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章節(jié)說課稿
1.教材分析
1-1教學內容及包含的知識點
(1)本課內容是高中數學第二冊第七章第三節(jié)《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的最后一個內容
(2)包含知識點: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和兩平行線的距離公式
1-2教材所處地位、作用和前后聯(lián)系
本節(jié)課是兩條直線位置關系的最后一個內容,在此之前,有對兩線位置關系的定性刻畫:平行、垂直,以及對相交兩線的定量刻畫:夾角、交點。在此之后,有圓錐曲線方程,因而本節(jié)既是對前面兩線垂直、兩線交點的復習,又是為后面計算點線距離(在直線和圓錐曲線構成的組合圖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見,本課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1-3教學大綱要求
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1-4高考大綱要求及在高考中的顯示形式
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線和圓錐曲線構成的組合圖形為背景,判斷直線和圓錐曲線的位置或構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絕對值,直線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教學目標
(1)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用公式來求點線距離和線線距離。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思維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認識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互相轉化的辯證法思想,培養(yǎng)學生轉化知識的能力。
(4)滲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學生的智慧獲得,又注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確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2002年4月第一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高考考試說明》(2004年)
1-6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確定依據:由本節(jié)在教材中的地位確定
。2)難點: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的推導
確定依據:根據定義進行推導,思路自然,但運算繁瑣;用等積法推導,運算較簡單,但思路不自然,學生易被動,主體性得不到體現。
分析“嘗試性題組”解題思路可突破難點
。3)關鍵:實現兩個轉化。一是將點線距離轉化為定點到垂足的距離;二是利用等積法將其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中三頂點的距離。
2.教法
2-1發(fā)現法:本節(jié)課為了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思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使老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夠愉快地自覺學習,通過學生自己練習“嘗試性題組”,引導、啟發(fā)學生分析、發(fā)現、比較、論證等,從而形成完整的數學模型。
確定依據:
(1)美國教育學家波利亞的教與學三原則:主動學習原則,最佳動機原則,階段漸進性原則。
(2)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轉化的辯證法思想。
2-2教具:多媒體和黑板等傳統(tǒng)教具
3.學法
3-1發(fā)現法: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學生經過練習、觀察、分析、探索等步驟,自己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較論證后得到一般性結論,形成完整的數學模型,再運用所得理論和方法去解決問題。
一句話:還課堂以生命力,還學生以活力。
3-2學情:
(1)知識能力狀況,本節(jié)為兩線位置關系的最后一個內容,在這之前學生已經系統(tǒng)的學習了直線方程的各種形式,有對兩線位置關系的定性認識和對兩線相交的定量認識,為本節(jié)推證公式涉及到直線方程、兩線垂直、兩線交點作好了知識儲備。同時學生對解析幾何的實質中,用坐標系溝通直線與方程的研究辦法,有了初步認識,數形結合的思想正逐漸趨于成熟。
。2)心理特點:又見“點到直線的距離”(初中已學習定義),學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詢動機由此而生。
(3)生活經驗: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的點線距隨處可見,怎樣將實際問題數學化,是每個追求成長、追求發(fā)展的學生所渴求的一種研究能力。豐富的課堂數學活動能夠讓他們真正參與,體驗過程,錘煉意志,培養(yǎng)能力。
3-3學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學程序
時,此時又怎樣求點A到直線
的距離呢?
生: 定性回答
點明課題,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創(chuàng)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學習情景。
練習
比較
發(fā)現
歸納
討論
的距離為d
(1) A(2,4),
。簒 = 3, d=_____
(2) A(2,4),
:y = 3,d=_____
(3) A(2,4),
。簒 – y = 0,d=_____
嘗試性題組告訴學生下手不難,還負責特例檢驗,從而增強學生參與的信心。
請三個同學上黑板板演
師: 請這三位同學分別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生: 回答
教學機智:應沉淀為三種思路:一,根據定義轉化為定點到垂足的距離;二,利用等積法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中三個頂點之間的距離;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邊角關系。
視回答的情況,老師進行肯定、修正或補充提問:“還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嗎”。
說解題思路,一是讓學生清晰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二是其求解過程提示了證明的途徑(根據定義或畫坐標線時正好交出一個直角三角形)
師:很好,剛才我們解決了定點到特殊直線的距離問題,那么,點P(x0,y0)到一般直線
。篈x+By+C=0(A,B≠0)的'距離又怎樣求?
教學機智:如學生反應不大,則補充提問:上面三個題的解題思路對這個問題有啟示嗎?
生:方案一:根據定義
方案二:根據等積法
方案三: ......
設置此問,一是使學生的認知由特殊向一般轉化,發(fā)現可能的方法,二是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chuàng)造,感受數學的生機和樂趣。
師生一起進行比較,鎖定方案二進行推證。
“師生共作”體現新型師生觀
',且
。//
時,又怎樣求這兩線的距離?
生:計算得線線距離公式
師:板書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兩平行線間距離公式
“沒有新知識,新知識均是舊知識的組合”,創(chuàng)設此問可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增加學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結
經驗共享
(六 分 鐘)
師: 通過以上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知識,能力,情感)。有哪些疑問?誰能答這些疑問?
生: 討論,回答
對本節(jié)課用到的技能,數學思維方法等進行小結,使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共同進步,各取所長
練習
。ㄎ 分 鐘)
P53 練習 1, 2,3
熟練的用公式來求點線距離和線線距離。
再度延伸
。ㄒ 分 鐘)
探索其他推導方法
“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出課堂”,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4. 教學評價
學生完成反思性學習報告,書寫要求:
(1) 整理知識結構
(2) 總結所學到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
(3) 總結在學習過程中的經驗,發(fā)明發(fā)現,學習障礙等,說明產生障礙的原因
(4) 談談你對老師教法的建議和要求。
作用:
(1) 通過反思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思維內化,知識深化和認知牢固化的一個心理活動過程。
(2) 報告的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
(3) 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缺陷,思維障礙,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自己的教法的滿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時調整,及時進行補償性教學。
5. 板書設計
(略)
6. 教學的反思總結
心理歷練,得意之處,困惑之處,知識的傳承發(fā)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中數學章節(jié)說課稿】相關文章:
關于高中數學的章節(jié)的總結方法10-23
高中數學的說課稿02-19
高中數學經典說課稿02-19
高中數學經典說課稿范文12-06
高中數學免費說課稿09-30
高中數學向量說課稿02-18
高中數學數列說課稿02-18
高中數學集合的說課稿02-19
高中數學向量說課稿09-09