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2-08-27 14:23:20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試題及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2017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試題及答案

          1.

          下列不應列示在企業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的是(  )。

          A.領用的用于生產產品的原材料

          B.制造完成的在產品

          C.尚未提貨的已銷售產品

          D.已發出但尚未銷售的委托代銷商品

          2.

          A公司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本期購入一批商品,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總額為5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所購商品到達后,企業驗收發現商品短缺25%,其中合理損失5%,另20%短缺尚待查明原因。A公司購進該商品的實際成本為(  )萬元。

          A.40

          B.46.8

          C.43.88

          D.55.58

          3.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6年2月初結存Y材料2000噸,成本為4100萬元。甲公司2月份發生的有關Y材料的經濟業務如下:2月8日,生產領用Y材料600噸,2月15日,從丙公司購入Y材料3800噸,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原材料價款為10830萬元,Y材料已驗收入庫,2月20日,生產領用Y材料4200噸,甲公司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核算發出材料成本,2月末甲公司庫存Y材料的成本為(  )萬元。

          A.2634.62

          B.1404.62

          C.12295.38

          D.1506.45

          4.

          2015年12月26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016年6月20日,甲公司應按每臺100萬元的價格(不含增值稅)向乙公司提供B產品12臺。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還沒有生產該批B產品,但持有的庫存C材料專門用于生產B產品,可生產B產品12臺。C材料賬面成本為900萬元,市場銷售價格總額為1020萬元,將C材料加工成B產品尚需發生加工成本240萬元,不考慮與銷售相關稅費。2015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為(  )萬元。

          A.780

          B.900

          C.960

          D.1020

          5.

          A公司發出存貨采用加權平均法結轉成本,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A公司2015年年初庫存甲產品1200件,實際成本36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2015年A公司未發生任何與甲產品有關的進貨,當期售出甲產品400件。2015年12月31日,A公司對甲產品進行檢查時發現,庫存甲產品均未簽訂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其市場銷售價格為每件0.26萬元,預計銷售每件甲產品還將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0.005萬元。上述交易或事項對A公司2015年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期末余額的影響金額是(  )萬元。

          A.-104

          B.-126

          C.-136

          D.-146

          6.

          佳佳公司為上市公司,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15年12月31日,佳佳公司存貨中包括200件甲產品和300件乙產品。200件甲產品和300件乙產品的單位產品成本均為15萬元。其中200件甲產品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不含增值稅,下同)為18萬元,每件市場價格預期為14.5萬元;300件乙產品中有100件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為16萬元,每件市場價格預期為14萬元。銷售每件甲產品、乙產品預期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均為0.2萬元。假設甲產品期初“存貨跌價準備”賬戶余額為150萬元,乙產品期初“存貨跌價準備”賬戶余額為120萬元,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佳佳公司2015年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30萬元

          B.佳佳公司2015年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20萬元

          C.佳佳公司2015年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270萬元

          D.佳佳公司2015年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

          7.

          甲公司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量,2015年10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約定于2016年2月1日向乙公司銷售A產品10000臺,每臺售價為3.04萬元,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A產品13000臺,單位成本2.8萬元,2015年12月31日A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是2.8萬元/臺,預計銷售稅費為0.2萬元/臺。2015年12月31日前,A產品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A產品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萬元。

          A.0

          B.400

          C.200

          D.600

          8.

          甲公司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電子設備1000臺,每臺成本為1.2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2015年12月31日通過測算該批電子設備原計提減值跡象已經消除,其當日每臺市場售價為1.4萬元,預計銷售稅費為每臺0.1萬元。則該批電子設備在2015年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列示的金額為(  )萬元。

          A.1100

          B.1200

          C.1400

          D.1300

          9.

          乙公司2015年年初“存貨跌價準備”貸方余額為20萬元,2015年6月30日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5萬元,2015年9月5日因出售產品結轉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6萬元,期末因以前年度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消除,轉回存貨跌價準備8萬元。則2015年12月31日“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為(  )萬元。

          A.15

          B.11

          C.21

          D.28

          10.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貨中包括600件A產品和200件B產品,單位產品成本均為24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其中,600件A產品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為30萬元(不含增值稅,下同),市場價格預期為23.6萬元;200件B產品沒有簽訂銷售合同,每件市場價格預期為23.6萬元。銷售每件A產品、B產品預期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均為0.4萬元。2015年年末甲公司應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  )萬元。

          A.160

          B.40

          C.120

          D.0

          11.

          企業對于已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存貨盤虧及毀損事項進行會計處理時,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是(  )。

          A.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B.自然災害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C.應由保險公司賠償的存貨凈損失

          D.因收發計量差錯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12.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2015年因暴雨毀損庫存材料一批,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00萬元,其已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7萬元,已計提2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則在管理層批準處理前,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金額為(  )萬元。

          A.117

          B.87

          C.80

          D.97

          二 、多項選擇題

          1.

          下列有關存貨的相關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確定存貨實際成本的買價是指購貨價格扣除現金折扣以后的金額

          B.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加工過程中實際發生的人工成本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C.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其成本按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于該存貨的間接費用等確定

          D.企業采購用于廣告營銷活動的特定商品不屬于企業存貨

          2.

          企業在確定存貨可變現凈值時,應考慮的因素有(  )。

          A.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

          B.持有存貨的目的

          C.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

          D.折現率

          3.

          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存貨成本的有(  )。

          A.產品生產過程中因風暴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

          B.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

          C.小規模納稅人購入貨物相關的增值稅

          D.商品流通企業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金額較大的采購費用

          4.甲、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2016年2月3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屬于應稅消費品),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為40000元,加工費為14000元(不含增值稅),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10%。乙公司將該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驗收入庫。2016年3月1日甲公司將加工后的材料提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加工費及乙公司代收代繳的消費稅均已結算),則甲公司關于下列會計處理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甲公司應負擔的消費稅5400元

          B.甲公司支付的加工費14000元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C.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為60000元

          D.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為54000元

          5.

          下列關于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B.企業通過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按其賬面價值確定

          C.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存貨,應當以換出存貨的公允價值和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為基礎確定換入資產的成本

          D.盤盈的存貨應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并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進行會計處理,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沖減當期管理費用

          6.

          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存貨跌價準備借方增加,存貨價值增加,貸方增加,存貨價值減少

          B.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如果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按照該項存貨的賬面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

          C.盤盈存貨應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

          D.盤盈存貨應作為前期差錯處理,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7.

          下列關于確定發出存貨成本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

          B.計劃成本法一般適用于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

          C.在實務中為了管理需要,企業通常還采用毛利率法、零售價法、計劃成本法

          D.可替代使用的存貨通常使用個別計價法

          8.

          下列關于工業企業存貨成本結轉的表述中,說法不正確的有(  )。

          A.對外銷售原材料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B.生產領用的包裝物計入制造費用

          C.出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計入管理費用

          D.出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9.

          下列選項中,(  )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零。

          A.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B.已經霉爛變質的存貨

          C.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D.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10.

          甲公司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量。2015年11月3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約定2016年1月20日向乙公司銷售A設備500臺,每臺銷售價格為2.2萬元(不含增值稅)。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A設備650臺,每臺成本1.9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該設備的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1.8萬元(不含增值稅),預計銷售稅費為每臺0.1萬元。則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下列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B.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

          C.2015年12月31日該設備在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應列示1235萬元

          D.2015年12月31日該設備在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應列示1205萬元

          11.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庫存C產品2015年12月31日賬面余額為20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2016年9月20日,甲公司將上述C產品對外出售60%,售價為13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為22.1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A.銷售C產品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30萬元

          B.銷售C產品確認的主營業務成本為120萬元

          C.銷售C產品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18萬元

          D.剩余40%的C產品賬面價值為68萬元

          12.

          方達公司庫存W產成品的月初數量為500臺,月初賬面余額為4000萬元;W在產品的月初數量為200臺,月初賬面余額為300萬元。當月為生產W產品耗用原材料、發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共計7700萬元,其中包含因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150萬元。當月,方達公司完成生產并入庫W產成品1000臺,銷售W產品1200臺。當月月末庫存W產成品數量為300臺,無在產品。方達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按月計算發出W產成品的成本。根據上述資料,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A.因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應作為管理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B.因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應作為非正常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C.方達公司W產成品當月月末的賬面余額為2370萬元

          D.方達公司W產成品當月月末的賬面余額為2400萬元

          三 、綜合題

          1.

          東方公司委托西方公司加工應稅消費品甲材料一批,收回后的甲材料用于繼續生產非應稅消費品乙產品;東方公司和西方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東方公司對原材料按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有關資料如下:

          (1)2015年11月10日,東方公司發出委托加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24萬元。

          (2)2015年12月15日,東方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西方公司加工費2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及相應的增值稅,另支付消費稅15萬元;

          (3)2015年12月20日,東方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發出加工材料過程中的運雜費4萬元;

          (4)2015年12月31日,甲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驗收入庫。東方公司收回的甲材料將專門用于生產已簽訂銷售合同的乙產品200件,乙產品合同價格1.2萬元/件。

          (5)2015年12月31日,庫存甲材料的預計市場銷售價格為140萬元,加工成乙產品估計至完工尚需發生加工成本50萬元,預計銷售乙產品所需的稅金及費用為2萬元,預計銷售庫存甲材料所需的銷售稅金及費用為1萬元。

          要求:

          (1)編制東方公司委托西方公司加工材料的有關會計分錄。

          (2)判斷東方公司2015年12月31日是否需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如果需要計提,計算計提金額并編制有關會計分錄;如果無需計提,說明理由。(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該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15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

          (1)2015年3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16年2月以每箱1.5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銷售500箱L產品;乙公司應預付定金80萬元,若甲公司違約,雙倍返還定金。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L產品1000箱,每箱成本為1.45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按目前市場價格每箱售價為1.3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L產品不發生銷售費用。

          2015年12月31日因上述合同尚未履行,甲公司將收到乙公司的定金計入預收賬款,未進行其他會計處理,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80

          貸:預收賬款                   80

          (2)11月10日,甲公司發出A產品一批,委托丁公司以收取手續費方式代銷,該批產品的成本為5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丁公司按照A產品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的5%收取代銷手續費,并在應付甲公司的款項中扣除。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丁公司的代銷清單,代銷清單載明丁公司已銷售上述委托代銷A產品的40%,銷售價格為350萬元(不含增值稅),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項。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關業務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收賬款                   392

          貸:主營業務收入                332.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9.5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500×40%)

          貸:發出商品                   200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W型機器的成本為800萬元,由于W型機器的市場價格下跌,已經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2015年度未出售W型機器。2015年12月31日由于以前期間引起設備減值的因素已經消失,W型機器的市場價格回升,預計W型機器的可變現凈值為835萬元。

          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按照可變現凈值恢復存貨價值,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存貨跌價準備                 135

          貸:資產減值損失                 135

          要求:根據資料(1)至(3),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調整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答案解析

          一 、單項選擇題

          1. 【答案】 C

          【解析】

          尚未提貨的已銷售產品,風險報酬已經轉移,應作為購貨方的存貨。因此,選項C不應列示在企業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P45)

          【知識點】 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

          2. 【答案】 B

          【解析】

          小規模納稅人購入存貨時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計入存貨成本,發生的非正常損失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因此,A公司購進該商品的實際成本=(50+8.5)-(50+8.5)×20%=46.8(萬元)。(P46)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3. 【答案】 A

          【解析】

          2月8日領用Y材料成本=4100/2000×600=1230(萬元),2月15日購入Y材料后成本=4100-1230+10830=13700(萬元),2月20日領用Y材料成本=13700/(2000-600+3800)×4200=11065.38(萬元);移動加權平均法下本期發出材料成本=1230+11065.38=12295.38(萬元);移動加權平均法下期末存貨成本=4100+10830-12295.38=2634.62(萬元)。(P48)

          【知識點】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4. 【答案】 C

          【解析】

          截止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B產品還未生產,但持有庫存C材料專門用于生產該批B產品,且可生產的B產品的數量等于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因此,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B產品的銷售價格總額1200萬元(100×12)作為計算該批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的基礎。2015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200-240=960(萬元),選項C正確。(P49)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5. 【答案】 B

          【解析】

          2015年年末甲產品的可變現凈值=(0.26-0.005)×800=204(萬元),其賬面成本=(1200-400)×360/1200=240(萬元),該產品發生減值36萬元(240-204)。2015年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前“存貨跌價準備”賬戶的余額=30-400/1200×30=20(萬元),所以2015年年末對甲產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6-20=16(萬元)。上述交易或事項影響A公司2015年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期末余額的金額=當期售出400件甲產品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400/1200×30-當期售出400件甲產品結轉的賬面成本400×360/1200-2015年年末對甲產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6=-126(萬元)。(P49)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6. 【答案】 D

          【解析】

          甲產品成本總額=200×15=3000(萬元),甲產品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其可變現凈值=200×(18-0.2)=356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為0,所以應當轉回期初存貨跌價準備金額150萬元。乙產品其中100件有合同部分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成本=100×15=1500(萬元),其可變現凈值=100×(16-0.2)=158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另200件應按市場價格作為估計售價,成本=200×15=3000(萬元),可變現凈值=200×(14-0.2)=2760(萬元),乙產品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3000-2760=240(萬元),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40-120=120(萬元),因此佳佳公司2015年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150-120=30(萬元)。(P51)

          【知識點】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7. 【答案】 D

          【解析】

          有銷售合同部分的A產品:可變現凈值=(3.04-0.2)×10000=28400(萬元),成本=2.8×10000=28000(萬元),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沒有銷售合同部分的A產品:可變現凈值=(2.8-0.2)×3000=7800(萬元),成本=2.8×3000=8 400(萬元),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600萬元(8400-7800)。(P51)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8. 【答案】 B

          【解析】

          2015年12月31日電子設備的可變現凈值=(1.4-0.1)×100=1300(萬元),因為原計提減值跡象已經消除,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應全部轉回,所以2015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日存貨項目中列示的金額為其成本1200萬元。(P53)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9. 【答案】 B

          【解析】

          2015年12月31日“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20+5-6-8=11(萬元)。(P53)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0. 【答案】 A

          【解析】

          甲公司應分別計算A產品和B產品的可變現凈值,從而判斷是否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其可變現凈值=600×(30-0.4)=17760(萬元),A產品成本=600×24=1440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B產品沒有簽訂銷售合同,應按市場價格作為估計售價,其可變現凈值=200×(23.6-0.4)=4640(萬元),B產品成本=200×24=4800(萬元),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B產品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4800-4640=160(萬元)。2015年甲公司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0+160=160(萬元)。(P52)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1. 【答案】 B

          【解析】

          對于應由保險公司和過失人支付的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選項C不正確;扣除殘料和應由保險公司、過失人賠款后的凈損失,如果是管理不善等造成的損失記入“管理費用”科目,選項A不正確;如果是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損失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選項B正確;因收發計量差錯造成的凈損失記入“管理費用”科目,選項D不正確。(P54)

          【知識點】 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12. 【答案】 C

          【解析】

          因自然災害導致的存貨毀損進項稅額無需轉出,所以在管理層批準處理前,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金額=100-20=80(萬元)。(P56)

          【知識點】 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二 、多項選擇題

          1. 【答案】 B, C, D

          【解析】

          現金折扣在實際付款時,沖減財務費用而不沖減采購成本,選項A不正確。(P46)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2. 【答案】 A, B, C

          【解析】

          選項D,可變現凈值不是現值,與折現率無關。(P49)

          【知識點】 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3. 【答案】 B, C, D

          【解析】

          選項A,產品生產過程中因風暴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支出。(P54)

          【知識點】 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

          4. 【答案】 B, D

          【解析】

          甲公司負擔的消費稅=(40000+14000)÷(1-10%)×10%=6000(元),選項A錯誤;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時發生的加工費14 000元,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中,選項B正確;甲公司將收回的材料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甲公司負擔的消費稅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借方中,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40000+14000=54000(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P46)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5. 【答案】 A, C, D

          【解析】

          企業通過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按其公允價值確定,選項B不正確。(P47)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6. 【答案】 A, C

          【解析】

          選項B,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如果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按照該項存貨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選項D,盤盈存貨應按照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并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P47)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7. 【答案】 A, D

          【解析】

          新準則規定,企業不能采用后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選項A表述不正確;可替代使用的存貨通常不用個別計價法,如果采用時,可能導致企業任意選用較高或較低的單位成本進行計價,來調節當期的利潤,選項D表述不正確。(P50)

          【知識點】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8. 【答案】 A, C

          【解析】

          選項A,對外銷售原材料計入其他業務成本;選項C,出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計入銷售費用。(P49)

          【知識點】 存貨成本的結轉

          9. 【答案】 A, B, C, D

          【解析】

          【知識點】 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10. 【答案】 B, D

          【解析】

          甲公司該批存貨有合同部分的成本=1.9×500=950(萬元),可變現凈值=(2.2-0.1)×500=105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所以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無合同部分存貨,成本=1.9×150=285(萬元),可變現凈值=(1.8-0.1)×150=255(萬元),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285-255=30(萬元),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2015年12月31日該設備在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應列示金額=950+255=1205(萬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P51)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1. 【答案】 A, C, D

          【解析】

          甲公司銷售C產品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52.1

          貸:主營業務收入                 1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2.1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2[(200-30)×60%]

          存貨跌價準備            18(30×60%)

          貸:庫存商品             120(200×60%)

          因此選項A和C正確,選項B錯誤;剩余40%的C產品賬面價值=(200-30)×40%=68(萬元),選項D正確。(P53)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2. 【答案】 B, C

          【解析】

          由于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屬于非正常損失,應當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方達公司根據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按月計算發出W產成品的單位成本=(4000+300+7700-150)/(500+1000)=7.9(萬元),當月月末W產成品的賬面余額=7.9×(500+1000-1200)=2370(萬元),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P54)

          【知識點】 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三 、綜合題

          1. 【答案】

          (1)東方公司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①2015年11月10日發出委托加工材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124

          貸:原材料                    124

          ②2015年12月15日支付加工費及相關稅金時:

          應交增值稅稅額=加工費×增值稅稅率

          應支付的增值稅=20×17%=3.4(萬元)

          借:委托加工物資             35(20+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貸:銀行存款                  38.4

          ③2015年12月20日支付運雜費:

          借:委托加工物資                  4

          貸:銀行存款                    4

          ④2015年12月31日收回加工材料時:

          收回加工材料實際成本=  124+35+4=  163(萬元)

          借:原材料                    163

          貸:委托加工物資                 163

          (2)計算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①乙產品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理由:乙產品可變現凈值=200×1.2-2=238(萬元)

          乙產品成本=163+50=213(萬元)

          乙產品成本小于乙產品可變現凈值,乙產品沒有發生減值,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②甲材料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理由:甲材料專門用于生產乙產品,乙產品沒有發生減值,因此甲材料也不需計提減值準備。

          【解析】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2. 【答案】

          (1)事項(1)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庫存1000箱L產品,有合同部分應當執行合同價,成本=500×1.45=725(萬元),可變現凈值=500×1.5=75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未發生減值;無合同部分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可變現凈值,成本=(1000-500)×1.45=725(萬元),可變現凈值=500×1.3=650(萬元),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25-650=75(萬元)。

          更正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75

          貸:存貨跌價準備                 75

          (2)事項(2)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收到代銷清單時,應當將350萬元全部確認收入,手續費部分應當計入銷售費用而不能抵減收入部分。

          更正分錄為:

          借:銷售費用             17.5(350×5%)

          貸:主營業務收入                17.5

          (3)事項(3)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W型機器的可變現凈值得以恢復,應沖減存貨跌價準備,但是應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存貨跌價準備,應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為100萬元(即將對W型機器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余額沖減至零為限)。

          更正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35

          貸:存貨跌價準備                 35

          【解析】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會計試題及答案04-11

        財務筆試題目及答案03-16

        氣候的試題及答案05-26

        閱讀試題及答案06-16

        注冊會計師考試試題11-02

        消防知識試題及答案11-08

        關于禮儀的試題及答案09-19

        內科護理試題及答案11-30

        護理導論試題及答案06-29

        基礎護理試題及答案07-0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 在线精品国产尤物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a亚洲v |

            2017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試題及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2017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試題及答案

              1.

              下列不應列示在企業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的是(  )。

              A.領用的用于生產產品的原材料

              B.制造完成的在產品

              C.尚未提貨的已銷售產品

              D.已發出但尚未銷售的委托代銷商品

              2.

              A公司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本期購入一批商品,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總額為5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所購商品到達后,企業驗收發現商品短缺25%,其中合理損失5%,另20%短缺尚待查明原因。A公司購進該商品的實際成本為(  )萬元。

              A.40

              B.46.8

              C.43.88

              D.55.58

              3.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6年2月初結存Y材料2000噸,成本為4100萬元。甲公司2月份發生的有關Y材料的經濟業務如下:2月8日,生產領用Y材料600噸,2月15日,從丙公司購入Y材料3800噸,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原材料價款為10830萬元,Y材料已驗收入庫,2月20日,生產領用Y材料4200噸,甲公司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核算發出材料成本,2月末甲公司庫存Y材料的成本為(  )萬元。

              A.2634.62

              B.1404.62

              C.12295.38

              D.1506.45

              4.

              2015年12月26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016年6月20日,甲公司應按每臺100萬元的價格(不含增值稅)向乙公司提供B產品12臺。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還沒有生產該批B產品,但持有的庫存C材料專門用于生產B產品,可生產B產品12臺。C材料賬面成本為900萬元,市場銷售價格總額為1020萬元,將C材料加工成B產品尚需發生加工成本240萬元,不考慮與銷售相關稅費。2015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為(  )萬元。

              A.780

              B.900

              C.960

              D.1020

              5.

              A公司發出存貨采用加權平均法結轉成本,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A公司2015年年初庫存甲產品1200件,實際成本36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2015年A公司未發生任何與甲產品有關的進貨,當期售出甲產品400件。2015年12月31日,A公司對甲產品進行檢查時發現,庫存甲產品均未簽訂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其市場銷售價格為每件0.26萬元,預計銷售每件甲產品還將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0.005萬元。上述交易或事項對A公司2015年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期末余額的影響金額是(  )萬元。

              A.-104

              B.-126

              C.-136

              D.-146

              6.

              佳佳公司為上市公司,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15年12月31日,佳佳公司存貨中包括200件甲產品和300件乙產品。200件甲產品和300件乙產品的單位產品成本均為15萬元。其中200件甲產品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不含增值稅,下同)為18萬元,每件市場價格預期為14.5萬元;300件乙產品中有100件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為16萬元,每件市場價格預期為14萬元。銷售每件甲產品、乙產品預期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均為0.2萬元。假設甲產品期初“存貨跌價準備”賬戶余額為150萬元,乙產品期初“存貨跌價準備”賬戶余額為120萬元,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佳佳公司2015年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30萬元

              B.佳佳公司2015年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20萬元

              C.佳佳公司2015年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270萬元

              D.佳佳公司2015年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

              7.

              甲公司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量,2015年10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約定于2016年2月1日向乙公司銷售A產品10000臺,每臺售價為3.04萬元,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A產品13000臺,單位成本2.8萬元,2015年12月31日A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是2.8萬元/臺,預計銷售稅費為0.2萬元/臺。2015年12月31日前,A產品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A產品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萬元。

              A.0

              B.400

              C.200

              D.600

              8.

              甲公司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電子設備1000臺,每臺成本為1.2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2015年12月31日通過測算該批電子設備原計提減值跡象已經消除,其當日每臺市場售價為1.4萬元,預計銷售稅費為每臺0.1萬元。則該批電子設備在2015年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列示的金額為(  )萬元。

              A.1100

              B.1200

              C.1400

              D.1300

              9.

              乙公司2015年年初“存貨跌價準備”貸方余額為20萬元,2015年6月30日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5萬元,2015年9月5日因出售產品結轉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6萬元,期末因以前年度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消除,轉回存貨跌價準備8萬元。則2015年12月31日“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為(  )萬元。

              A.15

              B.11

              C.21

              D.28

              10.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貨中包括600件A產品和200件B產品,單位產品成本均為24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其中,600件A產品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為30萬元(不含增值稅,下同),市場價格預期為23.6萬元;200件B產品沒有簽訂銷售合同,每件市場價格預期為23.6萬元。銷售每件A產品、B產品預期發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均為0.4萬元。2015年年末甲公司應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  )萬元。

              A.160

              B.40

              C.120

              D.0

              11.

              企業對于已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存貨盤虧及毀損事項進行會計處理時,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是(  )。

              A.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B.自然災害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C.應由保險公司賠償的存貨凈損失

              D.因收發計量差錯造成的存貨凈損失

              12.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2015年因暴雨毀損庫存材料一批,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00萬元,其已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7萬元,已計提2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則在管理層批準處理前,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金額為(  )萬元。

              A.117

              B.87

              C.80

              D.97

              二 、多項選擇題

              1.

              下列有關存貨的相關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確定存貨實際成本的買價是指購貨價格扣除現金折扣以后的金額

              B.存貨的加工成本包括加工過程中實際發生的人工成本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C.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其成本按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于該存貨的間接費用等確定

              D.企業采購用于廣告營銷活動的特定商品不屬于企業存貨

              2.

              企業在確定存貨可變現凈值時,應考慮的因素有(  )。

              A.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

              B.持有存貨的目的

              C.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

              D.折現率

              3.

              下列各項中,應計入存貨成本的有(  )。

              A.產品生產過程中因風暴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

              B.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

              C.小規模納稅人購入貨物相關的增值稅

              D.商品流通企業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金額較大的采購費用

              4.甲、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2016年2月3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屬于應稅消費品),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為40000元,加工費為14000元(不含增值稅),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10%。乙公司將該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驗收入庫。2016年3月1日甲公司將加工后的材料提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加工費及乙公司代收代繳的消費稅均已結算),則甲公司關于下列會計處理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甲公司應負擔的消費稅5400元

              B.甲公司支付的加工費14000元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C.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為60000元

              D.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為54000元

              5.

              下列關于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B.企業通過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按其賬面價值確定

              C.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存貨,應當以換出存貨的公允價值和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為基礎確定換入資產的成本

              D.盤盈的存貨應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并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進行會計處理,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沖減當期管理費用

              6.

              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存貨跌價準備借方增加,存貨價值增加,貸方增加,存貨價值減少

              B.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如果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按照該項存貨的賬面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

              C.盤盈存貨應按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

              D.盤盈存貨應作為前期差錯處理,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7.

              下列關于確定發出存貨成本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

              B.計劃成本法一般適用于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

              C.在實務中為了管理需要,企業通常還采用毛利率法、零售價法、計劃成本法

              D.可替代使用的存貨通常使用個別計價法

              8.

              下列關于工業企業存貨成本結轉的表述中,說法不正確的有(  )。

              A.對外銷售原材料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B.生產領用的包裝物計入制造費用

              C.出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計入管理費用

              D.出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9.

              下列選項中,(  )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零。

              A.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B.已經霉爛變質的存貨

              C.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D.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10.

              甲公司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量。2015年11月3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約定2016年1月20日向乙公司銷售A設備500臺,每臺銷售價格為2.2萬元(不含增值稅)。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A設備650臺,每臺成本1.9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該設備的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1.8萬元(不含增值稅),預計銷售稅費為每臺0.1萬元。則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下列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B.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

              C.2015年12月31日該設備在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應列示1235萬元

              D.2015年12月31日該設備在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應列示1205萬元

              11.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庫存C產品2015年12月31日賬面余額為20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2016年9月20日,甲公司將上述C產品對外出售60%,售價為13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為22.1萬元,款項已收存銀行。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A.銷售C產品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30萬元

              B.銷售C產品確認的主營業務成本為120萬元

              C.銷售C產品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18萬元

              D.剩余40%的C產品賬面價值為68萬元

              12.

              方達公司庫存W產成品的月初數量為500臺,月初賬面余額為4000萬元;W在產品的月初數量為200臺,月初賬面余額為300萬元。當月為生產W產品耗用原材料、發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共計7700萬元,其中包含因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150萬元。當月,方達公司完成生產并入庫W產成品1000臺,銷售W產品1200臺。當月月末庫存W產成品數量為300臺,無在產品。方達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按月計算發出W產成品的成本。根據上述資料,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A.因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應作為管理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B.因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應作為非正常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C.方達公司W產成品當月月末的賬面余額為2370萬元

              D.方達公司W產成品當月月末的賬面余額為2400萬元

              三 、綜合題

              1.

              東方公司委托西方公司加工應稅消費品甲材料一批,收回后的甲材料用于繼續生產非應稅消費品乙產品;東方公司和西方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東方公司對原材料按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有關資料如下:

              (1)2015年11月10日,東方公司發出委托加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24萬元。

              (2)2015年12月15日,東方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西方公司加工費20萬元(不含增值稅)以及相應的增值稅,另支付消費稅15萬元;

              (3)2015年12月20日,東方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發出加工材料過程中的運雜費4萬元;

              (4)2015年12月31日,甲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驗收入庫。東方公司收回的甲材料將專門用于生產已簽訂銷售合同的乙產品200件,乙產品合同價格1.2萬元/件。

              (5)2015年12月31日,庫存甲材料的預計市場銷售價格為140萬元,加工成乙產品估計至完工尚需發生加工成本50萬元,預計銷售乙產品所需的稅金及費用為2萬元,預計銷售庫存甲材料所需的銷售稅金及費用為1萬元。

              要求:

              (1)編制東方公司委托西方公司加工材料的有關會計分錄。

              (2)判斷東方公司2015年12月31日是否需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如果需要計提,計算計提金額并編制有關會計分錄;如果無需計提,說明理由。(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該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15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

              (1)2015年3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16年2月以每箱1.5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銷售500箱L產品;乙公司應預付定金80萬元,若甲公司違約,雙倍返還定金。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L產品1000箱,每箱成本為1.45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按目前市場價格每箱售價為1.3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L產品不發生銷售費用。

              2015年12月31日因上述合同尚未履行,甲公司將收到乙公司的定金計入預收賬款,未進行其他會計處理,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80

              貸:預收賬款                   80

              (2)11月10日,甲公司發出A產品一批,委托丁公司以收取手續費方式代銷,該批產品的成本為5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丁公司按照A產品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的5%收取代銷手續費,并在應付甲公司的款項中扣除。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丁公司的代銷清單,代銷清單載明丁公司已銷售上述委托代銷A產品的40%,銷售價格為350萬元(不含增值稅),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項。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關業務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收賬款                   392

              貸:主營業務收入                332.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9.5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0(500×40%)

              貸:發出商品                   200

              (3)2015年1月1日,甲公司W型機器的成本為800萬元,由于W型機器的市場價格下跌,已經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2015年度未出售W型機器。2015年12月31日由于以前期間引起設備減值的因素已經消失,W型機器的市場價格回升,預計W型機器的可變現凈值為835萬元。

              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按照可變現凈值恢復存貨價值,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存貨跌價準備                 135

              貸:資產減值損失                 135

              要求:根據資料(1)至(3),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調整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答案解析

              一 、單項選擇題

              1. 【答案】 C

              【解析】

              尚未提貨的已銷售產品,風險報酬已經轉移,應作為購貨方的存貨。因此,選項C不應列示在企業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中。(P45)

              【知識點】 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

              2. 【答案】 B

              【解析】

              小規模納稅人購入存貨時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計入存貨成本,發生的非正常損失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因此,A公司購進該商品的實際成本=(50+8.5)-(50+8.5)×20%=46.8(萬元)。(P46)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3. 【答案】 A

              【解析】

              2月8日領用Y材料成本=4100/2000×600=1230(萬元),2月15日購入Y材料后成本=4100-1230+10830=13700(萬元),2月20日領用Y材料成本=13700/(2000-600+3800)×4200=11065.38(萬元);移動加權平均法下本期發出材料成本=1230+11065.38=12295.38(萬元);移動加權平均法下期末存貨成本=4100+10830-12295.38=2634.62(萬元)。(P48)

              【知識點】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4. 【答案】 C

              【解析】

              截止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B產品還未生產,但持有庫存C材料專門用于生產該批B產品,且可生產的B產品的數量等于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因此,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B產品的銷售價格總額1200萬元(100×12)作為計算該批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的基礎。2015年12月31日C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200-240=960(萬元),選項C正確。(P49)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5. 【答案】 B

              【解析】

              2015年年末甲產品的可變現凈值=(0.26-0.005)×800=204(萬元),其賬面成本=(1200-400)×360/1200=240(萬元),該產品發生減值36萬元(240-204)。2015年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前“存貨跌價準備”賬戶的余額=30-400/1200×30=20(萬元),所以2015年年末對甲產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6-20=16(萬元)。上述交易或事項影響A公司2015年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期末余額的金額=當期售出400件甲產品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400/1200×30-當期售出400件甲產品結轉的賬面成本400×360/1200-2015年年末對甲產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6=-126(萬元)。(P49)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6. 【答案】 D

              【解析】

              甲產品成本總額=200×15=3000(萬元),甲產品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其可變現凈值=200×(18-0.2)=356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為0,所以應當轉回期初存貨跌價準備金額150萬元。乙產品其中100件有合同部分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成本=100×15=1500(萬元),其可變現凈值=100×(16-0.2)=158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另200件應按市場價格作為估計售價,成本=200×15=3000(萬元),可變現凈值=200×(14-0.2)=2760(萬元),乙產品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3000-2760=240(萬元),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40-120=120(萬元),因此佳佳公司2015年應轉回存貨跌價準備=150-120=30(萬元)。(P51)

              【知識點】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7. 【答案】 D

              【解析】

              有銷售合同部分的A產品:可變現凈值=(3.04-0.2)×10000=28400(萬元),成本=2.8×10000=28000(萬元),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沒有銷售合同部分的A產品:可變現凈值=(2.8-0.2)×3000=7800(萬元),成本=2.8×3000=8 400(萬元),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600萬元(8400-7800)。(P51)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8. 【答案】 B

              【解析】

              2015年12月31日電子設備的可變現凈值=(1.4-0.1)×100=1300(萬元),因為原計提減值跡象已經消除,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應全部轉回,所以2015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日存貨項目中列示的金額為其成本1200萬元。(P53)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9. 【答案】 B

              【解析】

              2015年12月31日“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余額=20+5-6-8=11(萬元)。(P53)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0. 【答案】 A

              【解析】

              甲公司應分別計算A產品和B產品的可變現凈值,從而判斷是否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A產品應按合同價作為估計售價,其可變現凈值=600×(30-0.4)=17760(萬元),A產品成本=600×24=1440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B產品沒有簽訂銷售合同,應按市場價格作為估計售價,其可變現凈值=200×(23.6-0.4)=4640(萬元),B產品成本=200×24=4800(萬元),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B產品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4800-4640=160(萬元)。2015年甲公司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0+160=160(萬元)。(P52)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1. 【答案】 B

              【解析】

              對于應由保險公司和過失人支付的賠款,記入“其他應收款”科目,選項C不正確;扣除殘料和應由保險公司、過失人賠款后的凈損失,如果是管理不善等造成的損失記入“管理費用”科目,選項A不正確;如果是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損失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選項B正確;因收發計量差錯造成的凈損失記入“管理費用”科目,選項D不正確。(P54)

              【知識點】 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12. 【答案】 C

              【解析】

              因自然災害導致的存貨毀損進項稅額無需轉出,所以在管理層批準處理前,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金額=100-20=80(萬元)。(P56)

              【知識點】 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二 、多項選擇題

              1. 【答案】 B, C, D

              【解析】

              現金折扣在實際付款時,沖減財務費用而不沖減采購成本,選項A不正確。(P46)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2. 【答案】 A, B, C

              【解析】

              選項D,可變現凈值不是現值,與折現率無關。(P49)

              【知識點】 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3. 【答案】 B, C, D

              【解析】

              選項A,產品生產過程中因風暴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支出。(P54)

              【知識點】 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

              4. 【答案】 B, D

              【解析】

              甲公司負擔的消費稅=(40000+14000)÷(1-10%)×10%=6000(元),選項A錯誤;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時發生的加工費14 000元,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中,選項B正確;甲公司將收回的材料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甲公司負擔的消費稅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借方中,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40000+14000=54000(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P46)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5. 【答案】 A, C, D

              【解析】

              企業通過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按其公允價值確定,選項B不正確。(P47)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6. 【答案】 A, C

              【解析】

              選項B,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如果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按照該項存貨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選項D,盤盈存貨應按照其重置成本作為入賬價值,并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P47)

              【知識點】 存貨的初始計量

              7. 【答案】 A, D

              【解析】

              新準則規定,企業不能采用后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選項A表述不正確;可替代使用的存貨通常不用個別計價法,如果采用時,可能導致企業任意選用較高或較低的單位成本進行計價,來調節當期的利潤,選項D表述不正確。(P50)

              【知識點】 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方法

              8. 【答案】 A, C

              【解析】

              選項A,對外銷售原材料計入其他業務成本;選項C,出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計入銷售費用。(P49)

              【知識點】 存貨成本的結轉

              9. 【答案】 A, B, C, D

              【解析】

              【知識點】 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10. 【答案】 B, D

              【解析】

              甲公司該批存貨有合同部分的成本=1.9×500=950(萬元),可變現凈值=(2.2-0.1)×500=105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所以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無合同部分存貨,成本=1.9×150=285(萬元),可變現凈值=(1.8-0.1)×150=255(萬元),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285-255=30(萬元),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2015年12月31日該設備在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應列示金額=950+255=1205(萬元),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P51)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1. 【答案】 A, C, D

              【解析】

              甲公司銷售C產品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52.1

              貸:主營業務收入                 1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2.1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2[(200-30)×60%]

              存貨跌價準備            18(30×60%)

              貸:庫存商品             120(200×60%)

              因此選項A和C正確,選項B錯誤;剩余40%的C產品賬面價值=(200-30)×40%=68(萬元),選項D正確。(P53)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12. 【答案】 B, C

              【解析】

              由于臺風災害而發生的停工損失,屬于非正常損失,應當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方達公司根據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按月計算發出W產成品的單位成本=(4000+300+7700-150)/(500+1000)=7.9(萬元),當月月末W產成品的賬面余額=7.9×(500+1000-1200)=2370(萬元),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P54)

              【知識點】 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三 、綜合題

              1. 【答案】

              (1)東方公司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①2015年11月10日發出委托加工材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124

              貸:原材料                    124

              ②2015年12月15日支付加工費及相關稅金時:

              應交增值稅稅額=加工費×增值稅稅率

              應支付的增值稅=20×17%=3.4(萬元)

              借:委托加工物資             35(20+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貸:銀行存款                  38.4

              ③2015年12月20日支付運雜費:

              借:委托加工物資                  4

              貸:銀行存款                    4

              ④2015年12月31日收回加工材料時:

              收回加工材料實際成本=  124+35+4=  163(萬元)

              借:原材料                    163

              貸:委托加工物資                 163

              (2)計算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①乙產品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理由:乙產品可變現凈值=200×1.2-2=238(萬元)

              乙產品成本=163+50=213(萬元)

              乙產品成本小于乙產品可變現凈值,乙產品沒有發生減值,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②甲材料無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理由:甲材料專門用于生產乙產品,乙產品沒有發生減值,因此甲材料也不需計提減值準備。

              【解析】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

              2. 【答案】

              (1)事項(1)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庫存1000箱L產品,有合同部分應當執行合同價,成本=500×1.45=725(萬元),可變現凈值=500×1.5=750(萬元),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未發生減值;無合同部分按照市場價格計算可變現凈值,成本=(1000-500)×1.45=725(萬元),可變現凈值=500×1.3=650(萬元),成本大于可變現凈值,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25-650=75(萬元)。

              更正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75

              貸:存貨跌價準備                 75

              (2)事項(2)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收到代銷清單時,應當將350萬元全部確認收入,手續費部分應當計入銷售費用而不能抵減收入部分。

              更正分錄為:

              借:銷售費用             17.5(350×5%)

              貸:主營業務收入                17.5

              (3)事項(3)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W型機器的可變現凈值得以恢復,應沖減存貨跌價準備,但是應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存貨跌價準備,應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為100萬元(即將對W型機器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余額沖減至零為限)。

              更正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35

              貸:存貨跌價準備                 35

              【解析】

              【知識點】 存貨期末計量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