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1、翻譯課文
2、理解文意,把握“深趣”。
3、品味本文“文中有詩,詩中有畫”的創(chuàng)作風格。
教學重點:疏通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一、譯文:
現(xiàn)在正是農(nóng)歷十二月的末尾,氣候溫和舒暢,舊居藍田山很可以一游。您正在溫習經(jīng)書,倉猝中不敢打擾,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飯,便離開了。
我向北渡過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著城郭。夜色中登上華子岡,見輞水泛起漣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隨同上下。那寒山中遠遠的燈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聲像豹叫一樣。村子里傳來舂米聲,又與稀疏的鐘聲相互交錯。這時,我獨坐在那里,跟來的僮仆已入睡,多想從前你我于攙著手吟誦詩歌,在狹窄的小路上漫步,走到那清澈流水旁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長,春天的山景更可觀賞,輕捷的鰷魚躍出水面,白色的鷗鳥張開翅膀,晨露打濕了青草地,麥田里雉鳥在清晨嗚叫,這些景色離現(xiàn)在不遠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嗎?如果不是你性情高遠的話,難道我能用游山玩水來邀請你嗎?而這當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借馱黃檗的人前往之便(帶這封信),不一一詳述了。山中人王維說。
二、當堂檢測: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故山殊可過!∵^:越過
B.足下方溫經(jīng)。 方:正在
C.村墟夜舂,復與疏相間。間:疏遠
D.輕鰷出水,白鷗矯翼。矯:矯健
2.“故山殊可過”中“過”義與下列哪項相同?( )
A. 是誰之過與? B. 過故人莊
C. 農(nóng)夫、漁夫過而陋之 D. 一日,大母過余曰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故山殊可過 經(jīng)過 B.復與疏鐘相間 夾雜
C.步仄徑 狹窄 D.多思曩昔 從前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1)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2)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B.(1)當待春中,草木蔓發(fā) (2)是故草木之發(fā),如蒸氣
C.(1)步仄徑,臨清流也 (2)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D.(1)因馱黃檗人往 (2)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5.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近臘月下,景氣和暢
B.足下方溫經(jīng),猥不敢相煩
C.此時獨坐,僮仆靜默
D.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6.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與山僧飯訖而去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B.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C.然是中有深趣矣!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D.斯之不遠 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7.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與山僧飯訖而去 吾嘗終日而思矣
B 復與疏鐘相間 物與我皆無盡也
C然是中有深趣矣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D因馱黃檗人往 因人成事
8.本文重在寫景,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實寫冬日景致的一項是( )
①景氣和暢 ②清月映郭 ③露濕青皋 ④村墟夜舂 ⑤吠聲如豹 ⑥白鷗矯翼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9.寫景狀物最忌單調(diào)平板,故作者常以“動”、“靜”對比筆法,使文字更具情致,下列句子哪個屬于這種類型 ( )
A.此時獨坐,僮仆靜默 B.輕鰷出水,白鷗矯翼
C.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D.深巷寒犬,吠聲如豹!
10.熟讀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一文,哪一選項化用了本文中的語句?( )
A.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張岱《湖心亭看雪》)
B.將至三界址,江色狎人,漁火村燈,與白月相上下,沙明山凈,犬吠聲如豹。(王思任《剡溪》)
C.眾山束水,如不欲去,山容殊閑雅,無刻露態(tài)! 。ㄔ甑馈队翁以从洝罚
D.天無一點云,星斗張明,錯落水中,如珠走鏡,不可收拾。(王質《游東林山水記》)
11、下列哪句的季節(jié)與本文所寫的季節(jié)相同( )
A.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B.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C.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D.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12.對本文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 作者借短信描繪了自己晚年所居“輞川別業(yè)”周圍的山水景物,實寫了冬日的清麗和春天的明媚,語言質樸,文筆淡雅,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B 第一段“故山殊可過”句埋下一個伏線,暗暗點出自己隱居的山村實在值得一游。
C “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以下六句,作者運用詩的語言,采用動靜互為烘托的藝術技巧,描摹出一幅山村春色圖,可謂是文中有畫。
D 第三段中,作者顯示了他寫信的意圖,他與裴迪之間的深厚情誼是以“真趣”為基礎的。
1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寫景,調(diào)動了視聽兩種感官,層次井然,動靜和諧。既有現(xiàn)實之景,也有想象之景。
B.“此時獨坐,僮仆靜默”,看似存在僮仆雖在身邊,作者卻說“獨坐”的矛盾,其實是反映了作者精神上和僮仆隔膜,格外思念裴迪的狀況。
C.文中描繪的冬景照應“和暢”二字,沒有肅殺之感。但王維不喜歡山中的冬景,而對春景充滿了向往。
D.王維不署名“王右丞”,卻署“山中人”,表明作者熱愛大自然,將自己看成大自然一員的價值追求。
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足下方溫經(jīng),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
譯文:
(2)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譯文:
(3)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譯文:
(4)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
譯文:
三、一詞多義:
1、書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 )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
2、步 步仄徑,臨清流也( )
步行太遲,可共遞相擔( )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
3、矯 白鷗矯翼,露濕青皋( )
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
矯枉過正( )
4、因 因馱黃檗人往( )
定伯因復擔鬼,鬼略無重( )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
不如因善遇之( )
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 )
5、以 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
四、課后反思:
王軍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導學案 (北師大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8.
9.《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