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導語:《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fā)感情的寫景散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一、話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這一單元選取的四篇課文都是寫自然景物的,分別描繪了旖旎的春光、多姿的冬景、茂盛的竹林和綠色的草原,呈現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展現了豐富多彩、姿態(tài)各異的自然景觀,抒發(fā)了作者喜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細細品味這些作品,我們也可以從中體會到人們對大自然的無限眷念和熱愛。
《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充滿詩情畫意,作者筆下的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那綠藻……無不給人美的享受。它以無窮的魅力吸引讀者的心靈回歸自然,為我們在教學中開展豐富的審美活動提供了充沛的資源,所以學習本文,首先得利用其審美價值,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營造的美的意境,整體感知,獲取美的享受和熏陶。
走進課文,包圍你的是滿含溫情的親切優(yōu)美而生動的語言,老舍先生不愧是卓越的語言大師。一系列的比喻、擬人、抒情句是作品給我們的極好饋贈,這就為學生積累感悟語言、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所以教學的本文,積累語言也是對學生極具體極實惠的豐收。
《濟南的冬天》更為獨特的文本價值在于: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渾然天成地運用了豐富的寫景方法和技巧,實為同類作品中的典范。所以教學本文,學習寫景的一些方法是對學生進行寫作引導的最好資源。
二、說學情:
《濟南的冬天》一文,所講的內容是同學們并不熟知的區(qū)域——濟南,初一年級的學生們還沒系統(tǒng)學習地理知識,大家對濟南的了解甚少。但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家鄉(xiāng)冬天的比較,對濟南的冬天一定會隨作者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再者,他們還有一個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活潑好動、爭強好勝,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樂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學習起來,就沒有什么太大的阻礙。
三、定目標:
1、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本身已經具有的生活經驗、本單元編排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應抓住以下目標:
(1)知識和能力:
了解作者老舍及與課文相關內容;識記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
學習作者寫景的多種方法,并用之于指導自己的寫作實踐。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熱愛、贊美之情。
2、教學的重點難點: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告訴我們:“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睋耍_定本文的教學重點及難點為:抓住景物的特征從多方面加以表現。
四、析教法:
目前,我國的教育正經歷著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的深刻變革,教師要更新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們思想品質,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把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按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觀,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啟發(fā)式教學
在引入本課教學時,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何老舍要寫冬天、寫濟南的冬天呢?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這樣一啟發(fā),學生有了“驚奇”和“疑問”,自然地觸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激活了思維。
2、以讀促學
教學本文時,引導學生們從讀中獲取信息,從讀中探究作者寫景的方法,從讀中體會作者感情。這里所說的讀是要真正地讀進去,讀法多樣,默讀與朗讀、齊讀與個別朗讀等。默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迅速歸納概括知識要點,朗讀主要是讓學生體會本文語言的生動性,齊讀是為了體現語言的節(jié)奏美,個別朗讀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3、示例遷移
葉老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本課中有兩段寫景最為生動,而且寫法大同小異。教師只需重點指導學生學習一段,另一段則讓學生用學習前一段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既是學以致用,又是一種習得。該課文學完之后,布置學生寫一篇作文,也是這方面的道理。
五、定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讓他們學會學習。依據本課的實際內容,結合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日常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校的教學條件,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誦讀法
通過默讀、自由讀等多種方式,反復誦讀課文,體會老舍清新樸實的語語言風格,感受語言文字中蘊涵的語言美、語意美、語境美。摒棄課文分析的老套路,返璞歸真,讓語文教學回到“讀”書的根本軌道上來,讓學生充分體驗作品的原汁原味,獲取作者最初的思想和藝術特質感受,培養(yǎng)其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這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靈魂之所在。
2、設問法
學生一邊讀文章,老師一邊設疑,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悟。學生既自主學習,又合作探究。
3、比較法
教師提出兩種情況讓學生通過比較,從中總結出其中不同,從而明白其優(yōu)劣,作出正確英明的選擇。比如,讓學生體會“濟南的冬天”和“冬天的濟南”之間的差別;體會把“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另起一段與課文原來寫法的不一樣。
六、談設計:
基于以上對教材、教法、學法的分析,同時考慮到,由于基礎差異,智力差異,學習習慣差異的存在,再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并遵循“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是從“啟發(fā)導入→初讀,整體把握→精讀,學習方法→品讀,體會感情→習作,學以致用”五個環(huán)節(jié)、兩課時來組織教學的。下面我主要說第二課時的設計。
(一)啟發(fā)導入
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樣子的,請你用幾個四字詞語來概括(學生答后,教師再接下去說)。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沒有這么一個地方,那兒的冬天與眾不同呢?讓我們隨著老舍先生一起到《冬天的濟南》看看。
激趣是教學中不可小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大的困難他也愿意去克服,學起來自然主動積極,而且學習效果也好。激趣的方式靈活多樣,講故事、猜謎語、聽歌曲、看掛圖等不一而足,我采用的方法則是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在對比中萌生求知欲望。
(二)初讀,整體把握
1、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思考兩個問題:
(1)課文寫了濟南的冬天什么特點?請用文章中的一個兩字詞語來概括。
(2)作者寫了哪些景物來突出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待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這一步驟,有兩個理由:一是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二是讓學生把握文章總—分的結構。
(三)精讀,學習方法
在初讀,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最喜歡、最欣賞的段落,并把它仔細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喜歡。由此自然過渡到對文章第三段的精讀,教師指導引路,學生在讀中思考總結,歸納出“抓特征、有層次、有映襯、有虛實、有動靜”五種寫景方法。然后再讓學生小組合作用學習該段的方法對比學習第五段,看看第五段是否用了這些方法,有無新的寫景方法。最后教師讓學生質疑第五段,大家共同解決疑難,并明確該段新用的“有遠近”的寫景方法。
學習這兩段,花費的時間相對長一些,因為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及難點,主要就是想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給學生一些方法,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四)品讀,體會感情
在重點學習第三、五段后,讓學生再回到整篇課文,默讀課文一遍,想想: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來寫濟南的冬天的?你是怎樣感受出來的?課文開頭和結尾各有一句話,滿載作者這種感情,你知道各是哪一句嗎?對文章的結尾一句,你覺得放在最后一段末尾妥當嗎?你有什么建議?有人提議把題目《濟南的冬天》改成《冬天的濟南》,你覺得可以嗎?
設計這些問題,一是讓學生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二是讓學生了解“情景交融”“首尾呼應”的寫法;三是讓學生要批判性地讀書,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唯書,不唯他。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從課文中走出來的過程,一個把文章由長讀短的過程。
(五)習作,學以致用
讓學生以《校園的早晨》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布置寫作,用意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鞏固在課文中學習到的眾多寫景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學會把景物寫活、寫生動。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濟南的冬天》優(yōu)秀說課稿04-11
《濟南的冬天》的說課稿04-11
濟南的冬天的說課稿04-11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01-06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07-28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11-27
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02-15
七年級語文上冊《濟南冬天》說課稿08-29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說課稿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