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讓人期待已久的中秋節(jié)到了,我捧著月餅,吃著月餅,還觀看著中秋的月亮,那是一個爽啊!
古人有句詩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過中秋,在我國是一項十分古老的習俗。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種風俗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節(jié),大家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吃月餅寓意成家人團聚的象征。
說起月餅,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賞月吧!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時,形成了以賞月為中心的中秋民俗,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
賞月,你們一定都知道了,不過,“拜月”的故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呀?嘿嘿,讓我來給你解釋解釋吧。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就任命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說了這么多,我都累了,讓我們一起賞月吧。瞧,今天的月亮多亮啊!
篇二:
媽媽說中秋節(jié)是我們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姨媽要帶兩個小表弟從香港回來過節(jié),我真高興,可是我今天還要上學,真是太掃興了。
放學回家,我看見姨媽和兩個小表弟已經(jīng)回來了,我對大表弟說:“你有沒有作業(yè)啊,我們一起做完作業(yè)再玩吧。”我們兩個開始認真地做作業(yè),姨媽看見了直夸我們是好孩子,我們聽了非常高興、非常嬌傲和自豪。做完作業(yè),媽媽叫我們趕緊吃飯,說晚點上天臺賞月。我們吃完飯,看了一會兒卡通片,媽媽叫我們上天臺玩,(我們)到天臺一看,原來外婆早已經(jīng)把賞月的食物準備好了,桌子上有月餅、蘋果、柚子、桔子、提子、田螺、菱角等等,我看得眼花繚亂,真想馬上吃,可人沒到齊,只好和表弟和表妹爭燈籠玩,小表弟的燈籠是一間屋了、表妹是一條飛龍,我的是一間小羊樂園。過了一會兒,人齊了,月亮出來了,今晚的月亮真圓、真大真亮啊!我們圍著桌子,一邊聊天一邊吃東西,真已快活啊!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還要上學呢,只好早點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節(jié)又是怎么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