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 高考復(fù)習(xí)(高三)

        發(fā)布時間:2016-9-2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

           在古代漢語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xí)慣而靈活運用,甲類詞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點,并臨時做乙類詞用,這種語法現(xiàn)象就叫做文言的詞類活用。常見的類型有:1、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2、名詞作狀語,3、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4、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5、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

        一.名詞活用為動詞

           因為能愿動詞、否定副詞只能修飾動詞,所以,1)如果名詞前緊接能愿動詞或否定副詞時,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2)因為只有動詞和介詞能帶賓語,所以,如果名詞后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即可判斷它是活用成了動詞;3)同理,如果兩個名詞連用,二者之間既非并列關(guān)系,也非修飾關(guān)系,其中必有一個活用成了動詞。4)句中沒有主要動詞作主語,則處于謂語位置上的名詞活用成了動詞(前面往往有“而”、“乃”等虛詞)。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今王鼓樂于此  /  舍相如廣成傳舍 / 臣乃敢上璧/ 扣舷而歌之

            朝服衣冠   /  履至尊而制六合  / 杖漢節(jié)牧羊/ 左右欲刃相如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按一般語法,形容詞不能帶賓語,所以,1)如果形容詞出現(xiàn)在代詞前面,就可以判斷它活用成了動詞;2) 同理,如形容詞出現(xiàn)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又構(gòu)不成偏正關(guān)系,那么這個形容詞就活用成了動詞。如:

        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  大王必欲急臣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西人長火器而短技擊 / 會盟而謀弱秦

        三.名詞作狀語

           從句法關(guān)系看,謂語動詞在句中總是出現(xiàn)在主語、狀語后,所以,如果名詞出現(xiàn)在動詞前,而句子已有明確的主語時(即該名詞不是后面動詞的主語),即可判斷名詞活用成了狀語。如: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南取百越之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相如廷斥之  /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四.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從句法關(guān)系看,動詞在句中常出現(xiàn)在主語、狀語之后作謂語,所以,1)如果在謂語動詞前或后出現(xiàn)了動詞,且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即可判斷動詞活用成了名詞。這一名詞一般出現(xiàn)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邊有“其”字。如: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fā)蒼蒼 / 而其見愈奇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2)形容詞用為名詞時,形容詞一般出現(xiàn)在句中賓語(或主語)的位置上,翻譯時應(yīng)該補出中心詞,而以形容詞為定語。如:

           經(jīng)略洪承疇與之有舊 / 少長咸集 /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貴以近知遠,以所見知所不見 / 常在于險遠

           賓主盡東南之美 

        五.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就是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1)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一般而言可以斷定活用成了使動;如:

           

           君將哀而生之乎 / 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 宜皆降之 / 泣孤舟之嫠婦

           2)不及物動詞未帶賓語,但它所表示的動作不是由主語直接發(fā)出的,而是主語使其他人或物發(fā)出的,這時也可判斷為用作使動;如: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3)另外,及物動詞如果跟它的賓語之間不是支配和被支配關(guān)系,賓語不是動作的承受者,而是動作的實施者時,也可判斷為用作使動;如: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見項王  /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俯身散馬蹄 / 寧許以負秦曲 / 外連橫而斗諸侯

           4)再有,如果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而此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fā)出的,也可斷定它們活用成了使動,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如:

           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足以榮汝身 / 臣請完璧歸趙

           5)名詞的使動用法可按“使賓語怎么樣”這一關(guān)系來判斷;如: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舍相如廣成傳舍 / 空以身膏草野,誰復(fù)知之

        六.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名詞帶賓語用作意動,就是“覺得賓語怎么樣”,是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動的形容詞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或者成為用作意動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經(jīng)常可以翻譯成“以……為……”或“認為……是……”或“把……當作……”。如:

           成以其小,劣之  /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善萬物之得時 /  悅親戚之情話 / 且庸人尚羞之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  稍稍賓客其父

           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文言句式

           與詞匯相比,文言語法變化不大,只是幾種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判斷句式  被動句式  倒裝句式  省略句式  疑問句式  否定句式 

        一.判斷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佟......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jié)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保ā妒酚涥惿媸兰摇罚

          、凇......,......也!迸袛嗑渲校袝r“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保ā顿Y治通鑒》)

        “......者,......!庇械呐袛嗑,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保ㄍ醢彩队伟U山記》)

          、邸......者也!痹诰淠┻B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保ā稇(zhàn)國策.齊策》)

           ④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保ā冻啾谥畱(zhàn)》)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二 被動句式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動詞后用介詞“于”表被動,“于”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保ā妒酚洠袀鳌罚┻@里“惑”、“欺”的動作是由“于”后的“鄭袖”、“張儀”發(fā)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于”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于......!钡男问奖肀粍印H纾骸拔岵荒芘e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保ā顿Y治通鑒》)

           用“見”、“于”,“見......于......。”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保ㄍ希氨┮娪谕酢! (《孟子.梁惠王下》)

           ②“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保ā洞鹚抉R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北肀粍。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并!保ā顿Y治通鑒》)

          、塾谩氨弧北肀粍印H纾骸坝瑾q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保◤堜摺段迦四贡洝罚

           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保ā顿Y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三.倒裝句式(主謂倒裝  賓語前置  定語后置  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后置)

           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詞”,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fā)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xiàn)了前后顛倒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

          1.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后說)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實際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guān)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fēng)者得焉!保谠恫渡哒哒f》)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保悏邸度龂荆T葛亮傳》)正常語序應(yīng)該是“時人莫許之也!钡谌、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保n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gòu)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亞父南向坐!保ā妒酚洠椨鸨居洝罚┮馑际恰皝喐该嫦蚰献!

          3.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diào)定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并用“者”結(jié)句,形成“中心詞+后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保ā妒酚洠H藺相如列傳》)以及:“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保ㄌK軾《石鐘山記》)等。應(yīng)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語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飾關(guān)系的句子,表領(lǐng)屬關(guān)系的定語則不后置。

          4.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后置

           介詞結(jié)構(gòu)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仍作補語外,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保ㄜ髯印秳駥W(xué)》)兩個“于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

           第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如:“具告以事!保ā妒酚洠椨鸨居洝罚┘础耙允戮吒!边@種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動詞賓語,實際就是“以事具告(之)!

           還有一種要注意,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譯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狀語,又可譯為“生在我的前面”,作補語,一般來說仍作補語,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則一定要作狀語。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現(xiàn)代漢語中都有,不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yīng)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文言文中的第三稱代詞“之”、“其”不能作主語,也是文言文中主語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年矣,而鄉(xiāng)鄰之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zhuǎn)徙,饑渴而頓踣,觸風(fēng)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時一個復(fù)句或一段話中多處省略主語,這些主語并不一貫,即所指不是同一對象,在閱讀和翻譯時要注意。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在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省略的主語要補充出來。

           省略謂語: 謂語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yīng)下文或因?qū)υ挾÷缘。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墩撜Z》六則)后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被省略的為主要補充出來。

           省略賓語: 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保ā读H藺相如列傳》)這句話就省略了動詞謂語“拜”的賓語“之”又如:“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這句話中省略了介詞“與”的賓語“之”。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省略介詞: 在文言文中,介詞“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保ā稄埡鈧鳌罚┚渲惺÷粤私樵~“于”。又如:“賜之彘肩。”(《鴻門宴》)句中省略了介詞“以”。譯為現(xiàn)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五.疑問句式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另外,還有些表示反問的習(xí)慣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詞有否定副詞(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詞(莫)以及否定性動詞(無)。

        王微

        [常見詞類活用類型及判斷方法 高考復(fù)習(xí)(高三)]相關(guān)文章:

        1.畬族剪紙圖案常見類型

        2.文言文詞類活用

        3.高三物理方法總結(jié)

        4.高中文言文常見句式之判斷句

        5.怎樣判斷10種常見古詩題材分類

        6.寶寶常見疾病的處理方法

        7.高三文綜復(fù)習(xí)方法總結(jié)

        8.木蘭詩中詞類活用

        9.木蘭詩詞類活用的例子

        10.高考復(fù)習(xí)計劃參閱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