望、死亡、工作、藝術、非理性、感覺、宗教、權(quán)力、國家、暴力、正義、自由、幸福等,不難一網(wǎng)打盡。接下來,要分析題目里面是否暗藏陷阱。比如“激情可以成為借口嗎”, 參考書告訴你,使用 “借口”這個詞,就暗含著一個判斷,即激情是個不好的東西,是要對不好的事實負責,云云。
有一道典型的法國高考作文試題:“他人在場能幫我們避免孤獨嗎?”如果考生根本不在意考試成績對于“個人前途”的影響,完全憑借自己中學的知識積累硬碰硬地臨場發(fā)揮,這當然是極好的題目。但如果你像中國的萬千學子那樣,非常在乎這一成績,下定決心要進一所好大學,那么你就必須像《高考試題解析》之類教輔書指導的那樣,八股一股不少地照做:先解釋人為什么會感到孤獨,然后論證孤獨之不可能避免,也不應該避免,但是“他人在場”對于人生意義重大,結(jié)論是:有意義的“他人在場”,如愛情和友誼,不能幫助我們避免孤獨,但是能夠幫助我們在孤獨中度過豐富的人生。--這題難嗎?
事實上,在中國的中學教師看來,法國的這種作文題目,也很容易猜到。就拿許紀霖教授非常欣賞的3個題目--“我們是否有尋求真理的義務?”,“沒有國家我們是否會更自由?”和“所有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來說,事先“押中”應該說都不怎么費事吧?中國高考最近這些年之所以很少再考“命題作文”,而改以“材料作文”為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命題老師在和授課老師的“押題”、“反押題”博弈中,已經(jīng)徹底認栽了。
“應試教育”之所以存在,本無關“考試”以及“教育”,而在于其背后的“應試文化”。美國的托福和GRE考試,命題不可謂不科學,但叫中國以新東方為代表的那些英語(論壇)培訓學校拿來一研究,簡直是再好考不過了!筆者曾參加一正高職稱英語考試輔導班,聽那老師在課堂上很不屑地講:“就這樣六級程度的考題,只要求過60分,還用真會英語嗎?根本不用,連單詞都不認識的人也能過!”實踐證明,按他指點的答題要訣,拿及格確實不難。
不僅在中國國內(nèi)。多年來,美國高校之所以一直對于亞裔學生實行“歧視政策”,抬高其錄取分數(shù)線,就是因為他們普遍擅長“應試”。就算大學招生時,在文化課之外還額外重視藝術、體育等“素質(zhì)教育”方面的表現(xiàn),那些白人、黑人子女就又能競爭得過“虎媽”蔡美兒教授家的鋼琴和小提琴分別得獎的兩個“虎妞”嗎?顯然也是不能。
我覺得,我們得先徹底認了這個頭--在一個“應試文化”濃郁的社會,想通過僅僅改換考試的內(nèi)容或形式,來破除“應試教育”,是完全沒有可能的!拋棄了這樣的幻想之后,再來踏踏實實地討論究竟怎樣調(diào)整更有利于公平分配受教育機會和更有利于選拔高素質(zhì)人才,高考改革才不至于多走彎路,或者裹足不前。
[令人目瞪口呆的法國高考作文題]相關文章:
2.令人傷感美文
4.
5.令人陶醉的反義詞
6.令人鼓舞的近義詞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