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道抒情散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經(jīng)?吹缴⑽陌桑可⑽某S糜洈、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黃河故道抒情散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知道我久未回鄉(xiāng),故鄉(xiāng)的朋友拍了一組黃河故道的照片傳給我。那是一組深秋的照片,她說不用語言,那些定格的瞬間足以誘惑我返鄉(xiāng)。
黃河故道色彩斑斕的秋,黃燦燦的銀杏樹葉落了一地,一簇簇蘆葦在夕陽下留下厚重的影子,深秋的夕陽在搖曳的蘆葦梢頭漸漸隱沒。看著那瞬間定格下的美麗,我仿佛看到了煙霧漫漫霧氣綽綽的村莊,聞到了柴草的氣息,牛羊拱鬧的氣息,鄉(xiāng)愁和那滿地金黃的銀杏葉一樣,肆意鋪展開來。
那些黃葉和荒草將被另一個季節(jié)帶走,留下的是綿長無期的寂靜與蒼涼。冬天,雪厚厚地鋪滿視野,黃河故道里的積雪平實光滑,像父親用抹子剛抹過的水泥地一樣,帶著幽幽的光,堤壩上的銀杏樹光禿禿的,樹枝端著條狀的積雪,仿佛剛學會走路的孩童端著飯碗一樣小心翼翼,在風中稍稍抖動一下,刺眼的陽光就亂翻騰。除了肅殺的冬天,黃河故道里都有著林林總總的往事在萌動,如水一般豐盈,荒草般茂盛。綿長而彎曲的黃河故道像一條臍帶,維系在靈魂的深處。
黃河猶如一頭難以馴服的猛獸,多次碭山境內改道翻滾。自從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六月,黃河從河南滑縣西南沙集銀安決口流經(jīng)碭山,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五月,黃河從蘭陰銅瓦霜三堡下無土堤段潰決。黃河北遷,不再流經(jīng)碭山縣。碭山境內留下了百余里的“故黃河”,老百姓喜歡稱為黃河故道。其間687年間,大改道竟達22次之多,碭山縣城多次被黃河淹沒,不得不一再遷址。黃河是碭山歷史上水災最嚴重的河道!包S河九十九道彎,人生九十九道關,要想根除黃河患,等到地覆天又翻。”老人們依然記得千百年來傳唱的黃河民謠,民謠中有著凄涼與無奈。
每次改道翻滾,碭山境內都波濤洶涌,濁浪滔天,生靈涂炭,“郭邑、廬里、屋宇、田稼皆盡”,黃河泥沙俱下,留下的是滿目荒涼的黃河灘。史料中的文字悠遠而沉重,它帶給國家的、民族的是無盡的苦楚。黃河故道上全是沙土,抓上一把細碎的沙土,它們會從指縫中流過,仿佛年少時來不及梳理的'時間,等到警覺時歲月已經(jīng)溜出掌心。
赤腳踩在河床上,泥土在腳掌的壓迫下,四散逃逸,然后像調皮的孩子滑溜溜地拱進腳丫,從腳趾縫中鉆出來爬上腳背,進行最親密的接觸。遇到風沙肆虐時則是“面缸一層沙,莊稼被打塌,走路難睜眼,張嘴沙打牙”。
說實話,黃河故道我只匆匆走過一趟,當時只感覺它和我的生活不會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工作多年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黃河故道有著隱去的歷史與厚重,與我有著看不見的聯(lián)系,仿佛無法捕捉的基因一樣,一直影響著我。
河堤上成片成片的棉花,宛如升騰的白云,以怒放的姿態(tài)在深秋抒情。看著那些棉花我總是想起六十年前的河對岸的那片棉田。母親的外婆——我的老姥姥正在那片棉田里摘一朵朵潔白的棉花。河堤對岸一個九歲的女孩趟著清清的河水,一步步朝前走。等到有人注意到時,女孩已經(jīng)不見了,河水依舊靜靜地流淌。
那個女孩是我大姨,被過河的人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沒了呼吸。老姥姥聽到河對岸人聲嘈雜,知道又出事了。靜靜的黃河故道里,每次出事都會傳來嘈雜聲、哭喊聲。老姥姥聽說是個女孩,沒有放在心上。等到外公找來,才發(fā)現(xiàn)我大姨竟然沒有趕到姥姥家。老姥姥顛著小腳走到黃河故道,看到草席下的女孩時泣不成聲!澳葑,妮子!崩侠牙芽藓爸,聲嘶力竭。外公與老外爺用一個荊條編的大筐,把大姨葬在了河堤岸上那片棉田里。如今,老人們都已作古。我無法還原,也不愿去還原他們當時的心情。甚至不愿意在母親面前提起這個沉重的話題。
從那以后,外公再也不讓母親他們靠近河,甚至不允許他們到水井邊走動,母親說,舅舅直到十八歲時,外公還不讓他到水井邊挑水。而我小時候,母親也不讓我在河塘邊玩耍,看到伙伴們在河塘里狗刨,我只有滿眼的羨慕和渴望。鄉(xiāng)村的生活中我一直沒有學習游泳的機會,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旱鴨子”。
如今,黃河故道上已經(jīng)是千畝良田,瓜果飄香。每到秋天人的精神如秋后的莊稼一樣飽滿、晶瑩,秋陽依然沉靜地潑灑著那亙古不變的光芒。
【黃河故道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2.黃河諺語
6.生命抒情散文
9.溫度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