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母愛經(jīng)典散文
老母親離開我們十天了,這幾日,母親的形象總是在我的腦海里游動,就像電影一樣,變換著鏡頭,變換著場景,唯一不變的是母親那和善的面容和滿足的微笑。以往對母親的牽掛,如今成為深深的思念,兒時的記憶愈來愈清晰。
回憶,總是那么溫馨,那么美好。
在我剛剛記事的時候,我家居無定所,和河北老鄉(xiāng)合租房子或者寄住在老鄉(xiāng)家里。母親,就是我的依靠,我的家。母親在我心目中是高大的、美麗端莊的、心靈手巧無所不能的人。夜里,漆黑一片,有媽媽在,我就什么都不怕。在我八歲那年,我家有了自己的房子,大弟剛剛出生半個月,我們就匆匆忙忙搬進屬于我們自己的家,雖然那兩間土房低矮破舊,終歸是自己的家!那時,家里除了父母,還有爺爺、我、二妹和大弟。母親高興得不得了。沒等大弟滿月,就忙著編葦席,忙著裝扮自己的家。后來有了二弟、三妹和老弟。爺爺去世后,我們一家八口人,過著既拮據(jù)又和諧的日子。母親功不可沒。
六十年代初,物資緊張,口糧定量,各種食品、日用品全憑票供應。父親48元的工資,難以養(yǎng)家糊口,母親就編葦席或出去打零工,勉強維持家用。要把這個家的日子過下去,真得費些心思。有幾件事情,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姐弟上學、吃穿,是個不小的支出,有時候急用錢,家里一點積蓄都沒有。母親為了不耽誤我們學習和換季,就到東院白大奶家借錢,白大奶識文斷字,家境富足,母親為了遵守信用,借錢是必須說好哪天還錢,到了日子,必定去還錢。白大奶知道我家孩子多,總有青黃不接的時候,看母親這么守信用,就說:“你缺錢就來拿,別著急還,什么時候有,什么時候還!彪m然這么說,母親還是按時還錢,白大奶沒少幫我們家度過難關(guān)。
沒錢的日子,讓母親處處為難,可是,母親也摸索出一些省錢的辦法。那時候,在一百貨商店有個寄賣柜臺(專賣舊衣物),母親是那里的?。記得有一次,母親帶我去商店,在柜臺前看好一件咖啡色金絲絨旗袍,質(zhì)地特別講究,上面是直接織出來的花紋,大襟,扣袢,很高貴的感覺。母親穿上試試,很合體,價格很便宜,便買了回來。當時我很不理解母親,買這樣的衣服到哪里去穿啊,那都是資本家小姐、太太穿過的衣服啊。沒想到,母親回到家里,把旗袍從中間剪斷,上半部做一件夾襖,下邊做一件坎肩。后來,夾襖變成了棉襖,穿了我們好幾個人,二弟小時候還穿過這件棉襖呢。在我上初中那年,母親買了一件灰綠色的舊風衣,請裁縫師傅給我改了一套時髦的制服,因為那件風衣是肩上帶縫的樣式,所以我的制服也是肩上帶縫的,這在當時很時尚呢,這套衣服一直穿到我下鄉(xiāng)插隊。
物質(zhì)緊缺,偶爾父親單位發(fā)購物券,憑券去買一些緊缺的物品。那年單位發(fā)了一塊線綈布料的券,母親便挑選一塊可以做背面的花布,鴨蛋皮色的底,玫瑰紅和淺黃色的花朵,又雅致又漂亮。母親把這塊布料包裹起來,放在箱子的最底層,留了好多年,一直留到我出嫁,做了一床棉被,成了我最貴重的嫁妝。那時都喜歡大紅大綠的被面,可是這床被子卻是少有的漂亮。我真佩服母親的審美能力!
為了節(jié)省支出,我們穿的衣服總是大的穿了,給小的穿。我是老大,自然總穿新衣服,二妹只有撿我穿過的衣服,大弟、二弟小的時候也穿花衣服,都是撿我們姐妹穿過的衣服。一次,母親買了一塊金紅色花布,給我和二妹每人做一件上衣,為了多穿幾年,身長和袖長都留了好多余頭,用線把長出來的縫起來,等我們長高了,再一點兒一點兒放出來,這樣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幾年。
那個年代,大多數(shù)人家生活水準都很低,孩子多,收入少,好多人家的小孩子都穿很破的衣服,尤其是棉衣都露著棉花,袖口油亮油亮的,可是我們姐弟卻穿著很整齊。母親說:“笑破不笑補!本褪钦f,穿破衣服被人恥笑,穿帶補丁的衣服沒人笑話。母親會把穿壞的襪子的'前部剪掉,剩余部分縫到棉衣袖口上,即保證袖口不臟,又可以防止袖口先被磨壞。母親憑自己的智慧,度過了那個困難時期。
母親不識字,是個很傳統(tǒng)的人,然而又是一位很時尚、上進的人。說母親傳統(tǒng),是因為她對我們的教育都是傳統(tǒng)的禮教,謙虛、守信、誠實、守法。我小的時候,母親經(jīng)常告誡我,女孩子要穩(wěn)重,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笑不露齒,不可以瘋瘋張張的。說得最多的是讓我們好好學習,只要我們肯讀書,砸鍋賣鐵也供我們上學,決不能做睜眼瞎。母親深受不識字之苦,她不想自己的兒女走她的路。記得那年還沒有電燈,晚上母親在煤油燈下編葦席或者做針線,就讓我給她讀小說聽。我剛剛十一二歲,就在煤油燈下給母親讀從大舅家用我的作業(yè)本換來的小說(大舅媽的抽煙紙)。這是當時母親最喜歡的文化活動了。也是從那時候起,我喜歡上了文學。
說母親時尚、進步,是她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接受新事物。她愛黨,愛國家。經(jīng)常告誡我們要聽黨的話,做一個追求上進的人。適逢上山下鄉(xiāng),我們姐弟四人先后下鄉(xiāng)插隊,母親心里不舍,還是積極支持我們報名下鄉(xiāng)插隊,從來不講價錢。
母親還是個熱心人,鄰里之間誰家有個大事小情,求到用到的,母親都是全力以赴,熱心相幫。慢慢地,母親在居住那一片有了口碑,后來便被推舉為居民組組長,一當就是十幾年。
母親富有責任心,她的事業(yè)是家庭,她的寄托是兒女。母親年輕時曾經(jīng)有機會出去工作,只因爺爺反對,便沒有走出去,便以家庭為己任,奉獻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大躍進那年,單位曾經(jīng)一度吃大食堂,糧食定量,吃不飽,母親就把自己那份分給爺爺和我們吃,自己吃野菜。一次,吃螞蚱菜,吃得不對勁了,就全吐出去了,我看了心疼,可是母親依然堅持自己少吃,讓我們多吃。雖然生活拮據(jù),可是過年過節(jié)絕對不馬虎。過年時,大年三十晚上必須有魚,初一、初五吃餃子,初七搟面條,正月十五煮元宵、包餃子。為了年三十餐桌豐富一些,母親把豆腐腌制好,用油煎得兩面焦黃,一看就有胃口。面對困難的日子,很樂觀,她總說:“三窮三富過到老,咱家不能總這么窮!边@句話就像一個堅定的信念一樣激勵著父母和我們一起走過了艱苦的日子。
母親也是一個有理想的人,追求時尚和新潮?墒,家庭把她拴住,好多夢想不能實現(xiàn)。為此,她把自己的理想和夢想都寄托在兒女身上了。看著兒女們一個個長大,一個個成家立業(yè),母親樂得合不攏嘴,就像欣賞自己精心制作的繡品一樣,愛不釋手。為子女服務,為孫子女服務,是她最大的樂趣。
母親雖然走了,她的音容笑貌卻深深留在我們心間。在我心目中,母親美麗善良,豁達樂觀,勤勞儉樸,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好母親!
【追思母愛經(jīng)典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清明追思的散文09-30
落筆是追思散文07-29
清明追思公公散文10-27
清明,追思公公散文09-03
不需答案的追思心情散文07-05
茉莉追思散文隨筆07-02
清明對父親的追思敘事散文11-16
以追思為題目的散文12-01
清明,追思親人的散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